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进一步丰富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提供借鉴,对龙海区10个乡(镇)19个自然村的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普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龙海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共收集到121份种质资源(其中粮食作物22份、蔬菜46份、果树48份、其他经济作物5份),其中发现4份优异资源(安海杨梅、糯米糍荔枝、毛豆5号、寸糯水稻),还发现了一些濒临灭绝的宝贵资源,如白蜜杨梅、5份特色水稻资源、隆教本地木薯等。全面掌握龙海区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种类及其优异资源情况,对保护和丰富地方品种资源及其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对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60份及国内育成50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抗性、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110份水稻种质资源高抗至中抗白叶枯病23份,占供试材料20.91%;抗稻瘟病18份,占16.36%。经鉴定评价筛选出7份同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双抗性材料,且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有很大差异,表明这些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选育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 60 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 18 800 多份、野生稻资源 5 158 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 1 000 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 万 hm2 以上的品种有 31 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 000 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对收集到的15个国家的22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份、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含油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大多数来自欧洲国家的种质资源为低芥酸(<1%)品种,部分为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品种;高含油量(>45%)的品种仅在日本及德国品种中发现。通过鉴定筛选出22份优质油菜育种需要的优异种质资源,并成功地利用了其中的部分种质育成11个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60余万公顷。90年代,这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省的优质油菜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水稻种质资源开花期耐热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6份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核心种质资源、18份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及6份自选恢复系为材料,在开花期进行高温胁迫处理。以相对结实率为指标,对水稻种质资源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种质间的耐热性存在差异,筛选出新的耐热型水稻材料6份。  相似文献   

6.
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66份全球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稻瘟病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66份水稻种质资源中有11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这些优质抗病材料对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新品种(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玉林)包括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区,资源现状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稻种质贮量达110.90万份(丛),其中药用野生稻2.91万份(丛),普通野生稻107.99万份(丛);包含白芒直立型、白芒半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半卷叶型与展叶型药用野生稻等类型,优异种质资源丰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保护、研究、利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建议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及其恢保特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与利用是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97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主要农艺性状、恢、保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97份水稻种质资源高抗至中抗稻瘟病,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有很大差异,例如,播种至抽穗期99~132 d,株高89.6~149.2 cm,单株有效穗4.0~13.1穗,千粒重18.50~42.50 g,穗着粒数97~268粒,结实率45.83%~93.90%,单株粒重15.28~32.58 g,表明这97份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37份种质资源对三系不育系具有恢复性,9份种质资源对三系不育系具有保持性。这些种质资源对选育新的抗病恢复系和抗病不育系以及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物野生种质资源考察和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郑殿升中国是一个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的古国,全国共收集资源材料35万份,其中在长期库和种质圃保存的约28万份。据统计,目前我国作物的主要种类约600多种,包括粮食作物30多种,经济作物70种,果树作物...  相似文献   

10.
植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2  
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遗传资源数量给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矛盾,Frankel(1984)和Brown(1989)提出并发展了核心种质(CoreCollection)的概念,即以最少的遗传资源份数最大限度的代表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至今全世界在硬粒小麦、花生和一年生育情等30余种植物上已经进行了核心种质研究;本文对有关核心种质构建的理论依据、开展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以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此外,作者在Frankel的核心种质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种质还应包含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优异基因,并强调核心种质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3.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