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选出产量高、坚果性状优良的核桃单株,以黔南州22株优良核桃单株的坚果样品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单株坚果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核桃单株坚果性状中的3个指标三径均值、仁质量、出仁率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7.104%,可以综合反映核桃单株的坚果品质;通过各单株的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最优的4个单株,分别是:平塘02、福泉10号、平塘01、平塘新00号,与坚果性状实际表现相符.主成分分析法在核桃优株综合选择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8个主栽核桃品种的坚果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坚果品质指标进行LSD差异显著性分析、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核桃坚果三径均值最大的是云新核桃;漾泡核桃具有最大的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和径仁率,分别为13.70 g,7.14 g,2.03;细香核桃具有最大的出仁率,为55.36%;小圆果种壳最薄,为0.85 mm。8个核桃品种之间在坚果三径均值、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出仁率、径仁率、壳厚方面差异性显著,核桃内含物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差异性较小;核桃坚果品质指标的坚果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径仁率、壳厚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其他指标变异较小,且各个品种的不同指标变异程度不同。根据贡献率权重综合评判得出漾泡核桃的坚果品质综合F值为0.294 56,得分最高,品质优良;其次是细香核桃和云新核桃。  相似文献   

3.
湖北兴山核桃复选优系主要经济性状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18个兴山核桃复选优系的主要经济性状(产果量,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取仁指数,产仁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分析,依性状累积发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4个反映兴山桃核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系的重要主成分值,依据主成分生物学内涵和核桃市场消费趋势,提出核桃坚果利用的主成分组合,从而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按各种不同利用类型对优系进行排序,其结果与优系的实际表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对兴山核桃复选优系主要经济性状评析比传统的定性描述和多个单一性状选优科学,简便,为核桃优选选择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基因型核桃坚果品质的差异,综合评价出品质优良核桃品种,为其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以26个不同基因型核桃为研究对象,测定坚果果形、果面特征、横隔膜质地、饱满度、种皮色、取仁难易程度和风味7个感官指标,以及纵径、横径、缝合线径、三径均值、壳厚度、单果质量、仁质量、出仁率和含油率9个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主要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核桃在感官指标和品质指标上的特征丰富,仁质量、单果质量、壳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91%、24.31%和11.27%;出仁率、含油率、壳厚度、缝合线径4个指标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2.636%,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分坐标图反映出核桃品质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将26个基因型核桃分为2大类4亚类,其中5个大果型品种聚为A类,21个中小果型品种聚为B类。  相似文献   

5.
8个新疆早实核桃优株坚果品质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选育坚果综合品质优良的核桃品种,采用常规观测法、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凯氏定氮法和HPLC法,对8个新疆核桃优株坚果的16个外在品质指标和37个内在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及坚果综合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核桃优株坚果单果重、出仁率、坚果三径均值分别为14.73g、51.67%和3.95cm,脂肪、蛋白质含量均值分别为68.70%和13.66%,蛋白质中氨基酸总量(TAA)、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值分别为10.81g/100g和3.11g/100g,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值分别为20.19%和71.25%,坚果外在品质中描述型性状和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6.76%和14.34%,内在品质变异系数平均为19.84%。8个新疆核桃优株坚果品质变异比较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株坚果品质综合评价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30号31号13号61号33号36号48号21号,可根据各优株不同的坚果品质特征开发出不同的核桃坚果产品。  相似文献   

6.
对6个重庆乡土核桃无性系的坚果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重庆优良核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参试核桃无性系坚果的单果质量、三径均值、出仁率、脂肪、蛋白质以及脂肪酸组分等16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核桃坚果的三径均值(28.45~35.16 mm)、单果质量(6.85~15.18 g)、壳厚(0.96~1.32 mm)、出仁率(50.00%~60.25%)、蛋白质(17.07%~24.23%)、脂肪(54.40%~67.63%)、可溶性糖(4.47%~7.95%)、单宁(10.50~25.40 mg/g)以及检测出的8种脂肪酸组分的质量分数在参试无性系间存在差异,所有参试无性系的出仁率、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均达到国家良种标准. 6个无性系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C-8, YC-3, YC-10, YC-6, YC-12, YC-2.基于重庆乡土核桃无性系坚果品质特点,探讨了重庆乡土核桃无性系选育利用方向,初步明确了YC-8可作为综合性状优的干食核桃无性系,YC-3可作为高出仁率的干鲜两用核桃无性系,YC-10...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筛选出产量高、坚果性状优良的核桃优株。方法: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阳县核桃试验示范站的56个初筛核桃单株坚果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坚果的9个主要性状进行鉴定。结果:主要性状中的三径均值、出仁率、含油量3个指标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5.651%,可以综合反映核桃的坚果品质;通过各单株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10个优良单株,即S050、S051、S015、S039、S038、S010、S045、S003、S027、S025号,与坚果性状实际表现相符。结论:综合评价了不同核桃单株的坚果差异,筛选出的10个优良单株,为继续开展优株区域试验和核桃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具有文玩性状的野核桃,以贵州9份野核桃单株种子为试验材料,从坚果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和3径均值等9个指标的变异性和相关性方面研究其种子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种仁重变异系数最高,达29.90%;其次为出仁率和单果重,分别为15.92%和15.88%;壳厚最低,为3.79%;其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坚果的横径与侧径、3径均值,单果重与3径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纵径与3径均值、单果重,侧径与3径均值,单果重与种仁重,种仁重与出仁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壳厚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9份野核桃可聚为2类,其遗传距离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山核桃是大别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研究大别山山核桃的空间分布和坚果性状可为其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霍山县和金寨县的大别山山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大别山山核桃资源现状开展调查和性状观测,并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大别山山核桃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坚果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大别山山核桃主要分布于海拔150~1 050 m的阴坡和半阴坡;坚果性状中的平均单果重量为(4.34±0.54)g、纵径为(24.33±1.75)mm、横径为(20.58±1.28)mm、出仁率为44.61%±3.65%、果形指数为1.18±0.07、核仁脂肪含量为51.74%±5.52%、核仁蛋白质含量为11.50%±2.84%;7项指标中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1.82%,其中坚果横径、坚果纵经、果形指数、出仁率、核仁脂肪含量低于平均变异系数,说明坚果性状整体具有较小的离散度,表现稳定;此外,霍山县的4项指标(坚果单果重、纵径、出仁率、核仁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金寨县的变异系数大,表明霍山县大别山山核桃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金寨县丰富。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坚果性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新疆乌什县核桃优树的果实进行评价,为新疆核桃选优及优树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今后核桃产业发展及林果产业储备优良种质做准备.[方法]通过对新疆乌什县1970年前后选出的18株核桃优树的表观性状进行评分,并对其5种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单果重、坚果壳厚、坚果出仁率、核仁重)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性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两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树的重要主成分,结合表观性状的评分,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根据主成分分析及核桃果实表观性状的评分,最终表明4号核桃优树的果实综合指标最佳.[结论]应用主成分法并结合综合评分建立核桃优树果实评价体系,在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滇东北核桃优良单株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由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滇东北地区决选7株核桃样本的7个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值、坚果重、种壳厚、种仁重、出仁率、含油率、单位面积(m2)树冠投影产仁量)进行分析.以性状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617%为标准,确定了3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式,并通过计算优株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优株进行比较和排序,其结果与实际表现相符.证明了主成分分析法在核桃优树综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四川核桃种质资源坚果的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金堂、汉源和石棉3个县的核桃种质资源圃的97份核桃坚果为研究对象,考察腹径、横径、果高、三径平均值、果形指数、单果重、仁重、出仁率、壳厚、粗脂肪和粗蛋白等11个主要数量性状。结果表明:四川核桃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坚果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9.92%~32.94%; 仁重、单果重、粗蛋白和壳厚具有相对较高的变异系数,可作为核桃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 K–S检验结果表明,11个数量性状的Sig值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用(X-1.281 8S)、(X-0.524 6S)、(X-0.524 6S)、(X-1.281 8 S) 4个点分级,1~5级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20%、40%、20%、10%,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
对滇东北地区的134株初选核桃优树坚果的主要性状离散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优树间差异较大;对其中30株较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即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三径均值、单果质量、仁质量、壳厚及出仁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坚果质量、仁质量、蛋白含量及坚果大小4个综合指标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9.315%,建立4个主成分函数;通过各优树的主成分分值结合其方差贡献率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最优的10个单株.与坚果实际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太行山区15个核桃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以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示范基地品种圃嫁接的15个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并测定了各品种核桃的果实特性及种仁营养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果实特性及种仁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别,不同品种核桃具有各自的优势。通过对测定的15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所提取出的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5个供试品种综合性状的88.233%,其中总蛋白质含量(文中提到的含量是质量分数)、单果质量、P含量、维生素E含量、出仁率、坚果产量是评价核桃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应用主成分综合得分对15个核桃品种进行排序,由大到小顺序为:绿岭、辽宁1号、绿波、元丰、香玲、中林1号、辽宁3号、鲁果1号、鲁光、金薄香2号、辽宁8号、鲁果6号、上宋6号、阿克苏9号、绿早。15个核桃品种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绿岭、辽宁1号、绿波表现较好,可在类似地区进行引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平欧杂种榛坚果经济性状,提高利用价值,以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其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坚果单果质量、果仁质量、横径、纵径、侧径、果壳厚度、出仁率等指标之间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缺陷果仁率的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高达41.29%;坚果单果质量、坚果三径与出仁率的变异程度相对较小。"82-11"坚果单果质量最大,为2.67 g;"84-254"果仁质量最大,为1.49 g;"84-254"出仁率最高,为61.64%。相关分析表明:坚果质量与果仁质量、果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出仁率与这些指标均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9个抗寒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包括"84-254"、"B-21"、"85-127"、"82-11"、"81-21"、"85-28"等6个品种(系),坚果经济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进入盛果期的不同品系平欧杂种榛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平欧杂种榛的坚果质量2.10~3.90 g,坚果三径均值16.80~22.39 mm,果仁质量0.85~1.50 g,果壳厚度1.38~2.17 mm,果腔系数0.60~0.89,出仁率25.05%~45.32%;供试平欧杂种榛品系坚果性状、果仁性状和出仁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7.60%~35.49%;在品种选育时,坚果、果仁的质量和整齐度选择空间最大,坚果形状指数和三径均值以及果仁三径均值的选择余地最小,各经济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平欧杂种榛划分为3类;影响平欧杂种榛果实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为出仁率、果腔系数、果仁质量、果仁形状指数和壳厚。根据经济性状的综合得分值,筛选出84-41、83-33、B-21、B-3和84-310等品系的坚果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广西河池、百色地区11个县(区)81株核桃单株果实品质进行研究,为广西核桃优良单株的选择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了不同核桃单株的果实性状和种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各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核桃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核桃单株之间11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94%~22.77%,单果重、核壳厚度、油酸含量、硬脂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达到10.00%以上,选择改良潜力较大。其中8号单株的单果重最大(17.40 g),75号单株的核壳厚度最小(0.80 mm),53号的油酸含量最高(37.80%),25号的棕榈酸含量最低(2.72%),65号的硬脂酸含量最低(2.10%)。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0个综合性状较优的单株,其中25、65、72、53、80、79和58号单株的特点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相对偏小。24号单株的三径、单果重较大,脂肪含量较高。21号单株的单果重、出仁率、脂肪和蛋白含量较高。【结论】在广西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中,可将综合性状较好的10个单株作为选育品种进行嫁接扩繁及应用,而单项性状表现优异的8个单株则适宜作为遗传资源进行品种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18.
薄皮甜瓜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不同来源的34份薄皮甜瓜品种的19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形态和品质相关性状变异系数较大,是薄皮甜瓜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其中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大,达80.13%。19个表型性状可归为6个主成分,即果形因子、植株生长因子、品质因子、熟性因子、单果重因子和种子形态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0.832%。根据主成分值对供试材料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王海、十道梨、金巴齿、甜梨王、花脆瓜等10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9.
高焕章  王长斌  王朝晖  郭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66-4466,4470
分析了兴山县3个大果核桃株系和1个优级优株及高接植株的坚果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大果核桃商品经济性状突出,单果重比优级优株高56.76%,仁重与优级优株相仿;其中XS0603株系仁重7.29 g比美国加州主栽核桃品种培尼(Payne)高35%,单果重17.1 g比培尼高52%。供试株系间单果重、出仁率、粗脂肪、可溶性糖、取仁指数、种壳厚度均呈极显著差异,仁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绿岭’核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绿岭’核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规律,在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以‘绿岭’ב辽宁1号’、‘辽宁1号’ב绿岭’、‘绿岭’ב绿早’、‘绿早’ב绿岭’、‘绿岭’ב清香’5个杂种群体为试材,将果实性状解析为13个单位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杂交组合核桃坚果性状的变异系数中,缝合线高度的变异系数都是最高,在29.42%~39.10%之间,其中‘绿岭’ב清香’的变异系数最高,达39.10%;青皮果单果重、坚果单果重、单仁重、壳厚、缝合线高度和横膈膜厚度这6个性状,除‘绿岭’ב清香’杂交组合的坚果单果重和单仁重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88%以外,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各组合间坚果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比较分析,13个性状中缝合线高度的遗传力最高,在0.99~1.00之间,青皮果横径最低,在0.04~0.75之间;不同杂交组合核桃的坚果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中单仁重与青皮果单果重、青皮果侧径、单果重、坚果纵径、坚果侧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990,0.991,0.970,0.991,说明这5个指标对单仁重有显著正面影响;单仁重与青皮果纵径、青皮果横径、坚果横径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54,0.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