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RNA病毒,引起一种急性传染性肝炎—戊型肝炎(HE),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饮用被HEV污染的水而引起。其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群中发生比较普遍,在一些地区可占到急性病毒性肝炎的50%,是导致发病和病死的重要因素。中国是戊肝高流行区,发病数、发病率均呈现连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人类对HEV普遍易感,在孕妇中可导致流产或死亡,病死率高达到20% ̄30%,易感人群以大龄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幼儿少见。HEV不仅可以侵犯人类,而且可以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和传播,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在此,从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其疫苗的研制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是一种广泛传播流行的人兽共患病,而我国是猪戊型肝炎和人戊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故亟需建立一个兼具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的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检测诊断方法,以维持一个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和人畜和谐相处的公共环境.现根据相关文献,对猪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及评估方法等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为建立一个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猪戊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及其预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上海市2005-2010年的猪戊型肝炎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并进行了模型评价.结果表明:GM(1,1)模型精度检验结果为优,能精确地模拟猪戊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应用该模型预测上海市2011年、2012年猪戊型肝炎的感染率分别为19.25%和18.34%.  相似文献   

4.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发的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其宿主广,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文章通过对其病毒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感染宿主、流行状况、诊断、疫苗研制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结合广西HE的流行特点及其毒株基因型,提出今后应加强广西HE分子流行病学、病原学、病原生态学、疾病传播及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快速特异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戊型肝炎是肝炎病毒科肝炎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亚非拉的许多卫生设施欠佳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水传播性传染病是其特点.一系列的证据也表明,在有家猪和野猪等戊肝动物宿主的工业化国家,戊肝病毒伴随肝炎也有全国性个例散发,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基于各个戊肝病毒隔离群之间广泛的基因多样性,戊型肝炎序列被划分为四种基因型:基因1型包含了在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流行毒株;基因2型发现存在于墨西哥和几个非洲国家;基因3型分布广泛,在世界上除了非洲以外的许多国家的家猪和散发急性戊肝病例分离到;基因4型包含了单独在亚洲国家的人和家猪分离到的毒株.本文综述了时下对不同型戊型肝炎病毒在基因多样性,地理分布和动物传染各方面的认知,以及毒株遗传和演化的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物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发的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其宿主广,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文章通过对其病毒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感染宿主、流行状况、诊断、疫苗研制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结合广西HE的流行特点及其毒株基因型,提出今后应加强广西HE分子流行病学、病原学、病原生态学、疾病传播及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快速特异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等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昆明地区犬戊型肝炎(HE)流行的情况,共采集血清样本268份,其中包括昆明主城区家庭散养犬血清样本163份,养犬场犬血清样本65份,城市流浪犬血清样本40份。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上述血清样本进行HEV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268份犬血清中HE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48.51%,城市流浪犬HEV抗体阳性率较高,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犬HEV抗体阳性率有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犬戊型肝炎已经普遍流行,尤其以流浪犬HEV的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经消化道途径传播,是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的致病因子。戊肝最早是1980年在印度发现的。1983年HEV首次被分离到。被病毒的基因组一直到1991年才得以测序。并在1989年东京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9.
对从河南省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周口等5地市采集的133份血清样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Virus,HEV) IgG抗体分析;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对从郑州、中牟、新郑、济源、濮阳等5个地市采集的200份粪便样品进行HEV RNA检测.检测结果表明,79.70%的血清为H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等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控制相关传染病传播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结果的相关数据,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在11 938名从业人员中,检出职业禁忌人员60人,占0.50%.其中肺部结核或疑似者29人,占0.24%;甲型肝炎阳性20人,占0.17%;戊型肝炎阳性7人,占0.06%;梅毒抗体阳性4人,占0.03%;未检出皮肤病及肠道带菌者.不同职业人群中疑似活动性肺结核和梅毒抗体阳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性别对体检不合格率没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体检总检出率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 <0.01).结论 本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仍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其感染途径和感染时间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1.
广西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各地猪群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点,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来自广西11个市34个猪场及南宁市某屠宰场猪血清中的抗HEV抗体,并比较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猪抗HE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检测的34个猪场均为抗HEV抗体阳性猪场;537份血清中有448份呈阳性,阳性率为83.4%;其中2月龄以内、3-4月龄和5月龄以上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0%、47.0%和95.5%,差异显著(P〈0.05);广西各地区猪群抗HEV抗体阳性率均在70.0%以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广西猪群普遍存在HEV感染,且母源抗体消失后,猪群抗HEV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流行于人群当中的传染性肝炎主要有甲肝和戊型肝炎。下面介绍甲肝病人家属的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云南省猪群戊型肝炎流行情况,从各地养猪场、屠宰场共采集270份血清,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法(DS-ELISA)进行血清学调查。检测结果174份样品呈HEV-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64.4%,其中养殖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6%,屠宰厂为68.9%。比较养殖场的各年龄阶段猪群显示,母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4%。本研究表明猪戊型肝炎在云南省也有存在,并呈一定的流行趋势,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猪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为了弄清上海地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的流行情况,评估其感染人的风险,于不同季节调查上海地区不同区(县)规模化猪场中不同月龄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试验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法fRT-nPCR)对9个区(县)51个猪场(次)的猪粪便标本和1个生猪屠宰中心的127份猪胆汁标本进行HEV RNA检测,结果为51个猪场次中31场次为阳性,阳性率为60.78%.1 699份猪粪便标本中201份为HEV RNA阳性,阳性率为11.83%;阳性标本季节分布明显,以夏秋季为主,平均阳性率为14.63%,而冬春季平均阳性率为5.91%;1月龄以内的仔猪感染率低于10%,为8.60%,其他均在10%~15%左右;9个养猪的区(县)中均存在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但差异也较大,最高为18.30%,而低的只有0.61%.127份猪胆汁标本中有9份为阳性,阳性率为7.09%.结果说明上海地区的猪群中存在着较为广泛的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提示密切接触者存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1999,(11)
肝炎,按病毒的类型和内在特征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俗称肝炎“五兄弟”。甲肝也有人称为急性黄胆型肝炎,其传统方式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所以只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即可预防,也可注射甲肝疫苗预防,关键还在把住食品入口关。乙肝我国发病率高,其中约有10%患有慢性乙肝。乙肝易导致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染。乙肝疫苗是主要的预防药物,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丙肝与乙肝相似,临床症状与乙肝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体检后常发现血清转氨酶(ALT)超过正常值,于是人们就开始接种乙肝疫苗。许多人认为:“我常在外面饭馆吃饭,所以要打乙肝疫苗。”“我常到外地出差,所以要打乙肝疫苗。” 以上种种对肝炎的认识是不够全面和科学的。因为,病毒性肝炎分别由甲、乙、丙、丁、戊、庚等多型肝炎病毒引起。而“病从口入”是病人的粪便污染了双手、饮水和食物,病毒被人吃了进去。经消化道传播,只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要防止病从口入。种甲肝疫苗能够预防甲肝(戊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病毒编码3个开放性阅读框:ORF1,ORF2和ORF3,其中ORF3蛋白的功能目前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功能,研究构建了ORF3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1Flag-ORF3,利用免疫共沉淀和LC/MS的方法筛选并鉴定肝细胞中可以和ORF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Ⅳ型戊型肝炎ORF3的重组表达载体,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其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正常表达ORF3蛋白,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筛选并鉴定到了7个可能和ORF3相互用的蛋白,并推测其中RPS18的可能性较大,进而推测HEV可能通过ORF3与核糖体直接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所感染的细胞中蛋白的正常翻译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戊型肝炎病毒ORF3的功能提供了线索,进而有利于揭示戊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上海市部分规模化屠宰场生猪屠宰产品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状况.从4个屠宰场采集60份猪胆汁、60份猪肝脏、印份猪脾脏、60份猪肠系膜淋巴结、160份猪粪便及61份猪血清样品.利用巢式简并引物和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HEV RNA,并对阳性扩增子进行克隆测序,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戊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率为1.08%(5/461).其中胆汁检出率为3.3%(2/60)、粪样为o.6%(1/60)、血清3.2%(2/61)、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未检测到HEY RNA.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株HEV中3株为基因3型HEV,同源性为90.7%-98.6%;2株为基因4型,同源性为94.9%.结果证实屠宰场生猪携带的HEV主要存在于胆汁和血清中.因此提示.屠宰场在屠宰时要妥善处理生猪血清和胆汁以防污染其他屠宰产品.研究在屠宰生猪中检测到基因3型HEV RNA.结果提示,至少在较为局限的群体中基因3型和4型病毒可以共存.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的研究进展及反向遗传学在戊肝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戊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在戊肝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戊肝研究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与甲、乙、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及其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EL ISA方法对128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抗-HGV检测。结果:甲、乙、丙、戊型肝炎与庚型肝炎重叠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25%、8.05%、6.12%、1.82%,以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GV最多(P<0.01)。HG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感染类型以慢性肝炎最多,高于HGV阴性患者(P<0.01);HGV阴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感染类型以急性肝炎为多,高于HGV重叠感染患者(P<0.01)。HGV重叠感染患者与HGV阴性感染患者肝功能指标除IG g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各型肝炎患者均存在HGV重叠感染;HGV无致病性或致病性较轻,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似不加重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