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花棘豆水提液对油菜化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为受体,采用室内培养皿法和生化分析法,初步研究了草原有毒植物黄花棘豆水提液对受体油菜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黄花棘豆水提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化感作用,具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高浓度的黄花棘豆水提液可导致油菜幼苗根部结构发生变化,抑制油菜根尖的有丝分裂,推迟分裂时间;同时还发现黄花棘豆水提液可降...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对苍耳丙酮提取物Ⅲ-1的抑菌成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苍耳丙酮提取液Ⅲ-1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2~7、9~11和19、21等10个流份中,其中流份5的抑制率达到51.00%;通过薄层层析分离和GC-MS联用仪鉴定,发现苍耳素Ⅲ-1的主要抑菌成分有呋喃甲醛、5-羟甲基糠醛、4-羟基-4-甲基-2-戊酮等.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6-(哌嗪-1-基)-去氢骆驼蓬碱酰胺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结合前期的衍生化研究,设计并合成了15个新型6-(哌嗪-1-基)-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并对其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50μg/mL下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梨树腐烂病菌Valsa pyr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化合物5j对棉花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活性,抑制率达61.7%,强于阳性对照啶酰菌胺。  相似文献   
4.
顶孢霉Ahy1菌株孢子乳悬剂的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从7种食用油,5种乳化剂,5种紫外保护剂和3种抗生素中筛选适合于顶孢霉Ahy1分生孢子粉乳悬剂的助剂配方。结果表明,姜油与顶孢霉Ahy1分生孢子粉混合贮130 d,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对孢子的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在乳化剂、紫外保护剂和抗生素的筛选中, 综合与Ahy1分生孢子粉的湿润力和生物相容性,选择吐温〖CD*2〗80与OP〖CD*2〗10的混剂为Ahy1孢子悬浮剂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湿润剂,腐植酸为紫外保护剂,硫酸链霉素为抗生素。以上助剂与顶孢霉孢子粉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亚麻籽油经甲酯化后,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其中α-亚麻酸进行分离纯化,以α-亚麻酸质量分数和提取率作为衡量纯化效果的指标。经单因素试验确定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操作范围,并利用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了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即蒸馏温度90℃、蒸馏压力0.8 Pa、进料速度0.87 mL/min、刮膜转速287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α-亚麻酸含量为81.15%,提取率为78.20%。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黄瓜黑星菌、黄瓜枯萎菌、茄立枯丝核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不同溶剂、不同方法获得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提取法和冷浸法为其适宜的提取方法,甲醇则为最适提取溶剂。在孢子萌发法试验中,骆驼蓬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冷浸法,提取溶剂为甲醇)对番茄灰霉菌、黄瓜枯萎菌、番茄早疫菌、黄瓜黑星菌等4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060、0.199、0.105、0.223g/mL。在黄瓜子叶法测定中,处理36h后,骆驼蓬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EC50分别为1.495和1.557g/mL。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三唑锡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叶片喷雾法,以亚致死剂量LC10(0.159 mg/L)和LC30(0.247 mg/L)三唑锡处理二斑叶螨敏感品系后,测定不同时间段其体内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酶比活性,为二斑叶螨对三唑锡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二斑叶螨用LC10和LC30剂量的三唑锡处理3、6、12、24和48 h后,与对照相比,其体内GSTs、CarEs和MFOs酶比活性,随时间增长,均不同程度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LC30处理组GSTs酶比活性明显高于LC10处理组,在6和24 h时达到最大;LC30处理组的CarEs酶比活性高于LC10处理组;LC30处理组的MFOs酶比活性高于LC10处理组且LC10处理组CarEs和MFOs酶比活性均在48 h时...  相似文献   
8.
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显著变化是二斑叶螨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制。为了揭示二斑叶螨对甲氰菊酯抗性产生的解毒酶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方法分析二斑叶螨实验室敏感(SS)和田间种群(LZ-R、GN-R、WW-R、TS-R和LX-R)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eome P450 monooxygenases, P450s) 及羧酸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 CCEs)基因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不同解毒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不同。WW-R和TS-R种群中TuGSTd05以及LX-R种群中TuGSTd01和 TuGSTd06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为SS种群的1.42~2.34倍,而GN-R种群中TuGSTd04,LZ-R种群中TuGSTd05 和GSTd09表达量显著下调,为SS种群的0.41~0.70倍;P450s基因CYP406A1 和CYP4CL1表达量在LZ-R、GN-R以及WW-R种群中均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1.80~4.88倍,此外,CYP387A1在LZ-R种群中显著上调2.19倍,而在LX-R种群中显著下调0.42倍;CCEs基因TuCCE-35表达量在WW-R和TS-R种群中显著上调,分别为SS种群的2.82和3.09倍,而TuCCE-36基因在所有种群中的表达量均不显著。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中解毒酶基因GSTs、P450s 和CCEs的显著上调或下调可能与甲氰菊酯的抗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室内选育出的截形叶螨敏感品系和抗哒螨灵品系的杂交和回交试验表明:所测得的截形叶螨正交F1SR(SS♀×RR♂)和反交F1RS(RR♀×SS♂)代的显性度DSR和DRS分别为0.40和0.60,表明抗性由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两个D值(DRS和DSR)95%置信限有重叠,并且经t检验,两个D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证明截形叶螨对哒螨灵的抗性遗传为常染色体控制;回交F2代(BC1RS和BC1SR)的实际死亡率和期望值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χ2=9.72,df=9,P0.05),表明抗性遗传由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和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为指示菌,采用体积比30:2的氯仿-丙酮混合溶剂为淋洗液,对苍耳提取物Ⅱ的抑菌成分进行了2次柱层析分离,追踪分析并鉴定活性较高的流分.结果表明,1次分离抑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流分2,3,4,5中,流分3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长的抑制率最高(96.79%);2次分离抑菌活性成分集中在流分2和3,流分2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长的抑制率为38.25%,流分3对黄瓜黑星病菌生长的抑制率为49.12%.GC/MS测定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Ⅱ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十八烷酸等有机酸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