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鲢、鳙鱼成熟卵卵径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活条件相似的一群鲢亲鱼和一群鳙亲鱼作成熟卵卵径(以下简称卵径 ,符号Φ)的测量 ,探讨亲鱼体重(以下简称体重)与卵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鲢、鳙的卵径变化与体重无关 ,而是因个体而异 :γ鲢=0.2201 ,P<0.05;γ鳙= -0.1683 ,P<0.05。群体卵径趋于其平均值(Φ) ,离散度很小。鳙鱼卵径的趋向性比鲢鱼更强 :Φ 鲢 =1.41mm ,极差0.53mm ,CV=7.42 % ;Φ 鳙 =1.46mm ,极差0.31mm ,CV=5.68 %。鲢在第1~3次性成熟时 ,卵径因年龄或体重的增加而增长。卵径与鱼苗体形大小正相关 ,一定的卵径是鱼类苗种生产的根本保证 ,且卵径太小 ,会直接影响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 ,因此卵径应成为实际生产中选留亲鱼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虹鳟鱼卵形态观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9、10、11、12月和2002年12月进行了不同时间虹蹲鱼卵卵径的变化和不同颜色虹蹲鱼卵的吸水前后变化、采卵数、受精率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经方差分析体长、体重与卵径无相关性,而卵径与时间、水温有一定的相关性(r=0.8354,r=—0.7634);橘红色、淡黄色卵在吸水前后变化、采卵数、受精率等差异不大,橘红色卵的质量略高于淡黄色卵。  相似文献   

3.
真鲷亲鱼培育及采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1~1994年通过对真细亲鱼的优选和强化培育,获得了良好的产卵效果。本文就亲鱼室内产卵习性、产卵规律以及产卵期卵子的数量、质量、卵径、单位重量卵粒数、孵化率等的变化作了详细论述。结果表明:真细亲鱼经人工强化培育,可有规律地连续产卵,产卵期长达60~75d;产卵量呈抛物线式变化,形成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卵率、孵出率、单位重量卵粒数等随产卵期的推移逐渐增高;而卵径则随产卵期的推移逐渐变小,卵径与单位重量卵粒数呈负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鲟鳇鱼试验基地对10尾性成熟雌性史氏鲟进行活体手术取卵试验,10尾雌性史氏鲟体重在45.5~10kg之间,10尾雌性史氏鲟亲鱼经人工催产均顺利产卵,亲鱼均采用手术取卵,手术后的雌性史氏鲟亲鱼养殖3个月成活6尾,亲鱼成活率为60%。手术取卵亲鱼的取卵率在95%以上,所取卵的受精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鱼类卵子发育,目前都采用活组织检查法,这就必须从亲鱼卵巢中采挖相当数量的卵子。一般是用特制的探针或插管来采样,每次不超过25或100粒,一采卵量常常不够,且多数是E期的卵子。全苏养鱼业研究所发明的针筒式采卵器,能在一周时间内从每尾亲鱼身上连续采样6次,每次可采1,000多粒不同发育期的卵子,且不影响亲鱼的正常成熟和产卵。这种采卵器结构简单,只需要在医用注射器的针筒上装一根特制的不锈钢针头,近针尖处有一个长6毫米的小孔(见图)。抽拉活塞时,  相似文献   

6.
枝角类适种探索和休眠卵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汉良  刘汉 《水产科学》1999,18(5):8-11
实验表明多刺裸腹蚤是最易培养的淡水枝角类。适宜条件下接种后6d可达5000个/L的生一,人为改变饵 料及水温条件可获得大量休眠卵。休眠卵无休眠期,适宜条件下可卵化。孵化时数与水温的为H=474.3259-29.4515T+0.4783T^2。干燥低温保存休眠卵效果较好。1年后的孵化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7.
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生长及生长模型_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朝晖 《水产学报》1995,19(1):28-34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拟合鱼类生长的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和一般VBGF及特殊VBGF拟合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这三个模型拟合鲢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产7.77、8.56、1815.9,拟合链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0.07、0.15、53.88,拟合鳙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2.47、5.49、2295.3,拟合鳙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05、0.  相似文献   

8.
蛤蟆通水库的鱼类区系组成现有鱼类9科26种,其中鲤科鱼类占62%。实行人工放养后鲢、鳙占优势,年产量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鲢、鳙的体长(L)与体重(W)相关关系式分别为LogwH=2.9658LogL-1.6788、LogwA=3.1254LogL-1.9245。同时应用vonBertalanfy生长方程[2]计算鲢、鳙的生长参数为:L∞(H)=136.5cm,L∞(A)=161.9cm;W∞(H)=45034g,W∞(A)=95240g;K(H)=0.0969,K(A)=0.0802;t0(H)=-0.1336,t0(A)=-0.2293。生长拐点处的体重分别是13336g(0.296W∞(H)和)28324g(0.30W∞(A))  相似文献   

9.
陈熙春 《内陆水产》2001,26(11):15-15
大多鱼类为卵生,根据卵的粘度可分为粘性卵和非粘性卵;按照比重可分为沉性卵、浮性卵及半沉性卵。在淡水养殖鱼类中,鲤鱼、鲫鱼、鲴鱼、鲂鱼及大口胭脂鱼等均产粘性卵和半沉性卵。鱼苗生产时大多采用自然产卵、自然受精、自然孵化。作者以建鲤F7为研究对象,将收卵这一环节作为突破口,在产卵巢(鱼巢布置方式上作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建鲤F7代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剂促其产卵。1.2产卵池1.2.1旧式产卵池普通的池塘。1.2.2新式产卵池圆形,直径6米,深2米,底部设坡度为5%,中间低漏斗型出…  相似文献   

10.
“四大家鱼”对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的种间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所引起的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报导草鱼、青鱼、鳙、鲢对该病的抗病力的差异及机理的研究结果。在菌液浓度为6.0×10 ̄8CFU/ml(10°,10 ̄(-1),10 ̄(-2),10 ̄(-3)四个稀释度),注射剂量为0.3ml/尾时,半数致死生(LD_(50))分别是草鱼10 ̄(-0.48),青鱼10 ̄(1.25),鳙10 ̄(-1.37),鲢10 ̄(-2.19),差异显著(P<P_(0.05))。四种鱼的白细胞吞噬百分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P_(0.01)),其中草鱼极显著地(P<P_(0.01))强于其他三种鱼。四种鱼的补体替代途径(C_3旁路)杀菌力12小时测定结果的大小顺序是草鱼>青鱼>鳙>鲢,差异显著(P<P_(0.05))。草鱼的补体总量极显著地(P<P_(0.01))低于鲢、鳙。四种鱼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存在显著差异(P<P_(0.05)),顺序为鳙>鲢>草鱼>青鱼。“四大家鱼”对暴发性鱼病的抗病力的种间差异,不仅同它们的免疫力的大小有关,也同它们对特定病原的易感性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1.
邱达华 《内陆水产》2005,30(11):31-31
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或“白鳞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引起。此病主要危軎下池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冬片”鱼种,不仅草、青、鲢、鳙、鲤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受疼染。笔者2004年9月上旬诊治过一例卵甲藻病,现将其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有的养鳖专业户反映:在鳖卵孵化过程中,虽然管理认真,但孵化一段时间,卵壳变青了,有的卵内部发黑,只有痛心地剔除,以防影响好卵孵化,但剔除了还会有,严重影响了孵化率。以上情况说明,有些人对鳖卵孵化的经验不足,误将一部分正常发育的鳖卵,当病卵废弃,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安陆市养鳖专业户张家谋等人,每年鳖卵孵化率都在90%以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根据他们的实践、并参阅有关文献,将鳖卵孵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作如下介绍。刚产出的受精卵,新鲜而有光泽,呈粉红色或乳白色,一般为圆形,少数呈椭圆形。卵径1.5~2.3厘…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及摄食状态对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符合下列模式,Qo=2.015W^-0.635(r=-0.969,p〈0.01,N=14)和Qn=0.069W^-0.369(R=0.754,P〈0.01,n=13)。在摄食状态下,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比饥饿状态有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双斑东方〖Fugubimaculatus(Richardson)〗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该鱼在江苏、浙江地区十分畅销,国际市场大,养殖前景好,是我国潜在的养殖优良种类之一。笔者于去年3月进行了双斑东方人工繁殖,现将有关卵的不同孵化方式试验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孵化试验用卵来源于3月27日从泉州湾双斑东方自然产卵场采捕到一组亲鱼,雌雄比例为1∶2,采用催产激素(雌鱼按体重注射LRH-A23微克/千克,雄鱼注射剂量减半)催产出的卵,获卵数为22.4万粒。2.孵化工具(1)水体积为0.25米3的普通家鱼用孵化桶…  相似文献   

15.
真鲷的胃排空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实验室内,18℃条件下测量了体重在40~60g真鲷的胃排空率,并用3种数学模型 拟合了真鲷的胃排空率。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用湿重表示时,指数模型Y=103.67e^-0.15t(R^2=0.89,P〈0.001)拟合得地好;用干重时,平方要模型Y^0.5=10.45-0.45t( R^2-0.82,P〈0.001)拟合得最好。实验还得出体重在40~60g的真鲷  相似文献   

16.
鲤鱼卵“干法”孵化1993年3月15日,笔者在沪县艾大桥水库进行了“干法”孵化鲤鱼卵的试验。本试验结合传统的孵化方法,但又不同于淋水孵化,故取名为“干法”孵比。试验用鲤卵40万粒,受精率为70%,孵化率76%,获得鲤鱼水花20万尾,畸形率0.5%。。...  相似文献   

17.
选择成熟度良好的亲鱼,是催产成败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生产中选择催产亲鱼普遍采用体外观察法(看、比、摸)。我们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用这种方法来选择催产的雌性亲鱼,很难掌握,特别是在催产的早期。笔者近四年来在九观桥水库鱼苗场亲鱼催产过程中,将选择雌性亲鱼成熟度,采用先体外观察初选,再进行挖卵观察鉴别的方法。本文谈谈肤浅体会,以期对提高亲鱼催产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池沉积环境中TOC_TP_TN和pH及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袁有宪 《水产学报》2000,24(3):247-253
1995年冬季,研究了青岛地区即墨市丰城、王村、城阳区上马、流亭等乡镇的对虾养殖区80个虾池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pH与池龄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TOC随年代而积累,除即墨丰城泥沙质虾池外,与池龄成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γ)为0.7422 ̄0.8330(P<0.05);沉积物中TN亦随年代而积累,所有调查区沉积物中TN与池龄成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γ)为0.4603 ̄0.8574(P<0.05);沉积物中TP随年代而降低,与池龄成负线性相关,城阳流亭养殖区的相关系统(γ)为0.4261(0.1>P>0.05),其它养殖区(γ)为0.4956 ̄0.9060(P<0.05)。沉积物的pH与池龄的关系无规律可循。提出了虾池底质环境质量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1988~1989年,因生产需要,我场先后10批从附近各地购回鲩、鲢、鳙亲鱼共626尾,其中鲩137尾,鲢372尾,鳙儿7尾,总体重2205.6公斤。运输平均成活率为:鲩96%,鲢72.72%,鳙95.4%。通过多次运输鲩、鲢、鳙亲鱼,我们得到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5,(9):22-23
1965年以前我区草鱼孵化一直停滞不前,主要是对草鱼整个生长及各个阶段发育规律没有很好掌握。在催产季节,选择亲鱼作为催产对象时,仅仅凭亲鱼外观的特征。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这样选定的亲鱼在催产时准确性和把握性都不大。1966年后,我们使用采卵器,挖取亲鱼卵粒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