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ABS汽车制动距离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功能概念,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作用及ABS汽车的紧急制动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功能原理。提出了.ABS汽车在平路、上坡、下坡3种不同道路上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分析表明:ABS能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ABS汽车在滑动率为15%~20%时获得最大制动力系数。制动距离最短.汽车总质量与制动距离无直接关系。计算方法和结果适合各种ABS汽车。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和公路交通安全分析方面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正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的功能之一,可以增加汽车行驶时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论述了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并对常见的汽车ABS系统检修方法进行了分析。汽车制动时,如果车辆前轮出现抱死情况,汽车前轮将无法转动,导致转向失灵;这是相当危险的情况,汽车的转向系统失灵,我们的制动系统起作用的话,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的转向系统出现问题,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3.
汽车制动时,时常不按直线方向减速,而是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这种现象叫做制动跑偏。汽车在制动时出现跑偏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这会让驾驶员无法控制前进方向,从而直接对驾驶员构成威胁。所以必须要根据汽车制动时发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本文从实际行驶中通常会出现的几种制动跑偏现象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诊断方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动性能平板式试验台原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板式试验台,是一种新型的可对汽车的制动、轴重、侧滑进行测试的检测系统。它使汽车的检测过程更接近路试,能够真实反映车辆的制动性能,测得的制动力与汽车在良好道路上制动时的制动力是一致的。该设备安装简单、节约场地面积、测试速度快、准确方便、节能省电,符合国家标准GB7258-1997要求。对平板式试验台的结构与原理、传感器、信号调理装置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汽车ABS制动管路压力波动特性,获得制动系统控制参数,提高控制品质,将研发的波动负载发生装置进行了台架试验,在制动力为160N(半制动)和320N(全制动)工况下,电机转速分别为400、600、800、1000、1200r/min时,获得了制动管路压力波动特性.结果表明,ABS制动系统管路压力呈一定规律的波动状态,在160N制动踏板力时,压力波动幅度较大;320N制动踏板力时,压力波动范围较小;压力与驱动电机转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体区汽车辅助制动系统-液体粘性辅助制动系统,详细介绍了其制动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制动性能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在两种典型的森区路况下该辅助制动系统作用时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动性能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反力式滚筒试验台的静态检测和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的动态检测时的汽车受力状况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如何准确地检测汽车的制动性能,并分析了影响检测汽车制动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着重研究和分析了汽车同轴左、右轮制动协调状况对汽车制动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汽车直线制动过程的力学和运动分析,建立了制动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模拟程序。利用所建模型和编制的模拟程序,对BJ-121轻型货车进行了制动协调状况对行驶稳定性影响的模拟计算,并通过道路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着重研究和分析了汽车同轴左、右轮制动协调状况对汽车制动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汽车直线制动过程的力学和运动分析,建立了制动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模拟程序。利用所建模型和编制的模拟程序,对BJ-121轻型货车进行了制动协调状况对行驶稳定性影响的模拟计算。并通过道路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我国制动性能检测方面的几种常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检测和改进措施,以期能对我国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和维修水平的提高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差动制动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差动制动的力学特性,并通过ADAMS/CAR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对不同制动初速度下的直线制动及转弯制动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差动制动方式可以减小汽车制动时的侧向位移量;转弯制动时,内轮施加制动力可改善转向不足,外轮施加制动力可改善过度转向;内后轮与外前轮对于制动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marihuana, alcohol, and no treatment on simulated driving performance were determined for experienced marihuana smokers. Subjects experiencing a "social marihuana high"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more speedometer errors than when under control conditions, wherea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ccelerator, brake, signal, steering, and total errors. The same subjects intoxicated from alcohol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more accelerator, brake, signal, speedometer, and total errors than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eering errors. Impairment in simulated driving performance does not seem to be a function of increased marihuana dosage or inexperience with the drug.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轮毂电机驱动的山地林果茶园轮式运输车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丘陵山地林果茶园复杂的地形地貌特点,在集中式电机驱动运输车基础上,开发了以轮毂电机驱动的山地林果茶园运输车;该运输车以36 V铅酸蓄电池为能源,采用双后轮独立驱动方式并具备电子差速转向系统。运输车最大爬坡度、续驶里程试验、差速及制动性能等关键指标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运输车满载最大爬坡度为15°,最小转弯半径为2 395 mm,空载和满载状态下以常用车速 20 km/h 行驶时平均里程分别可达 66.97和46.33 km;满载时运输车分别以初速度25、20、15、10 km/h行驶时的紧急制动距离分别为5.83、4.11、2.68、1.57 m,试验值与理论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2%;运输车还具备良好的差速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丘陵山区特殊的作业环境影响履带车辆的机动性能,建立履带车辆软坡路面稳态转向理论模型,探讨坡角、转向半径、转向角度和土壤环境等因素对山地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与基于RecurDyn模型的仿真分析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转向特性,这说明所建立的履带车辆软坡路面转向模型准确度较高;偏移量和滑移率随坡角及转向半径的变化趋势相反;牵引力、制动力、转向驱动力矩和阻力矩随坡角及转向半径的变化趋势一致,随转向角度在[0,360°)内呈现周期性变化;履带车辆在转向半径越大、坡角越平缓的情况下越易于实现转向运动,土壤环境是影响履带车辆转向特性的显著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履带车辆转向系统设计及其软坡路面转向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汽车电控系统数据流功能的检测系统对城市客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了测试。测量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以及载客量并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表明城市客车的停车时间、车速、加速度、减速度、载客量等参数均符合正态分布,怠速时间占运行总时间的25.3%,加速和减速时间占69.1%,匀速时间占5.6%。混合动力城市客车针对实际运行工况采用优化的控制策略,如限制发动机怠速、减小发动机功率、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采用再生制动,可以明显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基于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的车辆单轮动力学模型,针对制动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和路面条件的复杂性,设计了基于滑移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充分利用地面的附着力及适应制动的全工况要求,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削弱抖振现象.在单路面与变路面条件下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滑模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及对路面的适应性均优于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设计了履带车辆的液压机械双流驱动系统,对系统中起功率汇流的动力差速转向机构进行参数设计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动力差速转向机构的动力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转速和扭矩关系,获得了采用该转向机构的履带车辆的理论转向半径和理论最小周转向时间,并通过样机实验获得了实际转向半径和实际最小周转向时间,进行了比较,可用于指导液压机械双流驱动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山地果园轻简化轮式运输机作业动力控制稳定性为目标,设计加装了一种成本较低的动力稳定系统。系统由制动手柄、电推杆、电磁阀、制动油泵、制动钳组成。根据控制策略在Simulink中建立动力独立控制模型,经过仿真分析,在稳态之后非受控的动力轮速度与受控动力轮的速度相等,整车驱动力增大,提高了运输机在路况参数多变路面的通过性,并在动力稳定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自适应模糊PID速度控制器,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3.5 s时,两侧动力轮纵向速度之差进入稳定响应,稳态绝对误差绝对值最大值为0.422 2,最小值为0.004 7,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误差内所需的最短时间为3.0 s,稳态条件下(t→∞)的误差为0,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提高了调节精度与稳定性。对运输机实车测试,受控后稳态车轮速度的绝对误差为0.178 1~0.396 1 km/h,相对误差为0.71%~5.27%,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