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卫星DNA在核桃属近缘种同源性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选择适合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运用woeste[1]等开发的30对黑核桃微卫星引物扩增核桃属(JuglansL.)26个样品,72.78%黑核桃微卫星引物能够在核桃属近缘种产生有效扩增。选取其中扩增条带清晰、有效性高、多态性高的17对引物分析核桃属12种。黑核桃微卫星在近缘种扩增位点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比在黑核桃中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但仍具有较高的多态水平,能够用于近缘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指纹分析和核桃属种间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核桃品种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SSR技术对21个核桃品种和1个枫杨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用筛选出的10对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SSR分析,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谱带,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条带数量在4~24条之间,分子量大小在85~300 bp之间,依据特征谱带,可直接鉴别出供试品种,其中引物WGA32的鉴别效率最高。对扩增出的67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核桃和枫杨亲缘关系较远,不同地域起源的品种界限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ISSR标记对陕西核桃实生居群39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从13个引物中筛选出8个用于正式扩增,检测到48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7.27%;居群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73~0.836,平均达0.679;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1.483~1.960,Simpson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739~0.846。UPGMA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明显差异。ISSR标记能将39份核桃种质完全区分开,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核桃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普通核桃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普通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品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FLP-银染分子标记技术,对131份核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应用 NTSYSpc2.11a 分析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选用20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EcoR I/Mse I引物组合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 643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 512条,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可检测出82.1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高达92.03%.得到131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637-0.928.当相似系数为0.76时,UPGMA分析将131份资源分成8个品种群.[结论]普通核桃种质资源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和复杂的遗传背景.在品种群中,通过聚类分析难以将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5.
为重庆秦巴山区核桃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从重庆秦巴山区选出优良的核桃种质,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对重庆秦巴山区城口、巫山、巫溪3县实生大龄核桃种质进行初步优选,利用ISSR技术对初步优选得到的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选出114份较为优良的单株,从82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对114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位点61个,平均每条引物5.0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58个,多态率达95.08%,平均每条引物4.83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657 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73 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47 1.通过聚类分析,种质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0~0.936,在0.750处,材料可分为13组.来自3县的3个核桃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32 7~0.046 2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954 9~0.967之间,基因流(N_m)为11.197 5.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3个群体间并未产生明显的分化.该结果可为重庆秦巴山区核桃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核桃8个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斌  田嘉  李疆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180-2188
[目的]为进一步建立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分子指纹鉴定体系奠定基础,为制定新疆核桃资源的有效保育和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新疆栽培与野生核桃资源间的系统关系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应用12对稳定、适用性好的SSR引物对新疆南北疆核桃的8个栽培及野生群体的230份样品进行扩增,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结果]12对SSR标记揭示了新疆核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93个,平均多态性带比率96.77;,平均Nei多样性指数(H)0.315 1,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0.382 0.8个新疆核桃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172 0.估测的群体间基因流(Nm)为1.712 6,表明新疆8个核桃群体之间存在适度的基因交流,种子的传播或人为实生选种以及杂交育种可能是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对新疆核桃8个群体的Nei多样性指数(H)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及多态位点百分比进行分析,表明和田实生核桃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伊犁霍城野生核桃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采用UPGMA方法进行供试核桃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8个群体被聚为两大类:和田、叶城及温宿等3个群体聚为一大类;而巩留、霍城、吐鲁番、哈密、鄯善等5个群体聚为另一大类,Mantel检测与UPGMA聚类均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的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新疆核桃有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同时揭示了新疆核桃属植物的遗传变异、群体扩散及其地理系统发育进化等方面的规律,在此基础上,认为在进行遗传多样性保护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时,应充分重视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同时也要在分布区不同区域内保存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种的27份核桃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12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10条引物对27份核桃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29条带,其中91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的比例平均为70.54%。不同核桃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496 1~1.000 0之间。研究结果表明:27份核桃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铁核桃与核桃的亲缘关系较近(最近),与野核桃的亲缘关系最远。基于遗传相似性系数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27份核桃种质按照种的划分被明显地分成4大组,与传统形态分类一致。该结果为核桃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AFLP技术对山东省核桃主要分布区收集的55份核桃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566条谱带,其中440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77.82%。聚类分析表明,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7~0.86;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705~0.904,平均值为0.786;在遗传相似系数0.738水平上,55份核桃种质资源可聚成3大类。AFLP标记揭示出该55份核桃各群体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各地区群体内遗传相似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引物,共设计有效扩增SSR引物112对,经筛选,其中97对在39份双孢蘑菇基因组中扩增出明显差异条带,25对在As2796单孢分离子代群体中表现出多态性,19对引物在单孢分离子代中遵循孟德尔自由分离定律。进一步研究表明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2.68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02 3。8份双孢蘑菇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36 3~0.864 1,平均值为0.538 5;基于Nei-s 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46处,8个双孢蘑菇品种(系)分为2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种质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潜在的多态性SSR 的开发为双孢蘑菇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提供了更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基础,为进一步进行双孢蘑菇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分析评价及管理提供了遗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部分紫藤属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1个从日本引进的多花紫藤品种(Wisteria floribunda)和3个紫藤属(Wisteria Nutt.)植物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的18条引物,共扩增得到清晰的多态性条带100条,多态性带比例为88.5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0655~0.4995,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1484~0.6926,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7~0.96,表明紫藤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将24个种或品种分为三大类群,可为紫藤种质资源选育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SSR标记技术对20个麻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2对引物中筛选出6对用于正式PCR扩增,共检测到52个遗传位点,其中多态性遗传位点5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6%。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麻核桃种质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17~0.90,说明SSR标记能将20份种质完全区分开。UPGMA聚类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1处聚为4类。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挖掘湖北神农架核桃(Juglans regia)的种质资源,采用12对多态性高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对3个神农架核桃居群9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12对针对核桃属植物基因组设计的SSR引物共检测到108条谱带,其中多态带占比为100%。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居群总期望杂合度为0.604,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很可能蕴含了稀有基因资源。遗传分化系数(Fst)显示:有8.22%的变异存在于3个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中等。这可能与3个居群的地理距离远有关。部分位点显示出居群总体有杂合不足的现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基因组中的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微卫星又叫简单重复序列,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2~4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的两侧为保守的单拷贝序列.不同品种间微卫星基序重复次数的不同而形成了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可以通过设计PCR引物扩增检测出来,此即为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具有共显性、高多态性、实验操作简单、快捷和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在水稻基因组中非常丰富,且分布均匀,水稻微卫星标记已发展了2740多个.微卫星标记在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基因(QTL)定位、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种质鉴定等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DH系的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青油14号×四达和北山繁×46号的F1植株通过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DH(doubled haploid)群体中,各随机选择31个DH系,分别编号为:1~31,32~62,采用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30对SSR引物分别扩增出82、80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各占总扩增位点的75.2%和74.1%,片段大小介于120~900 bp间.每对引物在不同DH系间的等位基因数在2~9间,平均位点为3.63个.1~31 DH系PIC(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06~0.85,平均为0.60;32~62 DH系PIC变幅为0.06~0.86,平均为0.56.遗传距离分布频数分析表明,两个组合DH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布在>1.0范围内的频数都超过了30%(分别为37%和34.4%).对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在0.66处可将62个DH系聚为四大类.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系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且不同组合的DH系基因型多样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杨树品种的SSR分析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SSR-PCR方法对杨树(Populus)的10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10对引物扩增出122个DNA片段,其中114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93.44%。平均每对引物得到12.2个位点。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杨树的10个品种分为3类,并对基本品种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孙玉彤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45-47,57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又称微卫星标记,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1种新型DNA分子标记,其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共显性、检测简单等优点,在果树树种的品种和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多利用已开发的苹果SSR标记引物来进行梨属植物研究。SSR简单易行,是1种高效的鉴定方法。就近年来SSR分子标记在梨的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品种鉴定以及分子辅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旨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