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绿豆主茎节位各功能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绿豆叶片衰老机理,揭示绿豆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为绿豆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绿豆品种(系)冀绿2号、安9910和低产品种(系)泰来绿豆、赤峰绿豆为试验材料,测定开花—成熟期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结果】绿豆开花后,随着衰老进程的推移,各功能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不同基因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的叶片衰老缓慢,生育后期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SOD、CAT活性。【结论】绿豆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存在着基因型差异。SOD、CAT可能参与了绿豆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并通过协同作用来保护叶片减轻活性氧伤害,使其功能期延长,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在施用氮磷肥条件下,配施钾肥、有机肥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钾肥在灌浆前期降低了LAI、WUE、叶片水势、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但在灌浆后期提高了LAI、WUE、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光合速率,且与对照间达显著差异,这说明配施钾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的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可促进同化向籽粒的转移,使籽粒产量增加;但收获指数下降了3.2%.而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整个生育期的LAI、株高、SPAD、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WUE和水势除外)和产量,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与对照、钾肥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富含钾素的黄土塬区,配施有机肥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作用优于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和氮肥后施对夏玉米叶片衰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后施对玉米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升高,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POD、CAT、SOD活性和玉米产量呈升高趋势,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同时,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氮肥后施处理玉米穗位叶MDA含量明显降低,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也显著提高,增产幅度达15.0%。氮肥后施可以延缓夏玉米叶片衰老进程,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连作荞麦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连作荞麦叶片衰老机理和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方法】以‘西农9920’苦荞品种为材料,在连续4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轮作荞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荞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收获时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和轮作荞麦的产量、千粒质量、株高和主茎节数,最后对荞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荞麦开花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MDA和氧自由基含量持续上升。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荞麦开花后功能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MDA和氧自由基含量上升,且连作高于轮作;SOD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下降趋势;POD活性在开花前中期(开花后7~14d)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而在生育后期(开花后21d之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升高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荞麦籽粒产量、株高、主茎节数均降低,且均低于轮作荞麦,但连作与轮作荞麦之间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荞麦产量与花后功能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MDA以及氧自由基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叶片功能期缩短,活性氧伤害程度加剧,籽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叶面肥对晚稻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晚稻品种五优308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3种叶面肥,对叶片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的水稻叶片MDA含量普遍降低,3种保护酶(CAT、SOD和POD)的整体活性升高;叶面肥有助于维持水稻生育后期的叶绿素含量,并减弱剑叶和倒二叶的横向衰减,延缓衰老进程;水稻产量性状受叶面肥类型的影响较小,主要与喷施时期有关;有6个喷施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在齐穗期或齐穗后7 d喷施谷乐丰处理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有示范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晚稻品种五优308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3种叶面肥,对叶片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的水稻叶片MDA含量普遍降低,3种保护酶(CAT、SOD和POD)的整体活性升高;叶面肥有助于维持水稻生育后期的叶绿素含量,并减弱剑叶和倒二叶的横向衰减,延缓衰老进程;水稻产量性状受叶面肥类型的影响较小,主要与喷施时期有关;有6个喷施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在齐穗期或齐穗后7 d喷施谷乐丰处理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有示范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植株的某些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强化栽培条件下,对常规水稻粤新占和杂交水稻天优372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植株含氮量以及生育后期的灌浆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明显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灌浆速率;提高生育后期植株的含氮量及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延缓生育后期叶片衰老,从而提高了结实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6个不同大豆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致和蒸腾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在整个生育期间叶片光合速率动态变化不同,OhioFG1前期叶片光合速率高,后期衰老较快;HS93-4118前期并不太高,而后期叶片光合速率高;铁丰29整个生育期光合速率都较高。所以在选育品种时,不能只看某一时期的瞬时光合速率,还要看整个生育时期的光合速率动态变化。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不同时期不同品种间与光合速率表现出趋势一致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硫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花生在不同硫素水平下的生理特性、产量、品质特点,选用606为试验材料,设4个硫水平,分析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性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荚果产量与籽仁品质。结果表明,施硫提高了主茎高和侧枝长,显著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明显提高了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积累量,延缓了叶片衰老;施硫不仅显著增加了花生荚果产量,而且明显提高了籽仁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油酸/亚油酸(O/L)比值,其中施硫量为40kg/hm2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玉米优良品种,促进其高产栽培,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育后期其不同节位叶片和叶鞘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灌浆过程中,叶片和叶鞘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和 MDA 含量的增加幅度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生育后期,叶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叶片,表明叶鞘在衰老过程中抗逆性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质地土壤对玉米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采用池栽方式对轻壤土、中壤土和轻粘土上玉米根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质地土壤对玉米根系的形态、分布、生长具有很大影响。玉米根系弯曲度、平均根径的大小均为轻粘土>中壤土>轻壤土,轻壤土中玉米根系上部有更多的支根但下部支根较少;拔节期,玉米根系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在轻壤土中范围最广,轻粘土中最小。大喇叭口期之后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系的分布范围无明显差异。轻壤土、中壤土、轻粘土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的增加,根量在上层土壤中所占的比例加大。轻壤土中玉米根系生长表现为"早发早衰",拔节期前,根系生长速率大于中壤土和轻粘土,吐丝期根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衰老。轻粘土玉米的根系则呈现出"晚发晚衰",拔节期前根系生长缓慢,灌浆期根量才达到最大值,灌浆至成熟期根系衰老的速率远小于轻壤土和中壤土。中壤土中根系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生长速率和根量的最大值显著高于轻壤土和轻粘土。  相似文献   

12.
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生光解除草专用膜对泉花10号进行覆膜栽培不同播期试验(3月5日、3月20日和4月5日),结果表明,早播(3月5日)产量最高,比4月5日播种增产极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早播延长了营养生长期,苗期至花期花生植株较高、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积累多,而且花期长,后期光合产物转移快,分配到生殖器官多,果多、果大、果饱,因而V/R值小,经济系数高。本试验条件下,花生覆膜栽培播期以3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花生高产化控栽培技术,对盆栽花生盛花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结果表明:100mg/L、200mg/L、300mg/L NaHSO3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亚硫酸氢钠浓度越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越高;100mg/L、200mg/LNaHSO3处理较利于提高叶片蛋白质含量,而300mg/L则使蛋白质有所下降;喷施NaHSO3后,所有处理叶片POD酶活性明显上升,但以100mg/L、200mg/L处理较高。此外,单株荚果数和饱果数、有效分枝数、单株分枝数以200mg/L处理最多,单株饱果率以100mg/L处理最佳。因此,总体上以200mg/L NaH-SO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有利于促进花生植株生理代谢过程,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在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粘壤土和壤土、砂质壤土、壤质粘土上玉米的叶面积动态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qP表现为粘壤土>壤土>壤质粘土>砂质壤土,NPQ表现为砂质壤土>壤质粘土>壤土>粘壤土,蜡熟期各处理间的差异明显大于乳熟期。施肥使各种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和qP明显提高,NPQ降低,尤其在砂质壤土上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砂质潮土不同土体构型对花生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砂质潮土不同土体构型对花生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清丰县浅位黏砂壤土、砂壤土和砂土上开展了花生不同氮(0、90、180kg/hm2)、磷(0、90、135、180kg/hm2)肥料配施增产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花生生长具有积极作用,不同生育期不同肥料配比处理个花生单穴分枝数和株高均高于对照,其中单穴分枝初...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棉花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质地土壤对花铃期棉花根际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采用池栽方式,以‘鲁研棉21’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砂土、壤土、粘土)种植棉花在花铃期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花铃期棉花的生长发育,3种质地土壤的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呈低-高-低动态变化的单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发育最盛的盛花期和盛花期后11 d。在土壤微生物数量方面,砂土整个花铃期3种微生物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壤土和粘土;而壤土中的微生物数量仅在初花后11 d低于粘土,其他时段均高于粘土。酶活性方面,砂土整个花铃期3种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壤土和粘土;壤土在初花至花后22 d时高于粘土,其余时段低于粘土,但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棉花花铃期根际微生物活性受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研究为棉花生产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梯田旱地条件下,叶面喷施三十烷醇、硼酸、钼酸铵对花生荚果性状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三十烷醇、三十烷醇+硼酸、三十烷醇+钼酸铵处理对花生荚果产量、饱果性状、秕果性状等的影响。[结果]利用三十烷醇在花生开花期进行茎叶喷雾可以极显著地增加每株果数,进而极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在开花期茎叶喷施三十烷醇基础上,于下针期、结荚期对茎叶喷施硼酸可极显著提高百果重。[结论]该研究对提高梯田旱地花生产量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年开展同一花生品种4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面,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抑制花生主茎和侧枝生长,提高饱果率,增加百果重和百仁重;缩节胺可使千克果数增加、荚果变小,其余3种可使千克果数减少、荚果增大。产量方面,缩节胺、施必达处理均减产,植必得、多效唑处理均增产。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近年来江苏省广泛种植的19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在11个县市区196个田块进行试验,研究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础产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佳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不同土壤基础产量及其土壤基础供氮量(全生育期植株总吸氮量)变异范围都很大,但不同土壤基础产量和土壤基础供氮萤呈极显著正相关。获得相同基础产量时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100kg基础产量需氮量呈粳稻大于籼稻的趋势。不同基因型水稻100kg基础产量需氮量由大到小均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江苏省196个田块士壤碱解氮含量与基础供氮量呈现出线性正相关的趋势(R^2〈0.4000),但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北方地区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4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对比研究其全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4个花生品种全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规律大致相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差异分析表明,HY16在生育中后期具有较高的Pn、Tr以及较大的LAI.(2)4个花生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结荚盛期.除花针期外,其他时期各品种间差异基本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4个花生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HY22在结荚初期达最大,而LH12在结荚盛期出现峰值,且在这2个时期分别都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说明不同花生品种光合产物向籽粒中运转的时期有所不同.(4)整个生育期4个花生品种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