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甘蓝耐裂球性与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细胞学水平上探讨影响甘蓝裂球的原因,为甘蓝耐裂性材料的选育和新品种的育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甘蓝耐裂性鉴定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份耐裂性不同的甘蓝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甘蓝球叶表皮细胞为无规则型,气孔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材料间下表皮微形态存在较显著的差别:耐裂材料的垂周壁上有明显的波状嵴,平周壁上有加厚的条纹状角质层纹饰,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褶皱较多、起伏较大,表皮细胞上覆盖有大量的粉状或颗粒状蜡质.易裂材料的垂周壁呈沟槽状下陷,平周壁上角质层光滑,保卫细胞四周角质层较平坦.耐裂材料的叶肉细胞层数多,排列紧密,间隙小.易裂材料叶肉细胞层数少,排列松散,间隙大.耐裂材料与易裂材料在球叶表面微形态及细胞组织结构上表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小麦京冬8号为母本,八倍体小黑麦劲松5号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代。在对杂种F1代和亲本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亲本和杂种F1代的叶表皮及气孔亚显微形态进行比较,得知3种供试材料叶表皮亚显微形态共同的特征是有气孔器、长细胞和毛细胞,细胞排列与叶脉平行,但母本普通小麦的叶表皮细胞轮廓清晰,排列较为整齐、光滑,气孔排列呈直线,哑铃状的保卫细胞有长短不一的刺毛;父本八倍体小黑麦的气孔周围有横向和纵向排列的嵴状凸起,气孔呈长方形、较大,排列方式总体也呈直线型,保卫细胞非常明显,但刺毛极少且短;杂种F1代无论是叶表面还是气孔的亚显微形态都与父本更相似,所不同的是叶表皮有刺毛,气孔大小介于两亲本之间。杂种F1代与双亲在形态学、叶表皮及气孔超显微形态特征上均有明显差异;超显微形态学指标也可以作为区分、鉴定远缘杂种和亲本的一项依据。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9,(3)
运用光学显微镜对10种党参属及金钱豹属药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对表皮细胞、气孔器及非腺毛的大小进行测量,并利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党参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和波状弯曲,党参亚属偏小,辐冠党参亚属表皮细胞较大;金钱豹属植物叶表皮细胞的垂周壁为深波状弯曲。研究表明,叶表皮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气孔器大小,非腺毛的有无及长度等特征可作为这10种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菵草属的系统学位置,采用次氯酸钠离析法制作叶表皮装片,用光学显微镜对菵草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菵草属及其近缘属,燕麦族和早熟禾族植物的叶下表皮均为典型的狐茅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脉间长细胞大多为长筒形,细胞壁大多平直,少数波状弯曲;脉间区短细胞稀少或常见;脉上都分布有刺细胞或短细胞;气孔器大多为2~3列;副卫细胞为平行形,少数为低圆屋顶形。叶表皮微形态显示菵草属不应划入虎尾草族,早熟禾族和燕麦族没有明显的界限,支持早熟禾族和燕麦族合并为广义的早熟禾族,菵草属归为广义的早熟禾族。  相似文献   

5.
以辣椒幼苗(Capsicum annuum L.)为材料,研究了辣椒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叶的上、下表皮和下胚轴上、下端1 cm处的气孔密度及表皮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辣椒的气孔由肾形保卫细胞组成,无副卫细胞;子叶的表皮细胞呈无规则形,下胚轴的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椭圆形;(2)辣椒子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分别在辣椒种子出芽后第6天和第3天达到最大,之后随子叶的生长逐渐减小,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明显大于上表皮的;(3)辣椒下胚轴上、下端1 cm处的气孔密度随下胚轴的生长变化不明显,但是表皮细胞密度随下胚轴的生长逐渐减小,下胚轴上端的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明显的大于下胚轴下端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5个园林绿化树种的叶片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指标进行观测,主要包括叶片厚度、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实度、光合色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结果表明:5个园林绿化树种的栅栏组织均较为发达,但其厚度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性,叶片上下表皮排列紧密,均由一层细胞组成,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厚度,上表皮角质层和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排序依次为文冠果新疆杨大叶白蜡黑核桃夏橡,气孔大小排序与其相反;5个园林绿化树种的光合生理指标之间差异不明显;5个园林绿化树种抗旱排序为文冠果新疆杨大叶白蜡黑核桃夏橡。  相似文献   

7.
六种前胡属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前胡属6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 从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前胡(P.praeruptori)的叶片气孔仅存在于下表皮,红前胡(P.rubricaule),松潘前胡(P.songpanens),长前胡(P.turgeniifolii),滇西前胡(P.delavayi)和刺尖前胡(P.elegans)的叶片两面表皮均有气孔;气孔类型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属内种间,尤其是在近缘种间有所差异,可以作为鉴别特征。六种前胡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不同叶龄鸭跖草叶片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跖草是黑龙江省大豆田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并且随着叶龄的增大,其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增强,防除更加困难。本试验利用细胞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叶龄鸭跖草叶片表皮及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叶龄鸭跖草叶片表皮特征及解剖结构存在差异。鸭跖草从2叶龄起,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上表皮凹陷气孔密度呈显著加大的趋势,下表皮凸出型气孔密度显著降低。1~2叶龄鸭跖草上表皮无非腺毛,从3叶龄起,叶片上表皮非腺毛的数目随叶龄的增大而增大。随叶龄的增大,叶片厚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显著增大。10个栅栏组织细胞长度呈显著减小的趋势。栅栏组织排列由稀疏不规则向紧密规则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系统全面地研究‘嘎拉'苹果组培苗移栽过程中根茎叶的解剖形态变化,为今后的组培苗移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扫描电镜法对苹果试管苗驯化移栽过程中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逐渐分化,在维管柱中央形成若干排列成链的导管。茎的厚角组织细胞层数逐渐增多,细胞排列变得整齐紧密。茎的维管束逐渐形成环状条带,条带的厚度不断增加。苹果组培苗驯化移栽初期,叶片的栅栏组织发育不完全,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比很低,仅为0.41。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发育逐渐完善,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数明显增加且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海绵组织细胞间隙逐渐变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比变大。移栽3周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比为0.74。气孔的形态由移栽初期的突出于表皮细胞之上变为下陷于表皮细胞之下,气孔的开张度和气孔密度均逐渐变小。苹果组培苗移栽3周后其气孔密度下降为187个/mm2,这与移栽初期的气孔密度252个/mm2差异显著。苹果组培苗驯化移栽过程中,苹果组培苗根茎的主要变化是维管束组织的形成和健全,叶的变化是向着光合能力的提高和防止水分过度散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芥菜早、中熟和晚熟3个熟期品种子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芥菜子叶上、下表皮的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垂周壁由浅波状渐变为深波状,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子叶上、下表皮气孔密度随芥菜发育而逐渐减小.早熟品种的子叶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显著大于中熟和晚熟;早熟品种上表皮的气孔指数显著大于中、晚熟.因此,芥菜子叶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和上表皮气孔指数可以作为一个鉴定熟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北柴胡各器官中分泌道的发育与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为进一步探讨北柴胡体内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与分布提供解剖学资料,本文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全株不同器官中分泌道的结构、分布特征及茎叶中分泌道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北柴胡各器官中分泌道的结构为一圈上皮细胞围绕着中央的腔隙组成,在上皮细胞外无鞘细胞存在。(2)通过观察北柴胡芽、幼茎及幼叶,发现北柴胡茎叶中分泌道的发育方式为裂生型,且分泌道在茎叶的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就已形成;而在根的初生结构中无分泌道存在,即分泌道在根的发育过程中出现相对较晚。(3)在北柴胡各个器官中,包括根、茎、叶、苞片、花和果实中均有分泌道存在,仅种子中没有。且这些分泌道主要分布于薄壁组织中且通常分布在维管组织附近。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不育系叶片表面结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育种单位及生产单位收集对赤霉素反映敏感程度不相同的7个不育系,进行剑叶叶片表面结构电镜扫描观察,发现不同不育系叶片表面的乳突数、硅化细胞面积、气孔的长与宽、气孔上的乳突数量等完全不同,不育系对赤霉素敏感反应与不育系叶片表面的乳突数、硅细胞大小、气孔数量、气孔上的乳突数量有一定的关系,对赤霉素敏感的不育系叶片表面的乳突数少、硅细胞面积小、气孔数量多、气孔上的乳突数少,对赤霉素钝感的不育系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Rubisco周转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叶片衰老过程中Rubisco的合成与降解的机理,在抽穗期对小麦进行了增施15N同位素标记的(NH4)2SO4处理以延缓旗叶的衰老进程,同时对旗叶中Rubisco及Rubisco的组成成分LSU、SSU的含量及其相应的15N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Rubisco及LSU、SSU等的含量均增加;且在小麦旗叶光合功能高值持续期,Rubisco及LSU、SSU等的丰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Rubisco仍处于动态的降解、合成这一周转过程中,仍有Rubisco的重新合成,但Rubisco同时也被不断地降解;而在光合功能低值期,Rubisco及LSU、SSU等的15N丰度均处于低水平,且基本无变化,表明此时无Rubisco的重新合成。另外土壤15N丰度的降低说明植株在生长发育后期仍有较强的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的能力。因此抽穗期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56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中国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对5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接种推导其中所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同时连续2年对供试材料进行田间成株抗叶锈鉴定。通过苗期基因推导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检测,结果表明,在36个小麦品种中共鉴定出Lr26、Lr34、Lr1、Lr2a、Lr11、Lr20、Lr30、Lr33和Lr44等9个抗叶锈基因,其中28个品种含有Lr26,Lr1和Lr20分别存在于6个品种中,4个品种含有Lr30,Lr11和Lr44各存在于2个品种中,Lr2a、Lr33和Lr34各自在1个品种中出现。经过2年的田间抗叶锈鉴定共筛选出46个慢锈品种。筛选到的这些苗期和成株抗病品种均可用于小麦持久抗叶锈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一种更健康、更有效地制备孤雌胚胎的方法,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哺乳动物孤雌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及核移植胚胎成活率并减少孤雌胚胎、核移植胚胎出生后发生潜在疾病与缺陷的几率。通过比较2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试验组I:7%乙醇+2 mmol/L 6DMAP;试验组II:7%乙醇+2 mmol/L 6 DMAP+5 μg/mL CB)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由卵母细胞激活到发育至囊胚的时间、囊胚形态及囊胚细胞数目,初步研究了不同化学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在形态学及细胞水平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试验组I与试验组II相比,前者比后者卵裂率稍高,桑葚率、不同时间段的囊胚率稍低,但两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64.9 vs73.7,P>0.1;31.7 vs28.8,P>0.1;8.7 vs5.5,P>0.1)。2种方法所得的孤雌囊胚在形态上相似,但是试验组II囊胚细胞数要比试验组I囊胚细胞数稍少(67vs50,P>0.1);两组囊胚的细胞数与受精囊胚相比没有显著差异(67vs50vs65,P>0.1)。选用的2种化学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在由卵母细胞发育至囊胚的时间、囊胚形态及囊胚细胞数目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反映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和资料分析法,分析和评价了湖南省常德市“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第三产业比重低,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产业结构变化的RCⅢSNE值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与GDP呈正相关性,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影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各县(区、市)RⅢSNE值呈波动性变化,幅度不大,保持在2.5~3.5,但空间差异明显;(3)三次产业结构对RCⅢSNE值的影响差异明显,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三产业,第一产业中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的结构形势,不利于RⅢSNE值的降低;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对RⅢSNE值的负态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