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通过设置3个授粉组合(无核雪柑×无核雪柑、无核雪柑×普通雪柑、普通雪柑×普通雪柑),对无核雪柑与普通雪柑自交或异交后种胚的石蜡切片分别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无核雪柑珠被、珠心、胚囊及珠心胚等组织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崩溃、瓦解现象并最终消失是导致其无核、少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交不亲和是无核雪柑无核的另一个原因,栽培上不能与其他品种混栽.  相似文献   

2.
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蛋白质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蛋白质单向和双向电泳的方法研究了人工老化处理对玉米种子蛋白质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老化6 d的种子中14,40 kD 2条多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14 kD多肽在老化1 d即消失,主要存在于子叶和胚根中;而40 kD的多肽在老化的后期消失,存在于整个胚中.双向电泳发现14(pI 6.2),30(pI 5.8),36(pl 5.5),35(pI 5.5)和22 kD(pI 5.1)多肽的含量在老化6 d的种子中明显减少,40(pl 6.5),29(pI 6.4),15(pl 5.4),21(pI 5.3)和35 kD(pI 5.6)多肽消失,而20(pI 6.5),20 kD(pI 6.7)多肽的含量则显著增加,说明老化的种子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当前福建省福安市柑橘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恢复推广种植雪柑是调整和优化果业种植结构,促进果农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并从高标准建园到果实采收与贮藏6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雪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雪柑系我县的优质特色水果,尤以独特的醇香风味、高富维生素C(38~45 mg/100g)、耐贮(≥5个月)、耐运而著称.我省雪柑曾在1975年、1977年连续两年在全国甜橙质量评比中,荣获总分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科学施肥、疏果、施B肥、剪枝、间伐、生长素的使用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雪柑优质化栽培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花粉直感效应对福桔和雪柑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谷桔橙是一个优质柑桔品种,其花粉直感效应可影响福桔和雪柑的果实品质。该文以福桔和雪柑成年结果树为试材,内膛3~4级分枝高接茂谷桔橙作为授粉枝,分析了通过异花授粉产生的花粉直感效应对福桔和雪柑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茂谷桔橙的花粉直感效应对福桔和雪柑果实各外在品质指标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施Zn方式对小麦籽粒不同脱皮层次中Zn、植酸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为通过农艺措施提高小麦全粒尤其是可食部分(胚乳)Zn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715(Zn高效基因型)和西农889(Zn低效基因型)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锌肥(对照)、土施锌肥(15 kg/hm2)、喷施锌肥(质量浓度为3 g/L,总量为1.5 kg/hm2)、土施+喷施锌肥4个处理,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并利用JNMJ3型碾米机对小麦籽粒进行脱皮分层(从外向内依次为P1、P2、P3、P4、P5、P6,其中P1~P5主要为麸皮部分,P6主要为胚乳部分),分析了小麦籽粒各层中Zn、植酸和蛋白质含量。【结果】在2个喷施Zn肥(土施+喷施、喷施)处理下,P1~P5和P6层的Zn含量均显著增加,P1~P5中Zn平均分别增加53.4%,43.2%,P6层中分别增加61.1%,52.7%,而单纯土施Zn肥效果不明显。Zn、植酸在小麦籽粒P2层含量最高,蛋白质则在P3层含量最高,3种组分含量随着脱皮进程的增加从外层到内层呈现递减趋势;3种施Zn方式对P1~P5植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增加了P6层植酸含量;同时降低了籽粒各层蛋白质含量。土施+喷施和喷施Zn肥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1~P5和P6层中植酸与Zn的物质的量([植酸]/[Zn2+]),土施Zn肥处理则不能。【结论】Zn、植酸和蛋白质在小麦籽粒中分布不均匀,在籽粒外层含量均很高,尤其是糊粉层,胚乳中最少,且这种分布规律基本不受施Zn方式和小麦品种的影响。喷施Zn肥是提高潜在性缺Zn土壤上小麦全粒Zn尤其是胚乳部分Zn含量和生物有效性较为经济的方式,对缓减人体Zn缺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黄果柑为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黄果柑酚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黄果柑果肉中,除柚皮素外的其他8种酚类物质均能检出,但不同处理差异显著(P<0.05)。每棵果树施用低水平(3 kg)的有机肥对提高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效果最好,施用适量(6 kg)有机肥或低水平氮磷无机肥(N,0.41 kg;P,0.90 kg)的效果次之。在实际生产中,为提升果实的保健价值,提高果实的综合利用率,需增加黄果柑果肉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此,建议适当减少无机肥中氮磷的施用量,配合增施有机肥,或适当增加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入量。  相似文献   

9.
一、高糖早熟杂柑——爱媛38号:系日本杂柑新品种,由南香与西子香品种杂交而成。树势旺,开张,叶似橙类,果实近圆形,单果平均重200克。具有以下特点:(1)成熟早:10月中旬即可上市。(2)外形美:果面深橙色,油胞稀少,果皮薄。(3)品质优:果肉橙黄色,含糖15度,含酸0.5度以下,无核,口感细嫩化渣,不浮皮,清香爽口,风味极佳。(4)耐贮运: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金柑新品种脆蜜金柑与传统金柑品种融安金柑、滑皮金柑果实品质差异,为提高广西金柑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分析脆蜜金柑、滑皮金柑和融安金柑3个金柑品种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皮厚度及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汁率、种子数、单位面积油胞数等21项指标.[结果]脆蜜金柑单果重、纵横径及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汁率、种子数、单位面积油胞数等9项指标均优于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其中,脆蜜金柑的单果重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重7.9%和1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高42.38%和19.14%,总糖含量分别比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高53.98%和3.00%.[结论]脆蜜金柑是一个品质优良、极具推广潜力的金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JunB基因(ToJunB)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为揭示JunB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T-PCR扩增ToJunB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通过ProtParam、NetSurfP 2.0、TMHMM、SignalP、PSORT及NetNGlyc 1.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oJunB基因在卵形鲳鲹17个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2-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32-细胞期、64-细胞期、多细胞期、高囊胚期、原肠早期、原肠中期、原肠末期、胚胎形成期、眼囊期、耳囊期、心脏跳动期、晶体出现期和初孵仔期)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的ToJunB基因(1777 bp)包含344 bp的5'端非编码区(5'-UTR)、95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及479 bp的3'端非编码区(3'-UTR),共编码318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5.03 kD,理论等电点(pI)为8.26,呈碱性;总平均疏水指数(GRAVY)为-0.567,为亲水性蛋白。ToJunB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属于非分泌型蛋白,在第39、129和168位氨基酸处各存在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5.67%、延伸链占14.33%、无规则卷曲占50.00%。基于Jun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卵形鲳鲹与黄尾鰤的遗传距离最近,均隶属于鲈形目鲹科。ToJunB基因在胚胎发育前期(受精卵至原肠早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至原肠中期达最高值,在胚胎发育后期(原肠末期至初孵仔期)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且ToJunB基因在受精卵至原肠中期共10个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胚胎发育后期的7个时期(P<0.01)。【结论】ToJunB基因在卵形鲳鲹胚胎受精卵至原肠早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于原肠中期达最高值后迅速降低,原肠末期至初孵仔期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说明JunB基因在卵形鲳鲹胚胎发育的细胞分裂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 4个柑桔品种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ton)实验种群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各柑桔品种上柑桔潜叶蛾从卵到蛹的发育历期、存活率 ,雌成虫产卵量、产卵动态、寿命和种群生命表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 ;供试品种对潜叶蛾抗性的强弱顺序为 :福桔 >蕉柑 >雪柑 >芦柑 .福桔上潜叶蛾存活率为 2 2 .97%、产卵量 2 0 .91粒·雌 -1,均比其它 3个品种上的低 ;发育历期为 19.5 8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种群生命表参数中 ,内禀增长率为 0 .0 72 1、周限增长率为 1.0 75 d-1,均比其它品种上的低 ,世代平均历期为 2 1.5 d,比其它品种上的长 ,表明福桔对柑桔潜叶蛾抗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3.
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特异表达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龙眼品种红核子LC2胚性细胞系为材料,进行体细胞胚胎(简称体胚)发生及其同步化调控,获取体胚发生过程中各个主要发育阶段的培养物(胚性愈伤组织、球形胚、子叶形胚、早期成熟胚、中期成熟胚、晚期成熟胚),采用双向电泳对体胚发生过程中特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pI为4-5的酸性蛋白表达种类最多,在体胚发育的过程中逐渐消失,相反,pI为5-6的微酸性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多;(2)体胚发育后期,尤其是成熟胚晚期,分子质量大的蛋白大量减少,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增多并逐渐积累;(3)虽然在各个发育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异蛋白,但是没有改变蛋白质种类逐渐减少的趋势;(4)发现了一些有差异的特异蛋白点,尤其是成熟胚后期,有一系列大分子质量的蛋白消失,新出现了一部分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其中几种表达量很大,可能与体胚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球形胚至子叶形胚)蛋白质组的变化,为进一步阐明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进行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同步化调控,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对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蛋白质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表达蛋白的种类随着体细胞胚的发育逐渐减少,但在鱼雷形胚阶段其种类数量有所回升,且增加的蛋白分子质量小于66.0 kD,pI主要集中在5.00—7.00。成功鉴定了35个差异蛋白,发现了多个与体细胞胚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1/2以上的蛋白与代谢途径有关,多个蛋白与氧化胁迫有关。RAN2 和 GTPase ObgE在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发生了活跃的变化。【结论】随着体细胞胚的发育,细胞不断分化,体细胞胚中表达的蛋白种类减少。氧化胁迫相关蛋白、RAN2 和 GTPase ObgE与龙眼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半夏叶柄为材料,比较MS+BA 2.0 mg/L+NAA 0.1 mg/L(CK)和MS+LFS 0.3 mg/L(Lingfasu,LFS,灵发素)2种培养基在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半夏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2个处理组内源激素变化趋势,除ABA大致呈"M"状外,IAA、GA_3和ZR激素大致呈"∧"状;在半夏体胚发生的重要时期(胚性愈伤组织时期和早期胚时期),LFS处理组中IAA和ABA的含量显著高于CK组,ZR在早期胚时期高于对照29.0%,GA_3含量以CK组含量较高。此结果表明,LFS对半夏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ZR、ABA和GA_3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日龄的广西黄鸡胚蛋的卵白、卵黄,胚胎中粗蛋白,尿囊液中的尿素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前期卵黄、卵白中蛋白质含量稳定,卵白中蛋白质在孵化的第9和12天胚龄含量较高,之后极显著下降。卵黄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胚胎中的粗蛋白含量从9~12d胚龄显著降低;尿囊液中尿素氮的含量在12~21d胚龄迅速增加,21d胚龄达到最高水平。说明蛋白在中期转移最多,后期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琯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伯逊脐橙为试材,研究了脐橙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有机酸积累关系,旨在探索影响脐橙果实有机酸含量的重要酶。结果表明:果实有机酸的积累期,CS、PEPC活性随有机酸积累而增大,并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降解期,IDH的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MDH和ACO对酸含量的影响小。因而可认为PEPC和CS是影响果实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酶,而影响有机酸分解的重要酶则是IDH。  相似文献   

19.
以坪山柚和福橘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 l胁迫8 d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坪山柚和福橘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并随NaC l浓度的增高而增至较高水平.相同浓度NaC l胁迫下,坪山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比福橘大,因此,可能是蛋白质的增加幅度而不是其绝对含量对坪山柚的耐盐性起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谱分析显示,盐胁迫后,分子质量为80、67、54、32、28、18、17和16 ku蛋白质不受影响而稳定表达.福橘叶片中80、67、32、28、21、18、17、16和15 ku蛋白质为稳定表达的蛋白质.当NaC l浓度≥40 mmol.L-1时,诱导坪山柚叶片新产生35和24 ku 2种蛋白质;当NaC l浓度≥80 mmol.L-1时,诱导福橘叶片新产生72、43和24 ku 3种蛋白质,且它们的活性均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