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交林中青钱柳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青杉混交林中青钱柳平均木、亚优势木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应用D、H有序样木Fisher分割法,将青钱柳的生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3年为幼林生长期.4~14年为速生期,15~26年为干材生长期,26年以后进人成熟期,对了解该树种的生长变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为合理经营、抚育间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希蒙得木1年生播种苗生长定期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苗高生长期长4个月,生长盛期为7月12日~9月12日;地径生长期长5个月,生长盛期为8月12日~10月12日;用逻辑生长曲线对苗高、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3、0.996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生长属于全期生长类型,苗高生长高峰与地径生长高峰呈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3.
观光木一年生播种苗生长发育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光木播种育苗试验,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观光木一年生播种苗苗高生长过程分为出苗期、生长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等4个时期。同时,利用生长曲线方程拟合观光木高径生长,阐明观光木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40余块日本落叶松标准地和解析木材料,结合豫西山地气候资料,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获得了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春季(4~5月)平均气温和夏季(6~7月)降水量。在豫西地区日本落叶松生长期为4~9月,此期树高生长期略大于胸径生长期,6~7月生长最迅速。分析表明,豫西山地气候条件相似于日本原产地,加之土肥沃经营得当,其生长量超过了日本原产地。  相似文献   

5.
利用40余块日本落叶松标准和解析木材料,结合豫西山地气候资料,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获得了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春季(4~5月)平均气温和夏季(6~7月)降水量。在豫西地区日本落叶松生长期为4~9月,此期树高生长期略大于胸径生长期,6~7月生长最迅速。分析表明,豫西山地气候条件相似于日本原产地,加之土地肥活经营得当,其生长量超过日本原产地.  相似文献   

6.
2010年5—10月份,在宁夏六盘山南侧的香水河小流域,应用带状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研究了华山松(Pinus armandii)树干的直径生长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华山松树干直径呈现出由收缩期、膨胀恢复期和生长期组成的日周期性变化,其最大值出现在6:00—9:00,最小值则在16:00左右。②华山松各样木树干直径日生长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即:5-6月份为匀速生长期,其日均生长量在17.65~98.11μm之间;7-8月份为快速生长期,其日均生长量在27.15~112.33μm之间;8月底—10月份为缓慢生长期,其日均生长量在10μm以下。然而,华山松树干在匀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内的直径日生长量幅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其中优势木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亚优势木和中等木。整个观测期内,华山松树干直径的累积生长过程符合幂函数曲线(R2=0.75~0.93,P<0.01)。③主成分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日最低温、日降水量、日平均辐射是影响树干直径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而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日平均饱和水汽压差等对树干径向生长的影响作用则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青钱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136-137,140
青钱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青钱柳生长快,胸径速生期6~16a,树高速生期3~7a,材积速生期6~23a;其连年生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7a、第5a和第13a,26a以后进入成熟期。在现行造林密度条件下,10~13a生时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而20a左右需再次进行间伐,以满足林木对营养空间的充分需要。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20,(1):76-77
为推动贵州省余庆县生态渔业快速健康发展,基于1981—2019年余庆县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余庆县水库区域内鱼类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余庆县水库各旬平均水温在8.9~32.0℃,鱼类生长的15℃、22℃、26℃界限水温年积温分别为5 560℃、4 089℃和3 082℃左右,总体气候条件适宜鱼类生长。鱼类能正常生长的时段为4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中鱼类最快生长期时段占全年的27.8%,较快生长期占13.9%,缓慢生长期占19.4%。  相似文献   

9.
为青钱柳的产地加工及等级划分提供依据,采集不同生长年限青钱柳,在不同温度下干燥,采用苯酚-硫酸法,考察青钱柳的最佳干燥温度及生长年限对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和干燥温度对青钱柳中多糖含量均具显著性影响,黔产青钱柳加工时的最佳干燥温度为80℃,生长年限为8年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最大林木的树干解析和年轮分析描述了林分最大两株林木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矮林树高初期生长迅速,“好”立地的最大木高生长大于“差”立地上的最大木,矮林和“差”立地上的乔林之间树高生长过程达到最高峰的年龄为4—8a,“好”立地上的乔林为12a左右。直径生长可以分为速生期和缓馒生长期,年轮波动在速生期幅度大,进入缓馒生长期后幅度小但频度加大。依据直径生长过程可以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最大木和次大木速生期为造林后6—8a的林分;第二组林木的速生期可持续到25a左右。年轮宽度的灵敏度指数在林分内最大木和次大木之间和在林分间差异都较大,刺槐矮林趋于比乔林大。生长越迅速,受到的人为干扰越强,年轮变化对于扰的反映越敏感,年轮灵敏度指数就越高。抚育间伐时常常伐去了利用价值高的个体,林分现保留木常是先前的被压木。  相似文献   

11.
论情报生长     
论述了情报生长及其特点、情报生长机理、情报生长的基本规律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阐明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利用Brody, Gompertz和Logistic模型对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6个指标进行了累积生长曲线方程的拟合和比较分析,并利用日增重描述了该水牛的绝对生长,进一步采用改进的计算方法对其相对生长规律作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曲线模型拟合的效果都很好(r2>0.95)。通过比较各个性状的拟合度,Brody模型的拟合度最大,最适合用于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研究。由Gompertz模型计算出槟榔江水牛公牛的拐点月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71月龄和1224kg;母牛的拐点月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60月龄和1079kg。公、母牛都在6月龄达到绝对生长高峰,而18月龄绝对生长速度最慢。公牛的日增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母牛的日增重出现了2个峰,一个在6月龄,另一个在24月龄。公、母牛的相对生长曲线较一致,后期生长强度明显不如前期,整条曲线大致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在幼年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的强度大,成年后趋于稳定。本研究提示应加强槟榔江水牛的饲养管理,特别应重视其母牛和育成期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后杉木人工林单木径向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将乐1982年人工栽植的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比较不同年份区间各样地内杉木平均生长速率的差异,通过划分人工杉木林单木径向生长阶段,并判定生长释放过程,揭示杉木人工林单木径向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1992-1996年各样地内杉木年平均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区间(p<0.05),且JL3样地显著低于其他样地(p<0.05);杉木的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快速生长期(1~6 a)、慢速生长期(7~15a)、稳定生长期(16 a以上)3个阶段;杉木连年生长量平均为8.38 mm/a,在6a时达到峰值,22 a达到数量成熟,呈现连年生长量逐年增加的趋势,达到生长量峰值和数量成熟的年龄有所提前;杉木在快速生长期内(1986年左右)和1994年以及2005年前后出现生长突变,在1984-1986年杉木出现35%以上的中度释放,其与林窗的形成有关,而1994年和2005年前后杉木的生长释放与近年来降水变化趋势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方式的演进入手,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对实现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可行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TDS对锥栗生长调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连地村 7年生锥栗果用林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 TDS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 TDS,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锥栗的营养生长 ,极大地促进光合作用和代谢作用 ,多分化雌花 ,增加球果数 ,显著提高坚果产量 .在展叶盛期 ,用 5 .0 g/L的 TDS喷洒叶面 3次 (每星期喷 1次 ) ,效果较为显著 ,使当年生枝条的长度缩短 1 2 %、叶片的蛋白质含量提高 45 %、叶绿素含量提高 2 0 % ,冠幅体积球果产量提高 47% ,冠幅体积坚果产量提高 5 7% ,冠幅投影面积坚果产量提高 5 0 % ,冠幅外表面积坚果产量提高 60 % .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小苍兰为研究对象,将不同浓度的Topflor水溶液通过浸球、浸湿基质以及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Topflor能明显抑制小苍兰营养生长,3种处理方式均对小苍兰株高有明显抑制效果,但高于50mg/L的浸球处理会使叶片表现出激素伤害症状。用10~75mg/L的浸球处理和0.5~2.0mg/盆的浸湿基质处理中,对增加叶宽有显著影响,而叶面喷施则无明显影响。Topflor浸球和浸湿基质处理明显增加了小苍兰叶片的厚度,但所有处理对盆栽小苍兰的分蘖均没有促进作用。Topflor对开花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开花株数、花径以及小花数等指标上,对花色及花型没有不利影响。整体来看,10~25mg/L浸球处理,25~50mg/L叶面喷施处理,以及1mg/盆的浸湿基质处理有利于小苍兰的盆栽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土壤基质与土壤含水量对蝙蝠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完善人工饲养蝙蝠蛾幼虫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基质饲养幼虫,定期测量幼虫头壳、体长、体重等发育指标并调查存活幼虫数。结果:不同土壤基质下对蝙蝠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前期带腐殖土基质的处理幼虫发育及存活率均要好于纯沙,中期对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后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显著,存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处理5纯沙饲养的幼虫存活率最高;不同含水量土壤基质对蝙蝠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显著,对幼虫存活率的影响较大,幼虫饲养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0%-60%,最佳土壤含水量为60%。结论:建议在饲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在前期及中期使用腐殖土和沙土混合作为幼虫的基质,后期使用纯沙的基质来饲养幼虫,控制土壤含水量在40%-60%之间。  相似文献   

18.
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选取660只坝上长尾鸡(公鸡331只,母鸡329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育成期体重逐渐增加,其中8~20周龄白羽、黑羽、麻羽、白花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10~20周龄银灰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8周龄银灰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芦花公鸡与母鸡育成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8~20周龄不同羽色公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8~20周龄芦花母鸡体重显著大于白羽、黑羽、麻羽、白花、银灰母鸡(P0.05),10~20周龄银灰母鸡体重显著小于白羽、黑羽、麻羽母鸡(P0.05),18~20周龄银灰母鸡体重显著小于白花母鸡(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体重绝对生长值、相对生长率减小;育成期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胸深、胫长、骨盆宽呈增加趋势,公鸡的累积生长值极显著大于母鸡,其中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骨盆宽的绝对生长值先增加后降低,体斜长和胸宽的绝对生长值在16周龄达到最大,龙骨长和骨盆宽在14周龄达到最大;胸深和胫长绝对生长值呈下降趋势;胫围在育成后期绝对生长值增加;所测得的公鸡20周龄主尾羽长度多数达21 cm以上,最长达43 cm,母鸡尾羽上翘,主尾羽长约10~21 cm,分两侧呈八字形。  相似文献   

19.
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内涵入手 ,研究了经济增长的转变标志 ,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20.
以红皮洋葱为试材,对呼和浩特地区春季播种育苗,初夏定植、秋季收获栽培方式下,洋葱营养生长期的生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苗期为70d ̄72d,叶片生长期为30d ̄40d,鳞茎胀大期为30d ̄35d,全营养生长期为147d ̄150d。同时,对茛系、叶片及鳞茎的生育规律作了初步研究探讨,为制订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