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护人们的饮食卫生安全、提高蔬菜的品质.[方法]通过对蚌埠市禹会区市售蔬菜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的残留量进行测定,并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标准限定值,对重金属元素残留量超标的蔬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市售部分蔬菜中铅含量大于国家规定值,超标率达到了77.78%,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存在铅污染的蔬菜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4.467×10-7a-1,低于ICPR规定的标准值(5.0×10-a-1),不会对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结论]食用市售蔬菜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保护人们的饮食卫生安全、提高蔬菜的品质。[方法]通过对蚌埠市禹会区市售蔬菜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的残留量进行测定,并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标准限定值,对重金属元素残留量超标的蔬菜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市售部分蔬菜中铅含量大于国家规定值,超标率达到了77.78%,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存在铅污染的蔬菜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4.467×10~(-7)a~(-1),低于ICPR规定的标准值(5.0×10~(-5)a~(-1)),不会对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结论]食用市售蔬菜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锰矿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评价其健康风险,以贵州铜仁杨立掌、白岩溪、盆架山与鹏程典型锰矿区土壤和蔬菜为研究对象,按离矿区不同距离采集2.0 km范围内的土壤和蔬菜,分析测试土壤、蔬菜(辣椒、白菜、南瓜、茄子、豇豆)样品中重金属组成及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以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人群长期食用矿区附近蔬菜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矿区土壤Mn、Hg平均含量分别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2.56、1.55倍,Cd平均含量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限值的2.20倍。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盆架山矿区为重度污染,杨立掌矿区为中度污染,白岩溪与鹏程矿区为轻度污染。蔬菜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致癌风险(RT)平均值为4.31×10-6 a-1,尚可接受;非致癌风险(HIT)为4.21×10-9 a-1,人体健康风险甚微。研究表明,锰矿区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蔬菜的食用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湘西花垣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对湘西花垣锰矿、铅锌矿区的部分蔬菜及其种植土壤进行了调查和重金属含量分析,通过污染指数法和经蔬菜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矿区比较,两矿区蔬菜、土壤Pb、Zn和Cd含量较高,矿区土壤Pb、Zn、Cd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pH<6.5)的污染警戒值;矿区蔬菜Pb、Zn和Cd含量均超过国家蔬菜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分别为限量标准的2.0~10.75、0.9~2.5倍和2.2~19.8倍;两矿区蔬菜受到了Pb、Cd的严重污染,Zn的轻-中度污染。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两矿区居民通过蔬菜途径摄入的Pb和Cd对其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且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年人。因此,矿区土壤上种植蔬菜会对食用这些蔬菜的当地居民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应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进行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平度市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平度市典型金矿区农田土壤-玉米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为: Cd > Zn > Pb > Cr,均表现出中等及以上污染风险,其中Cd呈极严重污染风险;采样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均处于轻度以上污染程度,其中一半以上处于中等以上污染等级。矿区居民经玉米途径摄入的单一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损害风险不大;4种重金属叠加的总危害指数分别是2.99×10-3(成人)和7.13×10-3(儿童),摄食玉米后,矿区居民可能遭受一定的健康风险危害,其中Cd贡献率最高(60.30%),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昌市近郊扬子洲、蒋巷两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Cu、Zn、Pb、Cd)含量的调查与分析,采用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以无公害蔬菜标准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南昌市近郊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目前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菜地蔬菜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杭州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健康风险,测定了杭州市主要菜地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并作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而葱蒜、瓜菜及豆类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根茎类和茄果类蔬菜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且分别源于Pb,Cd,Cr共同污染与Pb污染;叶菜整体上较为安全,但少数叶菜中重金属达警戒或轻度污染水平,且主要受Cu,Zn,Cr或Pb,Cr共同污染所致;葱蒜、瓜菜及豆类蔬菜基本处于安全状态。杭州市菜地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主要源自As,Cu,Cr的潜在危害,但亦需防范Pb,Cd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但其受重金属污染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探讨和分析河北省燕郊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采集该区市售的24种常见蔬菜,检测铅(Pb)、镉(Cd)、汞(Hg) 3种重金属的含量,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揭示蔬菜重金属的超标因子和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蔬菜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4种蔬菜的重金属Pb、Cd、Hg含量范围分别为0. 05~0. 27、0. 22~0. 38、0~0. 009 mg/kg。Pb和Hg低于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Cd则轻微超标。不同种类蔬菜的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趋势为叶菜类豆菜类果菜类根菜类。以《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为标准,各种类蔬菜Pb、Cd、Hg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 54、1. 45、0. 27,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 12。食用叶菜类的重金属累积健康风险高于食用其他种类蔬菜,Cd对人体潜在健康风险高于Pb和Hg,经口摄入重金属对儿童的潜在风险高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蔬菜大棚土壤及蔬菜中重金属累积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大棚菜地的重金属累积情况,以蔬菜产区的土壤和蔬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邯郸市永年县、保定市定州县、沧州市青县、石家庄市藁城区共64个大棚土壤以及对应蔬菜样品,测定其Cr、Ni、Cd、Pb、As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利用目标危害系数法分析了蔬菜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相比,四个蔬菜产区大棚土壤中Cr、Cd、Ni、Pb、As含量均值未超标;但与河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相比,大棚土壤中Cd和Cr累积普遍,分别是背景值的1.99倍和1.10倍,超标率为100%和40.6%。Pb、As局部点位有累积现象,Ni含量均低于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除Cd为轻度-中等累积污染外,其他元素均为无累积污染。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相比,除15.63%的蔬菜样品中Cr超标外,所调查的蔬菜中Ni、Cd、Pb、As含量均不超标。菠菜、大葱、蒜苗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相对较大,不同类型蔬菜对5种重金属富集能力均为叶菜类 > 根茎类 > 球茎类 > 果菜类,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为Cd > Ni > Cr > As > Pb。河北省大棚蔬菜重金属总体不存在明显的人体健康风险,但是藁城蔬菜Cr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10种稀特蔬菜食用部位硝酸盐和5种重金属元素(Pb、Cd、As、Hg、Cr)的含量,并进行了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稀特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其中红苋、绿苋、薄荷、蒲公英、野菊、景天三七和婆罗门参硝酸盐含量达重度污染级;稀特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PbCrAsCdHg,其中红苋和绿苋重金属含量达轻度污染级,稀特蔬菜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指数均小于1,食用后不会引起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开封市饮用水源地黑池和柳池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致癌性污染物Cr6+和Cd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6~10-5a-1,小于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限值(1.0×10-4a-1),但接近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与瑞典环境保护署、荷兰建设和环境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a-1)进行比较,黑池和柳池中各采样点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均超标。其中,黑池最大超标89.7倍,柳池最大超标95.2倍。(2)非致癌性重金属Pb、Cu和Zn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等级为10-13~10-8a-1,均小于以上3种健康风险限值。因此,致癌性重金属Cr6+和Cd应当作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晓莉  高良敏  刘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32-6433,6436
选取2007~2009年长江流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长江流域江苏段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2009年长江流域江苏段10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Cr(VI),但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由致癌物质所致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5a-1,而由非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9a-1,致癌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3.
李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97-799,806
分别于距离路基0、5、10、15、25、35、50、100、200、300 m处采集土壤、麦苗和籽粒样品,在测定样品重金属Pb、Cd、Zn、Cr和Cu含量的基础上,开展路旁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分析,并对膳食小麦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含量随着离路基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重金属含量表现为土壤>麦苗>小麦籽粒;膳食小麦所致的Cd个人健康风险较大,在距路基50 m范围内超过ICRP可接受标准的1.6~3.2倍;不存在非致癌重金属健康风险,致癌重金属Cd的个人健康风险占总风险的94.81%,是最主要的健康危害物质。  相似文献   

14.
柳江水体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春  支崇远  王路  油秋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70-4372,4375
对柳江水环境重金属的浓度进行跟踪测定,并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柳江重金属平均浓度为Cd 0.100 0~2.400 0μg/L、As 0~0.004 0μg/L、Cr 0.208 0~1.703 0μg/L、Cu 0.882 0~10.702 0μg/L、Hg0~0.001 4μg/L、Pb 0.035 0~20.609 0μg/L。柳江水体中引起致癌风险最大的重金属为Cd,致癌风险值最高在柳州市段,达110.16×10-6/a,超出了国际辐射防护员会(ICRP)和US EPA的推荐值(5×10-5和1×10-6/a)。重金属Hg、Pb、Cu的健康风险平均值集中在1×10-11~1×10-10/a,达到US EPA可接受的风险水平(1×10-6/a)。  相似文献   

15.
青弋江芜湖段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1—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利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青弋江芜湖段由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青弋江芜湖段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化学致癌物铬(VI),但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以铅为最大,NH3-N次之;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应作为风险决策管理的重点对象,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6.
大宝山矿区某农田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在对大宝山矿区某农田蔬菜中重金属As、Hg、Pb、Cd、Cr分析测试的基础之上,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农田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应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人群经食物链途径长期食用本地产蔬菜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蔬菜的安全生产以及人体健康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重金属As、Hg、Cr、Cd、Pb的含量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0.875、0.900、0.373、2.863倍和0.305倍,可以看出这5种重金属中只有Cd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蔬菜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蔬菜综合污染指数P范围在0.412~3.339,均值为1.155,属于轻度污染。蔬菜单因子污染指数PAs范围在0.013~0.085,均值为0.030;PHg范围在0.000~0.154,均值为0.076;PPb的范围在0.105~1.255,均值为0.343;PCd范围在0.563~4.609,均值为1.536;PCr范围在0.008~0.360,均值为0.091;可以看出该蔬菜主要受到Cd污染。蔬菜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7种蔬菜整体而言,Risk的平均值为3.50×10-5 a-1,表示该批蔬菜品种重金属污染情况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尚可接受;RiskT为3.50×10-5 a-1,表明该批蔬菜品种中致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风险尚可接受,且在致癌风险中RiskCd > RiskCr > RiskAs > RiskPb;HIT为4.89×10-10 a-1,则表明该批蔬菜品种中非致癌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的风险甚微,且在非致癌风险中HIPb>HIHg。  相似文献   

17.
京郊蔬菜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北京市10个郊区县25种蔬菜154个样品中Cr,Cd,Cu和Zn重金属含量,并与中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比较;运用目标危害系数方法 (the 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评价当地居民摄食蔬菜导致的健康风险,比较成人和儿童居民THQ值大小。结果显示,蔬菜中Cr,Cd,Cu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0.210,0.0123,1.034,3.343mg/kg,均未超过中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但根茎类蔬菜Cr含量均值超过限量标准,在根菜类中其超标率为41.2%;部分生菜样品的Cr含量有超标,在叶菜类蔬菜中的超标率为2.22%;蔬菜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属于优良,在安全级别之列,其中Cr为轻污染,Cd,Cu和Zn为优良。成人摄食蔬菜导致的Cr,Cd,Cu和Zn的THQ值分别为1.134,0.199,0.419和0.181,儿童为1.490,0.262,0.550和0.237,两者均存在因摄食蔬菜导致的Cr潜在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重金属复合风险系数分别为1.932和2.539,复合风险主要由Cr引起。各单一重金属的复合风险对成人和对儿童贡献率基本上一致,儿童因为摄取蔬菜而引起的重金属健康风险相对大于成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采集贵阳市区某一农贸市场的12种蔬菜,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重金属铜、锌、铅的含量。[结果]生菜铅含量超标倍数为1.215倍,韭菜铜含量超标倍数为1.748倍,为轻度污染级别。贵阳市居民通过食用蔬菜途径所引起健康危害的平均个人年风险,铜为3.132×10-7,锌为4.166×10-8,铅为4.354×10-8,低于ICRP的标准,不会对暴露的人群构成明显危害。[结论]该研究对保证蔬菜质量和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解决蔬菜的食用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针对主栽蔬菜品种制定相应的种植土壤重金属安全限值是保障蔬菜食用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健康风险分析,根据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我国一般人群的蔬菜摄入量和所含重金属在膳食摄入总量中的占比,反推出保障人体健康不受危害的最低蔬菜摄入重金属的安全浓度。搜集大量研究数据,拟合白菜吸收富集重金属的回归方程,确定了白菜种植土壤中类金属As和重金属Cd、Cr、Cu、Ni、Pb、Zn、Hg的安全限值。我国人群膳食摄入中由蔬菜摄入贡献的重金属在12%~43%不等,在不同区域膳食摄入差别较大,相同区域不同重金属间差异较大。蔬菜中具有致癌毒性的As和Cr的安全限值分别为0.04 mg·kg~(-1)和0.17 mg·kg~(-1),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白菜种植土壤中As、Cr和Pb的安全限值分别为26、16 mg·kg~(-1)和51 mg·kg~(-1),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其他5种重金属的安全限值则比国家标准更高。基于可接受人体健康风险推算的白菜产地重金属安全限值与我国现行土壤标准的比较,白菜产地依据重金属种类的不同应该有更低或更高的土壤重金属标准限值。因而建议针对具体的蔬菜种类制定相应的种植土壤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