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对壳寡糖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液体菌种制备及栽培生长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0010 mg/mL壳寡糖能明显缩短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萌发时间并促进其菌丝生长;栽培生产中,0.0010mg/g壳寡糖能明显提高杏鲍菇菌丝纤维素酶活力,缩短了杏鲍菇的菌丝满瓶时间,而0.0100 mg/h壳寡糖对杏鲍菇纤维素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壳寡糖对杏鲍菇具有明显的生长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籽壳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的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营养指数分别为53.2,68.6,58.3和17.4,均居3种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的第1位,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8.5和生物价84.6.这些结果证实,棉籽壳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属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菇肉肥厚,质地脆嫩,有杏仁味,食用口感佳,味道好,素有"平菇王"美称.杏鲍菇营养成分丰富,含氨基酸15.85%,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6.65%,含粗脂肪3.5%,多糖类物质6.3%,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例如钙、镁、锌等.因此杏鲍菇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这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栽培规模的限制,市场上杏鲍菇量少价高,如何利用简易的栽培设施进行杏鲍菇的优质高产栽培已成为生产上一大课题.因此,研究摸索在简易大棚中栽培杏鲍菇的生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柱 《北京农业》2006,(6):24-25
杏鲍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具有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风味独特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杏鲍菇采取覆土栽培,能够使杏鲍菇栽培的生物转化率由袋装架式栽培的40%~50%提高到100%左右,同时能节省疏蕾环节的人工费用,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优化杏鲍菇多糖的提取条件及研究其抑菌作用,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法对杏鲍菇子实体多糖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观察杏鲍菇多糖对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链球菌、产气杆菌、青霉-1、黑曲霉和青霉-2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h,料水比1∶20,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的得率为11.42%;杏鲍菇多糖对白色链球菌和产气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其他细菌和霉菌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几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售价比平菇高3~5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生物转化率一般为60%~80%,而且还要用熟料栽培,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素要求较高,因而制约了杏鲍菇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经反复试验研究,用花钵生料栽培特大型SX42杏鲍菇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45%~200%之间.现筛选出生料栽培杏鲍菇最佳配方组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冷库栽培技术研究是近年来食用菌产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冷库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设备、菌种制备、菌袋制作、发菌及出菇管理、冷库栽培杏鲍菇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利用冷库的特殊环境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各地利用冷库周年化生产杏鲍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外源重金属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中重金属影响杏鲍菇的生长和品质.采用常规袋栽培技术,通过对杏鲍菇栽培过程中添加不同水平Pb、As、Hg和Cd,研究了其毒害效应、耐受性以及对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添加Pb、Hg、Cd的处理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度最低值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4.0%、31.0%、18.7%;但浓度为5~50mg·kg<'-1>的As可能会促进菌丝生长,且添加As的处理促进杏鲍菇提早出菇.杏鲍菇对4种重金属的耐性指数排列顺序为As>Cd>Pb>Hg.添加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可导致杏鲍菇细胞变形、细胞壁溶解,且细胞质中形成大量黑色颗粒状结晶异物.因此,在杏鲍菇栽培中应控制其培养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9.
北方大棚杏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是近年来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山东省栽培杏鲍菇的方式主要为塑料大棚袋栽.我所自2000年以来,引进、筛选杏鲍菇优良品种,利用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等原料,在本所温室大棚和济南、定陶、惠民等生产基地进行了栽培试验示范,平均两茬菇生物转化率达到95%以上,且商品性好,其生产周期一般为100天左右,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杏鲍菇货架期,研究了乙烯吸收剂对杏鲍菇在20℃贮藏10d的主要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吸收剂处理可减缓杏鲍菇货架期间的呼吸速率及膜透性的增加;减缓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糖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下降.2.5kg杏鲍菇使用18~27g乙烯吸收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6个杏鲍菇不同菌株在菌丝长势、长速、生物转化率及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6表现最好,其次为杏鲍菇1.杏鲍菇6子实体呈保龄球状,态特征好,个大、菌盖小、菌柄粗短肉厚,菌丝发菌快、污染率低、长势好,生物转化率为110.3%,在6个品种中最高.杏鲍菇1子实体呈柱状,菌丝发菌快、污染率低、长势好,生物转化率为90.5%,在6个品中排第二位.杏鲍菇1号和杏鲍菇6号均可在伊犁河谷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短波紫外线辐照对杏鲍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辐照新鲜杏鲍菇,然后在2℃下贮藏,研究短波紫外线对杏鲍菇保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短波紫外线3 kJ·m-2辐照处理,能够显著抑制杏鲍菇失重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延缓总糖和抗氧化物活性的下降,并使杏鲍菇抗氧化物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有效地保持了杏鲍菇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了杏鲍菇低温贮藏的保鲜期。表明短波紫外线处理对杏鲍菇采后低温保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又名刺芹刺耳、雪茸,学名为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在真菌分类中隶属于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绝佳,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素有"平菇王"之称。通过引进外地杏鲍菇品种进行出菇试验栽培,筛选出适宜苏北地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暴增海  马桂珍  周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29-2730,2789
综述了杏鲍菇加工工艺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杏鲍菇加工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速溶即食营养保健麦片、盐渍品、软罐头和富钙杏鲍菇菌丝体酸豆奶的制作上,并对加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用玉米芯进行了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芯占75%和85%的配方具有发菌快、菌丝长势好,子实体质量、产量和生物效率高等优点,是栽培杏鲍菇的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为伞菌目、侧耳属的一种食用菌,其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杏鲍菇富含蛋白质、多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钙、镁、铜、锌等营养成分.在传统主食馒头中加入杏鲍菇浆液,可提高其营养品质,并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主食产品.现将杏鲍菇风味馒头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其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比菌盖更脆滑、爽口,且具有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随着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普及,每年都集中产生大量的栽培废料.由于杏鲍菇工厂为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一般只采收一潮菇.例如绿源永乐公司,日产杏鲍菇20 t,菌包5万个.只出一潮杏鲍菇的菌糠中还含有大量食用菌可利用的木质素、纤维素和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现在通常所采取的丢弃或直接焚烧菌棒,一方面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广大菇农利用简易的棚室,使用工厂化一次出菇的菌棒进行二次出菇不仅可以有效地再次利用这些资源,而且可以提高这些棚室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收入.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利用工厂化杏鲍菇菌棒二次出菇的实用技术[1].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来自不同企业杏鲍菇产品的氨基酸特征,分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测定了5种上海市售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氨基酸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区分必需氨基酸(IAA)特征,并基于现行国际模式谱,采用系统的模型评价了其蛋白质品质。结果表明:参试杏鲍菇的平均粗蛋白含量为22. 8 g(100 g) DW,平均IAA总量为589. 55 mgg pro。PCA很好地区分了各产品,获得的PC1和PC2一共解释了92. 49%的IAA差异。杏鲍菇蛋白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包括全部8种IAA,其中甲硫氨酸含量最高(22. 28 mgg DW)。除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外,其余IAA的氨基酸评分和美国科学院模式评分均超过100。杏鲍菇蛋白的氨基酸平衡性有限(氨基酸比值系数0. 37—3. 35,必需氨基酸指数113. 89—142. 89),低于鸡蛋蛋白,其IAA分布与肉禽、谷类食品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白阿魏蘑、阿魏侧耳.其菇体肥大洁白,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杏鲍菇别名刺芹侧耳,具有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极佳的特点,其口味兼具杏仁香味和鲍鱼风味,非常适合食用.白灵菇和杏鲍菇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食用菌新秀,在我国人工栽培规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20.
壳寡糖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满瓶时间和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探讨了壳寡糖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001mg/g壳寡糖能明显提高杏鲍菇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同时缩短了杏鲍菇的菌丝满瓶时间;而0.01mg/g壳寡糖对杏鲍菇纤维素酶的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