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稻区稻蛙共生的适宜养蛙密度,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和天柱县栽培相同水稻品种下,投放黑斑蛙0只/667m2、0.5万只/667m2、1万只/667m2、1.5万只/667m2、2万只/667m2进行稻蛙共生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蛙共生条件下,黑斑蛙不同投放量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黑斑蛙生长有影响,存活率播州区以投放密度0.5万只/667m2的最高,达58.02%,随投放密度增加而降低;天柱县以1万只/667m2最高,达58.30%,在1万~2万只/667m2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从纯收益看,播州区的最适投放密度为0.5万只/667m2,纯收益为2 983元/667m2;天柱县为1万只/667m2,纯收益为4 765元/667m2。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贵州稻区稻蛙共生适宜的养蛙密度,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和天柱县栽培相同水稻品种下,投放黑斑蛙0只/667m2、0.5万只/667m2、1万只/667m2、1.5万只/667m2、2万只/667m2进行稻蛙共生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蛙共生条件下,黑斑蛙不同投放量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黑斑蛙生长有影响,存活率播州区以投放密度0.5万只/667m2的最高,达58.02%,随投放密度增加而降低;天柱县以1万只/667m2最高,达58.30%,在1万~2万只/667m2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从纯收益看,播州区的最适投放密度为0.5万只/667m2,纯收益为2 983元/667m2;天柱县为1万只/667m2,纯收益为4 765元/667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超级稻垄栽宽窄行的适宜插栽技术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发挥最大的增产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了超级稻垄栽宽窄行种植和平栽宽窄行种植对比试验,试验田块面积:226.7m~2,对照田田块面积为320m~2。【结果】垄栽宽窄行试验比平栽田每667m~2增产136.91kg,以国家稻谷收购价2.9元/kg计,垄栽试验比平栽田多收入397.04元;增收节支397.04元,真正实现增产增效。【结论】超级稻实行垄栽宽窄行栽培是一项值得推行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特别适宜稻菜轮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泸县海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藕鳅立体种养面积1000050m~2,莲藕产量940kg/667m~2,套养台湾鳗鳅760kg/667m~2,藕池套养的泥鳅品质好价格可高于普通泥鳅4~6元/kg,平均增收5000元/667m~2,藕增产、鳅增收效益显著。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粘土地水稻旱整水栽技术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整水栽技术有效缓解了稻麦轮作下的栽插压力,通过本试验,发现旱整水栽田块的水稻生长比普通水整田块水稻更有优势,最终产量比对照田块高17.8kg/667m~2,效益高37元/667m~2。  相似文献   

6.
水稻中粳品种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优水稻品种结构、缓解季节茬口矛盾,选用水稻中粳品种"早玉香粳"、"08-197",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进行了小面积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于5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产量为500~550kg/667m2。"早玉香粳"出米率高,外观品质好,米香;"08-197"产量高,抗病性强。这2个品种的稻米可在"国庆"前后供应市场,在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田宏胤    梁正其    谭庆东    覃欢欢    蔡蝶    牛吉友  龙娆   《现代农业研究》2023,(2):121-125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 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 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组株高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中,抽穗期,白元村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 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明显高于坪峨村和七百渡村。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稻蛙共作技术是增产增效的生态种养 模式,在研究的三个海拔高度重,海拔高度为600m 左右比较适宜,本试验的相关结果为稻蛙(黑斑蛙)生态种养模式的 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贵州主要稻区养鱼密度对稻鱼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稻鱼共生技术在贵州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于2017-2019年在贵州典型稻区遵义市播州区、锦屏县、兴义市、思南县开展不同养鱼密度(15~75kg/667m~2)试验,研究贵州不同稻区稻鱼共生适宜的养鱼密度。结果表明:2017-2018年播州区不同养鱼密度对水稻生长、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出田鱼产量随投入产量增加而增加,以低密度投入净利增长较大,产投比较高,适合的养鱼密度在15~25kg/667m~2;2019年锦屏县和兴义市的养鱼密度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养鱼量2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思南县稻鱼共生水稻产量比水稻净作低41.5kg/667m~2以上,养鱼量2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兴义因景区消费,表现出养鱼量越大,产值和效益越高,养鱼量30kg/667m~2时的产值、净利最高。除特殊地区外,稻鱼共生大面积生产养鱼密度以20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9.
总结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鼎盛种养专业合作社稻鸭共栖生态种植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分析稻鸭共栖模式的经济效益,较传统种植模式平均每667 m~2净增收2342元。  相似文献   

10.
义龙新区是黔西南水稻重要产区,2017年,义龙新区以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稻+鸭"生态工程,推动传统水稻产业创新,持续、高效发展。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开展"稻+鸭"试验,面积7066.67 m~2,农户5户,试验结果为:水稻平均667 m~2产621.5 kg(产值2486.1),鸭重31 kg{产值496元)7月24从稻田赶出,出栏价)}总产值2982.1元,水稻产量与常规栽培产量持平,与常规种植比较(常规栽培667 m~2水稻产值1864.5元),每667 m~2减少农药投入55元,减少化肥投入200元,增加围栏,鸭棚234.5元(三年折旧)、鸭苗投入120元,饲料120元,实际增收898.1元。  相似文献   

11.
通过1次基施长效多元复合肥加苗期追施1次氮肥,为水稻生长提供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解决水稻后期早衰和中微量营养元素供应不足等问题。据黑龙江2017—2019年的大田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轻简施肥方式,水稻平均产量为624.8 kg/667m~2,比习惯施肥的对照增加76.6 kg/667m~2,增产14.0 %,而且追肥次数减少1~2次,节省了劳动成本20元/667m~2,平均增加纯收益199.2元/667m~2。黑龙江种粮大户平均每户种植面积在20 hm~2以上,该项技术可以增加纯收益约6万元/a。  相似文献   

12.
桂东地区早稻稻鸭共作有机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本地水稻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在桂东地区进行早稻有机栽培、稻鸭共作有机栽培和传统栽培三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是394.6kg/667m2、430.2kg/667m2、508.9kg/667m2,稻鸭共作有机模式比传统模式每667m2低18.3%,比有机模式高9.0%;平均净收益分别为797.5元/667m2、936.8元/667m2、664.3元/667m2,以稻鸭共作模式最高,比有机栽培和常规栽培增加20.1%和24.3%。此外,稻鸭共作模式在控制稻田杂草和病虫害、提高肥力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优于其它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独创种养模式收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宜城市郑集镇的青蛙养殖场,推广在稻田里套养青蛙、泥鳅的种养模式,每667平方米田地收入4万元。稻田里是成片的青蛙,同时在稻田水沟里套养泥鳅。他们驯养的青蛙主要有黑斑蛙、金钱蛙、虎纹蛙3个品种。人工驯养需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目前成蛙饲养总量达到55万只,价值28万元。每667平方米可产蛙1000千克以上,收入4万元。同时每667平方米稻田水沟套养泥鳅150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武平县推广种植的优质稻品种(组合),2020年以宜优673为对照,选用9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考察新品种在武平县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广8优676、昌两优8号产量分别为609.4kg/667m~2、606.4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57.6kg/667m~2、54.6kg/667m~2,增幅分别为10.4%和9.9%,达极显著水平;禾两优676产量为588.2kg/667m~2,比对照增产36.4kg/667m~2,增幅6.6%,达显著水平;3个品种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28~130d),植株整齐,有效穗多,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稻曲病轻,未见叶瘟和穗瘟,适合武平县烟后稻及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主产区直播稻面积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水稻直播机械的推广,机械化直播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生产上尚没有纯粹以直播育种方式选育的适宜直播的品种,更未开展直播稻的联合品比试验。本研究以扬籼优713、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机条播和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别设定4个播种量,探索直播稻品比试验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条播还是撒播,都可进行品比试验,机条播方式更为适宜;采用机条播的方式进行水稻品种直播品比试验,常规籼稻适宜播种量为3~4 kg/667 m~2,杂交籼稻适宜播种量为1.5~2.0 kg/667 m~2。结果可为今后开展水稻机械化直播品比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空资源进行周年化生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在鄂西北地区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阐述了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羊肚菌栽培等技术措施,并分析了该模式与常规种植制度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蛙-菇综合种养模式与稻-油轮作模式产投比分别为1.53和1.46,前者平均纯收入可达201 967元/hm2,远高于后者。虽然稻+蛙-菇模式成本投入较高,但全过程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合理发展稻+蛙-菇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耒阳市"烟—稻"种植模式下晚稻的最佳施钾量,以T优272为供试晚稻品种,进行钾单因素4水平6处理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纯钾2 kg/667m~2,晚稻产量最高,净收益最大,分别比对照增产20.0~53.3 kg/667m~2,增收52.00~138.66元/667m~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烟-稻"栽培模式下,晚稻产量与钾肥用量之间相关程度不高,这可能与供试土壤钾养分含量较高有关。根据钾肥效应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得出:在试验条件下施纯钾1.78 kg/667m~2,对应最佳经济产量为484.4kg/667m~2。  相似文献   

18.
沼肥在促进农作物增收方面有着很高的潜力,为了探索沼肥施用于生姜种植效果,进行了生姜种植施用沼肥试验。结果表明,底肥施沼渣1 000 kg/667m~2,追肥施沼液3 000 kg/667m~2产量最高,比对照底肥施腐熟牛肥1000 kg/667m~2,三元复合肥40 kg/667m~2,追肥施清粪水3 000 kg/667m~2增产23.5%。  相似文献   

19.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技术集成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稻田时间和空间开展黑斑蛙和泥鳅生态健康养殖的新型种养模式.阐述稻-蛙鳅综合种养模式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绿色种养、绿色营养、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比较稻-蛙鳅共作与常规稻作的经济效益以及投入的物质与服务费成本项(苗种投入、物料投入、租赁服务以及设施防护).结果表明,稻-蛙鳅共作模式与常规稻作种植产投比分别为1.98、1.12,前者经济效益较高;物质与服务费成本项中,虽然稻-蛙鳅共作投入较高,但化学农药及化肥实现零投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推广该绿色种养模式,对提高稻田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沼液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安排了同等栽培管理技术基础上的沼液浸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结果得出,采取沼液浸种单产达690kg/667m~2,比对照646.2kg/667m~2增产43.8kg/667m~2,经对比得出,在同等条件下,仅用沼液浸种就比清水浸种增产6.78%,所以该项技术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