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瓠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源自中国7个省份的38份瓠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4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5.2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1.2%.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种质问的遗传距离,用15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38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8组,用EIGEN方法进行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3个类群13组.两种分类方法所获结果基本一致.RAPD分子标记表现出与瓠瓜的农艺性状分类和地区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对19份薰衣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明显的引物,19份材料DNA共扩增出9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0条,多态性比率为42.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数为10.4条;9条ISSR引物可将所有样品完全分开,当遗传相似阈值为0.69时,可将样品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13个品种(系)可分为2个亚类,第Ⅱ类群5个品种(系)可分为2个亚类,第Ⅲ类群1个品种(系)。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5~0.975(平均0.737)。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454 0、0.280 5和0.435 4。研究结果表明,19个新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72份制干辣椒种质资源采用SRAP和SCoT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新疆制干辣椒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其种质搜集、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10对SRAP引物组合共检测出7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69个,多态性比例为88.6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7.8个,PIC为0.819;20对SCoT引物扩增出20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174个,多态性比例为85.7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为10.15个,PIC为0.861。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74时,72份材料可被分为2个类群;阈值为0.79时类群2又可分为5组,表明制干辣椒种质间具有相对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制干辣椒种质资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制干辣椒的种质研究及利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蚕豆的遗传多样性,选用50对引物,对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资源进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引物的PIC值介于0.28~0.91之间,平均值为0.68,50对引物共获得扩增DNA条带249条,多态性条带(等位基因)为246条。利用NTSYS软件对41份非洲和湖北蚕豆种质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D-0.6957处将41份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13个品种)为埃及和埃塞尔比亚的材料;第Ⅱ类(12个品种)主要为苏丹的材料;第Ⅲ类(16个品种)包括所有湖北地区的材料。通过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高度吻合。本研究结果可为蚕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SSR标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SRAP和EST-SSR标记分析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SRAP和EST-SSR分子标记对192份国内外芝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都能很好地揭示品种间遗传关系;在31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的270个等位基因中多态性占62.08%,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检测5.45个;25对SSR引物扩增的136个等位基因中56.28%呈多态性,平均每对检测引物产生3.04个。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70时,192份材料可被分为3个类群;阈值为0.75时类群Ⅰ又可分为6组,表明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我国南部地区芝麻品种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i=2.572)较中部(Hi=2.117)和北部地区 (Hi=2.114)丰富。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芝麻种质资源,并为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南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瓜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开展南瓜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南瓜遗传多样性的分布和种质间的遗传关系,促进南瓜种质的收集和有效利用。以不同来源地、不同生态型的南瓜种质资源为试材,用CTAB方法从南瓜幼嫩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用长度为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作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从26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6个多态性引物,对76份南瓜种质资源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5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20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1.18%。表明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来自四川省名邛台地(四川省境内的名山,邛崃,蒲江一带)的65份野生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43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19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条带281个,其中多态性条带238个,多态性百分率为84.70%,遗传相似系数为0.59~0.96,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64时可将65份资源分为6个类群。实验结果表明名邛台地野生油茶种质材料间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油茶种质的保护、育种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21份香蕉种质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648对引物中筛选出38对多态性强、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2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0条,占总带数的97.6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是5.66条,多态性带数是5.33条。供试香蕉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在0.414~0.963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25。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和主坐标分析(PCA)结果基本一致:21份香蕉材料可划分为3个类群,除尖苞蕉(AA)和粉蕉(ABB)分别归为Ⅱ和Ⅲ两个类群之外,其余17份种质归为第Ⅰ类群,包含14份香芽蕉(AAA)、2份大蕉(ABB)及1份金手指(AAAB)。基因型为AAA和ABB(大蕉)的供试香蕉种质并不被简单地划分成两类,且部分基因型相同的香蕉种质之间也没有表现出紧密的亲缘关系。另外,供试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感性与其聚类群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RAPD标记的芥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44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结果从1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20个引物共扩增出177条谱带,其中多态谱带105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9条谱带和5.3条多态性谱,多态性比率为59.32%。基于RAPD标记,利用NTSYS-pc2.11构建了聚类树状图谱,遗传距离为0.70时,44份芥蓝资源可聚成六大类群。芥蓝种质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原产华南而且主要产区也在华南,遗传多样性要小于芸薹属其他蔬菜。  相似文献   

11.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个随机引物对21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22个随机引物可得到稳定的RAPD谱带,扩增带总数为135条,其中多态性带为125条,多态性比例为9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D)=0.2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10组,其中第1类包括5个甘蓝品种,另外还包括芜菁;而第2类包括白菜和芥菜2个亚类。这表明芜菁和白菜的亲缘关系较远。芜菁和散白菜的杂交后代与芜菁和其他白菜的杂交后代形态相似,不能从形态学上为李家文的杂交起源假说提供佐证。推测白菜可能起源于野生小白菜的原始类型,在向北方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选择,优胜劣汰逐渐演化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  相似文献   

12.
石斛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RAPD技术对10种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100条10bp的RAPD引物中筛选获得17条多态性引物,对石斛属的10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200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8个多态性条带。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56~0.676。根据RAPD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石斛属的10个种区分开来,划分为4类。结果表明:RAPD标记技术较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克新系列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提取19份马铃薯品种的DNA,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从1000条随机引物中初步筛选出7条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详细研究,每条RAPD引物扩增出4~9条带,共获得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3条;19份马铃薯品种的遗传距离介于0.17~0.72之间,平均值为0.39,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31~0.5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在GS=0.53处可将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划分为三类,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相符,同时也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RAPD标记简便、快速、成本低,适用于分析马铃薯遗传多样性,指导马铃薯育种实践中的亲本组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为了解花椰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花椰菜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37份花椰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条随机引物,6条引物扩增获得的总谱带数为38条,多态性谱带数为13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34.2%,利用随机引物S17对花椰菜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当遗传距离为0.41时,可将花椰菜种质资源分为4类;【结论】花椰菜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种质资源的地理来源及生育期关系不大,部分不同地区的品种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可能是由于地区间的品种互引造成的,有些品种地理近源但亲缘关系较远,有些品种地理远源但亲缘较近。  相似文献   

15.
一串红品种(系)遗传多样性RADP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园林系,北京102206)  相似文献   

16.
抗PVY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国内外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提取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新鲜叶片的总DNA,用17种RAPD引物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利用遗传多样性信息,进行亲源关系的分子鉴定。试验表明:平均每10个碱基引物扩增出6 ̄21条谱带,共获得164条特异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获得9.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为76.3%。RAPD分析表明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6 ̄0.68之间,平均值为0.35,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27 ̄0.50之间,聚类分析将37种抗PVY材料划分为三个类,聚类结果同材料的血缘关系密切,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性。根据扩增的特异性谱带可进行抗PVY马铃薯资源的分子鉴定,为抗PVY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韭菜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后选用的12个ISSR引物和15个RAPD引物分析分别产生了258和101条扩增产物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即20个韭菜品种中一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具有的带)分别为132和40条,分别占总数的51.2%和39.6%。,也就是说12个ISSR引物和15个SSR引物对韭菜不同品种的扩增可分别产生51  相似文献   

18.
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标记对10份六倍体小黑麦、1份普通小麦和1份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9个RAPD引物中,有10个引物(52.63%)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10个引物共产生385条DNA片段,其中38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9.74%,不同引物扩增带数变幅为8~71条,平均为38.5条,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98~3 054 bp,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724~0.833之间。对12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在平均GD值0.77水平上可将12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研究结果为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8份剑麻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剑麻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剑麻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后选用的8条ISSR引物和8条RAPD引物,分别产生了53条和66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44条和6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分别为83.02%和92.42%。根据2种标记的扩增结果,用UPGMA法对8份剑麻种质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9~0.80和0.52~0.76。2个标记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但有点差异,可将供试的8份剑麻种质划分为2类群,而且2个标记聚类结果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可见,剑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