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筛选高效诱芯,研究其科学使用技术,为提高性诱剂诱捕目标害虫效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09-07―09,选用桃小食心虫2种诱芯及桃小食心虫与金纹细蛾的单一诱芯和复合诱芯,在陕西省白水县选择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混合发生的苹果园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桃小食心虫2种不同诱芯的平均日诱蛾量和不同时段诱蛾量均无显著差异,而诱蛾量的动态趋势有一定差异。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单一诱芯的诱蛾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复合诱芯;不同时段诱蛾效果表现为,试验初期桃小食心虫单一诱芯的诱蛾量极显著高于复合诱芯,而金纹细蛾单一诱芯在整个试验期间诱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复合诱芯;单一诱芯和复合诱芯诱蛾量动态比较一致,单一诱芯的诱蛾高峰均高于复合诱芯。【结论】桃小食心虫2种诱芯都能起到诱集成虫的作用,但A诱芯能更好地监测成虫的发生动态。在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混合发生的果园,将2种诱芯分开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试验,对3种载体的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蛾灵敏度、诱捕效率和持效期等性能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时间段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诱芯A(PVC管型)、诱芯B(天然橡胶型)和诱芯C(复合橡胶型)的诱蛾灵敏度分别为78.4%,95.2%和92%;在诱捕效果上,诱芯C(复合橡胶型)的日平均诱捕量和最高单日诱捕量均要高于其他2种诱芯,其中日平均诱捕量分别比诱芯A和诱芯B高74.2%和39.2%,最高单日诱捕量分别比诱芯A和诱芯B高61.9%和54.5%;在持效期上,诱芯C的持效期明显高于诱芯B和诱芯A,在本试验条件下诱芯C的持效期在35 d左右,诱芯B和诱芯A分别为25 d和15 d.  相似文献   

3.
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大豆食心虫诱捕防治技术,采用两种性诱芯(橡胶塞性诱芯和塑料细管性诱芯)和两种诱捕器(水盆和粘胶板),研究了其诱蛾效果。结果表明:橡胶塞性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塑料细管性诱芯的12.77倍,差异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达9.56倍,差异显著。三角型粘胶板的平均诱蛾量是水盆的1.44倍,差异不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是1.51倍,差异也不显著。建议目前生产上使用橡胶塞性诱芯,优先考虑使用粘胶诱捕器。  相似文献   

4.
2017—2018年在瑞安进行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固体诱芯对二化螟雄蛾的诱捕量和持效期试验。2017年的134 d累计诱蛾量固体诱芯PVC1500最多,显著多于PVC800,PVC1000、PVC1200和毛细管诱芯无显著性差异。2018年的199 d累计诱蛾量固体PVC1500B、PVC1200B和对照毛细管诱芯无显著差异,其中PVC1500B略高于PVC1200B和毛细管诱芯。试验表明,PVC1500B和PVC1200B固体诱芯的持效期达到180 d以上,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替代毛细管诱芯,可在二化螟雄蛾全年发生期只用1枚诱芯。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固安县蔬菜产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集成技术,特选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诱芯,运用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三角型粘胶板诱捕器,对小菜蛾的引诱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性诱剂诱芯的日平均诱蛾量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性诱剂诱芯的日平均诱蛾量的3.22倍,适宜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3种不同诱捕器及2种不同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对茭白二化螟的诱蛾灵敏度、诱集量的最佳组合,进行了不同诱芯及诱捕器对二化螟的田间诱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盆式诱捕器与粒状诱芯的组合,在诱蛾灵敏度、诱蛾总量上均较优异,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瞿兰芬  肖锋 《现代农业科技》2010,(2):174-174,177
在南通市港闸区幸福街道幸福村进行2种型号诱芯诱捕斜纹夜蛾成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连续62d诱蛾,科标2号和科标0号诱芯每日每盆平均诱蛾量分别为4.78、2.21头,累计单盆诱蛾量分别为287.3、132.6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科标2号诱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7~9月在江苏省如东县进行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诱芯诱捕斜纹夜蛾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科标2号和科标0号诱芯每日每盆分别诱蛾4.76头和2.20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诱剂对棉铃虫诱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烨  朱明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2,(10):1435-1436
系统评价不同诱芯和诱捕方法对棉铃虫蛾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水盆诱捕器盆口固定一枚由宁波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毛细管性诱剂诱芯或灰色橡皮头性诱剂诱芯的诱蛾量高,诱蛾峰期、峰次明显,在棉铃虫蛾的测报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性诱剂诱捕装置系统的经济成本中,诱芯一般只占其中的10%~20%,但却是影响诱蛾量的关键所在,经常引起诱蛾量的数倍差异。通过综合考虑诱捕器及其管理的人工成本,对目前我国市场上性诱芯进行性价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假设常规诱芯为1倍诱蛾量、单价为1元时,则诱蛾量1.1025倍、1.3倍、2倍、3倍、5倍的高效诱芯的理论效能价格应该分别为2.00元、3.925元、10.75元、20.50元、40.00元;如果市场将2倍诱蛾量的高效诱芯单价压低至2元,则1只常规诱芯的理论效能价格应该是-3.375元。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提升西兰花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探索西兰花主要害虫综合性诱控制能力以及大面积应用效果,在开展对西兰花菜地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种群消长监测的基础上,采用专用性诱剂、诱芯、诱捕器组合布放及其综合布控诱杀,开展性诱剂对西兰花主要害虫综合控制效果及其田间诱杀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在浙中台州临海地区西兰花生产季节种群数量消长呈“W”型,分别为幼苗生长期(7-8月)、莲座期和花蕾生长期(9月下旬-11月中旬)、迟熟西兰采收后期(3月上旬以后),苗期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盛发危害,莲座和花蕾期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组合发生危害;采收后期为小菜蛾对侧枝小花球发生危害。通过不同性诱组合处理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诱杀效果,以A组合处理和E组合处理为最佳,每667 m2日均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84头以上,能基本控制3种害虫发生危害。其田间综合诱杀技术,以宁波产性诱制品为例,组合方式为斜纹夜蛾S型:甜菜夜蛾S型:小菜蛾蓝色型=1:1:4,田间布阵格局以梅花5点星布阵,星距原则控制在10~20 m,处理方法为诱捕器悬挂高度夜蛾类50 cm(小菜蛾为20 cm)为佳,诱芯为每30~40天更换1次,大面积组合示范应用具有良好综合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处理甘蓝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在小菜蛾及其寄生蜂半闭弯尾姬蜂寄主搜索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机械损伤植株、虫损伤植株、虫一菜复合体植株释放的挥发物比完整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对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具有较强的引诱力,且以虫一菜复合体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引诱力最强.表明甘蓝受机械损伤或虫害后的挥发物对小菜蛾和半闭弯尾姬蜂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诱捕器与诱芯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诱杀小菜蛾的最佳诱捕器与诱芯组合,试验比较了4种诱捕器和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诱蛾效果差异显著(P<0.05),诱蛾数量为屋脊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干式圆柱型诱捕器。诱芯的诱蛾效果受诱捕器的影响,屋脊型诱捕器中,2种诱芯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诱捕器中,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显著优于塑料毛细管型诱芯(P<0.05)。综合来看,屋脊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或塑料毛细管型诱芯、漏斗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这3种组合的诱蛾效果最佳,适用于小菜蛾防治。  相似文献   

14.
沙芥饲养小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沙芥饲养,构建了小菜蛾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o),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0.186 4,76.304 8,23.251 9和3.718 6。分析小菜蛾种群对干扰的反应时间,发现其抗药性很强。  相似文献   

15.
 6种新型苯甲酰基脲类几丁质抑制剂对小菜蛾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化合物对小菜蛾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9a~9d的杀虫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杆菌复配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20与生物杀虫剂Success混配制成复配剂,对2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和菜青虫(Pierisrapae L.)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制剂可以有效防治菜青虫和抗性小菜蛾幼虫,其防治效果和杀虫速度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Bt菌株20和生物杀虫剂Success,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砂地柏精油的熏蒸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砂地柏精油处理玉米象,赤拟谷盗,粘虫和小菜蛾的成虫或三龄幼虫。结果表明:砂地柏精油对上述4种试虫都有较强的熏蒸活性,且对鳞翅目的的粘虫和小采蛾三龄幼虫的熏蒸活性明显高于对鞘翅目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熏蒸活性最高,其毒力次序为小菜蛾〉粘虫〉赤拟谷盗〉玉米象。  相似文献   

18.
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拒食活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林  李明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562-564
采用浸渍叶碟法分别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拒食效果,选择性拒食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58X-3.73和Y=3.08X-5.64,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41和2.88 mg/mL;非选择性拒食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95X-1.54和Y=1.93X-1.21,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27和1.64 mg/mL;其中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效果好于对小菜蛾幼虫的效果,而对小菜蛾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效果好于对菜青虫幼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毒力及体内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浸渍法和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毒力及对小菜蛾体内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的第5d,顶孢霉菌对小菜蛾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32×106个.mL-1,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2.66+0.35x;顶孢霉菌侵染3龄小菜蛾后,处理组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下降,处理组前期,3种保护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后期处理组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处理组由于顶孢霉菌的侵染,导致小菜蛾有机体丧失免疫能力,SOD、POD和CAT活性下降,并随着时间延长,保护酶活力下降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朱九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24-12525,12529
[目的]优化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人工饲养方法,筛选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75%、光照周期L∶D=(14∶10)h的培养条件下,用吹塑纸收集小菜蛾卵,用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苗饲养幼虫;同时采用浸叶法,测定小菜蛾对5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结果]用小油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状况良好,其蛹重为5.4 mg/头,羽化率为94.0%,每雌产卵量为135.1粒;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20%氟虫双酰胺WG、150 g/L茚虫威EC、200 g/L虫酰肼SC和1.8%阿维菌素EC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0.223、1.151、93.340和0.128 mg/L。[结论]该饲养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小菜蛾的批量繁殖;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对小菜蛾有较高杀虫活性,这3种农药可交替轮换使用防治小菜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