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多媒体和文本数据库形式面向"三农"提供权威、系统、可操作性强的农业实用技术,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满足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本项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影视节目、编制文本农业实用技术数据资源、建设基于B/S模式的文本和多媒体数据库发布平台和数据库查询信息系统。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结构功能与实现方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优势,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路径: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为农技人员开展信息检索和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开展多层次咨询服务;做好新技术、新成果的信息推广。  相似文献   

3.
东北农业科技超市建设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吉林省"长吉图开放合作区"战略部署,结合长吉图开发带上区位、资源、产业结构等诸多优势及特点,提出了在吉林左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依托,整合部分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涉及东北农业科技的成果、技术资源,建设综合的,可长年展示推介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东北农业科技超市"的战略构想。并对该农业科技超市的建设内容、目的、标准、实施途径、可操作性等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业服务外包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为农户、农产品和市场三方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甘肃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以及农产品市场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农业专家服务信息资源库、特色农产品服务信息资源库和农产品贸易服务资源库为核心的,可扩展的甘肃农业服务外包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5.
<正>为深入贯彻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指导精神,实现"农田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2013年以来,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山西农业实际情况,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化学调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推动"新三农"服务站建设工作。3月7日,太原清徐工业园区山西美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美邦公司总经理、"新三农"服务站站长李斌宣布山西美邦"新三农"服务站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刺绣工艺是传统的装饰工艺,介绍了中外刺绣艺术特色资源库建设的选题背景和定位,从内容结构、技术标准、资源建设及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外刺绣艺术特色资源库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桐乡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的实践,总结几年来桐乡市政府农业部门拓展"三农"服务内容,满足农业、农村工作中农村经济主体对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迫切需求,提供丰富、优质、快捷公共服务,提升政府部门服务"三农"综合能力的成功经验,提出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三农视频资源分布散乱、不宜共享等特点,本文设计了三农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便于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视频资源;【方法】该系统采用B/S运行方式,利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设计;【结果】形成了管理层、数据层、客户层自下而上的3层系统结构;包含了资源库管理、目标库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库备份和下载日志等管理员功能模块和用户搜索、视频文件在线收看、BBS讨论等用户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三农视频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友好的操作界面,更好地实现了三农视频资源的分类、查询、浏览和使用等;【结论】三农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为农业信息用户提供管理平台和一站式资源共享服务,对于培育新农民、促进各地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宁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64-19766,19824
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根源在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二是农业持续弱质和近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成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历史使命;三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改革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备"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与优势;二是国家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增强农发行职能作用,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三是农发行14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及其"十一五"远景规划的推出,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基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着重从以下6个方面,发挥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一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对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生产领域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态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强对农村特定群体和区域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应急体系与保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六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建设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0.
对进一步做好我国农业信息引导与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特别是对开发利用好西部生态建设信息资源与开发利用好西部特色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好西部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数据库和西部特色农业项目数据库,开发利用好"三农"信息资源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级图书馆进而用县馆分馆制普及城乡图书馆,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是农业部2010年"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单位。结合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现状,总结农业信息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面向需求、服务"三农"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电话、电视、电脑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取得了良好效果。阐述和分析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建设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经验与成效。  相似文献   

12.
服务"三农"是农业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各类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农"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即短期培训、骨干培训、定向培养、产学合作、社会实践、媒体普及、专家大院和科技共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统一领导机制;完善服务"三农"政策保障机制;建立"三农"服务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和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市涉农部门目前拥有网站541个,重点建设了"天农网"、"天津农业信息网"、"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天津气象信息网"、"天津奶业信息网"和"天津水产网"等,形成了集"三农"政务公开、科技信息传播、专业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传递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网站群;建立了19个农业数据库,数据总容量达1T以上;农业多媒体资源总量近4.0G。由于信息资源由开发单位各自拥有,资源分散,缺乏统一规范,难以实现数据  相似文献   

14.
辽宁走进博物馆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是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为更好地宣传博物馆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建设的特色资源项目。多媒体资源库框架分为四级,收录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辽宁省内53家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叙述了建库的过程、框架和内容,总结了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承担的院重点科研项目“多媒体植物保护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获200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信息资源库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现有40G数据量和60多个子库,涉及了几乎所有的植物保护内容,在我国处于领先水平,为植保资源数字化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成为我国该领域最具影响的信息资源库之一。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三农视频资源分布散乱、不宜共享等特点,设计了三农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便于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视频资源;系统采用B/S运行方式,利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设计;形成了管理层、数据层、客户层自下而上的3层系统结构;包含了资源库管理、目标库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库备份和下载日志等管理员功能模块和用户搜索、视频文件在线收看、BBS讨论等用户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三农视频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友好的操作界面,更好地实现了三农视频资源的分类、查询、浏览和使用。三农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为农业信息用户提供管理平台和一站式资源共享服务,对于培育新农民、促进各地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多媒体素材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资源类别、农业科技属性等特点入手,基于LOM模型,参照中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研究了农业多媒体素材元数据模型和各层的描述框架,并设计农业多媒体素材库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农业科研资源信息,真实彰显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的知识、技术成果,弘扬农业科技主题与农业科学家精神,是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职业使命。文章从分析农业科研资源信息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找准目标方向,提出农业科研资源数据型开发、智能融媒、文献服务的内容管理与科学定位。构建更加贴近并融入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研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多元化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果转化率,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期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农业科技是关键,服务"三农"人才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然需求大量人才,尤其是服务"三农"的科技人才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高等农业院校既是服务"三农"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和传播基地。通过探讨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