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肥桃果实柔软多汁、风味芳香、营养丰富,是我国地方名优果品之一。采后常温下极易腐烂变质,低温贮藏易受冷害、褐变,不耐贮藏。从采后呼吸作用、乙烯、酶活、细胞膜的变化,以及低温贮藏下的冷害生理等方面论述了肥桃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阐述了肥桃果实的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涂膜保鲜等贮藏技术的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肥桃果实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及贮藏保鲜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论述了桃果实在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特点和贮藏保鲜技术情况。详细论述了桃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变化、酶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VC含量变化规律,探讨了桃果实在采前、贮前和采后的贮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改善桃果实贮藏品质的方法,以大久保桃为试材,研究了30μm厚度的PVC薄膜包装和8℃(冷害温度以上)预贮5d再于0oc(冷害温度以下)冷藏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包装处理能有效抑制桃果实的软化,保持较稳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出汁率,明显抑制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果肉褐变:与8℃和0℃直接贮藏相比.经8℃预贮5d后再于O℃冷藏处理不仅可保持良好的果实硬度.贮藏后期SSC和出汁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能显著降低果实相对电导率和褐变指数.有效改善大久保桃的贮藏性能.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
桃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桃果实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及桃果实贮藏期间各组分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桃采后生理研究进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桃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桃果实的采后贮藏特性及贮运中容易出现的软化、低温伤害、果肉褐变与絮败、风味丧失及腐烂等品质劣变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从低温、气调、冰温、减压、变温贮藏和外源物质处理等多方面介绍了其预防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桃果实保鲜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减压条件对大久保桃采后活性氧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久保桃为试材,研究了减压条件(50.7kPa,20.3kPa)对采后大久保桃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压条件贮藏利于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并能推迟大久保桃两次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对抑制MDA的积累有一定作用,且能保持较高的SOD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果实内VC含量的下降,显著地提高好果率,延缓了果实的成熟与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7.
从采收成熟度、预冷技术、物理保鲜技术、低温贮藏、冰温贮藏、变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臭氧保鲜、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并对桃果实贮藏保鲜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采收成熟度、预冷技术、物理保鲜技术、低温贮藏、冰温贮藏、变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臭氧保鲜、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桃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并对桃果实贮藏保鲜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龙果果实水分含量较大,采收期多为夏季,果实容易腐烂,且采后病虫害严重,不易贮藏和运输.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以及采前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应深入研究火龙果采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探索更加绿色安全、多技术融合的火龙果贮藏保鲜技术和综合控制体系,以期为我国火龙果高品质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南果北运"产业链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挂机自动冷库变温贮藏保鲜肥城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城桃属珍稀名优品种,果实大、汁多、香味浓,属桃中极品.但肥城桃果实成熟后,贮藏期很短,极易腐烂、变质.因此,肥城桃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设计研制的挂机自动冷库,为肥城桃保值增值、减少经济损失及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预贮对大久宝桃果实冷害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不同贮藏模式下对大久宝桃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久宝桃在0℃恒温贮藏条件下,30天以后开始出现冷害症状,20℃货架期条件下3天出现果实软化能力下降,出汁率下降;而8℃预贮15天的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显著地促进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导致果实的商品性能下降,而失去应用价值;8℃预贮5天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硬度和TSS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大久宝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贮前处理及贮藏条件对桃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贮前进行钙(Ca)、赤霉素(GA3)、水杨酸(SA)、1-甲基环丙烯(1-MCP)、预冷、热激、辐射等处理和温度、相对湿度、O2和CO2气体组分等贮藏条件对桃果实生理变化的影响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笔者对"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对蟠桃果实的品质调控和适时采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蟠桃品种英格尔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新疆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100-110天;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期逐渐升高,至70天后开始平稳下降;此外,抗坏血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增长迅速,盛花后50天时开始下降至90天后略有回升直至采收,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由此认为,英格尔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100天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桃果实风味物质的研究背景,以及冷敏果实冷害产生的原因,描述了果实特有的香气成分、果实的风味阈值,探讨了桃果实香气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和前体物质,提出桃果实可能的特征风味物质合成途径,以期阐明桃果实冷害及低温下特征风味物质合成机理,据此建立和完善采后低温贮藏技术,进而为桃果实在冷藏期间以及冷藏回温后风味保持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1-MCP对蟠桃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蟠桃(Prunus perisica L.)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营养成分、呼吸强度、果胶酶(Pectase)、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果实酸度的降低,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没有影响;降低呼吸强度,抑制呼吸跃变的发生;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处理前期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贮藏后期使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0.25μl/L1-MCP处理使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余江平 《耕作与栽培》2013,(2):34-34,41
果业以其较大的经济生态效益,以及其社会需求、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特性,已成为贵阳市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桃是贵阳市果树产业中重要树种之一,随着桃产业不断发展,产量低、品质差、果农收益低等问题制约了桃产业发展。本文就贵阳市桃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贵阳市桃产业发展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丽江雪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分别经0.5、1.0、1.5、2.0μL/L浓度的1-MCP处理后,放置在(3±1)℃冷藏条件下贮藏27d及货架3d(16+2)℃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丽江雪桃的后熟和衰老进程.显著降低果肉褐变指数.较好地保持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维持果实硬度,抑制失重率的增加,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2汕L,L浓度的1-MCP处理对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失重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控制果肉褐变以1μL/L浓度的1-MCP处理效果为好。各浓度的1-MCP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To maintain peach and nectarine quality after harvest,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is used. Low temperatures induce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in peach, but the effect of cold storage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he fruit before it is damaged by chilling injury syndrome remains unclear. To evaluate the cold storage effect on the sensory quality two peach cultivars (’Royal Glory’ and ‘Elegant Lady’) and two nectarines (’Ruby Diamond’ and ‘Venus’) were harvested at a standardized firmness level and subjected to quality evaluations and sensory analysis at harvest and after storage at 0 °C for 35 d. For both time points, a supplementary ripening followed such that homogeneous flesh firmness and suitability for consumption was achieved.The fruit segregation through the Durofel firmness (DF), evaluated using a non-destructively method (Durofel device), allowed the formation of a uniform group of fruit in terms of flesh firmness (FF), showing scores between 45.1 and 55.9 N. The average FF in fruit ripened immediately after harvest was 22.9 N and 25.6 N in fruit ripened after cold storage for 35 d.The “acceptability” of fruit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aroma”, “sweetness”, “juiciness”, “texture” and “flavor”. Only the “acid taste” parameter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cceptability” or with the other parameters evaluated.It is possi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sensory qua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peach and nectarine ar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cultivar and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time elapsed after harvest. In general, it was confirmed that nectarine cultivars have a more consistent quality than peach cultiv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