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要求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严格技术规程。甘肃省河西地区是全国确定的酿酒葡萄9大产区之一,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酿酒葡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无公害酿酒葡萄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据德钦县自然特点和酿酒葡萄种植的实践经验,对酿酒葡萄建园、整形和修剪、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阐述,以期全面提升德钦两江流域(金沙江、澜沧江)产区葡萄栽培的技术,提高葡萄的果品质量,保障优质酿酒葡萄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清徐县是我国葡萄著名产区,但是近年葡萄病害发生严重。直接威胁葡萄的生产和发展。一些葡萄园由于管理不当,前期枝叶繁茂,花果累累,后期则叶片早落,烂果满地。因此大量结果的葡萄园必须在加强土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新疆的葡萄产区具有典型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不同区域葡萄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不同.通过研究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新疆葡萄病虫害区域化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病虫害进行分级和定点定株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葡萄以霜霉病为害为主,6~7月为病害初发期,8月为发病高峰期;哈密地区以葡萄白粉病及穗轴褐枯病为主,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穗轴褐枯病发病初期为5月上旬~下旬,发病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吐鲁番地区则以葡萄斑叶蝉为主,为害自每年4月初~10月,5和8月发生量最大,是葡萄斑叶蝉发生的盛期.[结论]在葡萄病虫害治理的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农药的应用,提出以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和物理机械防治为基础,环境友好农药早期防控技术为辅助措施的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新疆葡萄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北疆地区酿酒葡萄产区干旱缺水、肥水管理粗放、病虫害较多等问题,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对滴灌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水肥需求规律、合理的灌水量及施肥量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在滴施氮、磷、钾滴灌肥基础上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索有机肥和化肥的最佳配比及水肥协同作用,制定酿酒葡萄合理灌溉及施肥技术规范,提出本地区酿酒葡萄土肥水综合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为酿酒葡萄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拜城县位于天山中段南麓,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春、夏、秋三季西北风盛行.年平均气温8.3℃,极端最低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95mm,年蒸发量1838.3mm,全年日照时数2880h,无霜期165d,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极有利于葡萄果实的糖分积累和着色.是葡萄的优质产区,栽植葡萄3.3万hm2.但近年来,随着外购葡萄苗木量的增加,病虫害逐渐成了拜城县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经调查,拜城县葡萄的主要病虫害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斑叶蝉等.现将拜城县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防治方法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7.
合理施用有机肥提高葡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宋玉峰 《新农业》2005,(1):37-38
葡萄是辽宁省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我省重点产区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生产上出现了负载量高、病虫害严重、果实品质差、贮藏能力下降等问题,导致了经济效益降低,严重制约了葡萄在我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是我国红地球葡萄的主要产区之一.探讨伊犁河谷地区葡萄园生草对有机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影响.[方法]2008-2010年,在有机葡萄园设置了4种处理:有机-清耕、有机-首蓿、有机-白三叶和常规防治对照,田间调查伊犁地区有机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葡萄行间生草对其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在伊犁河谷地区红地球葡萄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葡萄箱霉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毛毡病.葡萄园人工生草可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在高温干旱年份,这三种病害发生极轻,不用防治(2008年);在当年4-6月降雨相对较少,葡萄霜霉病和褐斑病发生较轻的年份(2009年),在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或白三叶对这些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在当年4-6月降水相对较多,发病较重的年份(2010年)则会加重病情.对于葡萄毛毡病,尽管两年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分析表明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对控制该病发生有一定的效果.[结论]在有机葡萄生产中应该趋利避害,综合考虑分析有机葡萄园生草对病虫害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云南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传统的葡萄栽培成熟期为7-8月,在此期间,长时间的阴雨,空气湿度大,致使葡萄植株特别是果穗易感染各种病虫害,轻则影响当年的生长和产量,重则影响第二年结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此外,在雨季为控制病虫害蔓延,云南葡萄产区施药频繁,有些地区3-5天就要喷洒1次农药,致使农药残留超标,难以生产出优质的A级绿色鲜食葡萄和合格的酒用葡萄,限制了云南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云南葡萄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实施无公害栽培,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云南葡萄无公害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0.
广东葡萄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葡萄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限制华南地区葡萄生产的因素得以克服, 广东迎来发展葡萄的新 机遇。 为了解广东发展葡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分析广东的气候特点、 葡萄市场、 葡萄经营者及葡萄科 技现状, 并深入广东葡萄产地和邻省产区进行实地调查, 发现广东发展葡萄产业具有气候、 市场、 后发、 规模 等优势, 但目前尚存在病虫害多、 台风频发、 劳动力成本高、 科技服务队伍薄弱等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酿酒葡萄是青铜峡市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病虫害发病率高、品质影响明显、产量不稳定,在影响产量的诸多因素中,气象条件是酿酒葡萄病虫害发生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文章分析了酿酒葡萄与日照、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和酿酒葡萄发生病虫害后对产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应对防御病虫害的对策,对提高青铜峡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产区”。系统归纳了贺兰山东麓葡萄全产业链研究进展,包括栽培技术、灌溉技术、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冻害防治、气象研究、品种选育、葡萄酒特征分析、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10个方面,针对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吐鲁番葡萄产区开展了2种不同规格的避雨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其在干旱但成熟季多雨的条件下,对葡萄品质、病虫害以及植株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明显提高果实着色指数,显著提高单穗重;凡是能有效避免雨水淋到葡萄植株上的避雨栽培模式均能完全控制葡萄裂果、酸腐病的发生危害,但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2种模式的避雨栽培均能明显改变葡萄植株冠层和果实部位的温度,增加昼夜温差,增加含糖量,但果实硬度降低;各处理对植株的影响,提升了葡萄果实的固酸比和外观品质,增加商品价值。综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吐鲁番葡萄产区采用适宜的避雨栽培模式可以有效调控葡萄裂果现象,从而达到控制葡萄病害,提升葡萄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新疆葡萄生产的比较优势,对于优化新疆葡萄生产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具有积极意义。根据2014-2018年27个葡萄产区的相关统计资料,首先利用区域经济学比较方法,测算了全国葡萄产区的区位商及资源禀赋系数。然后综合指数法对各葡萄产区的各项指标得分进行加总以求得各产区的综合得分。最后对各葡萄产区综合分数进行比较优势排名。结果发现当前新疆葡萄生产区域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但单产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其主要途径是提高葡萄种植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行葡萄生产的标准化生产,合理规避葡萄种植的自然风险。  相似文献   

15.
周红 《福建农业》2012,(6):38-38
福安市是南方鲜食葡萄的重点产区,在栽培过程中果农特别注重葡萄园采后的管理,能保护葡萄秋季适时落叶,是葡萄优质、丰产、稳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地区的特点是风大沙多、降水稀少、空气干燥、蒸发量大、日照强烈、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冷凉,冬季严寒,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这里由于光热资源丰富、病虫害少,适于生产优质无公害葡萄,所产葡萄各项理化指标优于东部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葡萄建园难度较大,需要相应的配套技术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正>一、河南省葡萄产业在全国葡萄产业中的位置河南省是我国一个较大的且有一定栽培历史的葡萄产区,但不是一个主要产区。其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虽均居全国第5位,但葡萄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与兄弟省(市、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河南省存在地域优势,但省内多数葡萄产地与我国优势葡萄产区相比并不具备生态优势,而且多数葡  相似文献   

18.
1葡萄重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措施 葡萄病虫害多种多样,但常见的重要病虫害就几种,葡萄病虫害的关键期和关键措施,是成功控制葡萄病虫害的关键。现将我区重要病虫害及发生关键期及防治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虫害是对设施葡萄栽培生长带来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已成为了影响无公害葡萄生产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加强对设施葡萄栽培病虫害的防治。基于此,以甘肃省民勤县设施葡萄栽培常见病虫害为例,就设施葡萄栽培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葡萄三大产区河北省葡萄种植分布广泛,但根据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产业集中情况,全省葡萄产业可以划分为三个产区:即张家口的“怀涿盆地”产区、燕山南麓的唐-秦产区,以及冀中南产区。(一)冀西北葡萄产区。冀西北产区为张家口的桑洋河地区,面积11.1万亩,占全省的17.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