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法,研究一窨一提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优化蜡梅花茶窨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感官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品质内含成分的影响不明显;茶坯含水量对花茶品质的影响最明显,依次是配花量、窨制时间和堆制温度;工艺参数最优的组合为:茶坯含水量10.60%,配花量42.20%,堆温11.3℃,窨制时间为32.4h。  相似文献   

2.
福州为花茶生产地区,盛产茉莉花。以往栽培品种都是单瓣花(台湾种),近年引进了双瓣花(广东种),而且发展很快。单瓣茉莉花开放时间早,约在下午六点左右(伏花),双瓣花开放时间则比单瓣花迟1~2小时。两种花品种不同,特性不同,窨制出的花茶品质也有不同。为了进一步阐明单瓣茉莉花与双瓣茉莉花窨制花茶品质特征,探讨适合于不同品种的窨制技术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对单瓣与双瓣茉莉花窨制花茶品质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柚花品种、柚花部位、柚花开放程度、窨制次数、茶花比例等因素研究了柚花茶加工技术,并对比了柚花绿茶、柚花红茶、柚花单丛茶等不同柚花茶的品质特征,论证了柚花中的农残对柚花茶品质安全的影响,对柚花茶加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柚花茶加工技术,形成完善的梅州市柚花茶加工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主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素坯含水量(WCTD)、配花量(RJF)、堆温(T)、窨制时间(ST)四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综合研究。利用DPS软件对综合实验得出的回归方程进行优化,得出要使花茶吸附的香精油总量较高,最佳的因子水平组合为:素坯含水量17.9%~20.0%、配花量73.7%~77.6%、堆温27.2℃~29.7℃、窨制时间12.7 h~14.0 h;要使花茶的综合品质较好,最佳的因子水平组合为:素坯含水量16.9%~20.0%、配花量62.0%~69.8%、堆温29.3℃~32.2℃、窨制时间12.5 h~13.8 h。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喷水增湿茶坯的方法窨制的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一窨花茶的品质,茶坯含水量10%—20%处理均优于传统工艺。将特级烘青茶坯含水量增加到10±2(%)、同时减花20%或30%,进行连窨试验,结果表明,减花二窨一提的花茶品质均优于传统工艺(不减花四窨一提)花茶,其中尤以减花30%二窨一提和不减花、茶坯不烘焙直接三窨一提处理的最佳。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不仅节省了花量,而且减少了窨次及烘焙次数,大大缩短了窨花周期(由12d 以上缩至4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了在花茶窨制过程中几个主要因素(素坯含水量、堆温、配花量、窨制时间)对花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茶品质与茶坯类型、鲜花质量和窨制技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TF指数),探究3个品种烘青茶坯、4种干燥工艺茶坯以及2个产地和3个采摘时间的鲜花对窨制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烘青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不同,大白毫的JTF指数(2.19)高于银毫(1.48)和银针(0.80),其香气品质最佳;4种干燥方式的大白毫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有差异,JTF指数大小为炒青(2.95)烘青(2.19)晒青(1.94)蒸青(1.56),表明炒青茶坯所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品质最好,可归因于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大。以福州茉莉花窨制的珠型花茶总香气浓度和酯类含量高于广西珠型花茶,萜烯类含量低于广西花茶,而两者的JTF指数分别为0.84和0.82,表明两者的香气品质接近。利用9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浓度最高,8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JTF指数最高(2.33)。  相似文献   

8.
茶叶吸香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探讨窖制花茶的基本原理,试图从研究茶叶吸香特性,分析其着香机制。试验表明,并非传统窨花所采用的茶坯低含水量指标,最具吸香的能力。而以含水量10~30%的茶叶着香效果最佳。同时,高含水量的茶坯在窨制过程能保持鲜花较好的生态条件,因而对花茶的香气浓度和鲜灵度等品质指标,有良好的效应。试验还证明新茶窨花后,其精油含量、香气品质指数都明显高于陈茶。而在不同方法处理浸出物后的茶叶着香品质分析中,反映出水浸出物也是决定花茶香气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窨制次数的福州茉莉花茶为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结合茉莉花茶香气指数(JTF index)和感官评价等指标,为全方位评审茉莉花茶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从一窨到五窨一提,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与种类逐渐增加,最终分析得到了77种香气成分。茉莉花茶的品质从四窨到五窨有显著提高,而五窨茉莉花茶质量略低于五窨一提,但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综合成本和工艺繁简考虑,选择五窨茉莉花茶作为最佳窨制次数花茶。该研究为优化茉莉花茶的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炒青绿茶、烘青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作为茶坯窨制柚花茶,分析其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类型的茶坯中茶多酚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游离氨基酸总量在炒青绿茶、红茶的处理中呈下降趋势,而乌龙茶、烘青绿茶的则呈上升趋势;咖啡碱性质较为稳定,在柚花茶窨制过程中变化不大。感官品质分析表明,烘青绿茶最适合窨制柚花茶,乌龙茶、炒青绿茶次之,红茶适制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花茶是人们所喜爱的饮料,以烘青毛茶和香花为原料窨制而成。由于烘青毛茶原料来源,采摘季节和初制技术等条件不同,品质参差不齐,窨花之前,都必须经过加工,成为外形内质相一致的分级茶坯,以备窨花。因此,制坯工艺合理与否,关系到品质规格的稳定;生产周期的长短;以及产品成本的高低等等。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茶“低温长窨、湿坯连窨”工艺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花茶窨制工艺,高档花茶要经过几次窨花与复火的反复过程,这种湿坯的多次复火,易导致香气大量损失,降低鲜花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此工艺与传统工艺有着反意的技术要求,两者相比,在成品花茶品质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节能、省工、减少配花量、缩短工期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一、技术分析 温度 茉莉花开放时才能吐香,因此保持鲜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很重要。从鲜花的生长规律和开放习性分析,在35~40℃时,鲜花生长最旺盛,颗粒大而饱满,最有利于吐香。传统害花工艺对茶坯的处理及每一窨次配花量的设置,使得鲜花与茶坯拌和后,在3~4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二则     
《茶叶》1986,(2)
金华市工业科学研究所与武义茶机厂共同研制的 CGQ102—12型隔离窨花机,最近通过鉴定。该机的特点是,茶花分离窨制,密闭窨制过程能调节温、湿度,并能供氧,为花茶窨制工艺提供新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栀子花窨制红茶工艺中不同花朵形态、配花量、窨花时间以及复火温度4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窨制温度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窨制栀子花红茶的最佳因子水平组合为花朵形态为撕瓣花、窨制时间为17 h、配花量为35%、复火温度为115℃.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9,(Z1)
随着社会的进步,花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花茶窨花方式上,经历了由"陶罐窨→箱篓窨→囤窨(地面窨)"向"机械化窨"的转变;从花茶窨花方法上,经历了由"花一层茶一层  相似文献   

16.
丹桂绿茶是以烘青绿茶为坯,以丹桂鲜花为花,采用花茶传统窨制工艺或连窨工艺加工而成,产品桂花香显持久,滋味醇爽带花味。本文介绍了丹桂桂花绿茶窨制加工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腊梅释香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腊梅精油,采用GC、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开发度的腊梅香气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腊梅在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的数量和香气成分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在腊梅花苞、初展、开放、盛放四个阶段,分别检测出26、37、43和49个香气组分。随着腊梅花开放度的增大,与未开放的花苞相比,其烷烃类物质含量依次增加了0.590、7.152、13.820倍,烯烃类增加了0.424、1.078、4.286倍,醇类增加了0.895、3.324、5.091倍,酯类增加了1.071、2.182、15.101倍,其中酮类物质在开放后期才出现,盛放阶段含量急剧升高,为开放阶段的12.3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腊梅花蕾香气淡薄,且含有一定的青草气,初展时才释放出其特有的香气,且随着开放度的增大,香气浓度由低至高。感官审评结果与GC、GC/MS测定的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花茶窨制中的烘焙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一种再加工茶,以花窨茶,使幽稚芬芳的花香溶于醇爽的茶味之中,茶引花香,相得益彰。所以,花茶既有浓醇爽口之茶味,又兼备鲜美芬芳的花香。然而,目前有些地方窨制的花茶,香气低闷,滋味欠鲜爽。其原因之一是茶坯通过鲜花窨制后,香气没有得到很好的透发和保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窨制过程中,烘焙技术掌握不当所造成的。俗话说:“三分窨七分烘”、“花茶一把火”,充分说明了烘焙的重要性。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就花茶窨制中的烘焙技术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花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要求花茶的香气鲜浓、滋味醇和。要求茉莉花茶的正窨次(一级三窨配花量95斤/担、二级二窨配花量70斤/担,三级一窨配花量42斤/担)多,而目前的花茶生产则是配花量不足轻窨次多。市场对高档的特种茉莉名茶需要量也逐渐增多,优质花茶(特别是香气鲜灵度好的)供不应求。因此,提高花茶质量,加强花茶厂的全面质量管  相似文献   

20.
茉莉是窨制花茶的重要花料。经过多年努力和花茶市场的开拓,浙江香花生产和花茶生产发展很快。现有种花区域扩展到二十多个县(市),香花产量达10多万担,花茶产量达25万多担,成为全国重点花茶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