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大久保桃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重点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大久保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技术(如贮前热处理、间歇升温处理、气调贮藏)和化学保鲜技术(如涂膜、水杨酸、钙处理、乙醇处理)。  相似文献   

2.
《保鲜与加工》2007,7(5):35-35
(1)奶制品保鲜外衣可防水分和氧气通过,保鲜切开的果蔬3天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处理的复合保鲜垫纸对“蓝美1号”蓝莓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1%、0.5% 氯化钙处理保鲜垫纸,并将其垫在聚乙烯蓝莓盒中,以未垫保鲜垫纸的蓝莓为对照,于模拟5—6月的天气条件下(28 ℃,相对湿度75%)贮藏6 d,观察分析蓝莓果实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花色苷含量等采后感官、理化、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氯化钙保鲜垫纸处理组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贮藏6 d时,其果实腐烂率为66.59%,失重率为10.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硬度为0.5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75%,VC含量为8.66 μg·g-1,花色苷含量为1.92 mg·g-1,均高于对照组。本试验结果可以为蓝莓保鲜提供一种廉价、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仔姜为研究对象,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二氧化氯和山梨酸钾溶液浸泡及复合处理(1-MCP+二氧化氯+山梨酸钾)对仔姜进行保鲜,定期测定仔姜硬度、腐烂率、色泽和失重率等感官指标,可溶性糖、总酚和VC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以及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组织结构等指标,研究1-MCP、二氧化氯和山梨酸钾3种保鲜剂单独及复合处理对仔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单独及复合处理均可延缓仔姜腐烂率、硬度和失重率的下降,抑制仔姜可溶性糖、VC和总酚含量的下降,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复合保鲜剂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60 d时,仔姜仍能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和活性成分含量。研究结果可为仔姜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赣南地区的早熟蜜柑为试验材料,研究食品添加剂碳酸钠(Na2CO3)在早熟蜜柑采后常温(20~25℃)贮藏10 d期间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Na2CO3添加到常规化学保鲜剂中,比单纯使用Na2CO3的防腐保鲜效果更好;其中,最好的防腐保鲜处理为500 mg/L百可得+500 mg/L扑霉灵+50 mg/L 2,4-滴钠盐,添加食品添加剂Na2CO3调节保鲜液pH=10.0;Na2CO3对保鲜液的pH影响较大,其调节保鲜液的最适宜pH为10.0~10.5,最适宜添加浓度约为1 g/kg,浓度过高会对柑橘果实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物流保鲜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消费者的鲜度敏感性和渠道偏好,构建了自营保鲜和保鲜外包两种情形下,生产商、零售商和冷链物流服务商的序贯博弈模型,求解出最优定价和鲜度水平。借助数值试验,分析了保鲜成本和保鲜服务价格对生产商和零售商的保鲜方式选择及渠道鲜度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生产商还是零售商,选择保鲜外包的农产品鲜度与保鲜成本呈负相关、与保鲜价格呈正相关。零售商总是选择自己保鲜,但是保鲜水平(或保鲜价格)高于(或低于)一定阈值后,生产商会选择保鲜外包,此时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的鲜度趋近。若保鲜水平较低,冷链物流服务商倾向于承接零售商保鲜外包,反之承接生产商保鲜外包,但是承接生产商保鲜外包的供应链系统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7.
1-MCP处理对绿宝石梨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温(20℃)与冷藏(0℃)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绿宝石梨采后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宝石梨属非呼吸跃变型果实,1-MCP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无影响。1-MCP处理对绿宝石梨果柄保鲜效果显著,1.0μL·L^-1 1-MCP处理加重了果实真菌病害的发生,对照果实冷藏120天后货架7天后出现轻微的果皮黑点病。  相似文献   

8.
一般山野(蔬)菜盐渍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变褐发黑现象,这样就会给进一步加工及市场销售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介绍的技术方法,不仅使盐渍变褐发黑的山野(蔬)菜叶绿素还原,而且加工中注入保鲜液后,可长期处于鲜绿状态,保质保鲜期长达12个月。1 加工工艺流程  盐渍山野(蔬)菜→脱盐→绿色还原→表面杀菌→漂洗→分装并注入保鲜液→真空封口→杀菌冷却→成品。2 工艺操作要点:  (1)原料要求:选择无霉烂、无变质、柔软、嫩脆的盐渍山野(蔬)菜。  (2)浸泡脱盐:把盐渍过的山野(蔬)菜,放入已放好水的脱盐容器中,菜…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蓝莓冷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采后2 h内入预冷库,装入气调箱并对其进行0.5、1.0、1.5μL/L 1-MCP处理,冷链车运输96 h后入冰温库((-0.5±0.3)℃)贮藏,每10 d测定蓝莓的品质指标、生理指标和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MAP结合3种浓度1-MCP处理均能延缓蓝莓果实硬度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花色苷、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呼吸峰值和乙烯生成速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处理的保鲜效果排序为:MAP+1.0μL/L 1-MCP>MAP+1.5μL/L 1-MCP>MAP+0.5μL/L 1-MCP>MAP。在蓝莓贮藏过程中醛类(52.34%~86.13%)和萜类(7.26%~32.44%)是其主要挥发性成分,MAP+1.0μL/L 1-MCP处理的蓝莓果实能保持较高的醛类物质和萜类物质相对含量。综上,MAP结合1.0μL/L1-MCP处理对蓝莓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几种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最佳的非洲菊切花保鲜液配方。为解决非洲菊切花的保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5种瓶插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水分平衡值、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瓶插寿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效果差异显著,与对照(清水)相比,2号保鲜液(配方为:2%Suc+200mg/L8-HQC+150mg/L AL2(SO4)3+water)最有利于维持切花水分平衡值、提高POD活性、延缓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其保鲜效果最好。其次是3号、4号和5号保鲜液配方。并对这几种配方的保鲜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西梅的贮藏保鲜方法,以新疆巴州地区所产“来客”西梅为试材,以(0±1)℃冷藏处理为对照,分别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1-MCP+臭氧、1-MCP+臭氧+加湿三种方式处理西梅果实,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的好果率、pH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及VC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西梅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1-MCP+臭氧、1-MCP+臭氧+加湿处理均可抑制西梅果实的腐烂及pH值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果实硬度和TSS含量,但对V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以1-MCP+臭氧+加湿处理西梅的好果率和果实硬度保持较好,1-MCP单独处理对西梅果实TSS含量的保持效果较好。说明适宜浓度的1-MCP熏蒸可较好地保持西梅果实的采后品质,保鲜效果较好,增加臭氧、加湿处理,对1-MCP熏蒸后的西梅保鲜具有正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贮藏温度和保鲜处理对黄秋葵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后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秋葵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保鲜剂对黄秋葵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台湾“五福”黄秋葵为试材,分别置于低温((4±1)℃、(9±1)℃、(14±1)℃)和常温((20±1)℃)条件下贮藏,研究温度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1.0%壳聚糖、5.0 mmol/L水杨酸、0.5片安喜布、5%O2+8%CO2处理黄秋葵,研究保鲜处理对其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9±1)℃贮藏组的保鲜效果最好,显著改善了贮藏期间黄秋葵的失重率、硬度、叶绿素含量、VC含量、L值、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MDA含量、细胞膜相对电导率;4种保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秋葵的SOD、POD、CAT活性,并维持其活性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显著抑制黄秋葵果实MDA含量的升高。通过研究发现,壳聚糖涂膜液处理组的效果最佳,水杨酸处理组次之并优于1-MCP处理组,气调处理组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保鲜与加工》2009,9(3):57-57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禄康果菜保鲜研究所拥有“果蔬保鲜袋(专利号:ZL03113758.X)”及“一种荔枝、龙眼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ZL03140439.1)”两项发明专利。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一种荔枝保鲜方法(申请号:200710030209.2)”,3项发明专利技术构成“保鲜袋+保鲜剂+自然对流式冷藏库(柜)”黄氏荔枝保鲜法3大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4.
《保鲜与加工》2009,9(3):57-57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采后保鲜与加工研究室始建于1978年。研究方向主要有:蔬菜采后生理、蔬菜贮藏及流通保鲜技术;鲜切蔬菜加工工艺、速冻蔬菜加工工艺、蔬菜饮料加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钛对鱼皮明胶纳米可食膜理化及保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相对于明胶含量分别为30 ∶1、20 ∶1和10 ∶1的二氧化钛(TiO2)添加到鱼皮明胶(Fish skin gelatin, FSG)中,开发出一系列TiO2-FSG抗菌纳米可食膜,并对其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保鲜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膜液组分中TiO2的含量越高,TiO2与FSG的相互作用越强,导致可食膜的厚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外观颜色变白,抗拉强度、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系数逐渐降低。二氧化钛-鱼皮明胶可食膜对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a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对冷藏猪肉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二氧化钛-鱼皮明胶可食膜在食品保鲜包装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保鲜与加工》2009,9(2):58-58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禄康果菜保鲜研究所拥有“果蔬保鲜袋(专利号:ZL03113758.X)”及“一种荔枝、龙眼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zL03140439.1)”两项发明专利。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一种荔枝保鲜方法(申请号:200710030209-2)”3项发明专利技术构成“保鲜袋+保鲜剂+自然对流式冷藏库(柜)”黄氏荔枝保鲜法3大技术因素。黄氏荔枝保鲜法操作简单方便.设备投资小,只要拥有一座自然对流式(俗称直冷式)冷藏库(柜)即可,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方式对大樱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采后大樱桃(品种为艳阳)进行减压贮藏(40 kPa)、MA贮藏和普通冷藏,贮藏温度均为(0±0.5)℃、相对湿度90%~95%。通过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大樱桃的保鲜效果,并确定不同贮藏方式的保鲜期限。结果表明,与普通冷藏相比,减压贮藏和MA贮藏能显著提高大樱桃的保鲜效果,大大延长贮藏期,减压贮藏效果总体优于MA贮藏。在本试验条件下,大樱桃普通冷藏时间为28 d以内,减压贮藏最长时间为49 d,MA贮藏时间介于普通冷藏和减压贮藏之间。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复合涂膜对杏鲍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杏鲍菇在采后易失水褐化等原因降低食用及商品价值,为延长其货架期,需筛选出适于杏鲍菇的壳聚糖复合涂膜。【方法】该实验以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为研究材料,在室温(22±2℃)条件下,以去离子水浸涂杏鲍菇为对照,采用不同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进行保鲜实验,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杏鲍菇保鲜的最佳复合涂膜配方,并研究其生理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筛选出的最佳壳聚糖复合涂膜液能够有效降低杏鲍菇的褐变程度与含水率,延缓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等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保鲜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适于杏鲍菇的壳聚糖复合涂膜的配比为1.5%的壳聚糖+1.0%的乙酸+0.03%的吐温20+3.0%的甘油,该涂膜起到延缓杏鲍菇采后衰老,保持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风味,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春阳  刘鹏  屠康 《粮食储藏》2009,38(3):22-26
在简要介绍大米储藏过程中品质下降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重点比较分析了大米的常用储藏方法(包括:常温储藏、低温储藏、气调储藏、化学储藏)和保鲜包装新技术(如:60Co和电子加速器辐照保鲜、纳米保鲜膜保鲜技术、生物源保鲜剂保鲜技术、微波处理技术等),并结合大米储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米储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1真空冷却在果蔬冷链保鲜与熟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果蔬冷链保鲜的流程如下:采摘→整理→预冷→冷藏(包括保鲜库、气调库、减压库等)→冷藏运输→超市冷柜→家庭冰箱果蔬采收后依然是有生命的机体。为了维持生命,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与蒸发,分解和消耗自身的营养,并放出呼吸热。同时,新鲜果蔬采收后还带来了大量田间热,导致鲜度和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