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别通过25、30、35、40℃,持续2,4、6、8d对20份粳型水稻品种实施处理,以确定持续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和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粳型水稻品种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影响;35℃、持续8d和40℃的高温显著地影响成苗率;高温可以促进根、芽细胞的伸长,然而其芽在2d,根在6d以上的40℃高温中生长减弱停止;持续30、35、40℃的高温将导致粳稻品种根数不同程度的减少。粳稻品种的耐热性在遗传上存在差异,这为耐热性粳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温胁迫下菠菜种子萌发特性及耐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个菠菜品种的种子在萌发期进行15、30、35℃处理,研究高温对其萌发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胁迫温度下各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活力、发芽势和发芽天数进行分析,并对各品种耐热系数α作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的耐热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是菠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30℃和35℃的高温下各菠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15℃处理,但不同高温对不同菠菜品种的平均发芽天数的影响不同;30℃是适宜菠菜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胁迫温度;通过耐热性综合评价,将菠菜品种分为耐热、中耐热和不耐热3类,"史贝斯"、"圣菲尔"、"群多"、"至尊宝"和"东京绿"属于萌发期耐热品种,"班德"和"世纪绿"属于萌发期中耐热品种;其余品种不耐高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索减轻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的方法。[方法]利用低剂量电子射线播前辐射处理3种不同积温的粳稻种子,在芽期进行5℃/10 d和2℃/6 d人工低温胁迫,以存活率为指标,评价辐射对粳稻芽期耐冷性的影响。[结果]适宜剂量的电子辐射能够提高粳稻芽期耐冷性,在5℃/10 d胁迫时幼芽存活率最高增加了17.7%,2℃/6 d胁迫时幼芽存活率最高增加了33.4%,并且辐射处理间的差异为显著。[结论]不同粳稻品种对电子射线的敏感性不同,适宜的辐射剂量范围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温处理研究了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的种子萌发特征和耐热性.结果表明,相比25℃和30℃处理,35℃高温处理延迟了种子萌发高峰的出现.但对发芽历程无影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不同品种所受影响程度不同;胚根长度和胚芽长度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是评价苜蓿耐热性的合适指标;胚根长度和种子活力具...  相似文献   

5.
不同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与糙米品质的关系,为稻米安全储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两个典型籼稻品种IR110,IR124以及两个典型粳稻品种沈农265和辽粳294,将其糙米于-15,5,25,41℃条件下自然储藏180d,研究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脂肪酸在不同温度下均随时间呈倒抛物线变化,但不同温度下波谷出现的早晚和幅度不同,温度越高波谷出现时间越早,波幅越大。表明高温条件下稻米内脂肪酸生化反应剧烈,高温不利于稻米安全储藏。从蛋白质含量上看,各温度条件下变化均不明显,表明稻米在储藏过程中,其品质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率41℃时最大,5℃时最小。就食味值来说,不同温度下2个粳稻品种均优于2个籼稻品种,而无论籼粳稻品种,在-15℃和5℃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食味稳定,在25℃和41℃高温条件下食味变化剧烈。籼稻和粳稻的糙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品质都会发生改变,其中蛋白质含量随储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较小,脂肪酸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呈倒抛物线趋势,直链淀粉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增加,食味值随储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高温对不同水稻品种花粉活力及籽粒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杂交籼稻汕优63、特优559和常规粳稻武育粳3号、华粳1号为材料,于抽穗期用35℃及其以上高温胁迫处理,研究了高温对花粉活力和籽粒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35℃胁迫1 d,供试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均下降;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供试品种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都急剧降低;水稻抽穗期受高温的危害存在品种间差异,相同条件下,杂交籼稻汕优63和常规粳稻武育粳3号受高温的伤害分别明显小于同类型品种特优559和华粳1号;花粉活力降低是高温导致籽粒结实率大幅度降低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农42、东农43、东农163、合丰25、绥农10号采用4、8、12、15、20、25℃6种发芽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4℃和8℃温度过低,在调查期间种子一直没有发芽.其他几个温度的发芽率以15℃最高,12℃最低.同一温度不同品种的发芽率、平均芽长在品种问差异显著,说明种子萌发受遗传因素影响,同一品种不同温度之间的平均芽长随温度的升高依次升高.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芽期耐碱品种,试验以46份寒地粳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3质量比的Na_2CO_3+NaHCO_3混合碱液,在水稻芽期对供试水稻品种进行耐碱筛选。对芽长、根长、芽率、根重、芽重5项指标进行相对碱害率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水稻品种芽期耐碱性强,其中龙稻17、龙稻22两个品种芽期耐碱性较强;五优稻1号芽期耐碱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以7个芽菜型甘薯品种为材料,研究在5种不同光照强度及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薯芽的生长情况及品质特性。结果表明,30 ℃是薯芽最佳的生长温度;15 W灯光的光照强度下,薯芽生长最好;渝苏8号在35 ℃和25 W 条件下,薯芽的蛋白质含量最高,25 ℃和15 W条件下,薯芽的花青素含量最高,30 ℃和5 W条件下,薯芽的V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温对棉花花粉活性及蕾期花粉发育的影响,明确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探究花粉萌发率与结铃率和铃重的关系以及花药抗氧化酶活性与品种耐热性之间的联系。选择陆地棉耐热和感热品种,现蕾期至开花期用花粉离体培养法将花粉培养于26、28、30、32、34、36℃等6个温度下检测花粉萌发率,并同时挂牌标记当日开放的花朵,待吐絮后收获棉铃,统计结铃率和铃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培养下,花粉离体萌发率不同,30℃是花粉萌发的最适宜温度,相比当日高温对花粉活性的影响,蕾期花粉发育阶段对高温过程更敏感,蕾期遭受10d高温会阻碍花粉发育,导致花粉萌发率下降,花粉活性会影响棉花结铃率和铃重。高温期花药中POD、CAT和APX 3种酶活性升高,高温期POD、CAT和APX等含量越高的品种(系)其耐热较强,棉花抗高温逆境的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高低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东北粳稻芽期耐盐碱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以东北三省耐盐碱性不同的40份粳稻为试验材料,在3个盐碱胁迫处理(25、50、75 mmol?L‐1 NaHCO3)下进行芽期耐盐碱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盐碱胁迫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间表现耐盐碱程度不同;在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随着盐碱处理浓度的增加,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率、芽长、根数、根长、干重呈下降趋势.通过试验筛选出长白10号、通88‐7、农大3号、富源4号和通育318共5个耐盐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香稻品种的耐盐性,筛选出适应新疆盐渍化稻区的香稻耐盐品种。【方法】分析不同NaCl浓度(0、3、6、9和12 g/L)对20个香型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香稻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成活率及叶片成活率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中、高盐浓度(9、12 g/L)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芽长和根长,减少根数,致使盐害指数增加;同一盐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材料的耐盐表现有差异。【结论】香型水稻品种的芽期和苗期的适宜筛选NaCl盐浓度可为6 g/L,超过其浓度对水稻的萌发及苗期生长均不利;粮香6-4香型品种的芽期和苗期的综合耐盐性好,97-4-3、粮香2-1、新策粳1号、新粳香1号、新粳香83号和新粳香8号的芽期耐盐性强,以上香稻品种可作为耐盐的香稻品种或资源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 ℃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 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有机胺在低温下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桂芳  王晓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39-19141,19175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条件下有机胺(PTAB)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发芽和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在3个低温(5、10、15℃)处理下,用0、10、20、50、100 mg/L不同浓度的PTAB对小麦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洒处理,考察对2个冬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PTAB对不同低温下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发芽势、芽长、平均根长、最大根长和根活力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2个冬小麦品种的影响趋势一致。在5℃低温下以浓度50 mg/L处理效果最好,在10~15℃低温下以浓度10~2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PTAB对供试的冬小麦抗寒性均有影响,在不同低温下PTAB起到促进生长和抑制生长作用的浓度有区别,表现出处理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时,PTAB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温度增高时,PTAB的浓度比较低时效果好。高浓度的PTAB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在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PTAB对小麦的发芽和幼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海燕  罗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8-7468,7490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在次适温下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采用0、0.05%、0.10%、0.20%和0.40%5个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小白菜种子,在次室温下(15±1)℃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可提高次室温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和根长。以0.10%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30.43%和18.42%,发芽指数、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47.58%、30%和91.86%,芽长和根长分别提高30.41%和15.04%,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促进次适温下小白菜种子萌发的最佳羧甲基壳聚糖浸种浓度为0.10%。该研究为羧甲基壳聚糖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0、3、6、9、12和15 g/L 5个NaCl单盐浓度下,对40份新疆引进或自育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筛选,以期获得极端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同时研究了不同NaCl溶液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均随盐浓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高浓度盐溶液显著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但材料间有较大差异;延迟种子发芽时间,抑制生育进程;筛选出芽期极端耐盐品种6份,其中2级3份,3级2份,4级1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以比较二者对Ni2+胁迫的耐受力。[方法]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Ni2+胁迫对水稻和白菜种子发芽率、根伸长及早期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浓度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处理浓度增至30.0 mg/L时水稻种子发芽率与对照及同浓度下白菜种子发芽率相比显著降低;1.5 mg/L及以下处理浓度可刺激水稻根伸长,3.0 mg/L以上处理浓度则抑制水稻根生长;1.5 mg/L处理浓度Ni2+胁迫至96 h可显著刺激白菜根的伸长,处理浓度达30.0 mg/L时各个胁迫时间均可显著抑制根的伸长;3.0 mg/L处理浓度下胁迫96 h水稻根长显著短于白菜根长。Ni2+胁迫对水稻及白菜芽长影响较小,72 h内各个处理浓度下水稻及白菜芽长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对于侧根影响最为明显,30.0 mg/L处理浓度下水稻和白菜均无侧根产生。1.5 mg/L及以上处理浓度胁迫均可显著抑制水稻及白菜鲜质量增加,但二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Ni2+胁迫对于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长影响较白菜敏感。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10个白三叶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ivendel、Durana、Tribute、Tahora II、Prop、Barbzan、Haifa、Alice、Dutch White、Huia 10个白三叶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处理温度(30℃、25℃、20℃、15℃和10℃),测定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根尖长等指标,旨在揭示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Rivendel、Tahora II和Dutch White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Durana、Prop、Haifa和Alice在25℃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达最大值,而Barbzan和Huia在20℃时表现较好。Tribute在25℃时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达最大值。15℃时10个白三叶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较20℃时有所降低且种子发芽指数和根尖长下降显著,10℃时降幅更为显著。10℃和15℃均不利于白三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氮素水平对粳稻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秋光和辽粳5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各处理的水稻根数、最长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及其根系活力差异不显;在拔节期,高氮素水平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根系生长和活力变化的转折点,抽穗期后根系各性状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高氮水平下根系各性状降幅较小,这说明适当提高氮素供应水平有利于维持后期根系活力,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