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栽培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糖酸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供试8个葡萄品种成熟果实中总糖平均含量为182.74 mg/g FW, 其中北冰红含量最高(236.82 mg/g FW),红地球最低(139.82 mg/g FW)。葡萄糖和果糖是为主要的可溶性糖,含量约为1.1∶1,均随果实发育逐渐积累;供试品种有机酸平均含量7.64 mg/g FW,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占总酸含量87.79%以上, 其中双红含量最高(12.69 mg/g FW),维多利亚含量最低(3.96 mg/g FW)。欧美杂交种藤稔、高妻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分别占总酸含量52.60%、53.77%),其余6个品种以酒石酸为主(占比47.39%~66.16%)。【结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总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有机酸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品种果实进入糖分快速积累、有机酸迅速分解阶段的先后与其生育期的长短存在对应关系,而糖分快速积累及有机酸快速分解所需时间长短与各品种生长发育周期的长短并无正比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裂果发生与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细胞代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易裂品种伏脆蜜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裂果高发生时期的半红期,研究裂果中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及测定正常果果皮SOD、POD、PPO、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及果肉中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裂果部位果皮中 POD和SOD活性极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和正常果果皮;裂果部位果皮的半纤维素、WSP和ISP含量极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皮中CSP含量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果肉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非裂果部位果皮中GA3含量极显著高于裂果部位果皮;在裂果部位果肉中IAA含量极显著高于非裂果果肉。【结论】 裂果部位果皮中半纤维素含量、WSP和ISP含量以及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变化,改变了果皮的结构和果皮的性质,再加上果肉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改变及在果皮果肉中内源激素IAA含量变化,导致果实内部和果皮不协调的生长,致使果实开裂。  相似文献   

3.
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新疆杏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5个新疆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检测各样品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对比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其组成与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从新疆杏果实中共检测到3种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蔗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糖。果实成熟时,果皮中两种主要糖分别占总糖含量的60.7%—79.1%和13.5%—34.7%,果肉中占总糖含量的65.5%—82.4%和8.2%—25.9%,果皮、果肉中果糖的含量相对较低,仅占总糖含量的4.6%—10.6%和6.5%—10.7%。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3种可溶性糖和总糖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各种糖的比例也发生明显变化。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不断减少,果皮中葡萄糖占总糖比例从79.4%降至13.5%,果肉中从74.1%降至8.2%;而蔗糖的比例不断增加,果皮中从11.0%增加到79.1%,果肉中从11.0%增加到82.4%,成为成熟果实中最主要的糖。从新疆杏果实中共检测到6种有机酸,包括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和富马酸。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是最主要的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94.6%—98.3%。果实发育过程中,苹果酸和草酸呈下降趋势,柠檬酸、奎宁酸和富马酸呈上升趋势,酒石酸无明显变化规律。果实发育前期(幼果期至膨大期),总酸的含量明显增加,而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转色期至完熟期)迅速下降。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尽管苹果酸占主导地位,但各品种在有机酸的积累模式上有明显差异,依据其变化特点可分为2种模式:由苹果酸和奎宁酸或苹果酸向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3种主要有机酸共积累。果实成熟时,3种共积累酸的比例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库尔勒托拥’(KE)、‘阿克牙勒克’(AK)和‘克孜佳娜丽’(KZ)中,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索格佳娜丽’(SG)中,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苏联2号’(SL)中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的比例相当。果皮和果肉在可溶性糖、有机酸的组成、含量和积累模式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积累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糖的积累模式由葡萄糖积累型向蔗糖积累型转变,有机酸由苹果酸和奎宁酸积累型或苹果酸积累型向苹果酸、奎宁酸和柠檬酸3种酸共积累的模式转变,糖、酸积累模式的转变在新疆杏果实甜度和酸度以及风味品质决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3个藜麦品种(晋藜1号、晋藜2号、晋藜3号),在拔节期进行叶面喷施0%(CK)、0.1%(B1)、0.2%(B2)、0.3%(B3)的硼酸溶液50 mL 2次,研究硼对藜麦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E含量不同,不同浓度硼对藜麦叶片这些成分有明显影响。随着硼浓度的增加,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在B3达到最高;成熟期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B3处理较CK分别增加49.28%、43.77%、17.35%。适宜浓度的硼可提高藜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B2时最高;灌浆期3种藜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B2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16.24%、38.18%、41.52%。施用硼肥后,3种藜麦叶片维生素E含量较不施硼处理均有所提高;孕穗期藜麦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晋藜1号叶片维生素E含量最高时为B3处理,较CK增长3...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甜瓜果皮、果肉生育后期不同阶段营养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方法】于7月20日至8月1日,间隔1 d采集甜瓜果皮、果肉样品,根据对应国标方法,开展了样品中烟酰胺、烟酸、VB1、VB2、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丁二酸、富马酸、果糖、葡萄糖、蔗糖12项营养指标的定量分析,并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开展了甜瓜果皮果肉生育后期营养品质累积规律的研究与探讨。【结果】7月20日至8月1日,甜瓜果皮、果肉中果糖、苹果酸、柠檬酸、丁二酸、烟酰胺、维生素B2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极大值出现多在7月26日左右;果肉中维生素B2、果皮中烟酸含量变化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极大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分别是7月26日和7月28日;果肉中维生素B1、果皮中维生素B2、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极大值出现在7月24日左右;果皮中维生素B1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极大值出现在7月22日;而果肉中烟酸含量整体呈波动降低的趋势,极大值出现为7月20日。【结论】甜瓜果皮、果肉中果糖及葡萄糖为有优势可溶性糖,而有机酸含量则由苹果酸及柠檬酸决定;生育后期不同营养成分的累积变化规律有所差异,宜根据目标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系统研究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营养组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6个北京地区主栽鲜食枣品种为试材,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枣》(NY/T2326-2013)中的方法测定果实外观品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NaOH中和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糖组分和有机酸成分。【结果】6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果实形状、果皮颜色、果肉颜色、果形指数差异明显。红螺脆枣的果个最大,果实纵径45.15mm,横径29.55mm,单果重最高,单果重18.94g。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差异明显,蜂蜜罐枣的含糖量最高,总糖含量37.15%,糖酸比最高,糖酸比值464.38。鸡心脆枣和郎家园枣每100g果肉中Vc含量分别为618.43mg和604.36mg。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且均以蔗糖含量最高;有机酸组分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对椰糖袋培高糖度翻茄产量及品质和影响,确定基质培番茄最佳的供液量和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京番3号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采用完全互交设计,选择3种不同营养液配方B1、B2、B3和3种不同灌溉量,即在营养生长期每株每天灌溉量分别为250 mL(A1)、300 mL(A2)、350 mL(A3),在开花结果期各处理每株每天灌溉量增加100 mL即可。最后分析不同的灌溉量和营养液配方的互交作用对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果实中糖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当营养液配方为B2处理,灌溉量为A1处理时,番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最高;当供营养液配方为B2处理,液量为A2处理时,番茄单果重、总果量和折合亩产均大于其他处理。当营养液配方固定时,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A1B2  相似文献   

8.
柯梅  侯钰荣  张一弓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929-1937
【目的】研究塔乌库姆冰草耐碱性机理,分析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与pH值在调控植物抗碱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按摩尔比9∶1混合,人工模拟10、30、60、90、120 mmol/L天然碱性生境条件对塔乌库姆冰草幼苗进行碱胁迫,测定pH值与有机酸种类及含量,分析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碱胁迫导致塔乌库姆冰草胚根、胚芽生长缓慢,其中胚根生长率仅为对照的0.40倍,受到明显抑制;随处理液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分泌以苹果酸、柠檬酸为主的有机酸,使植物根系内pH保持在6.65~6.68。冰草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在碱胁迫过程中虽然明显增加,但不能阻止高浓度的pH对植物幼苗的伤害。【结论】碱处理液浓度为60 mmol/L,即pH为9.8时,有机酸分泌量为调控冰草根系pH最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李属主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构成特点,为李品种资源品质性状的科学评价、挖掘优异种质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李属8个主要种、3份新疆野生欧洲李和4份李杏杂交种等共57份代表品种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蔗糖含量在供试品种间差异显著,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nrhart)、美洲李(P.americana Marsh)、黑刺李(P.spinosa L.)和野生欧洲李(Wild type of P.domestica L.)不含蔗糖,欧洲李(P.domestica L.)、加拿大李(P.nigra Ait.)和李杏杂交种蔗糖含量居中(12.78—20.25 mg·g-1 FW),而杏李(P.simonii Carr)、中国李(P.salicina Lindl.)和乌苏里李(P.ussuriensis Kov.et Kost.)蔗糖含量较高(37.55—57.83 mg·g-1 FW);欧洲李、野生欧洲李和黑刺李果实糖组成共同特点是葡萄糖为主,山梨醇次之;供试种中,杏李总糖含量最高,其次是中国李、乌苏里李和欧洲李,樱桃李最低。(2)欧洲李果实中以奎宁酸和苹果酸为主,占总酸含量的93.12%,而其他种均以苹果酸为主,占总酸的比例在63.24%—96.05%,其中樱桃李、美洲李、加拿大李、黑刺李和野生欧洲李等果实中除苹果酸外还有较高含量的奎宁酸;供试种中樱桃李总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野生欧洲李和黑刺李,乌苏里李最低。(3)供试李果实糖酸含量的前3个主成分(PCs)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26%,直观反映了各品种和类型果实糖酸含量的构成特点。【结论】供试李属栽培种类型(欧洲李除外)以蔗糖为主,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苹果酸是主要有机酸。野生种类型不含蔗糖,以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为主,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奎宁酸次之。主栽类型中欧洲李果实糖酸组成有别于其他种/类型,以葡萄糖和山梨醇为主,奎宁酸和苹果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而中国李糖组分以蔗糖为主,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苹果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由此形成二者不同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苹果品质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苹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且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糖,秦冠、新红星、富士Ⅰ、富士Ⅱ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弘前富士、金冠、华冠、粉红女士、乔纳金、皮诺娃、红玉、澳洲青苹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有苹果酸、琥珀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乙酸,其中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甜度/总酸值比较高的是华冠和秦冠(>400),金冠、弘前富士、富士Ⅰ、富士Ⅱ、乔纳金介于200~400,较低的是新红星、澳洲青苹、红玉、皮诺娃和粉红女士(<200)。【结论】弘前富士、富士Ⅰ、富士Ⅱ、秦冠、金冠、乔纳金、新红星、皮诺娃、华冠果实中的主要可溶性糖为果糖,粉红女士、澳洲青苹、红玉中主要为果糖和蔗糖;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有机酸均主要为苹果酸。甜度/总酸值是影响苹果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蚊不叮霜中维生素B1含量。为高效、快速、准确测定蚊不叮霜中维生素B1的含量奠定基础。【方法】 UV法的检测波长为246 nm,采用百分吸收系数法计算维生素B1的含量;HPLC法检测波长为267 nm,色谱柱选用C18柱。【结果】 UV法在7.47~14.9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精密度实验RSD=0.30%,重复性实验RSD=1.04%,平均回收率105.13%,RSD=1.72%,样品在处理后30 min内稳定(RSD=0.91%);HPLC法在4.85~11.31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实验RSD=0.28%,重复性实验RSD=0.90%,平均回收率101.77%,RSD=1.93%,样品在处理后12 h内稳定(RSD=0.39%)。【结论】 HPLC法测得三批样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39、8.39、8.45 mg/g;UV法测得三批样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73、8.70、8.77 mg/g。UV法及HPLC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均较好,但UV法测得含量及回收率均偏高,测定准确度不如HPLC法,且UV法稳定性较差,故最终确定采用HPLC法测定蚊不叮霜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鲜食番茄风味品质主要因子及其构成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番茄果实的风味品质首先决定于甜度,受酸味的影响也较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种类与风味品质关系密切.可溶性固形物主要由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成,可溶性糖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占90%以上,果糖略多于葡萄糖;有机酸以柠檬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苹果酸,两者占有机酸含量的90%以上.果糖、葡萄糖、柠檬酸和苹果酸是影响番茄风味品质的最基本的物质,其中,苹果酸和葡萄糖对风味品质的影响更大;风味优良的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葡萄糖、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均较高,有机酸含量为0.27%~0.35%,"柠檬酸,苹果酸"小于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贵州不同地区晚熟李的品质差异,为贵州晚熟李良种选育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不同地区的16个晚熟李资源为试材,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9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晚熟李的果实品质。【结果】16个晚熟李资源外观与内在品质均存在较大差异,单果质量为10.73~40.91g,果实横径为2.37~4.37cm,纵径为2.13~4.46cm,果形指数为0.86~1.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3%~15.6%,可滴定酸含量为0.51%~1.10%,可溶性糖含量为6.2%~11.7%,糖酸比为5.64~21.27,维生素C含量为0.61~1.81mg/100g。不同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单果质量与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纵径呈显著正相关,横径与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纵径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糖酸比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9.925%,可反映大部分果实品质的信息。【结论】16个晚熟李果实品质综合评定得分排序为:修文县晚香脆遵义汇川区青脆李沿河县七麦李平坝县青脆李石阡县晚青脆毕节七星关区凤凰李遵义播州区脆红李遵义播州区青脆李沿河县红李子毕节七星关区凤凰李德江县红麦李遵义播州区青脆李贵阳乌当脆红李沿河县红李子沿河县大麦李道真县迟李子,修文县晚香脆、遵义汇川区青脆李和沿河县七麦李等地方晚熟李的综合品质较优,可用于晚熟李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树体载果量水平对初果期红桔、美国糖桔、春见、红美人和胡柚等5个晚熟杂柑品种风味品质及果实质地的影响,以期为各品种初果期最适宜树体载果量区间设定和鲜食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以生长势基本一致、4年生的各品种挂果树为材料,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定单一载果量处理,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可滴定酸(TA)含量比值变化趋势为主要指标,判断各品种果实成熟进程并选定相对适宜的采收期;2020年在此基础上设定高、低载果量2个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成熟期果实TSS和TA含量,果肉和果皮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组分及含量,以及果实质地相关参数,并对载果量与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适宜的低载果量下,初果期红桔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柠檬酸含量不同程度提升;春见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柠檬酸含量下降、苹果酸含量提升;而红美人在低载果量下果肉中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苹果酸含量下降,各品种果肉中糖酸比例不同程度发生改变;至采收时,高载果量处理下红桔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降低12.7%;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分别增加7.3%和7.1%。在红桔上,树体载果量水平与果皮硬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与果皮韧性和果肉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下同);在胡柚上,载果量与果皮韧性呈极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相关;在红美人上,载果量与果皮硬度呈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春见上,载果量与果皮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美国糖桔上,载果量与果肉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果肉韧性呈显著相关;但所有供试品种果肉化渣性指标,即果肉紧实度和囊衣硬度与树体载果量水平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结论】初果期红桔、红美人和胡柚3个供试品种在较低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最终采收时综合风味更好,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则在较高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综合风味更佳。该结果可为不同品种柑橘控产提质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理化性质及其有机酸、总黄酮、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不同组织部位的活性成分,为玫瑰柑的品质评价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2020年9月20日—2021年1月20日)玫瑰柑果汁中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采用氢氧化钠中和滴定法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果皮、果渣和果汁中主要黄酮化合物以及果汁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并采用DPPH、FRAP和ABTS 3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9月—次年1月,随着果实的发育,玫瑰柑果实的单果重、果汁pH、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逐渐增加;果汁中柠檬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苹果酸含量显著上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蔗糖含量则上升了4.03倍;果皮、果渣和果汁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下降趋势,玫瑰柑果实的总酚含量依次为果皮>果渣>果汁,果皮中总酚含量从1.84 mg GAE/g降至0.89 mg GAE/g,橙皮苷、香蜂草苷、桔皮素、甜橙黄酮和川陈皮素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在果汁和果渣中未检测到甜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桔皮素,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依次为果渣>果皮>果汁;果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是果渣的1.34倍,果汁的2.16倍。【结论】随着玫瑰柑果实的成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糖、葡萄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理化性质、主要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玫瑰柑果实品质调控及不同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果实成熟时糖和有机酸的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枸杞果实中主要的糖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成熟时葡萄糖含量为49.99mg/g、果糖为41.74 mg/g、蔗糖为7.50 mg/g。主要的有机酸为苹果酸、柠檬酸、草酸。果实成熟时苹果酸含量为0.60 mg/g、柠檬酸为4.23 mg/g、草酸为0.28 mg/g。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1)、去皮硬度(X2)、可滴定酸含量(X3)、固酸比(X4)和果糖含量(X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饲养材料和保幼激素Ⅲ(Juvenile hormoneⅢ,JHIII)对门源蝠蛾(Hepialus menyuanic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通径分析明确饲养材料营养物质和JHIII对幼虫生长发育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方法】以刚蜕皮的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使用4种饲养材料[J: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H:胡萝卜(Daucus carota)、Z: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D:大黄(Rheum palmatum)]和3个JHIII滴度水平(B1:13.32μg/g、B2:16.56μg/g和B3:22.76μg/g)对幼虫进行饲养(50 d),分析饲养材料和JHIII对幼虫生长发育(头宽、体长、体重、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饲养材料营养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粗灰分、水分、碳水水合物)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饲养材料和JHIII都能显著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且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南方地区寡日照条件下铺设反光膜对避雨栽培早熟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南方早熟油桃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避雨栽培模式下4年生中油13号油桃为试验材料,在其果实成熟前18 d(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反光膜,记录光照强度,每隔4 d采摘1次果样直至采收,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可滴定酸、柠檬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铺设反光膜能极显著提高桃树树冠中下部光照强度(P0.01),改善光照条件。果实采收时,反光膜处理和对照(CK)的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30.93和129.40 g,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铺膜当天相比,CK和反光膜处理桃果实的品质指标均发生了变化,其中,反光膜处理第4 d果实可溶性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及糖酸比的增幅分别比CK高0.33%、0.09 g/100 g、0.01 g/100 g、0.10 g/100 g和1.00,处理第8 d分别比CK高0.31%、0.08 g/100 g、0.13 g/100 g、0.15 g/100 g和3.68,处理第12 d分别比CK高0.23%、0.42 g/100 g、0.07 g/100 g、0.47 g/100 g和6.31;反光膜处理第4 d果实可滴定酸、柠檬酸、奎尼酸和苹果酸含量的降幅分别比CK高0.02%、0.54 g/kg、0.16 g/kg和0.16 g/kg,处理第8 d分别比CK高0.08%、0.74 g/kg、0.02 g/kg和1.43 g/kg,处理第12 d分别比CK高0.08%、0.71 g/kg、0.19 g/kg和0.60 g/kg。在反光膜处理第18 d(采收期),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山梨醇含量分别比CK高0.90%、5.79和2.60 g/100 g;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是CK的2.24倍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寡日照条件下,于避雨栽培模早熟油桃果实着色前期在树盘铺设反光膜可有效提高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促进果实着色,快速提高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果实可滴定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降低,提高固酸比和糖酸比,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0.
蓝果忍冬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分析蓝果忍冬的食用价值,为高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2个蓝果忍冬资源的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2个蓝果忍冬资源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葡萄糖,含量在1222~5582.6 mg/100 g,平均值为3412.5 mg/100 g,果糖含量为792.5~3324.7 mg/100g,平均值为2121.1 mg/100 g,还有少量的山梨醇,2种主要的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比为1:1.61;柠檬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62.2%,含量每100 g在1029.8~3215.6 mg之间,平均值为1959.6 mg/100 g,苹果酸次之,含量为434.3~1616.6 mg/100 g,平均值为828 mg/100 g,苹果酸占总酸26.2%,其他有机酸含量较低。蓝果忍冬品种间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为26.11%~106%,其中柠檬酸变异系数最小,草酸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