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麝香草酚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人类及动物重要致病菌。本研究测定了麝香草酚(THY)对临床分离红色毛癣菌BMU 01672株、酿酒酵母标准株和24株临床分离耐氟康唑(FLC)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96孔平板微量法测定了THY/FLC, THY/AMB(两性霉素B)联合用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结果表明,THY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THY与FLC和AMB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这为麝香草酚抗真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了槟榔碱,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炭疽芽孢杆菌、黑曲霉、青霉等8种菌作为供试菌,通过抗菌实验探讨槟榔碱的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槟榔碱对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炭疽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超声波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6mg/mL;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4m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8mg/mL。对黑曲霉、青霉没有抑制作用。3种方法提取的槟榔碱的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超临界CO2萃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白鲜种子生活力,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TTC溶液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白鲜种子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快速测定白鲜种子的生活力,其染色最佳条件为30℃浸种6 h,35℃条件下0.3%TTC溶液避光染色24 h。  相似文献   

4.
对壳聚糖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进行研究,考察壳聚糖对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壳聚糖浓度、pH值、金属离子、醋酸浓度),对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壳聚糖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活性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抑菌条件为:A1B3C1,即壳聚糖质量分数为0.05%,pH值4,醋酸体积分数为1.5%。抑菌活性的影响程度为:壳聚糖浓度>醋酸浓度>pH值。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磷酸二氢钠-硼砂为电泳介质,乙醇为有机添加剂,在20kV高压,pH6.98的条件下检测了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高三尖杉酯碱标准品峰面积(y)与质量浓度(p)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080mg.L^-1。着重探讨了缓冲溶液浓度、种类、酸碱度及其操作电压对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的含量,不仅操作简单、准确,而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几种抗蒸腾剂应用于月季切花保鲜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蒸腾剂Vaporgard稀释至1:70浓度后喷洒在月季切花表面,可延长月季切花的保鲜期;抗蒸腾剂wiltpruf易导致白色花系的月季切花产生花朵变色,因而不适用于白色花系的月季切花保鲜;在实验设定的浓度内,抗蒸腾剂Transfilm未找寻到合适的适用于月季切花保鲜的浓度,其最适浓度有待下一步继续实验确定;外源ABA做为月季切花保鲜剂使用时,其最佳的喷施浓度为0.01g/L。  相似文献   

7.
山地果园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以重庆市金果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重庆市金果园9个园区的土壤样品,调查和评价果园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果园各园区土壤均呈强酸性,pH在4.55以下,且pH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结合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的养分分级标准,各园区表土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基本处于中等或中上水平;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偏低,处于较缺和缺乏状态;不同深度果园土壤样品中养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表层含量显著高于下层。分析果园常施的2种有机肥(鸡粪和油饼)的肥力状况,发现油饼中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但2种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配比难以满足高需钾果树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桑园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害虫种群的重要属性,笔者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分析方法,对桑园3种主要害虫桑白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虱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朱砂叶螨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型中间偏于随机分布型,桑螟为随机分布型和均匀分布型中间型,结果为这3种害虫的种群系统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巴东烟区不同海拔和类型土壤养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巴东烟区制定烟叶生产农艺措施更具科学性,在不同植烟区域采集了不同海拔和土壤类型的300个土壤混合样品,进行pH、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常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巴东县植烟土壤分为3个区域:第1个区域是海拔1200 m以下,该区域的养分特点是pH适中偏酸,碱解氮含量适中,有机质的含量偏高,应该保持“控氮、稳磷、增钾”的施肥措施,并提高烟叶的吸收率和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提高有机质活化程度;第2个区域海拔1200~1400 m,该区域的养分特征是pH适中偏酸,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适中,但是速效钾的含量明显偏低,有机质含量与1200 m以下特征相似。在合理和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下,可以作为优质烤烟的生长区域;第3个区域海拔1400 m以上,该区域的养分差异较大,调整困难,该区域已不适合作为优质烤烟的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10.
鹅掌楸属植物叶表皮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鹅掌楸属植物4个种(或品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楸属植物的叶片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状,呈波纹网状结构,有角质层和蜡层;下表皮细胞无规则排列,气孔呈椭圆形,由2个月牙型的保卫细胞构成和2个肾形的副卫细胞构成,在叶下表皮呈无规则排列;叶脉结构也极为相似。但下表皮细胞结构、角质层的密度和纹饰、气孔密度和大小存在区别,这些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对探讨鹅掌楸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荷斯坦牛红细胞抗菌肽的纯化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荷斯坦奶牛血液为原料,制备红细胞粗提物,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抗菌肽,用琼脂糖弥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的阳离子峰具有抗菌活性,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阳离子峰活性分布区域进行分离,获得了8个峰,8个峰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活性,F1、F3、F4、F5、F6和F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活性,F2、F4、F5、F6和F8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活性。因此,试验成功地从牛红细胞中分离纯化到了抗菌肽,其中,F6的抗菌谱较广和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γ-氨基丁酸促进拟南芥开花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对拟南芥植物开花的影响机制,以3种不同浓度(1 mmol/L,5 mmol/L和10 mmol/L)的GABA采用隔天喷施的方法,处理7天龄的拟南芥幼苗至4周龄,以双蒸水作为对照,观察拟南芥的开花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日照(16 h光照/8 h黑暗)和短日照(8 h光照/16 h黑暗)条件下,GABA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拟南芥早开花2~5天。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开花途径的开花抑制因子基因Flowering Locusc C(FLC)、自主开花途径基因FCA(FLOWERING TIME CONTROL PROTEIN FCA)和花序分生组织特征基因LEAFY(LFY)的表达进行研究。与对照相比,GABA处理下调FLC的表达2~5倍,而促进FCA(1.5~6倍)和花序分生基因LFY(3~11倍)的表达。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GABA对拟南芥开花的促进作用有可能通过上调FCA的表达,抑制FLC从而促进LFY的表达而最终促进植物提早开花。  相似文献   

13.
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炭疽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选用34种植物的80%乙醇提取物(储藏期为6个月),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水洋菜平板表面萌发法,测试其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抑制作用。【结果】供试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甘草、枸杞、金钱草等11种植物的80%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60%,其中甘草的抑制作用最强,达99.6%;12种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于50%;15种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附着胞形成抑制率达50%。【结论】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测试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只有极少数提取物对病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等不同的发育阶段均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桃金娘果实的多酚含量及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海口的桃金娘整果为实验材料,用95%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桃金娘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对获得的桃金娘多酚进行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桃金娘的多酚含量较高,达2.45mg/g干物质,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显著的清除活性,并且其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也随之增强,其IC50分别为120.78、25.44、194.09μg/mL;桃金娘果实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也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为15.07μg/mL,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该实验显示桃金娘果实多酚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还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甘蓝犁油菜是由白菜型油菜(A组基因型)与甘蓝(C组基因型)杂交后自然加倍的异源四倍体芸薹属植物.其中含有A组与C组两种基因型的染色体,而FLC1与FLC3是A、C组中共同拥有的FLC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分别寻找出A、C组基因中FLC1与FLC3基因的特异性SNP位点,并设计了3对SNP特异性引物对.采用特异性引物延伸法,分别对来自白菜型油菜、甘蓝以及甘蓝型油菜的不同材料进行检测.利用这3对特异性SNP引物对,成功地对油菜中A、C组的FLC1与FLC3基因进行了有效的分型,为研究甘蓝型油菜中A、C组来源的FLC1与FLC3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鹿蹄草、功劳叶和地榆三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时间段菌液吸光值和电导率值;将大肠杆菌在带药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0 h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大肠杆菌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中草药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中草药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鹿蹄草的MIC值为31.25 mg/mL,MBC值为62.50 mg/mL;功劳叶和地榆的MIC值均为62.50 mg/mL,MBC值均为125 mg/mL。加药组的大肠杆菌生长受到抑制,菌体细胞膜渗透性增加。扫描电镜显示大肠杆菌细胞出现变长现象,表面出现许多凹坑。三种中草药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鹿蹄草的抑菌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黎药艾纳香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化学成分预试法研究不同艾纳香提取部位的抑菌活性成分。醇提水悬萃取法依次获得艾纳香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水相部位。供试样品浓度依次为1、0.5、0.25和0.125 mg/mL。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部位活性最强,在1 mg/mL浓度下对Alternaria solani (ACCC 36023)和Fusarium gramineum (ACCC 36249)的抑制率均达到71%。乙酸乙酯部位对菌株Alternaria solani (ACCC 36023)和Fusarium gramineum (ACCC 36249)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分别达到58%和69%。结合化学成分薄层预试验,推测石油醚部位中的主要抑菌成分为挥发油和萜类成分,乙酸乙酯部位中主要为黄酮类成分。这意味着艾纳香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富含抗植物病原菌的萜类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