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常温条件下[水温为(23±2)℃,pH值6.8,溶氧4.6 mg/L]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采用静水试验法,对平均体质量8.7g/尾黄鳝鱼种进行三环唑的急性毒性试验。随着药物浓度的上升和浸泡时间的延长,黄鳝鱼种死亡量上升。三环唑对黄鳝鱼种24h、48h和96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87mg/L、8.36 mg/L、6.53 mg/L,安全浓度为0.653 mg/L.结果表明:黄鳝鱼种对三环唑敏感,毒性为中毒级。  相似文献   

2.
丁香酚对倒刺鲃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人工繁育的鱼种开展丁香酚对倒刺鲃麻醉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5±0.5℃时,5 mg/L浓度的丁香酚对倒刺鲃鱼种没有麻醉作用,10 mg/L浓度的丁香酚只能起轻度镇静作用;浓度12~30 mg/L时,浓度与麻醉所需时间和复苏所需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丁香酚对倒刺鲃鱼种的理想麻醉浓度约20 mg/L.经30 mg/L的丁香酚深度麻醉,在空气中暴露15 min后,鱼体复苏所需的平均时间为2.6 min,复苏率达100%;将被深度麻醉的鱼种立即转入10 mg/L的丁香酚中继续浸泡10 h后,复苏率和48 h内成活率均为100%.水温23~29℃时,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温度越高,麻醉所需时间越短,复苏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3.
斑鳠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温 2 4 .4~ 2 6.0℃时对斑鱼种 (尾重 1.12~ 4 .61g )进行了耗氧率与窒息点测定。结果表明 :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尾重 4 .61g的斑耗氧率为0 .1580 mg/g.h ,窒息点为 0 .12 92 mg/L ;平均尾重 1.12 g的斑耗氧率为 0 .2 636mg/g.h ,窒息点为 0 .30 4 0 mg/L。白昼和夜晚耗氧率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美洲鲥鱼种运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人工繁育的美洲鲥夏花鱼种(体长3~5 cm、体质量0.5~1.5 g)和5月龄大规格鱼种(100~150 g)的运输试验,研究了运输美洲鲥商品鱼苗及大规格鱼种的技术参数。试验结果:采用车载氧气袋运输美洲鲥夏花鱼种,有效水体为8~10 L,水温为18~20℃,密度低于50尾/L,从装载到放养的运输时间为2.5~3.5 h,运输成活率在95%以上;采用车载水箱运输夏花鱼种,有效水体为700 L,水温为22~23℃,运输密度在6.93~7.14尾/L,运输时间为2.5~3.0 h,成活率在99.70%以上;采用车载水桶运输5月龄大规格鱼种(100~150 g),有效水体为25 L,水温为8~10℃,运输密度在0.24~0.28尾/L,上下车装运及运输总计时间在20~30 min,成活率在92%~95%。关于运输方式的选择,建议:对于美洲鲥夏花鱼种距离在100~200 km、时间在2~3 h的中途运输,采用车载氧气袋(有效水体8~10 L)或水箱(有效水体700 L)的方式,运输水温分别控制在18~20℃和22~23℃,长距离运输采用氧气袋空运;对于大规格鱼种(体质量为100~150 g)的运输,短途(运输时间在20~30 min)采用车载水桶(有效水体25 L),长途采用车载水箱(有效水体700 L以上),纯氧充气。运输过程中,适当提高水体盐度或者使用适量麻醉剂可提高美洲鲥鱼种运输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月鳢鱼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2种规格月鳢鱼种的群体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月鳢的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体重3~4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31773 mg/g·h,窒息点为0.441 mg/L;7~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0.17943 mg/g·h,窒息点0.700 mg/L.  相似文献   

6.
斑鳠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琴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6):251-253
在水温24.4-26.0℃时对斑Hui鱼种(尾重1.12-4.61g)进行了耗氧率与窒息点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与窒息点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尾重4.61g的斑Hui耗氧率为0.1580mg/g.h,窒息点为0.1292mg/L;平均尾重1.12g的斑Hui氧率为0.2636mg/g.h。窒息点为0.3040mg/L。白昼和夜晚耗氧率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鳡鱼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平均水温25.9℃条件下,测得平均全长32.9、平均体质量240.2 g的鳡鱼种的耗氧量为45.0625 mg/(尾.h),耗氧率为0.1894 mg/(g.h),窒息点为0.7752 mg/L。鳡的昼夜耗氧率无显著差异,其耐低氧能力属于中等偏弱类型。  相似文献   

8.
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渔用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鱼鱼种的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渔用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草鱼鱼种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3191 mg/L、0.6109 mg/L。高锰酸钾不宜作为药浴药物,渔用敌百虫是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态氨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非离子态氨对体长(5.0±0.61)cm,质量为(12.17±1.57)g的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态氨对金鱼鱼种24、48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54(0.393~0.515)mg/L和0.267(0.213~0.32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28 mg/L。非离子氨对金鱼鱼种具有较低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0.
三种杀虫剂对克氏原螯虾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在水温20℃~23℃条件下,用敌百虫、克虫威及敌杀死对克氏原螯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敌百虫、克虫威及敌杀死对体重20g左右的克氏原螯虾48hLC50值分别为2.78mg/L、0.31μg/L和0.19μ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64mg/L、0.024μg/L、0.043μg/L。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鱼种(1.55~7.28 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4.35 cm,均重1.55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4202mg/g·h,窒息点为0.4412 mg/L,平均体长7.22 cm,均重7.2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2222 mg/g·h,窒息点为0.8831 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南美鲱鱼亲鱼培育、人工繁殖、鱼种培育以及成鱼养殖进行了研究,催产激素采用DOM8mg LRH-A210μg/kg混合液效果较好,繁殖最佳水温为26.5~28.5℃,夏花鱼苗经过5~7个月、越冬鱼种经过3~4个月养殖可达到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水温(14、20、25、27.5、32℃)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规格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鱼种(Ⅰ:6~8 cm,1.45~2.89 g,Ⅱ:9~11 cm,3.73~6.26 g,Ⅲ:25.0~26.8 cm,119.36~123.64 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鱼种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规格Ⅰ和规格Ⅱ的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_(Ⅰ-1)=0.005 3X1.484 8(R2=0.996 2)、Y_(Ⅱ-1)=0.003 8X1.767 1(R2=0.985 7);耗氧率关系式分别为:Y_(Ⅰ-2)=0.003 0X1.510 6(R2=0.960 4)、Y_(Ⅱ-2)=0.001 4X1.650 3(R2=0.986 6)。黑尾近红鲌鱼种的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和鱼体规格的增加略有升高,但其窒息点较低,三种规格鱼种的平均窒息点分别为0.37mg/L、0.44 mg/L和0.40 mg/L。在水温14~32℃条件下,黑尾近红鲌鱼种的耗氧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可根据其活动规律指导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4.
亚硝态氮对鲤鱼种血液SOD及GSH-Px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英  张辉  王琨 《淡水渔业》2007,37(1):66-6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态氮对鲤(Cyprinus carpio)鱼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鱼为体重130~250 g的鲤鱼种,按水体NO2--N浓度设3组共9个处理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NO2--N浓度低于0.01 mg/L,低浓度组为0.2 mg/L、0.4 mg/L、0.6 mg/L、0.8 mg/L,高浓度组为1.5 mg/L、2.5 mg/L、3.5 mg/L、4.5 mg/L,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低浓度组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150~175 U/mL之间;高浓度组的SOD酶活力在70~90 U/mL之间,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不同NO2--N浓度对鲤鱼种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活性在250~350 U/mL之间。结论:水体中NO2--N含量超过1.5 mg/L时,鲤鱼种的抗氧化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镉与锌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草鱼种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重金属镉与锌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联合毒性效应评价采用了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实验结果表明 ,镉对草鱼种的毒性大于锌。镉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5 86mg/L、4 5 3mg/L、3 4 9mg/L ;锌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 18mg/L、7 36mg/L、5 73mg/L。镉与锌对草鱼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81mg/L、1 79mg/L。联合实验结果表明 ,镉与锌对草鱼种的联合毒性在 2 4小时、4 8小时AI<0 ,为拮抗作用 ,这种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减弱 ,在 96小时 ,AI>0 ,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设定8个实验温度梯度(16、18、20、22、24、26、28、30C),利用静水呼吸室法对条纹锯(?)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条纹锯(?)鱼种的耗氧率与窒息点均与温度正相关;耗氧率回归方程为Y=0.0028x~3-0.0366x~2+0.1579x+0.0706(R~2=0.9835),20~28℃条件下其耗氧率稳定在0.3080±0.0212 mg/g/h区间,认为20~28℃为该规格条纹锯鲐最适生长温度范围。窒息点回归方程为Y=0.435x~(0.5824)(R~2=0.9297),22~26℃下其窒息点稳定在0.72~0.75 mg/L之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100L发酵罐中试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HJ02工业生产用的优化液体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玉米粉8g/L、豆粕粉25g/L、硫酸锰30.8mg/L、硫酸镁5g/L、磷酸二氢钠0.52g/L、磷酸氢二钠2.33g/L;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0,最佳接种的菌龄是18小时。  相似文献   

18.
小口脂鲤对几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温 2 6~ 30℃下 ,敌百虫等十种常用药物对小口脂鲤夏花鱼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敌百虫 0 .0 4 2 mg/ L、甲醛 18.2 0 mg/ L、硫酸铜合剂 0 .98mg/ L、孔雀石绿 0 .0 35mg/ L、高锰酸钾0 .93mg/ L、鱼虫克星 0 .0 37mg/ L、强氯精 0 .13mg/ L。呋喃唑酮、土霉素、亚甲基蓝的试验最高浓度分别为 6 4 mg/ L、6 4 mg/ L、8mg/ L,在此浓度下 ,2 4 0小时内小口脂鲤夏花鱼种全部存活。以安全浓度作为衡量标准 ,小口脂鲤夏花鱼种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 :孔雀石绿 >鱼虫克星 >敌百虫 >强氯精 >高锰酸钾 >硫酸铜合剂 >甲醛。其中孔雀石绿、敌百虫的安全浓度仅为常用浓度的 10 %~ 30 % ,故不宜使用。鱼虫克星、强氯精的安全浓度较低 ,在疾病防治中可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用消毒剂对细鳞鱼鱼种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消毒剂对细鳞鱼鱼种的毒性依次为硫酸铜>食盐>福尔马林。硫酸铜对细鳞鱼鱼种24h的LC_(50)为1.07 mg/L,食盐24h和48h的LC_(50)为13.06 mg/L、11.64 mg/L,福尔马林24h和48h的LC_(50)为20.71mg/L、17.13mg/L。  相似文献   

20.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 ,对中华倒刺鱼种 (1 5 5~ 7 2 8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结果表明 :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 4 35cm ,均重 1 5 5 g的个体 ,平均耗氧率为 0 42 0 2mg/g·h ,窒息点为0 441 2mg/L ,平均体长 7 2 2cm ,均重 7 2 8g的个体 ,平均耗氧率为 0 2 2 2 2mg/g·h ,窒息点为 0 8831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