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从健康猪粪便筛选分离到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强抑制特性的3株乳酸菌,分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体外益生特性研究表明:3株乳酸菌能耐受胃肠道环境,能黏附猪小肠表面粘液,对猪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39,E. coli O139)、E. coli C83905、E. coli C83524、E. coli C83529、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O4Hi,ST O4 H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均有较强的抑制特性。对小白鼠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降低,而添加乳酸菌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降低。对小白鼠腹腔注射E. coliC83905,乳酸菌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证明3株乳酸菌在猪饲料添加剂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猪场PWD病原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浙江省集约化猪场仔猪断奶腹泻(PWD)病原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和毒力因子特征,为PWD防治及耐药性研究提供资料.从10个规模化猪场以直肠棉拭子采集PWD病料,经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对病原进行鉴定.采用11种猪源大肠埃希氏茵常见O型抗原血清、应用K88及F18菌毛单因子血清对分离茵进行玻板凝集试验和PCR方法分析黏附素及肠毒素类型.分离鉴定的56株病原性大肠杆菌O抗原定型了33株,共覆盖了11种血清型,其中O149、O139、O8为优势血清型,共17株,占定型菌株的51.5%;茵毛单因子血清玻板凝集试验和PCR测得病原性大肠杆菌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比例较高,占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总数的67.92%(36/53),肠毒素中含STa、STb、STa+STb、LT和SL-2e分别占总检测菌株数的30.19%(16/53)、35.85%(19/53)、18.9%(10/53)、1.89%(1/53)和9.43%(5/53).黏附素类型主要有K88和F18两种,分别占总检测菌株数的24.53%(13/53)和28.30%(15/53).结果表明,浙江省PWD病原性大肠杆菌至少覆盖了包括优势血清型O149、O139、O8在内的11种血清型;大肠杆菌中以产肠毒素型为主,主要毒力因子包括黏附素F18及K88和肠毒素STa、STb、SLT-2e等.  相似文献   

3.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概述 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是猪的一种重要肠道病原菌,能够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和猪的水肿病.猪常见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是O8、O9、O20、O60、O138、O139、O157等[1~3 ]并具有相应的菌毛.菌毛是ETEC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具有粘附于小肠绒毛上皮的作用,使ETEC牢固地定居于小肠粘膜上,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菌毛抗原是一种蛋白质,可以用来制成菌苗免疫母猪,使其所产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不受大肠杆菌的侵袭[4~6].引起仔猪腹泻的菌毛抗原主要是K88(F4)、K99(F5)、987P(F6)、F41[7].随着对菌毛的深入研究,人们又发现了新的菌毛抗原[8,9].  相似文献   

4.
应用甘露糖敏感性血凝试验(MSHA)和抗甘露糖血凝试验(MRHA)试验,对从青海省6个地区15个猪场分离出的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8种优势血清型O08、O91、O144、O115、O139、O147、O26和O107进行了黏附素类型测定。结果表明:4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均表达F1菌毛(I型菌毛),即普通菌毛;血清型为O139、O144、O147、O8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时分别表达F42、F5(K99)、F17(FY或Att25)和F4(K88)菌毛(即特异性菌毛);血清型为O91、O115、O26和O107致病性大肠杆菌未检测出表达特异性菌毛。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鸡源益生菌对鸡肠道病原菌的影响,从健康的土鸡肠道内分离并鉴定出6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1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以从腹泻病鸡肠道内分离并鉴定的3株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和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抑菌法挑选出1株抑菌活性强的乳酸菌;将这株乳酸菌和丁酸梭菌用比浊法测定48 h内的生长曲线和pH值变化曲线;采用体外模拟肠道的方式,将2株益生菌分别与3株致病菌做体外拮抗试验。结果显示,乳酸菌R5和R6的抑菌能力最强,选取R5与丁酸梭菌D2研究其体外对致病菌的拮抗性能。体外拮抗研究表明,在72 h内乳酸菌R5可将病原菌完全杀灭,而丁酸梭菌对3种致病菌也均有显著抑菌作用。发现乳酸菌和丁酸梭菌在体外拮抗作用中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而乳酸菌R5的抑菌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可为益生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体外牛津杯抑菌法,评估一株丁酸梭菌(菌株编号YNAU 5738)对畜禽肠道主要有害菌及有益菌的抑制作用。试验设土霉素、金霉素和丁酸梭菌3个处理组,以抑菌圈直径值(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DIZ)比较判定丁酸梭菌对六个肠道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及效果。结果显示: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K88、大肠杆菌K99、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等4个肠道有害菌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均为“敏感”(7.8 mm16.0 mm),且抑制效果显著高于丁酸梭菌(P<0.05)。此外,丁酸梭菌对罗伊氏乳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2个肠道主要有益菌的抑制作用,均判定为“不敏感”(DIZ=7.8 mm)。相反,土霉素和金霉素对罗伊氏乳杆菌的抑制作用达高敏感。综合上述结果提示,该株丁酸梭菌具有调节畜禽肠道菌群的作用及潜在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植物来源单宁对危害水产畜牧业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体外共培养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单宁和没食子酸对4种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来探讨单宁和没食子酸对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水解单宁(塔拉、栗木、五倍子、橡椀)和缩合单宁(白坚木、荆树皮)相比,没食子酸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但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其余不同植物来源的单宁对4株致病菌均有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较弱,并且抑菌效果随着单宁浓度升高而增加。塔拉单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16mg/mL,对产气荚膜梭菌最小抑菌浓度为64mg/mL。白坚木单宁对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差,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64mg/mL,对产气荚膜梭菌最小抑菌浓度达到128mg/mL。说明不同植物来源的单宁抑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塔拉单宁对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水产畜牧业上拥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体外状态下,不同粒度的低聚木糖(常规和超微下粉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3种常见的猪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低聚木糖均能抑制3种致病菌的生长.常规低聚木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0、17.5和25.0 mg·mL~(-1);超微低聚木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20.0、20.0和30.0 mg·mL~(-1).可见,不同粒度的低聚木糖对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山东省市售畜禽肉蛋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我们于2017年在山东省德州、临沂、济宁3地市采集畜禽肉蛋样品,共计8类360份样品,并对其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空肠弯曲杆菌)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0份畜禽肉蛋产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40.8%(147/360)。其中,空肠弯曲杆菌在猪肾中检出率最高,为53.8%(7/13);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猪肉和牛肉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6.7%(24/90)和26.7%(8/30);沙门氏菌在猪肝中检出率最高,为5.9%(1/17);大肠杆菌O157均未检出。综上,山东省市售畜禽肉蛋产品中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以空肠弯曲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建议相关部门针对性加强对畜禽蛋产品市场的监管及风险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杨小进  张华菲  何希宏  刘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14-3315,3326
[目的]研究4株乳酸杆菌在体外对3种常见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株乳酸杆菌(L1、L2、L3、L4)分别与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观察拮抗结果。[结果]4株乳酸杆菌对3种致病菌都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中L1的拮抗作用强于其他3株乳酸杆菌;当将致病菌的菌落数提高一个数量级时,L1仍可将3种致病菌杀死,拮抗作用仍十分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用乳酸杆菌直接进行微生态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酪酸菌CB-7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对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耐高温性能及其对动物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对肠道有益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生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酪酸菌CB-7在pH值为3.0的培养基中37℃培养4 h后,存活率达90.0%;在含0.3%牛胆盐的培养基中37℃培养4 h后,存活率达到91.8%;经90℃水浴处理10 min、100℃水浴处理5 min后,存活率均在90.0%以上;对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提取物可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的生长。[结论]酪酸菌CB-7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和耐高温性能,对肠道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可显著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因此是一株性能优良的饲用菌株。  相似文献   

12.
结香花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佳  徐玲  蔡正洪  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59-10860
[目的]研究结香花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将结香花药材用浓度70%乙醇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分离,得5个溶剂萃取物,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连续稀释法对各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结香花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明显抗菌作用;水层残留物对以上5种致病菌均无明显的抗菌效果。[结论]结香花的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1933年由日本的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存在于人和畜禽肠道中一种厌氧益生菌。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制剂,在日本等国广泛作为调理人体胃肠功能的整肠药使用,能大幅度降低伪膜性肠炎的发病率,对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便秘等有良好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国内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校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引进和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对耐抗菌药物恩诺沙星鸡源大肠杆菌体外增敏作用,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恩诺沙星、维拉帕米对临床分离的耐恩诺沙星、非耐恩诺沙星、标准大肠杆菌O2和O78共96株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恩诺沙星与维拉帕米联合药敏试验采用试管棋盘法,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判断增敏效果。结果表明:维拉帕米单独使用对96株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值均大于640μg/mL;维拉帕米与恩诺沙星联用后对77株耐恩诺沙星大肠杆菌中20株表现为协同作用,46株表现为相加作用;对其余11株临床耐药菌、17株临床敏感菌和2株标准敏感菌表现为无关作用,拮抗作用的为零。说明维拉帕米本身无抗菌活性,但对耐恩诺沙星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5.
Searching alternative feed antibiotics is always a study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animal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the antipathogenic activities and probiotics stimulatory effects of 30 kinds of herbs were screened through Oxford cup method and Hungate roll method. 15 herbs showed significantly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P0.05)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enteritidis,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Seven herbs showed greatly stimulatory promoting effects on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n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Finally, five herbs were combined for the developed formulation with selective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they were Mume Fructus(35%), Isatidis Folium(25%), Moslae Herba(20%),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13%) and Bupleuri Radix(7%). The herbal formulat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antibacterial abilities against four pathogens and stimulatory promoting abilities on two probiotics in vitro and the equivalent activities in broiler chickens in vivo against E. coli and L. acidophilus. The toxicity study showed it had no toxicity, which indicated that it would be a kind of preferred candidate for an alternative antibiotic in future anim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从长春、吉林两个地区搜集到的8株鹿溶血性大肠杆菌并对其杆菌的生化和血清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大肠杆菌生化特性活泼,均呈典型的β型溶血、毒力强、具有致病性。血清学分析表明,8株溶血性大肠杆菌可分为两种K抗原和3种O抗原,且多数为K_(80)。血清学的分析为用免疫学方法诊断和防治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病鹌鹑的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在不同禽舍中采取的三处水样中,同样分离出了上述两种细菌,分离的6株大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Y2,Y6,Y8为O1;Y3,Y7,Y9为O22,并且均产生肠毒素,药敏试验结果从脏器中分离细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高度敏感;水样中分离的细菌对氯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精油和饲用酶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将80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5组(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随机施予5个处理,即基础饲粮(B)(Ⅰ)、B+50g·t-1精油(EO)(Ⅱ)、B+100g·t-1EO(Ⅲ)、B+500g·t-1Avizyme+100g·t-1植酸酶(Ⅳ)和B+500g·t-1Avizyme+100g·t-1植酸酶+100g·t-1EO(Ⅴ).试验期(42d)中测定了粪便、回肠与盲肠内容物中3种细菌数及回盲肠内容物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结果表明:单独添加EO(Ⅱ、Ⅲ组)未显著减少仔鸡粪便、回肠与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P0.05);加酶(Ⅳ组)仅在第11d的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低于其它各处理组;EO或酶对弯曲杆菌数和产气荚膜梭菌数的影响均不规律;添加EO、酶或二者合用,对盲肠内容物中VFAs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三株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分析及对肉鸡舍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本特性以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CVCC1570)的抑制活性;分析3株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肉鸡舍空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改善畜舍环境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3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镜检和生长曲线测定,以大肠埃希氏菌(CVCC1570)为指示菌株,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单一菌株的抑菌特性进行测定,筛选出适宜的抑菌浓度;利用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抑菌效果的复合芽孢杆菌组合;鸡舍喷洒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化学消毒剂阳性对照组(苯扎氯铵),喷洒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组。在肉鸡不同日龄检测鸡舍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规律。【结果】3株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芽孢杆菌SKN01和芽孢杆菌SKN02生长曲线相近,在培养2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芽孢杆菌SKN03生长较缓慢,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相对较长。单一菌株对大肠埃希氏菌有效抑菌浓度均为108CFU•mL-1。经正交试验测定,3株芽孢杆菌复合菌液最佳抑菌组合为4×108 CFU•mL-1、4×108 CFU•mL-1、6×108 CFU•mL-1。最佳组合复合芽孢杆菌喷洒鸡舍,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在肉鸡生长后期复合制剂的抑菌效果明显。【结论】3株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同时复合菌液能够有效减少鸡舍有害微生物的数量,起到改善鸡舍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