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常见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土壤污染元素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与不同母质土壤表层(0~20 cm)中13种常见污染元素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母质土壤常见污染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不全相同.但共同之处是土壤中铯与砷、钴与镍、钴与铜、钴与铬、砷与铬、砷与镍,铬与镍、铬与铜、铜与镍、铜与锌、汞与锌、汞与铅、铅与锌呈极显著正相关;铀与铯、铀与铅、铀与锌、铀与砷、钴与砷、钴与锌、砷与镉、镉与锌、镉与铜、镉与汞、锰与锌、镍与锌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规划中应考虑这些污染元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穗位高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每hm2产量、茎粗、株高、百粒重、穗长、穗粗、容重居中;对10个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性状中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的有:株高与穗位、秃尖与穗粗、熟期与穗位、穗粗与每hm2产量、穗位与每hm2产量、株高与穗粗、穗粗与穗位、穗长与茎粗、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的有:容重与穗粗、容重与秃尖、容重与熟期、穗长与穗粗.产量与其他几个性状的显著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粗>穗位高>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是容重.  相似文献   

3.
苹果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苹果梨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的关系。[方法]测定延边地区8个成龄苹果梨园果实矿质营养含量与果实品质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探讨果实矿质营养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果实内的P与Mn、Ca与Mg、Mg与Fe呈显著正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N、Ca、Mg、Fe、Mn、Zn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P、K、Cu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P、K、Fe、Z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N、Ca、Mg、Cu、M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P、K、Fe与总糖呈正相关,N、Ca、Mg、Cu、Mn、Zn与总糖呈负相关;N、K、Fe与总酸呈正相关,P、Ca、Mg、Cu、Mn、Zn与总酸呈负相关;P、K、Ca、Mg、Fe、Mn与糖酸比呈正相关,N、Cu、Zn与糖酸比呈负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苹果梨园合理施肥和补充营养、提高果实品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4.
农机培训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主机与配套机具、农机与农艺、使用与维修保养、书本知识与农机新技术、业务技术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初训与复训相结合,培养出适应农业生产的农机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国家立法扶持、政府统一管理与服务、政策保护与支持方法、国际化市场体系建立、组织规模化生产、生产要素集约化投入、贸工农产业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与优势产品区域布局、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支撑、农民教育与培训、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方面系统介绍了美国、日本、荷兰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与作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育种工作中的个人与集体、主角与配角、老同志与年轻人、理论与实践、整体与局部和个人价值与奉献精神六个方面的关系,并提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带来设施土壤质量退化等一系列连作障碍问题,成为制约设施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全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设施土壤温度变化、水分运动与管理、有机质及其变化、酸化与防治、盐分累积与改良、养分状况与肥力评价、重金属污染与修复、微生物区系与酶活性、温室大棚设施栽培作物的营养与施肥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农业科学》为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刊物栏目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遗传育种与品质资源、耕作栽培与生理生化、资源环境与植物营养、植物保护与农业气象、畜牧兽医蚕桑、贮藏加工检测、农产品标准与质量安全、新品种与新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本刊对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场地选择与整理、栽培季节与栽培场所选择、栽培配方、拌料与装袋、灭菌与冷却、接种与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与包装等方面介绍了长根奥德蘑袋料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1《西北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以林业科学为主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林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包括森林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森林资源与保护、森林经理与遥感技术、森林环境与水土保持、林产化学、林业机械、木材科学与木材加工、园林绿化与设计、林业经济与林业法规以及其他学科在林学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科技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1.
论商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商法基本理论和从事商事实务的专门人才。商法课程具有操作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针对其教学目标及特点对商法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的指导思想,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实地考察为辅助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基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条件保障,提出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爱校教育、一次法制教育、一次公益活动、一次社会调查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是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国法学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新形势下,其教育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吸取国外法学教学经验,建立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我国法学教育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教学范式为深化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提供崭新理念和改革途径,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本课程"教"与"学"不对称关系,充分强调了尊重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心理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管理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可行性,提出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适当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心理保健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针对当前大一新生学习理念有待更新、学习动机有待明确的现状提出培养学习能力的相应对策:课堂教学需实现"两个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课程考试改革,培养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探索多种实践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师生一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森林法修正的可持续发展价值理念,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法立法理念的革新,符合国际主流,也是解决当今国内环境问题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大方面出发,对《修正案》中关于林业资源的保护、林权制度的改革和科技兴林有关规定的修改进行剖析。强调生态可持续视角下的林业资源保护应实现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完善森林资源的分类保护体系,构建多部门联动的森林保护机制;经济可持续视角下的林权流转制度改革应统一对于林权流转形式的规定,建立森林资产资源评估制度,以分类经营思路发展林业经济;社会可持续视角下的森林服务和科技兴林要求发挥森林游憩的社会功能,以科技兴林和林业科技反哺社会。  相似文献   

18.
柴帅 《北京农业》2011,(12):235-238
人格最初发源于罗马法,涉及人的自由、尊严及存在基础,已成为现代民法的理念之一。从罗马法人格制度到现代民法人格制度的发展,其中历经了近代大陆法系民法理论对人格理论和制度的改造,其突出表现就是近代伦理人格的建立。以"平等主体"为核心的人法是近现代民法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民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我校开展《国家安全法》试点教学实践的基本做法 :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 ;重点抓好课前、课堂、课后三环节 ;采取多种辅助教学形式 ;进行教学教研。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理性思考。为《国家安全法》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秦娟  徐微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155-156,161
环境法是1个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在生态、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法制法规以及各类规范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及具有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在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环境等专业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针对这些专业的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配置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关于生态、环境类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的观点,以初步构建其《环境与资源保护学》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