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雪燕  曹新有  张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07-1308,1317
[目的]探讨ScMYB原核蛋白诱导表达的影响因素,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利用构建的ScMYB::pEASY-E1为表达载体,研究了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及菌体浓度对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诱导剂IPTG浓度对表达量影响不大,其表达主要与诱导时间、温度及菌体浓度有关。[结论]在37℃诱导4 h,当OD600达0.6~1.0时,ScMYB原核蛋白诱导表达量最大。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内的高效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董秀均  汪长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57-7158
[目的]探讨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的条件。[方法]通过SDS-PAGE分析,研究不同菌液密度、诱导剂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对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结果]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最适表达条件为:菌液密度OD600为0.4,诱导剂IPTG终浓度为0.4mmol/L和诱导时间3.5h。在该条件下表达的融合蛋白经初步分离提纯后,1 L培养液约含融合蛋白143mg,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9%。[结论]该研究为研究和制备弓形虫病的rMIC3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用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方法]对影响重组表达产物的乳糖诱导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等进行比较,并以IPTG诱导作为对照,确定最佳的乳糖诱导条件。[结果]对于重组目的蛋白,乳糖可以起到很好的诱导效果,诱导产物的表达量与IPTG诱导产物相当。其最佳表达条件为:在A600为0.8~1.0时,加入乳糖至终浓度为0.5 g/L,在35℃下诱导6 h。[结论]乳糖可诱导FGF21基因表达,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工程化生产提供了试验数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将前期构建的含有pSUMO-SMAP-29的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对表达菌株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考察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对融合蛋白SUMO-SMAP-29表达的影响,用SDS-PAGE电泳、Quantity One及SPSS软件进行分析,并将融合蛋白通过Ni柱进行亲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IPTG终浓度为0.50 mmol/L、诱导温度为30℃、诱导表达时间为3 h时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11.35%。确定重组融合蛋白SUMO-SMAP-29的最优表达条件并纯化得到融合蛋白SUMO-SMAP-29。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研究对不同诱导时间、诱导剂IPTG终浓度、培养温度和振荡培养箱转速等4个诱导培养条件对绵羊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drenoceptor,β_2-AR)第二细胞外环重组质粒pET32C-AR/Se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筛选其最佳培养条件.[结果]随着IPTG诱导时间的延长,重组绵羊β2-AR第二细胞外环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在2 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菌体总蛋白的30.1;.IPTG终浓度在0.01~2 mmol/L时,重组绵羊β_2-AR第二细胞外环的相对表达量水平均在27;~30;;当IPTG终浓度为0.01 mmol/L时,重组绵羊β_2-AR第二细胞外环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30.5 ;.在设置的4个诱导温度中,25℃时重组绵羊β_2-AR第二细胞外环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占菌体总蛋白的35.5;.在振荡培养箱不同转速条件下,重组绵羊β_2-AR第二细胞外环的相对表达量在33;~40;波动;在200 r/min时,相对表达水平最高,为细菌总蛋白的40.0;.[结论]绵羊β_2-AR第二细胞外环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最佳条件为:重组菌株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至OD_(600) 0.5左右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0.01 mmol/L,于25℃、200 r/min诱导120 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 AN端31-76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CGA-N46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其表达条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CGA-N46基因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N46)接种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2×YT培养基中,于37℃、230r/min振荡培养3 h后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1 mmol/L,25℃条件下诱导6 h,离心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利用抗6-His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结果有免疫印迹条带,但表达量不高。鉴于此,对CGA-N46基因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37℃下培养3 h后加入IPTG25℃诱导9 h,目的蛋白表达量较高,当诱导剂IPTG的浓度超过0.4 mmol/L时,其浓度的改变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犬传染性肝炎Hexon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研究Hexon基因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和表达蛋白的活性.[方法]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培养过程中,选择诱导剂(IPTG)的最佳加入时间、诱导剂(IFTG)浓度、诱导时间以及不同温度条件观察对Hexon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并用Westem-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大肠杆菌BL21(DE3)在37℃培养2.25h后,添加终浓度为2.0 mmol/L的IPTG,27℃培养8 h,Hexon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1.67mg/mL),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犬传染性肝炎阳性血清相结合.[结论]在高浓度IPTG诱导和冷培养条件下,Hexon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表达出的重组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六邻体蛋白的作用机理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融合酸性木聚糖酶基因的大肠杆菌(E.coli)B121(DE3)为研究对象,研究以乳糖作为诱导剂时重组目的产物的表达规律。[方法]以重组木聚糖酶比酶活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k(3。)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诱导剂浓度、诱导时机、诱导培养时间和诱导培养温度对木聚糖酶表达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诱导时机〉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最优表达条件为:诱导剂浓度5∥L、诱导时机0.5h、诱导培养时间4.5h、诱导培养温度32℃;在此工艺条件下,重组木聚糖酶比酶活可达49.69U/mg。[结论]乳糖作为诱导剂能够成功诱导酸性木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犬瘟热病毒N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GST融合蛋白的含量.[方法]研究诱导剂(IPTG)的最佳加入时间、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以及不同温度条件对GST - CDV N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获得在大肠杆菌中的最佳的表达条件,然后再在最佳条件下大量的表达,用GST -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对GST - CDV N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得到最大量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对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肠杆菌BL21 (DE3)转化菌在37℃培养3.5 h(OD600 =1.314)时,加入IPTG使终浓度为1 mmol/L,然后在27℃诱导8h,GST - CDV N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量最高,达到0.862 mg/mL.[结论]确定了犬瘟热病毒N蛋白基因的优化表达条件,为犬瘟热病毒分子免疫学诊断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耀辉  朱蕾  于寒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02-9004
[目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红景天苷的方法。[方法]试验借助SDS-PAGE方法对重组目的基因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诱导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参数对重组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结果]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5 h,IPTG浓度0.6 mmol/L,诱导温度37℃;用镍柱亲和层析对该含有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9%以上的目的蛋白。[结论]该项研究为重组糖基转移酶的纯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拟南芥AtXCD1蛋白的原核表达.[方法]构建XCD1原核表达载体,根据NCB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以PCR扩增得到大量目的片段XCD1,将XCD1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菌株BL21(DE3),对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等进行优化.IPTG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对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XCD1序列全长为1 242bp,与PCR产物大小一致.蛋白XCD1-pET-32a+较适表达条件为在30℃0.1 mmol/L的IPTG诱导1.5h.[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蛋白纯化及酶活测定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毕智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43-5745,5830
[目的]对重组融合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为提高IMPACT-CN系统的pTYB11载体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针对其表达所需适宜的诱导时机、诱导剂量、诱导时间、诱导温度、氨苄青霉素浓度、摇瓶装液量等培养条件,采用不同技术指标进行了平行发酵试验。[结果]表达产物的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结论]为以后的蛋白纯化诊断、用蛋白质生产诊断试剂盒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植原体膜蛋白Imp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的表达量,优化Imp基因的原核表达条件。[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Imp的影响。在获得最佳培养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不同诱导条件对Im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利用SDS-PAGE和Gene Tools凝胶分析软件分析融合蛋白Imp的表达量。[结果]表达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7℃,pH 7.0,装液量20%,振荡速度200 r/min;最佳诱导条件为:温度37℃,起始OD600≈1.5,IPTG终浓度0.1mmol/L,诱导培养时间6 h。[结论]在最佳条件下Imp表达量达70.98 mg/L,确定了Im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优化表达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植原体膜蛋白Imp基因在E.coliBL21(DE3)中的表达量,优化Imp基因的原核表达条件。[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工程菌E.coliBL21(DE3)-pET-28a(+)-Imp的影响。在获得最佳培养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不同诱导条件对Im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利用SDS-PAGE和GeneTools凝胶分析软件分析融合蛋白Imp的表达量。[结果]表达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7℃,pH7.0,装液量20%,振荡速度200r/min。最佳诱导条件为:温度37℃,起始OD600≈1.5,IPTG终浓度0.1mmol/L,诱导培养时间6h。[结论]在最佳条件下Imp表达量达到70.98mg/L,确定了Im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优化表达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草莓FaMRLK47蛋白原核表达条件并在研究中应用。【方法】以八倍体草莓‘红颜’(Fragaria×ananassa Duch.‘Benihoppe’)为试材,对比研究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在0.5mmol/L和1mmol/L处理,对比分析0、2、4、6、8、12h等不同时间FaMRLK47蛋白诱导表达效率和产量。【结果】IPTG在1mmol/L下诱导8h,FaMRLK47蛋白的表达效率和产量高。【结论】优化草莓FaMRLK47原核诱导表达体系并检测FaMRLK47与寡糖的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
刘群  张倩  眭顺照  李名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338-6342,6404
[目的]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资源的药用价值。[方法]在有关蜡梅生物学特性研究基础上,构建蜡梅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nsLTP)基因家族4个成员(GenBank登录号:FJ889521、FJ904082、FJ904083、FJ904084)的原核表达载体CpLTP1-pET、CpLTP2-pET、CpLTP3-pET、CpLTP4-pET,并对诱导温度、IPTG浓度和诱导表达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1.0mmol/L IPTG、37℃常规诱导条件下诱导6 h可获得高效表达,总表达产率可达到细菌全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包涵体表达远高于可溶性蛋白的表达;在0.5 mmol/L IPTG、28℃条件下诱导6 h能够获得较好的可溶性表达,利用His-Bind蛋白纯化回收试剂盒获得4个纯化的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蜡梅nsLTP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Origami2(DE3)获得4个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为后续的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提供研究材料,并为蜡梅资源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万巧凤  姚新灵  丁海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2-11763
[目的]为了鉴定马铃薯反义SSU的功能。[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马铃薯反义SSUcDNA原核表达载体(pE-aS),通过0.1mol/LIPTG诱导pE-aS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测定糖原的相对含量。[结果]经连接、转化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重组表达载体pE-aS,而pE-aS转化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BL21-aS。经IPTG诱导的BL21-aS糖原含量OD值为0.409,显著低于对照菌株BL21(DE3)和未经IPTG诱导的BL21-aS,而对照菌株BL21(DE3)和未经IPTG诱导的BL21-aS的糖原含量OD值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反义SSU在BL21内表达能够抑制glgC编码的AGPase的形成,从而减少其糖原合成量。[结论]该研究为构建马铃薯反义SSU植物转化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