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选萍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12):2085-2087
[目的]探索魔芋芽鞘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发生方式及不同处理条件对其愈伤诱导的效应程度,优化魔芋离体培养条件。[方法]以陕南地区魔芋芽鞘为试材,选用6-BA、NAA、KT、2,4-D 4种激素组合形成8种激素配比处理,统计不同处理条件下魔芋芽鞘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结果]魔芋芽鞘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多位点发生与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处理条件下魔芋芽鞘外植体脱分化启动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当培养条件为MS+1.0mg/L 6-BA+2.0 mg/L NAA或MS+1.0 mg/L KT+2.0 mg/L 2,4-D时,魔芋芽鞘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掌幼嫩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研究了4种激素(生长素2,4-D、NAA和细胞分裂素6-BA、KT)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素2,4-D效果优于NAA,细胞分裂素6-BA优于KT,2,4-D是主要的诱导因子。在几种激素组合中,以MS+2,4-D 0.5 mg/L+6-BA 1.0 mg/L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外植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启动脱分化(膨大)的效应极显著,且膨大率与膨大速度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形成的效应极显著,且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诱导速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性;综合各项测量指标,当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为MS+2.0 mg/L 2,4-D+1.0 mg/L NAA+0.3 mg/L 6-BA+1.0 mg/L KT时,银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杜鹃红山茶嫩茎、叶柄以及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及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S+2.0 mg/L 2,4-D+0.5 mg/L 6-BA是杜鹃红山茶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1.0 mg/L 2,4-D+3.0 mg/L6-BA+1.5 mg/L IAA是最佳的继代培养基。叶柄在愈伤诱导率及生长状况上优于其他外植体。  相似文献   

5.
贵州花魔芋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魔芋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促进贵州魔芋产业的发展,以魔芋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和根诱导的影响不同,NAA比2,4-D和I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在改良后的1/2 MS培养基中,KT比6-BA和NAA更有利于根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4.0mg/L+NAA1.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KT 0.1mg/L.试验建立了魔芋从外植体到有根苗的组培体系,并移栽组培苗获得了魔芋的小球茎.  相似文献   

6.
以3个品种紫花苜蓿7日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紫花苜蓿离体再生体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不定芽诱导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皇后、甘农1号、阿尔冈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4-D 2.5 mg/L+6-BA 0.5mg/L、MS+2,4-D 2.0 mg/L+NAA 1.0 mg/L、MS+2,4-D 3.0 mg/L+KT 1.0 mg/L;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0 mg/L+CH 0.5 g/L、MS+NAA 0.3 mg/L+KT 0.5 mg/L、MS+KT 1.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  相似文献   

7.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1-11761,11821
[目的]寻求代替ZT提高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方法]以美味猕猴桃离体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0.5、1、2.0mg/L和NAA0.1、0.3、0.5mg/L与6-BA0.5mg/L分别组成诱导愈伤组织的6个激素组合,并以同样浓度的2,4-D和NAA与6-BA1.0mg/L分别组成分化芽的6个组合激素,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结果]6种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茎段愈伤组织均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2,4-D1.0mg/L+6-BA0.5mg/L的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86.1%;绿色愈伤组织在MS培养基附加激素2,4-D+6-BA组合中芽的分化率很低,而在附加NAA+6-BA组合中芽的分化率较高,其中,NAA0.1mg/L+6-BA1.0mg/L的组合有利于芽分化,芽分化率为75.2%。[结论]2,4-D与6-BA组合对猕猴桃绿色愈伤组织的芽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五味子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北五味子的嫩茎段、叶片、叶柄、果柄为外植体,以MS和B5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为基质,探讨了诱导北五味子愈伤组织较合适的外植体及培养基。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的嫩茎段是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外植体,而培养基中以MS 6-BA1.0mg/L NAA0.2mg/L 2,4-D0.1mg/L IBA0.3mg/L和B5 6-BA1.0mg/L NAA0.2mg/L KT0.1mg/L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3个基因型大豆无菌实生苗的真叶和胚轴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TDZ、NAA、6-BA以及2,4-D,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真叶为外植体时,吉农28+1.5 mg/L TDZ+0.2 mg/L NAA+200 mg/L活性炭为最佳组合;以胚轴为外植体,吉农17+1.0 mg/L TDZ+0.1 mg/L NAA+200 mg/L活性炭为最佳组合。在继代组织培养阶段,对真叶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而言,吉农17+0.5 mg/L 6-BA+0.3 mg/L NAA+3.0 mg/L2,4-D为最佳组合;对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而言,吉农17+1.5 mg/L 6-BA+0.2 mg/L NAA+2.0 mg/L2,4-D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以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 Rehd.]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1.0mg/L+NAA0.5mg/L+6-BA0.5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4B5+NAA0.5mg/L+6-BA1.0mg/L+VC0.1%。2,4-D与NAA联合使用利于诱导率的提高;适量的6-BA、KT利于愈伤组织质量的改善;6-BA加KT的双因子组合没有单因子的诱导效果显著;采用B5培养基代替MS培养基,且将大量元素降为3/4,外加VC0.1%,并进行暗培养,能有效抑制愈伤组织的褐化。  相似文献   

11.
梁少民  李春发  张小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11-6612,6626
[目的]为提高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泥鳅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方法]对生态孵化模式与传统人工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孵化率、成活率和畸形率以及亲本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孵化率比传统孵化方式高32.60%,差异极显著。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的幼苗成活率比传统孵化模式高22.32%。传统孵化模式和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幼苗的畸形率分别为26.50%和24.14%,差异不明显。传统孵化模式与生态孵化模式下泥鳅雌性亲本的死亡率分别为89.72%和5.91%。[结论]采用生态孵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泥鳅的孵化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减少亲本死亡率,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符合泥鳅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发展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共计8批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4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计算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个指标两两间均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粒性状与结实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高温胁迫下汕优63及超级稻(培矮64S/9311F1)花粉活力指标与结实率进行初步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在36℃高温不同时间处理下,花粉的I-KI可染率和TTC染色率与结实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处理后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柱头上的萌发率以及柱头上的花粉数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因而这3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高温胁迫下水稻花粉的育性。  相似文献   

14.
鸵鸟屠宰性能测定及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解剖两只14月龄的雄性鸵鸟,可知其屠宰率煤8.28%-71.64%,产肉率为38.25%-38.98%,瘦肉率53.39%-57.04%。另外对鸵鸟肌肉的分布、相关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的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1年生元宝枫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元宝枫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重和时间延长,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依次降低.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Pn的降低既有气孔因素又有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严重胁迫条件下,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轻度水分胁迫下,元宝枫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中度胁迫下呈双峰曲线;WUE日变化在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均呈双峰曲线,这既与元宝枫自身生理特性有关,同时也受控于气温、光强、相对湿度及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结果的属性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结果是真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的问题,从测定过程上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对该法直接测定的结果是真光合速率,而不是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以昆明种小白鼠和Wistar大白鼠为试验动物,用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样品液对其进行灌胃或腹腔注射处理,以腹腔注射40 mg/kg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不注射菌丝体样品液为阴性对照,研究该菌丝体对试验动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及对动物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率的影响。[结果]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对大、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g/kg;该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不同剂量处理组小白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变率及大白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试验动物的脏器均未见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变。[结论]新疆虫草人工发酵菌丝体对大、小白鼠未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平均始重(6.42±1.09)g的虎龙斑(Hulong grouper)进行不同频率的投喂,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投喂频率对虎龙斑存活的影响较大,投喂频率对虎龙斑的摄食率(Feeding rate,FR)和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末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虎龙斑的科学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蚕丝的精制工艺,提高脱胶率。[方法]以N1白、杂交种和N2为材料,以蚕茧脱胶率、丝胶溶解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酶脱胶、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3种工艺,探索蚕丝的最佳脱胶方法。[结果]采用酸脱胶和高温高压水脱胶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脱胶率增加;在相同时间内,3个材料的脱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1白>杂交种>N2。采用高温高压水脱胶时,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7.80%~37.80%、14.67%~35.00%和12.33%~29.67%。在pH值为7、温度为60℃的木瓜蛋白酶液、浴比为1∶50的条件下脱胶2 h,N1白、杂交种和N2的脱胶率分别为18.50%、14.85%和12.50%。[结论]高温高压水脱胶工艺的脱胶率最高,此法由于无化学品引入,是获得纯净的丝素、丝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园生态系统中行道树的生态效应,为校园绿化提供理论指导。以延安大学校园内两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以该校先锋广场水泥地为对照,定点定时地观测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湿度,分析比较行道树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裸露的广场相比,3条道路的行道树均有明显地降低光强、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功效,平均遮光率、降温率和增湿率分别为80.2%、21.2%和37.6%。两种树木中以国槐的生态效应最佳,油松次之。这主要与树种的长势及冠幅等有关。因此,应该加强行道树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使有限的校园绿地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