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78-9479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花色素苷的浸提条件。[方法]选取提取剂、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温度以及料液比5种因素进行梯度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剂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30min,浸提温度40 ℃,料液比1∶12。[结论]该试验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分别采用回流法、微波辅助法、闪式法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其最佳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闪式法多糖提取率高于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法,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m∶V),提取时间127 s、提取电压190 V、提取温度78℃,在此条件下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达到20.97%。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的提取率影响较大,闪式法多糖提取率高,耗费时间短,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柑橘附加值,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橘皮黄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乙醇提取橘皮黄色素的工艺,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的橘皮色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是:提取溶剂70%乙醇,料液比1∶10g/m L,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波功率为200 W。[结论]研究可为橘皮提取色素提供理论依据,为橘皮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为考察指标,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五味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煎煮3次,每次1.5 h;在此条件下,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平均得率为5.05 mg/g。[结论]优选出了珍枣安神胶囊中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该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5.
刘倩  杨志刚  罗兵  孙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92-11495
[目的]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荸荠块茎果肉中的植物甾醇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荸荠块茎果肉中的植物甾醇,对提取溶剂的种类、溶剂体积分数(V/V)、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植物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试验表明,荸荠块茎果肉植物甾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0 g/ml,提取时间为9 min,提取功率为395 W,在此条件下测得吸光值为1.502。[结论]研究可为荸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子婷  周文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6-14947,14960
[目的]研究楮果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楮果色素最适提取溶剂、最佳测定波长以及pH值,并研究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楮果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楮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提取溶剂为蒸馏水,最佳测定波长以及pH值分别为490nm和5~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楮果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楮果色素大规模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籽壳色素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油茶籽壳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籽壳色素,以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加酶量为0.8%,液固比20∶1(g∶mL),超声提取时间15 min,超声提取功率90 W,超声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为2.765。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油茶籽壳色素较酶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油茶籽壳色素吸光度提高了1.8、1.5倍。[结论]该研究优化了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籽壳色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油茶籽壳色素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邹玉红  郭琳  寇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59-12661,12675
[目的]探讨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其稳定性,为枣皮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以市购红枣为原料,NaOH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枣皮色素提取工艺;提取的色素改变pH、温度及添加氧化剂、还原剂等,观察其稳定性。[结果]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对枣皮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程度为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0.2mol/L、温度80℃、提取时间3 h、料液比为1∶15 g/ml。枣皮红色素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对碱、温度、氧化剂、还原剂较稳定。[结论]用碱法提取枣皮红色素方法简单,且提取的到的红色素稳定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巍  田仲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596-4598,4601
[目的]探讨超声波法提取锦灯笼色素的工艺条件,并研究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锦灯笼为材料,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锦灯笼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探索;同时探讨pH、金属离子、光、热、氧化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锦灯笼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丙酮石油醚混合液(1∶2)为提取剂常温下进行提取,料液比1∶20g/ml、提取功率500 W、提取时间25 min。类胡萝卜素耐高温,光、酸碱以及H2 O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研究可为锦灯笼色素的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远景  徐晓伟  余芳芳  高海成  张平  方桐辉  胡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52-13053,13057
[目的]研究从金银花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溶剂为60%乙醇(V/V),pH值为4,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绿原酸得率为4.52%。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液浓度20%,洗脱液体积为5BV,洗脱液pH值为8,洗脱液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的绿原酸产品纯度为58.3%。[结论]该试验得到了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利  包东东  刘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77-1317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乙醇提取和水提等方法对北五味子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对供试茵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2种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超临界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结论]用醇提取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对北五味子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5月下旬,选用国光膨大素、碧护、膨大增产素、TDZ、赤霉素、6-BA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北五味子栽培基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的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对北五味子的增产效果不同;国光膨大素、碧护在处理浓度为20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分别为168%和159%;膨大增产素、TDZ和赤霉素在处理浓度为5mg/L时,其相对座果率最大,依次为170%、169%和161%;而6-BA是在处理浓度为10mg/L时相对座果率最大,达168%;6种生长调节剂对北五味子果粒的膨大均没有明显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北五味子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侯微  王强  邵财  王英平 《特产研究》2009,31(4):28-29,32
目的采用DPPH法比较五味子根、藤茎及叶非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同时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为扩大五味子的入药部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五味子根、藤茎及叶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尤以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醇甲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五味子醇甲为指标,优化五味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分析煎煮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等因素及醇沉工艺中的加醇量与醇浓度。[结果]优选出的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工艺为:用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 h,滤液浓缩到1.0 g生药/m l后醇沉至80%。[结论]水提醇沉法工艺可作为五味子提取生产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茹宗玲  张换平  李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74-11175
[目的]研究月季花黄色素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作用提取月季花黄色素,考察影响黄色素提取率的因素。[结果]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提取月季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pH值2.0、料液比1:20、时间30min、提取级数3级。该条件下提取率为30.4%,色价为7.31。[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月季花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醇甲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RP-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讨了超临界CO2法萃取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的工艺条件,并建立了五味子醇甲的质量分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 ℃,萃取时间60 min,提取率可达到0.970%;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平均回收率为98.64%,相对标准偏差为2.908%,检出限为0.02 μg/L.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鲜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五味子鲜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常规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五味子鲜叶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4-羟基苯甲酸甲酯(2)、schindilactone A(3)、五味子醇乙(4)、Wuweizilactone acid(5)、五味子乙素(6)、五味子甲素(7)、五味子醇甲(8)。[结论]首次系统分离并鉴定五味子鲜叶的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对五味子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确定五味子抑菌成分,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机理也不明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五味子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葛会奇  楚冬海  颜廷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42-14243
[目的]通过对栽培五味子与野生五味子的部分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对两者进行品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木脂素的含量,用费林氏试剂法测定总糖的含量,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酸的含量,以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色价,并以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鞣质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主要无机元素P的含量,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K、Fe、Zn和Cu的含量。[结果]栽培品种在总酸、总糖以及色价指标上明显高于野生品,而栽培品种和野生品中鞣质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异。4个栽培品种中1号质量最好,4号的质量较差。4个栽培品种五味子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品,1号和3号五味子质量较好,而在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上,栽培品和野生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栽培品和野生品中检测出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未检出),在野生品中未检测出半胱氨酸,其中1号样品氨基酸含量较高,而野生品含量最低。栽培品五味子在无机元素(Fe、Zn、Cu、P、K和Mg)的含量指标上均高于野生品。4个栽培品种中,Cu、P和K在1号中的含量最高,Fe和Mg在3号中的含量最高,Zn在4号中的含量最高。[结论]综合各种检测指标表明,栽培品五味子的品质优于野生五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