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面喷施钼锰对莴笋生长发育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钼、锰及其交互作用下对莴笋生长发育和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使莴笋叶绿素增加量从8.1%到28.2%不等,使莴笋产量增加了1.3%到47.5%不等,同时两者均不同程度地使硝酸盐在莴笋中的累积从3.7%下降到29.2%,其中处理7(0.1%Mo 0.5Mn%)在所有处理中对增加莴笋叶绿素含量、促进莴笋生长发育、减少莴笋体内硝酸盐累积和提高莴笋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氮钾配比对莴笋品质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生产优质、高产叶菜类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4个施肥处理,收获后,测定每盆产量和莴笋的硝酸盐、维生素C、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不同施肥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增施氮肥、钾肥莴笋产量增加13.9%~51.0%,以200 mg/kg N和100 mg/kg K处理增加幅度最大(51.0%)。增施氮肥使莴笋的Vc含量降低6.7%~10.1%,氨基酸含量增加24.9%~44.8%,对硝酸盐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作用不一致,而增施钾莴笋硝酸盐含量增加22.7%,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降低15.2%和19.9%,对Vc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从莴笋产量和品质来看,200 mg/kg N和100 mg/kg K处理对莴笋的综合效应最好,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缓释肥(SR)用量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提高莴笋产量32.3%~59.9%,以SR(M)>SR(L)>SR(H),莴笋产量与缓释肥用量间存在二次回归关系(Y=-10.7 x2+60.62 x+11.2 R2=0.987 2),缓释肥的增产效率以SR(L)>SR(M)>SR(H).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提高莴笋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达38.9%~88.9%和20.5%~58.9%和6.3%~40.7%,增加莴笋叶绿素b含量28.7%~33.3%(SR(M)处理除外).除SR(L)处理使莴笋可溶性糖含量降低32.7%外,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提高莴笋硝酸盐、Vc、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达10.3%~27.0%,40.9%~151.7%,11.5%~19.2%和0.4%~61.1%.结合产量和品质来看,缓释肥用量处理中SR(M)是莴笋获得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营养液中氮,磷,钾的供应水平对莴笋体内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是莴笋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供应水平对莴笋体内多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和累积量有显。磷,钾的供应水平对莴笋体内锌,铜,铁,锰,钙等矿质元素的累积量影响不大,钾,镁,钙在莴笋植株中的含量受多种养分供应水平的影响,莴笋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是累积量与生长量二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丙三醇对韭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降低硝酸盐累积的调控技术,促进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对韭菜叶面喷施甲醇、丙三醇、葡萄糖、尿素和二氧化碳气肥,研究其对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的丙三醇溶液能明显降低硝酸盐的累积,降幅可达14.29%~21.90%,喷施6.0%尿素使韭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增加8.85%。1.0%丙三醇溶液处理后第3天,韭菜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24.3%,同时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qP和ETR与清水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增加幅度分别为27.67%、14.76%、7.55%、16.36%、7.69%、11.22%。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钙对酸性土壤5个品种莴笋(润农、挂丝红、双尖、二白皮、尖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使各品种莴笋产量提高且达显著(极)差异;施用钙肥二白皮莴笋品质提高明显,硝酸盐含量在5个品种中最低,维生素C在低肥、高肥处理中含量最高,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在施钙水平下有所降低;挂丝红莴笋在4个处理中产量均为最高,并以N20P5K15Ca37处理的莴笋品质好,硝酸盐含量降低8.5%,维生素C含量增加32.9%,可溶性糖含量增加45.3%,氨基酸含量增加125.2%.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钙对酸性土壤5个品种莴笋(润农、挂丝红、双尖、二白皮、尖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钙肥使各品种莴笋产量提高且达显著(极)差异;施用钙肥二白皮莴笋品质提高明显,硝酸盐含量在5个品种中最低,维生素C在低肥、高肥处理中含量最高,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在施钙水平下有所降低;挂丝红莴笋在4个处理中产量均为最高,并以N20P5K15Ca37处理的莴笋品质好,硝酸盐含量降低8.5%,维生素C含量增加32.9%,可溶性糖含量增加45.3%,氨基酸含量增加125.2%.  相似文献   

8.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植物性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得到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莴笋营养价值高,可一年四季栽培,是我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的蔬菜品种。为了筛选适合莴笋高产优质的缓释肥,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缓释肥(SR1、SR2、SR3、SR4)对莴笋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处理莴笋产量间有显著差异,SR3处理莴笋产量最低,其余处理与该处理相比,莴笋产量增加9.1% ̄12.7%,以SR4>SR2>SR1。莴笋的叶绿素含量以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含量以SR3>SR2>SR4>SR1,而叶绿素b和叶绿素a b含量则以SR3>SR2>SR1>SR4,叶绿素a/b以SR4>SR3>SR2>SR1。莴笋的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以均SR1>SR2>SR3>SR4,而不同缓释肥处理对莴笋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莴笋产量和品质来看,4个缓释肥处理中,SR2处理为莴笋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肥水互作对莴笋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养分量比(NPK)和土壤水分互作对莴笋茎、叶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莴笋茎、叶产量差异极显著.3个土壤水分下N2P3K1和N3P2K1处理对莴笋茎、叶产量的效应较好.随水分含量增加,莴笋茎、叶产量增加,不同土壤水分间莴笋茎、叶产量的比值大小以YW25/ YW15>YW20/ YW15>YW25/ YW20.不同施肥处理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在3个水分下高低各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相同处理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莴笋(茎、叶)硝酸盐含量以W25下较低.  相似文献   

10.
液培条件下养分组成对叶菜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培试验研究了养分组成对生菜和莴笋2种叶菜生长、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氮肥用量相等时,增施磷肥和钼肥,降低营养液NO3--N与NH4+-N比例及增施氮、钾肥,均降低了2种叶菜的硝酸盐含量;(2)生菜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N=8∶2处理时,使生菜硝酸盐含量减少19.7%,同时获得较高产量及营养品质;莴笋在营养液配方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N=6∶4(柠檬酸叶面喷施)处理最佳,使茎、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9.5%、17.0%,改善了营养品质,提高了产量;(3)改变氮肥形态比例,增施磷、钼肥,同时增加氮、钾用量,莴笋产量增加36.8%,茎、叶硝酸盐含量降低8.5%、9.8%,营养品质改善;而生菜产量降低16.3%,且对营养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11.
钾、锌肥与氮肥配施对油菜体内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了钾、锌肥与氮肥配施对不同生育期油菜体内硝酸盐累积量及与其相关的硝酸还原酶 (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肥是使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 ,适量氮、钾、锌肥配施能明显提高油菜体内NR活性和显著降低其硝酸盐累积 ,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与N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在氮肥用量较高时 ,钾肥和锌肥降低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两种缓/控释氮肥对高海拔区夏季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莴笋为对象,研究了2种释放期90 d的缓/控释氮肥对莴笋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包衣尿素(SCU)施用相较于传统方式普通尿素分次施入可使莴笋增产4.55%,叶绿素含量提高2.40%、Vc含量提高7.69%、硝酸盐含量降低16.93%,而且比传统施肥方式减少了施肥作业次数。  相似文献   

13.
在冬季温室条件下,分别对种子萌发期、幼苗期和快速生长期的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喷施0、20、50、100、200μmol/L的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测定种子萌发率、单株株高和重量、根系发育以及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喷施SNP 100μmol/L处理可促进芹菜种子萌发,加快幼苗期植株生长,提高幼苗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快速生长期喷施SNP,除200μmol/L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外,其他浓度处理对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低浓度SNP增加了芹菜的侧根数目,改变了根系结构;利用HLPC法测定芹菜叶片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结果显示,外源SNP不会对芹菜叶片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累积产生显著影响。NO对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阶段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适合于在其形态建成的早期应用;NO作为一种含氮的信号分子,不会改变芹菜与硝酸盐含量相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缓释肥用量对莴笋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缓释肥(SR)用量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提高莴笋产量32.3%~59.9%,以SR(M)〉SR(L)〉SR(H),莴笋产量与缓释肥用量间存在二次回归关系(Y=-10.7 x^2+60.62x+11.2R^2—0.9872),缓释肥的增产效率以SR(L)〉SR(M)〉SR(H).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提高莴笋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达38.9%~88.9%和20.5%~58.9%和6.3%~40.7%,增加莴笋叶绿素b含量28.7%~33.3%(SR(M)处理除外)。除SR(L)处理使莴笋可溶性糖含量降低32.7%外,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提高莴笋硝酸盐、Vc、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达10.3%~27.0%,40.9%~151.7%,11.5%~19.2%和0.4%~61.1%。结合产量和品质来看,缓释肥用量处理中SR(M)是莴笋获得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5.
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累积的生理调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砂培和土培试验,研究喷施氯化钾和蔗糖溶液、光照及钼素营养对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白菜生长期叶面喷施蔗糖和氯化钾溶液,均能明显降低体内硝酸盐含量,但不影响其生物量;遮光和缺钼处理明显增加小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及可食部分产量。缺钼处理还明显降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施用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研究了氮肥施用量、氮素形态、施肥次数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等对蔬菜体内硝酸盐含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施用硝态氮肥蔬菜体内易于累积硝酸盐,增加蔬菜硝酸盐含量;定量氮肥分次施用有利于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氮肥配合生物有机肥施用.既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又有效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油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够显著提高油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当施肥量为中肥水平时,其作用最明显;油菜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油菜硝酸盐含量均比相应的化肥处理低,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油菜体内硝酸盐积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0.5、2.0、5.0 mmol.L-1NO3-3个浓度和3.75 mmol.L-1NO3-与1.25 mmol.L-1NH4+混合浓度,对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上海青(低硝酸盐累积品种)和亮白叶1号(高硝酸盐累积品种)进行水培试验,研究了供氮水平对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硝酸盐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硝酸盐含量存在品种和器官差异(P<0.05)。亮白叶1号硝酸盐含量高于上海青,不同器官硝酸盐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叶柄、叶片、根系,硝酸盐含量随外界供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部分供NH4+降低了硝酸盐含量;上海青NRA高于亮白叶1号(P<0.05),不同器官NRA从高到低依次是:叶片、根系、叶柄,叶片和根系的NRA随外界NO3-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部分供NH4+降低了不结球白菜NRA;在全NO3-处理下上海青叶片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亮白叶1号(P<0.05),提高NO3-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光合速率,部分供NH4+使光合速率有所降低。总之,上海青比亮白叶1号具有更高的NRA和光合速率,使其具有更强的NO3-还原同化能力,从而减少了NO3-在体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会合  田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57-4358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组合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显著差异,以N3P2K1>N3P1K2>N2P2K2>N2P3K1>N2P1K3,中量供N水平下高量配施P或K均表现为低产效应。莴笋叶硝酸盐含量以N2P3K1处理最高,N3P1K2和N3P2K1处理最低,茎的硝酸盐含量以N2P1K3>N3P1K2>N2P2K2>N2P3K1>N3P2K1。在三要素组合处理中,钾有利于降低叶片硝酸盐含量,而磷有利于控制茎中硝酸盐累积。莴笋的Vc含量以叶>茎,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则是茎>叶。N3P2K1、N3P1K2和N2P2K2处理对莴笋叶、茎的营养品质(Vc、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效应较好,其中N3P1K2处理对莴笋叶品质的综合效应最佳,N3P2K1处理莴笋茎品质的综合效应最佳。5个氮磷钾配比对莴笋产量及叶、茎的品质效应以N3P2K1、N3P1K2和N2P2K2处理较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浙江省8个蔬菜生产地17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可知,浙江省蔬菜硝酸盐含量基本符合食用要求。分析结果表明,从蔬菜种类来看,叶菜类的硝酸盐含量超标情况明显高于果菜类。为降低硝酸盐在蔬菜体内的积累,建议采取合理用肥、选择低积累硝酸盐蔬菜种类、控制后期氮肥用量等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