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为了探索矿质营养元素对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鉴定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以上海地区17个葡萄品种为研究材料,对葡萄果实的8个品质指标和9种矿质元素进行检测,利用典型的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葡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通径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发现,与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相比,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与部分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通径分析发现,直接影响葡萄单果质量的矿质元素作用大小为镁(Mg)>锰(Mn)>磷(P)>钾(K)>铁(Fe)>钙(Ca)>氮(N)>锌(Zn)>铜(Cu),直接影响果实硬度的作用大小顺序为P>Mg>Cu>Ca>Fe>N>Zn>K>Mn,直接影响果形指数的作用大小顺序为K>Mg>Cu>P>Fe>Mn>N>Ca>Zn,直接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Mg>N>Ca>Fe>P&...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核桃果实发育关键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为肥水一体化技术提供依据,对5年生辽宁1号核桃幼果膨大期、硬核期、脂肪转化期和果实成熟期叶片、枝条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不同发育关键期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幼果膨大期需N量最多,硬核期和脂肪转化期需Ca量最多;Ca、Mg、Zn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呈递增趋势, K、Cu、Fe、Mn呈递减趋势,N和P在幼果膨大期含量较高,硬核期最低,脂肪转化期有所升高,但低于膨大期;核桃果实发育关键期对N、P、K三大元素的需求比例与常规施肥量不同。  相似文献   

3.
新疆葡萄果实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MS测定新疆葡萄主产区果实中Cu、Zn、Fe、Mn、Ca、Se、Al、Na、Mg、K、Rb、Sr和V共计13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研究新疆葡萄主产区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运用SPSS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葡萄产地元素的含量有所差异,鲜食葡萄中铜、钾、铝等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吐鲁番哈密鄯善;铁、锰、镁等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哈密吐鲁番鄯善。酿酒葡萄中铜、钾、铁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玛纳斯和硕焉耆;钠、镁、铷等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和硕玛纳斯焉耆。经主成分分析将葡萄果实中所测的13种矿质元素降维、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43%。第一主成分以Mg、Ca、Mn、Sr贡献最大,第二主成分以K、Cu贡献最大;因总方差50.54%的累积贡献率来自前两个主成分因子,故可认为新疆葡萄主产区的特征元素为Mg、Ca、Mn、Sr、K和Cu。根据不同地区葡萄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可初步区分葡萄产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解决巨峰葡萄第2造果果实存在含酸量偏高和果粒较小的问题。[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研究多肽及不同施肥配方处理对巨峰葡萄第2造果产量、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酸含量,有利于叶片P、K元素的吸收,增加葡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明显;喷施800倍多肽,能促进果实中Ca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提升第2造果果实品质,对葡萄产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增施化肥则对叶片、果实N元素吸收与积累作用最大。[结论]增施有机肥和喷施多肽有助于提高巨峰葡萄第2造果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酿酒葡萄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品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每个产区不同品种的酿酒葡萄成熟果实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为基于矿质元素的酿酒葡萄品种鉴别奠定基础。运用石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高分辨化学自动分析仪,对2014年和2015年新疆五家渠、山东烟台、云南香格里拉、陕西泾阳、宁夏玉泉营5个重要葡萄产区赤霞珠、蛇龙珠、美乐和霞多丽葡萄果实中的Fe、Mn、Zn、Cu、K、Ca、Na、Mg、N、P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揭示酿酒葡萄品种对酿酒葡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香格里拉产区,Ca表现为2014年美乐(396.86±36.14μg·kg~(-1))显著高于霞多丽(281.84±33.40μg·kg~(-1)),2015年美乐(336.71±8.48μg·kg~(-1))与霞多丽(308.61±74.50μg·kg~(-1))无显著差异;赤霞珠在2014年(200.35±14.99μg·kg~(-1))与2015年(200.50±31.49μg·kg~(-1))均表现最低水平。Ca在其他产区中的表现与云南香格里拉产区类似,对品种区分有明显表现。因此,Ca可作为区分葡萄品种的重要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6.
梨枣叶片内矿质元素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梨枣营养环境,提高果品品质,增加产量,为营养诊断和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梨枣为试材,研究了叶片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周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梨枣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其矿质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梨枣展叶开花期叶片氮、磷元素含量较高,自果实生长发育期开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膨大期结束开始上升,采收后又下降;梨枣展叶开花期叶片钾、钙、镁元素含量较低,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含量增加,到果实成熟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果实采收后又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浓度的6-BA+K2SO4处理对成熟期苹果果实内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矿质元素和果实单果重的影响;研究材料:6年生"长富2号"苹果叶片及果实;研究结果:(1)各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矿质元素含量,其中以处理5效果最好。除Ca外的其它元素,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各处理果实的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5果实的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最高,对照的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最低。(3)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明显提高果实的单果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果实内矿质元素与总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成熟期果实内,Mg、Fe、Zn含量与果实含糖量呈正相关;其中处理5果实内Mg、Fe、Zn含量与果实含糖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K、Ca、Cu、Mn元素含量与果实含糖量呈负相关。(5)果实内矿质元素、总糖含量与单果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内总糖含量与单果重呈正相关。不同处理果实内总糖含量与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处理5相关性最为显著,达到0.9694,对照果实内总糖含量与单果重相关性不达显著水平,果实内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与单果重呈负相关。不同处理果实内Cu含量与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处理4果实内Ca含量与单果重呈显著负相关,处理1、2及对照果实内Ca含量与单果重呈显著负相关。处理1、2、3、4及对照果实内Fe含量与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无融合生殖核桃果实的矿质营养水平。[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不同时期果实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在所测矿质元素中,除Cu、Zn元素外,无融合生殖果实中K、Ca、Mg、Fe、Mn诸元素含量均低于对照 除Fe元素外,其他各元素在无融合生殖果实中的含量在年周期中都呈下降趋势,且无融合生殖果实比对照下降的要多。[结论]无融合生殖果实比自然授粉受精果实矿质营养水平低,致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0.
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如果由于施肥不足土壤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或者由于某种矿质元素过多导致相拮抗的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困难,往往会出现营养缺乏现象,这种现象统称为葡萄缺素症.葡萄缺素症会使植物生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果实不耐贮运,严重时会缩短植株的寿命;另外,缺素症削弱了植株的抗逆能力,容易诱发某些病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下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葡萄缺素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马堃  冯圣东  杨志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81-11583
[目的]研究Hg污染胁迫对葡萄果树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汞胁迫下葡萄果树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及SOD、POD、CAT保护酶活性在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土壤汞浓度的增加,葡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均逐渐升高。POD活性则呈现出随Hg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却随汞浓度增加而下降。在葡萄不同的生育时期,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随葡萄果树生长而减少,其顺序为成熟期>转色期>幼果生长期>开花期,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则呈现出相反的顺序,即开花期>幼果生长期>转色期>成熟期,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顺序为转色期>幼果生长期>开花期>成熟期,CAT活性随时间的变化顺序则是幼果生长期>转色期>开花期>成熟期。[结论]葡萄植株在较短生长期内对低浓度Hg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而在较长生长期内对高浓度Hg的抵抗力下降,并受到Hg污染的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蔗糖基聚合物对成熟期毛葡萄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葡萄酿酒新品种NW196为供试品种,用浓度为0.25%、0.50%、0.75%、1.00%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于果实成熟期喷施毛葡萄植株,并于喷施当日及喷施后每隔4d分别取果实样品进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及可滴定酸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l蔗糖基聚合物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葡萄有很好的增甜降酸效果,可明显提高糖酸比,从而达到改善水果品质、增强口感的功效,其中O.50%的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在毛葡萄成熟期喷施的综合效果最佳,可增加甜度15.09%,在喷施第12天,果实Vc含量比对照株高出30.04%。{结论]蔗糖基聚合物不但能快速提高毛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e的含量.还能降低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13.
谢海霞  何帅  侯振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04-15806
[目的]研究全球红葡萄氮素吸收及氮肥施用对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全球红葡萄种植中氮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氮素单因素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分析试验。[结果]全球红葡萄在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是生物量增加的重要时期,也是对氮素吸收量最多的时期,叶片中氮素积累量最大。施肥试验表明,施用氮肥葡萄单粒重增加,产量增加,产量与施肥量的回归关系为:y=-0.214lx2+93.2160x+23086,R2=0.9884,此时最大施用氮量为217.69kg/hm2。同时,施氮会提高浆果可滴定酸含量;当施用量在73.97~330.86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舍量增加;氪施用量在116.40~292.97kg/hm2时,固酸比随氮施用量增加而提高。[结论]施用氮肥可促进全球红葡萄果实产量形成,但生产中要适当控制氮施用量,防止因氮肥施用过多而引起的葡萄品质降低,同时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是全球红葡萄对氮素需求的2个重要时期,此时氮素营养要供应充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过量施用氮肥对椪柑园土壤和树体矿质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柑橘生产上科学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太田椪柑为试验材料,进行连续施氮致树体氮含量过量处理,以正常施肥管理为对照(CK),监测土壤和树体矿质养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施氮过量的椪柑果园土壤pH明显低于适宜值(5.50~6.50),并使其他矿质养分含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施氮过量的椪柑果实成熟期(盛花后195 d)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42 g/kg,显著高于CK(9.50 g/kg)(P<0.05,下同),碱解氮含量为323.92 mg/kg,高于适宜值(100.00~200.00 mg/kg),且显著高于CK(91.75 mg/kg).施氮过量后椪柑果实成熟期叶片氮含量为3.12%,显著高于CK (2.62%),也致使其他养分含量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叶片叶绿素总量显著升高,盛花后165 d较CK增加73.3%;果实中氮含量显著升高,果实发育后期出现粗皮大果症状,并伴随着蔗糖含量小幅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和叶片中的氮含量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果实氮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氮肥施用过量会打破椪柑园土壤、树体和果实中其他矿质养分的平衡,树体叶绿素含量升高,光合产物进一步积累,导致果实粗皮大果,因此生产上应依据果园营养状况合理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水分利用率。[方法]采用对比法,共设6个处理,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产量、边际产量、水分利用与耗水量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拟合了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葡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合理耗水区间为783~905 mm。[结论]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可定量描述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牛歆雨  刘林  张良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40-13741,13745
[目的]研究盆栽葡萄的光合特性。[方法]以夏黑和绯红盆栽葡萄为试材,在室内阳台对夏黑葡萄光合速率日变化,不同叶位、不同品种、不同叶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节间长度和叶面积。[结果]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相同,中间叶位的光合速率最高,不同节位的节间长度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相关性不大,但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相关度较高,室内盆栽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叶龄不同净光合速率也不一样,叶龄在32 d时净光合速率最高,夏黑和绯红葡萄品种光合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盆栽葡萄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最佳修剪叶幕厚度。[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机械修剪的工作效率及4种叶幕厚度(30、40、50、60 cm)对葡萄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叶幕厚度增加,葡萄枝条节间变细变长,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果穗质量、果粒质量、果实纵横径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采用机械修剪比常规夏季修剪方式省工约57.69%,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40 cm为最佳修剪叶幕厚度。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