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鹅腿整形.鹅屠宰后,切取两侧鹅腿,去掉胫骨、腓骨及趾蹼.在0~10℃条件下将鹅腿冷却4~6小时,使鹅肉表面干爽,肉质变得稍硬,初步整形为柳叶状,并修割整齐.修割的目的是,不仅使火腿美观,而且对加快腌制速度和提高火腿质量都有重要作用.修割时,注意避免损伤肌肉,以修去突出的肌肉部分为度.  相似文献   

2.
1 宣威火腿传统加工工艺 宣威火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属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其形似琵琶或柳叶,皮色腊黄,瘦肉桃红色或玫瑰红色,肥肉乳白色,肉质滋嫩,香味浓郁,咸香可口,以色、香、味、形著称。宜威火腿传统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鲜腿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6个环节。 1.1 鲜腿修割定形 鲜腿毛料每支重以7~15kg为宜,在通风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朗德鹅与皖西白鹅肌肉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0日龄朗德鹅和皖西白鹅的肌肉品质进行研究。分别对朗德鹅和皖西白鹅的屠宰性能、肉常规品质和胸、腿肌纤维密度与肌纤维直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周龄朗德鹅肌肉的失水率、系水力和pH值差异不显著,各组朗德鹅胸肌与腿肌的肌直径大于各组皖西白鹅,且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朗德鹅胸肌与腿肌的肌纤维密度低于各组皖西白鹅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朗德鹅的肌肉品质明显优于皖西白鹅。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狮头鹅和乌鬃鹅在不同生长阶段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分别选取健康的1、40和120日龄乌鬃鹅和狮头鹅,屠宰并取其胸肌和腿肌做石蜡切片,观察并测定两种鹅不同部位不同时期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结果表明两种鹅1日龄胸肌肌纤维差异不明显,腿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差异显著(P<0.05);40日龄两种鹅胸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差异显著(P<0.05),但胸肌直径和腿肌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120日龄两种鹅胸肌肌纤维和腿肌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和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乌鬃鹅肌肉纤维在1至40日龄期间生长发育迅速,但40日龄后肌纤维生长潜力不如狮头鹅.  相似文献   

5.
胚胎期到出生当天是鹅肌肉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该时期肌纤维和肌内脂肪的发育程度,对鹅的产肉量和肉质等生长与经济性状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狮头鹅和乌鬃鹅胚胎期15、23 d和出生当天(1 d)的胸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苏木精-伊红(HE)、肌球蛋白ATP酶和油红(ORO)染色,发现在所研究的时期中,狮头鹅腿肌发育快于乌鬃鹅,但两种鹅胸肌差异不明显;狮头鹅和乌鬃鹅腿肌主要组成为Ⅰ型肌纤维,但胸肌无法区分肌纤维类型;狮头鹅胸腿肌肌内脂肪在胚胎期23 d晚于乌鬃鹅,而在1 d沉积程度明显高于乌鬃鹅.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饲料成分与马岗鹅肉质的关系,用能量和蛋白质基本相同,纤维水平不同的日粮饲喂马岗鹅,探讨不同日粮纤维水平对马岗鹅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纤维水平在4.08%~11.90%,对胸肌化学成分、胸腿肌肉的嫩度与系水力、腿肌纤维直径与pH值无显著影响,对腿肌纤维密度和胸肌pH值影响显著。日粮纤维水平为7.97%时,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嫩度好,有利于提高马岗鹅肌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在28,56日龄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表明:IGF-I mRNA表达于上述2个日龄鹅胸肌和腿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肌肉组织的肌细胞,表明IGF-I可能对鹅肌肉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且在28日龄胸肌肌细胞和腿肌肌细胞中IGF-I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比较兴国灰鹅及兴国灰鹅与扬州鹅杂交后代鹅的生产性能,为优质灰鹅杂交配套组合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兴国灰鹅为父本,扬州鹅为母本,比较分析兴国灰鹅与杂交F_1代鹅一个产蛋周期的产蛋性能,测定兴国灰鹅与杂交F_2代鹅0~70日龄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结果】(1)杂交F_1代鹅平均产蛋数比兴国灰鹅高20枚,孵化率比兴国灰鹅提高了20%以上。(2)杂交F_2代鹅平均料肉比低于兴国灰鹅。(3)兴国灰鹅公、母鹅腹脂率显著高于杂交F_2代鹅(P0.05),兴国灰鹅公鹅胸肌率显著高于杂交F_2代鹅(P0.01)。(4)兴国灰鹅与F_2代鹅胸、腿肌pH值、肉色亮度(L~*)和黄度(b~*)、水分、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兴国灰鹅公鹅胸肌及公、母鹅腿肌失水率均显著大于F_2代鹅(P0.05)。F_2代鹅的胸、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兴国灰鹅(P0.05)。(5)兴国灰鹅与F_2代鹅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兴国灰鹅公鹅胸肌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F_2代鹅(P0.05),但腿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F_2代鹅(P0.05)。(6)兴国灰鹅与F_2代鹅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兴国灰鹅肌肉中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杂交F_2代鹅。【结论】兴国灰鹅与扬州鹅级进杂交F_2代鹅既发挥了扬州鹅产蛋性能优良的特性,又基本上保持了兴国灰鹅的优良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鹅种胚胎期和生长早期胸肌和腿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试验模型,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方法研究鹅23、25、27、29胚龄和0、2、4、6、8、10、12周龄胸肌和腿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规律,并对其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IGF-Ⅰ mRNA在鹅胚胎期胸、腿肌中都有表达,且表达早于23胚龄;不同品种鹅早期肌肉组织中IGF-Ⅰ mRNA的表达发育模式存在部分差异;太湖鹅体重与腿肌中IGF-Ⅰ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皖西白鹅体重与胸肌中IGF-Ⅰ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肌肉IGF-Ⅰ mRNA的表达可能在鹅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鹅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MyoG基因mRNA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光学显微镜数字成像方法,选取吉林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两品种鹅各90只,分别测定了7,28,56日龄鹅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MyoG基因mRNA在鹅肌肉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日龄,相同品种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同一日龄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 0.05);MyoG基因mRNA表达量相同品种不同日龄胸、腿肌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腿肌28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胸肌7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群体扬州鹅胸肌、腿肌的肌纤维结构和肌肉剪切力。结果表明:5个群体中,无论公母鹅,胸肌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小于腿肌;K×B群体的肌肉组织形状(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A带、H带、I带和肌节长度)在5个群体的公、母鹅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同时肌肉嫩度也显著优于其他群体。综合而言,不同群体组织之间虽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K×B群体的组织学特性相对优于其他4个群体,在5个鹅群体中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盘县火腿2012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准产品称号,生产企业10余家,年产量2000余吨。为确保产品质量,规范企业行为,2014年盘县人民政府组织、贵州省质量监督局公布实施贵州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盘县火腿》。在此基础上,盘县火腿产业办公室在总结规模化加工企业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规范了盘县火腿加工流程。本文对盘县火腿加工过程中鲜腿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六个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确保产品质量,规范企业行为,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原料选择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新鲜猪腿(以后腿为最佳),要求皮薄、瘦多肥少、肌肉鲜红,皮肤白润,无伤残和病灶。重量在5~7.5kg较为适宜。2、修整将腿面上的残毛、污血刮去,勾去蹄壳,削平耻骨,除去尾椎,把表面和边缘修割整齐,挤出血管中淤血,腿边修成弧形,使腿面平整。3、腌制腌制的适宜温度为8℃左右,腌制时间35天左右。以100kg鲜腿为例,用盐量8~10kg,一般分6~7次上盐。第一次上盐,叫上小盐,在肉面上撒上一层薄盐,用盐量2kg左右。上盐后将火腿呈直角堆叠12~14层。第二次上盐,叫上大盐,在第一次上盐的第二天。先翻腿,用手挤出淤血,再上…  相似文献   

14.
以太湖鹅和罗曼鹅为研究素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技术,对MSTN基因在2个鹅种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骨骼肌生长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2个鹅品种下丘脑、垂体、肝脏中MSTN基因基本都不表达,只在胸肌、腿肌中表达。罗曼鹅腿肌重显著高于太湖鹅,太湖鹅腿肌MSTN基因表达量却极显著高于罗曼鹅;腿肌率和胸肌MSTN蛋白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腹脂率和胸肌MSTN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MSTN基因发挥着抑制骨骼肌生长的作用,同时可以促进脂肪的积累。在2个鹅种中,公鹅腿肌MSTN蛋白表达量高于母鹅,表明70日龄时的仔鹅腿肌生长母鹅快于公鹅;腿肌MST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提示70日龄时的仔鹅胸肌生长速度远远大于腿肌。  相似文献   

15.
1 工艺流程 选鹅→宰杀→烫毛、脱毛→割外五件→开腔取内脏→劈八字→抹盐、腌制→漂洗→造型、系绳→干制→成品分级→包装 2操作技术 (1)选鹅。选无  相似文献   

16.
为对比饲养和笼养对林甸鸡宰后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及对嫩度和色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同一营养水平饲养的65日龄的散养林甸鸡60只(公母各半,体重1.5~2.0 kg)和笼养林甸鸡60只(公母各半,体重1.8~2.2 kg),宰后15 min内迅速从鸡胴体左侧取胸脯肌肉和腿肌肉(此时记为宰后0 h)。在宰后0、3、6和24 h分别测定pH,僵直值,糖原含量,肌节长度和MFI,宰后24 h从鸡胴体右侧取胸脯肌肉和腿肌肉,测定剪切力和色泽。结果表明:笼养组进入僵直比散养组要快,24 h时散养组胸脯肌肉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笼养组胸脯肌肉和腿肌肉到24 h时肌节收缩程度比散养鸡大(P〈0.05),散养的腿肌肉剪切力和红色度显著大于笼养组(P〈0.05)。同一时间段,饲养方式对林甸鸡胸脯肌肉和腿肌肉的pH和MFI无影响。结合各项指标得出散养组胸脯肌肉的风味较好,腿肌肉的颜色较好并且更有嚼劲。  相似文献   

17.
宰后冷却时间对鹅肌肉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冰水冷却时间对东北白鹅宰后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随机捕获同一批草原放牧饲养100日龄的东北白鹅80只,随机分为两组。宰后胴体,一组冰水中冷却0.5h后移入4。c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h,另一组在冰水中冷却1.5h后移入4℃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h。在宰后0、3、6.9、24h分别测定胸脯肌肉和腿肌肉的pH、僵直值、糖原含量、肌节长度和MFI结果显示,宰后6h,胸脯肌肉和腿肌肉0.5h处理组的糖原含量和pH降低速度比1.5h处理组快,0.5h处理组的胸脯肌肉僵直值升高速度比1.5h处理组快,胸脯肌肉和腿肌肉0.5h处理组的MFI值显著大于1.5h处理组。胸脯肌肉在僵直过程中0.5h处理组的肌节长度比1.5h处理组大;与此相反,腿肌肉在僵直过程中冰水冷却0.5h处理组的肌节长度比1.5h处理组小。这一结果提示,鹅宰后对胸脯肌肉和腿肌肉分别进行冰水冷却处理为宜。即胸脯肌肉冰水冷却0.5h,腿肌肉冰水冷却1.5h处理,对提高嫩度等肉品质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GFs系统对鹅骨骼肌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鹅70日龄腿肌中GHR、IGF-I、IGF-IR和IGFBP-3 mRNA表达的品种、性别特异性,并与屠宰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鹅腿肌GHR、IGF-I、IGFIR和IGFBP-3 mRNA表达没有品种差异性,而体重和腿肌重品种差异显著。体重、腿肌重和腿肌率均无性别差异,除了太湖鹅腿肌IGF-I mRNA表达公鹅显著大于母鹅(P=0.032),其他3个基因均无性别差异。检测的4个基因中仅IGFBP-3 mRNA表达和腿肌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70日龄时IGFs系统可能通过IGFBP-3发挥对鹅腿肌生长的调节作用。[结论]为鹅骨骼肌生长发育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研究素材,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方法研究鹅70日龄胸肌和腿肌中IGF-I、MSTN mRNA表达情况,并与屠宰性能做相关性分析,探讨IGF-I、MSTN对鹅骨骼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肌IGF-I mRNA表达量太湖鹅极显著高于皖西白鹅,腿肌MSTN mRNA表达量太湖鹅显著高于皖西白鹅,胸肌MSTN mRNA、腿肌IGF-I mRNA没有品种差异性。鹅群体,腿肌IGF-I mRNA表达量公鹅极显著大于母鹅,MSTN mRNA表达量腿肌极显著高于胸肌,IGF-I mRNA表达量没有组织差异性。胸肌和腿肌组织中IGF-I mRNA表达量和MSTN mRNA表达量极显著正相关,腿肌IGF-I mRNA表达量和胸肌率显著负相关,皖西白鹅腿肌MSTN mRNA表达量与体重、腿肌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太湖鹅组织学特性研究及其与肌肉品质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修君  高玉时  汤青萍  陆俊贤  顾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8-19529,19532
[目的]探讨太湖鹅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肌肉品质的相互关系。[方法]以70日龄太湖鹅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常规肌肉品质以及组织学特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论是公鹅还是母鹅,胸肌纤维密度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肌纤维密度与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间距和肌大束间距之间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540和-0.620;肌纤维直径与肌大束间距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6;肌肉肌纤维密度与肌肉pH值、系水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纤维直径以及肌纤维间距与肌肉pH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该研究为鹅肉品质选育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