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pcDNA3.1( )为载体,构建了中国流行株HIV-1gag-gp120嵌合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并以pIRES1neo为载体,构建了gap-gp120与IL-2/IL-6共表达的2种核酸疫苗质粒。将核酸疫苗质粒在体外转染BHK-21细胞,ELISA方法检测到3种核酸疫苗质粒均表达了目的HIV-1结构蛋白。将核酸疫苗质粒免疫小鼠,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能检测到含有gap-gp120的核酸疫苗质粒免疫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明显改变;而与IL-2/IL6共表达的2种核酸疫苗质粒使免疫鼠CD^ 4、CD^ 8T细胞数量明显升高,ConA和LPS诱导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CTL活性明显提高,表明IL-2和IL-6有效地发挥了免疫佐剂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猪瘟病毒(HCV)E2囊膜糖蛋白基因免疫表达的抗原在小白鼠胫前肌中的分布及消长,结果:HCV E2基因疫苗pCDST接种小白鼠胫前肌后,表达的E2抗原主要分布于肌纤维膜上,少量分布于肌纤维间,在细胞浆中很难检测到E2抗原;用HCV基因疫苗免疫后1d,E2抗原已有表达,13d抗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30d仪检测到少量抗原。  相似文献   

3.
免疫鸡羽毛根中火鸡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剂量的商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经腹腔免疫1日龄非免疫鸡,于第3周采集羽毛根,分别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即经过滤获取脱细胞的游离物)接种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第3、4、5、6周,2种方法都分离到病毒,第7周仅直接法分离到病毒,而第8周2种方法都没有分离到。根据分离到病毒的细胞病变(CPE)特征,结合地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核酸探针检测结果,表明HVT免疫鸡羽毛根中含有可脱离细胞的、具有感染性的疫苗株HVT粒子,且其可检出时间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禽流感病毒(AIV)的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是其主要保护性抗原。本研究参考已发表的H7亚型AIV的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H7HA特异引物,以AIVA/Afri.Star./Eng-Q/983/79/(H7N1)(A/Afri.Star./Eng)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1条1.7kb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定向克隆到pUC18中,对其5′端及3′端部分序列测定后,确证其为HAcDNA。将HA基因置于SV40启动子和增强子下游,构建了这一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SVH7。以此质粒100μg肌肉注射免疫3周龄SPF鸡6只,4周后以100倍鸡胚感染剂量(EID)的HA基因同源病毒对所有鸡进行攻毒,1周后以棉拭子进行泄殖腔病毒分离;免疫后1~6周每周对所有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I抗体。结果,100μg免疫组鸡病毒分离数为0/6,对照组为6/6;攻毒后1周免疫组鸡HI效价为1∶32~1∶64,对照组为1∶4~1∶16。表明所构建的HA基因表达质粒可作为基因疫苗诱导鸡产生免疫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5.
以昆明小白鼠为试验动物,研究了化学佐剂对猪瘟病毒E12囊膜糖蛋白(HCV E2)基因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用印度墨水活体染色法筛选促进印度墨水在肌肉中扩散的化学试剂,并用筛选到的化学试剂与pCDLacZ混合肌肉注射小白鼠。结果表明,斯苯和甘油能较好的促进LacZ基因在小白胫前肌中表达,提示斯苯和甘油可作为基因疫苗的化学佐剂;用斯苯和甘油按比例混合配制HCV E2基因疫苗质粒pCDST免疫小白鼠,其抗  相似文献   

6.
肉用鸡垂体—肾上腺轴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维茵肉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了垂体-肾上腺轴在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强毒株攻击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IBDV强毒株攻击后,试验鸡垂体-肾上腺轴活动加强,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F)上升,抗IBDV抗体、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3(IL-3)上升,T淋巴细胞转化率下降。未经IBD疫苗免疫的鸡由于免疫系统遭到IBDV破坏,在IBDV强毒株攻毒后,抗I  相似文献   

7.
采用腹腔的接种1次脾内注射禽呼肠孤病毒(ARV)蛋白免疫小鼠,经3次融合后,共筛选8株分泌抗禽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可与ARVS1133株,FDO株发生反应,而与IBDV,MDV,EDS-76病毒不发生反应,经亚类鉴定,AE7,AF8,BD1,DH10,EE5为IgG1;AD6,CG4为IgC2a,AG7为IgG2b。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  相似文献   

8.
用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I型疫苗株CV1988/Rispens糖蛋白B(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鸡痘病毒(FPV)疫苗株282E4免疫1日龄不同品种的鸡,来评价2种病毒株的安全性及免疫母源抗体的商品是我毒性,而对无毒源抗体的SPF鸡的毒性则不同。斑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产,fFPV-gB/R中无氨苄青霉素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9.
把SV40的增强子序列以紧邻(pSVCATLBGH)和相距2.3kb的距离克隆到小鼠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内盐基因(MT-I)启动子的上游,用以研究了在体内(invivo)环境下原核基因的增强于对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以及增强子与启动子的距离对增强于增强转录效率的影响。在建立了pSVCATLBGH和pSV2LBGH两种转基因结构的不同种系的转基因鼠后,通过分析ICR、KB(昆明白)和C57BL3种种系的pSVCATLBGH转基因鼠的6种主要器官中的CAT活性,证明SV40增强子可以增强真核基因──CAT基因的转录效率而无种属及组织特异性;通过比较ICR和昆明白(KB)两种种系的pSVCATLBGH和pSV2LBGH转基因鼠的心脏和肝脏中bGHmRNA水平,证明在转基因鼠体内,在2.3kb距离内,SV40增强子对由MT-I启动子启动的真核基因──bGH基因的转录效率的增强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DNA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了含有猪瘟病毒石门株囊膜糖蛋白(E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SE2。将pRCSE2和空载体pRC分别免疫小鼠,ELISA检测结果表明:仅pRCSE2免疫鼠可以产生猪瘟病毒的特异抗体。DNA疫苗在许多传染病研究中已取得可喜成果,因此猪瘟病毒DNA疫苗可能会成为防制猪瘟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将嗜水气单胞菌(Ah)J-1株的HEC毒素和胞外蛋白酶(ECP)分别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t)38株的脂多糖(LPS)及脱毒多糖(PS)偶联,制成3种亚单位二联疫苗;HEC-PS、HEC-LPS。将它们与AhJ-1和Et38全菌灭活疫苗一同分别免疫小鼠,并设注射PBS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显示,用间接ELISA、溶血抑制和全菌凝集试验检出这3种亚单位疫苗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国外引进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腺病毒-2型(CAV2)和犬副流感病毒病毒(CPIV)四联弱毒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增殖性良好的CPV0XN1,CAV2-XN3和CPIV-XN4株。另外还通过离体异种细胞交叉传代,获得的CDV-XN1112弱毒株;从狂犬病毒株疫苗样品中筛选出ERA836株。经试验证明这5株病毒在5代以内可作为制苗用种毒。采用静置和旋转培养法高滴度扩增这5株弱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上海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上海地区5个发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3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SH1、SH2和SH3,理化特性研究表明,3株分离毒均对氯仿、乙醚、甲醛、热(56℃)、酸(pH6以下)、碱(pH8以上)敏感。负染可见病毒以大小不等的具囊膜的球形粒子为主,囊膜上有纤突,直径为60 ̄100nm;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分散在细胞浆内,直径为45 ̄80nm。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3株分离毒均与PRRSV高免血清呈强阳性反应,而与HCV、PPV、PRV、TGEV高免血清的反应均呈阴性。综上可见,所分离的病毒为PRRSV。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CS2实验疫苗的生产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PF鸡胚生产出3批CS2实验疫苗,疫苗的病毒价≥108.5ELD50/ml。对2月龄小鸡的最低免疫量(MID)为3~30ELD50。据此,作者们建议对此种小鸡的实用免疫剂量为105ELD50。对这3批疫苗的实验结果显示:10倍的剂量(即106ELD50)对鸡不引起任何不正常现象。免疫持续期达12个月以上。在2~8℃和-15℃中分别保存9和24个月效力不变。  相似文献   

15.
用提纯的鸭肝炎病毒(DHV)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常规方法提取IgG,与1%葡萄球菌A蛋白(SPA)阳性菌悬液混合,以PH7.20.2mol/LPBS作缓冲液,制成鸭病毒性肝炎(DVH)SPA协同凝集试验(SPA-CoA)诊断试剂,同时制备阴性对照试剂。用SPA-CoA检测人工感染致死的雏鸭肝脏、含DHV强毒的鸭胚液、适应鸡胚的疫苗毒鸡胚尿囊毒的检出率均为100%。用SPA-CoA检测强毒时,样品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M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之一。70年代以来,火鸡疱疾病毒(HVT)疫苗的问世,使得本病造成的损失大大降低。但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强毒力的马立克氏病病毒(VMDV)及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疫苗免疫失败屡屡发生,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一、疫苗的种类目前常用的MD疫苗可分为三种类型。I型疫苗:为人工培育致弱的疫苗,如CV1988、814株;Ⅱ型疫苗:为自然筛选的无毒株疫苗,如SB-1、Z4株;血型疫苗:即HVT疫苗。另外,还有二价和三价疫苗,如SB-1+H…  相似文献   

17.
用人EBV转化恒河猴的自体B淋巴细胞,再以表达SIV不同抗原成分的重组痘苗病毒VAC-SIVenv、VAC-SIVgag感染,制备51Cr释放试验的靶细胞。恒河猴于制备B淋巴细胞30d后,皮下接种BV-SIVenv亚单位疫苗,每只动物1mL于强化免疫后的30、60、90d,从动物四肢内侧静脉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动物体内的CD8+Tc的动态变化。结果:19只免疫恒河猴中,有3只于强化免疫后呈现明显的CD8+Tc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在16.7%~20.2%之间,井可在体内维持3个月之久;在靶细胞数量不变,渐次增加效应细胞时,免疫细胞的CD8+Tc的杀伤活性随数量增加而增强。从而证明该SIV亚单位疫苗可使部分(16%)免疫动物产生较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宜兴赛尔生物化工厂产199、F-10、1640和DMEM细胞培养基与美国Sigma公司产199、F-10、1640和DMEM细胞培养基分别配制细胞培养液,培养SP2/0和Vero细胞系及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做细胞培养动力学比较试验。比较这两种来源的细胞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形态、分裂速度及鸡马立克氏病毒(Marek'sdiseasevirus.MDV)疫苗毒株HVT-FC126和RispensCVI988在CEF单层上增殖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国产细胞培养基与对应的四种进口培养基对细胞生长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吉林省某地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阳性猪群的4头2日龄弱仔猪实质脏器中分离到2株PRRSV,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表明,PRRSV(LV.VR-2332)抗血清与2个分离株呈阳性反应;分离到病毒的弱仔猪血清与参考株(LV.VR-2332)也呈阳性反应,而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以上试验证明,我们已成功地分离到2株地方性PR  相似文献   

20.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0,他引:46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传距离并给出了NDV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将68株NDV分为9个基因型(30株为国内分离株),其中Ⅰ-Ⅵ是早已存在的老基因型,Ⅶ、Ⅷ、Ⅸ为新发现的基因型,特别是Ⅸ为我国特有的基因型(F48EO、M3、HLJ-3、HeB-1P和NM-5)。1997-1999年我国云南、广西、甘肃、陕西、新疆等地分离的YN-1P、GX-3、H1、H2、P1、GX-1、GX-2、GS-3、SHX-2、SHX-3、SHX-6、SHX-7、XJ-2和1991年分离的HuB-1均属于Ⅶ基因型,该基因型的病毒是90年以来引起新城疫发生的主要病原。根据遗传距离和分离年代可将此基因型进一步划分为5个基因亚型,分别是Ⅶa、Ⅶb、Ⅶc、Ⅶd和Ⅶe。此外HuN-1/98、HLJ-4/95和HeH-1P属一个老的基因Ⅵ,1979-1985年分离自青海的QH-1、QH-2、QH-4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Ⅷ型。可见在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危害(Ⅰ-Ⅵ),又有新基因型(Ⅶ)的流行,更有我国独特Ⅷ和Ⅸ基因潜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