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禽脑脊髓炎抗体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繁育禽脑脊髓炎病毒 (AEV) ,取其培养物 ,经差速离心提纯 ,做为酶联包被杭原 ,建立了检测AEV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初步确定了各种反应条件 :抗原包被浓度 16 7μg/ml,待检血清 1∶10 0稀释 ,酶标抗体工作浓度 1∶5 0 0。以阴性血清OD值平均值加上 2个标准差作为界值 ,当待测样品OD值大于界值 0 2 7时 ,判为阳性 ,否则判为阴性。经交叉试验、阻断试验、重复试验和平行试验 ,证实了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间接ELISA法进行抗体检测是评价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一种快捷有效手段。首先筛选得到一种灵敏、特异的血清稀释液;然后应用其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812份未免疫犬血清稀释并进行间接ELISA检测;以OIE标准阴、阳性犬血清为对照,随机选取不同A450范围的犬血清应用RFFIT进行检测;以RFFIT效价低于0.1 IU/ml的犬血清,计算阴性血清正常值范围和95%的可信区间,并建立标准品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所筛选到的血清稀释液灵敏、特异,有756份血清样品的效价低于0.1 IU/ml,犬抗狂犬病抗体阴性血清的正常值范围为0.127 3±0.059 8,95%的可信区间为0.078 1-0.172 3。应用OIE犬阳性血清标准品建立了A450和抗血清效价的回归方程:A=1.139 IU+0.470。该试验结果为犬狂犬病防制以及犬狂犬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体现了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对国内3个大型猪场共120头猪的血清样品分别进行O型口蹄疫病毒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并分别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7.3%和72.2%,总符合率为75%,均能有效检测猪血清中的口蹄疫抗体水平,但是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体,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病毒中和试验更适合进行口蹄疫血清学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地区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状况和病毒携带情况,在贵州部分地区采集245份犬血清样本、320份犬唾液样本进行狂犬病血清抗体和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结果表明:在245份犬血清样本中有149份为狂犬病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0.82%,其中城市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分别为76.40%、40.48%和56.14%;在320份犬唾液样本中有31份为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69%,其中城市宠物犬、流浪犬和农村散养犬分别为6.71%、9.05%和10.53%,但 RT-PCR 检测均为狂犬病病毒核酸阴性。说明,贵州部分地区犬狂犬病疫苗免疫强度不高,且有部分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犬,应加强犬只的管理与免疫。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便于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方法。【研究方法】将纯化的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DHV-I)致敏双醛化红细胞,制备检测DHV抗体的间接血凝诊断抗原。【研究结果】使用该抗原对9种常见的禽传染病阳性血清、15只随机抽样的非免疫鸭血清进行检测,抗体均为阴性;检测被鸭病毒性肝炎I型病毒阻断后的阳性血清,抗体为阴性;用不同批次的诊断抗原检测同一血清样品结果显示一致;敏感性是琼脂扩散试验的32~64倍;对15只随机抽样的免疫鸭进行检测,阳性率达93%。【结论】该方法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及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抗体在猪体内的消长规律,进一步为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挑选了10家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每场随机采集100份血清,采用gB和gE 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抗体。同时对gE 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用病原学F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gB ELISA检测结果免疫抗体群体平均S/N0.1、免疫合格率90%、样本间变异值15%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 gB免疫抗体S/N值OU≤0.1,样品间CV值CO≤15%,猪群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0%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综合工作实际,笔者得出结论:免疫猪场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应长期维持在90%以上,样品间CV值应≤15%;非免疫猪群,gE或gB抗体长期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达到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7.
用T4噬菌体表达的重组新城疫病毒HN蛋白(rHN)为包被抗原,建立新城疫抗体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rHN-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6μg/100μL,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80,鸡血清样品的光吸收值OD450大于0.126可判定为阳性结果,而SPF鸡血清,非免疫鸡血清以及MD,IBD,IB,ILT,AI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批内和批间样品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8.5%和3.1%~7.4%.人工感染NDV的SPF鸡第3 d即可用rHN-ELISA检测到抗体,灵敏度明显高于HI和AGP试验.因此,rHN-ELISA是1种特异、敏感、快速的ND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T4噬菌体表达的重组新城疫病毒HN蛋白(rHN)为包被抗原,建立新城疫抗体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rHN-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6μg/100μL,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80,鸡血清样品的光吸收值OD450大于0.126可判定为阳性结果,而SPF鸡血清,非免疫鸡血清以及MD,IBD,IB,ILT,AI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批内和批间样品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8.5%和3.1%~7.4%.人工感染NDV的SPF鸡第3 d即可用rHN-ELISA检测到抗体,灵敏度明显高于HI和AGP试验.因此,rHN-ELISA是1种特异、敏感、快速的ND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鹅细小病毒(GPV)VP2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实验动物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对GPV延边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将Western-blot试验鉴定为阳性的表达蛋白进行乳化,免疫BALB/c小鼠,应用ELISA方法监测试验动物的体液免疫水平,以此评价该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在三免后2d,重组蛋白佐剂组检测到的血清OD450nm值达0.687,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为0.038,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本研究制备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试验动物体内产生了VP2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情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今年4月份和7月份随机采集于该场的395份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规模化猪场两次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0,说明猪场现阶段不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两次检测基础猪群伪狂犬病病毒g...  相似文献   

11.
在Kazuakz报道的微量免疫酶技术(MIET)的基础上,以健康细胞对照孔OD值均数加3倍标准差作为间接ELISA判定标准,进而建立了求中和剂量的新方法。通过用中和99%病毒的一致判定标准同经典的小鼠中和试验(MNT)比较看,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可代替MNT。  相似文献   

12.
从河南病牛脑组织中分离到5株牛狂犬病病毒,用电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鉴定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微量免疫酶试验,对疫区牛、马、猪、羊、犬、猫、鸡、鼠和蝙蝠9种动物的1 138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12.65%;其中,疫点内牛、猪、犬、猫和鼠的血清阳性率更高,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马传染性贫血病马与弱毒疫苗免疫马的区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具有抗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抗原株系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酶结合试剂,以斑点试验(DB)与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ID)相结合的方法,用于马传贫病马与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抗体的鉴别。使用本方法对339匹实验马进行测试,共检出马传贫病马11匹,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239匹,既未接种弱毒疫苗又未感染马传贫马89匹。另外,对106匹人工马传贫病马和21匹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作了病理学验证,结果与免疫学检测相符。疫区在清除病马之后,病情停息。疫苗免疫马经贸易成交,更换畜主后,再次检疫未发现马传贫病例。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马传贫病马与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免疫马的区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抗狂犬病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种了狂犬病病毒SRV-9毒株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并对狂犬病病毒抗原进行了组织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鼠的小脑分子层蒲肯野氏细胞胞浆出现明显的局灶型阳性颗粒。说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敏感度高、直观,可作为诊断狂犬病病毒的辅助性方法,对研究狂犬病病毒在脑组织神经细胞及其他组织器官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血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阐明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DHOV-HB株)感染鸭后的病毒血症,为深入了解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4只250日龄北京鸭芯片标记后分别经口感染100倍稀释的DHOV-HB株(3×104ELD50),并设空白对照组15只,同等条件下分别在隔离器内饲养,逐日观察10日,各组每日经翅静脉采集10只鸭血液(尽可能采集同一只鸭血液),用于病毒分离和抗体测定。将攻毒后1-10 d的血清样本经卵黄囊途径接种6日龄SPF鸡胚,每份血清以0.1 mL/胚的剂量接种5枚SPF鸡胚,鸡胚接种后置于37℃条件下继续孵化,每日定时照胚2次,及时收获并统计24-168 h之内死亡的鸡胚,死亡鸡胚胚体经剪碎,研磨,离心后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病毒核酸,有1枚及1枚以上死亡鸡胚,且DHO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即将该鸭判为病毒分离阳性。同时采用中和试验测定攻毒后4-10 d的血清抗体,每个血清稀释度接种5枚SPF鸡胚。鸡胚接种途径及特异性死亡的判定方法同上。判定标准如下:血清原液保护80%(4/5)以上的鸡胚判为抗体阳性,保护20%-60%(1/5-3/5)的鸡胚判为抗体可疑,不保护鸡胚(0/5)判为抗体阴性。【结果】试验鸭感染DHOV后的病毒血症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感染后1-3 d,病毒血症出现并达到高峰,病毒分离均100%(10/10)阳性;4-6 d病毒分离率开始下降,分别为90%(9/10)、70%(7/10)和30%(3/10)阳性;7-10日血清中不再存在病毒,均为阴性(0/10)。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攻毒后4 d,血清中病毒分离率下降的同时血清中即可能存在较低滴度的抗体,鸡胚死亡时间延后,此时抗体100%(10/10)阴性;攻毒后6 d的血清抗体80%(8/10)阴性,20%(2/10)可疑;攻毒后7 d 70%(7/10)阳性,10%(1/10)阴性,20%(2/10)可疑;攻毒后9 d 90%(9/10)阳性,10%(1/10)可疑;攻毒后10 d 100%(10/10)阳性。空白对照组血清病毒分离(1-10 d)和抗体检测(4-10 d)均为阴性。【结论】(1)DHOV口服感染成年鸭后,1-3 d日血清病毒分离率最高,感染后4 d 病毒分离率开始下降,感染后7 d血清病毒分离阴性。感染后7 d抗体70%(7/10)阳性,感染后10 d 100%(10/10)阳性;(2)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EgM123基因重组狂犬病SRV9病毒疫苗株,研究狂犬病病毒G基因、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eGFP基因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效果与蛋白免疫原性,为通过反向遗传学拯救eGFP标记EgM123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制备狂犬病-包虫病二联基因重组疫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已构建的携带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狂犬病病毒G基因重组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重组质粒(3033 bp)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BHK-21细胞,使其在BHK-21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Western blotting试验鉴定融合蛋白的荧光蛋白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在转然后48 h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在BHK-21细胞中表达获得分子量约为120KDa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将蛋白凝胶转移PVDF膜分别经狂犬病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EgM123多克隆抗体、GFP单克隆抗体分别孵育,均在120KDa处可见抗原抗体结合条带。【结论】eGFP标记的狂犬病病毒G基因重组细粒棘球绦虫EgM123基因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出融合性蛋白,且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用NCDV标准毒株接种恒河猴肾细胞(MA-104),制备病毒抗原液,制成油乳佐剂灭活疫苗进行3月龄以内的犊牛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OD492 nm平均值为0.6,免疫40 d后达到峰值1.5,免疫后60、90 d仍维持较高的抗体效价,OD492 nm平均值分别是1.4和0.9.中和抗体效价在二次免疫时、二次免疫40、60、90 d平均值分别为56.668、413.025、314.9、104.64.实验评价OD492 nm值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关系,相关性很大,并证明这种疫苗对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犊牛腹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NS1(nonstructural protein 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获得纯化表达产物,以期为检测猪流感抗体的 ELISA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扩增了猪流感病毒(H9N2)的NS1基因,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ET-NS1,转化受体菌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筛选出正确重组质粒转化子。【结果】经终浓度5 mmol•L-1乳糖诱导,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蛋白NS1得到大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26kD。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阴性血清不反应;ELISA检测显示,在被检血清稀释1 280倍时,阳性血清的OD650值大约是阴性血清的3倍,差异明显。【结论】重组蛋白NS1表达量高,易于纯化并且具有良好的血清学反应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