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免疫方案,将分离到的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毒株制备成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研究。把采集到的疑似发生新城疫的病鸡肺、气管环等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和增殖,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毒株的鉴定;用分离到的NDV/Chicken/TC/1/2011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与La Sota疫苗以不同的疫苗组合免疫SPF鸡,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均为112 R-R-Q-K-R-F117,表现为强毒株的分子特征,与致病指数结果一致。分离株灭活苗组和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高,其次是La 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和La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低。NDV分离株与疫苗株La Sota存在明显抗原性差异,这将对新城疫疫苗的发展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从洛江区临床发病鸭分离到2株病毒,2株分离病毒能够致死鸡胚,能被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标准强毒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分离毒株在鸡胚上传代培养,并测定ELD50分别为10-6.32/0.2 m L、10-5.49/0.2 m L;经动物回归试验,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80%和70%,雏番鸭出现明显的角弓反张姿态,剖检可见肝脏出血斑、出血点,为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番鸭细小病毒(MPV)和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二联活疫苗(以下简称"二联苗")对1日龄胶乳凝集抑制(LPAI)抗体阴性的雏番鸭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进行了血清学效力检验与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的研究及免疫持续期试验。不同抗体水平的雏番鸭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当免疫鸭血清MPV-LPAI和GPV-LPAI抗体效价分别达1.0 Log2和2.0 Log2以上时,即可有效抵抗MPV和GPV强毒的攻击。免疫期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以0.2 m L的剂量免疫雏番鸭,接种后各实验组雏番鸭均产生较高的LPAI抗体,其免疫期能持续360 d。上述结果表明该二联苗能够诱导雏番鸭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可以有效预防番鸭细小病毒病和番鸭小鹅瘟病。  相似文献   

4.
番鸭花肝病是近年流行的一种新的番鸭疫病,其特征性病变是死亡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灰白色的坏死点.本文自广东省主要疫区分离到几株病毒,这些病毒在番鸭胚上可继代繁殖,其胚液可使番鸭发病.不同途径感染试验表明该病毒通过肌肉注射、爪垫部注射、口服、同居感染均可使番鸭发病和死亡,并具有典型病变.分离毒不能使半番鸭、本地鸭、鸡发病.  相似文献   

5.
番鸭花肝的是近年流行的一种新的番鸭疫病,其特征性病变是死亡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灰白色的坏死点,本文自广东省主要疫区分离到几株病毒,这些病毒在番鸭胚上可继代繁殖,其胚液可使番鸭妇病。不同途径感染试验表明该病毒通过肌肉注射、爪垫部注射、口服,同居感染均可使番鸭发病和死亡,并具有典型病变,分离毒不能使半番鸭,本地鸭,鸡发病。  相似文献   

6.
采用鸽新城疫ND-GS株毒为种毒。分别研制出了尿囊液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和鸡胚尿囊液、羊水、尿囊膜混合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对研制的两种灭活疫苗经安全性检验、急性毒性试验,免疫抗体消长水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疫苗性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番鸭呼肠病毒病是发生于雏番鸭(半番鸭)的一种新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病原为番鸭正呼肠病毒,与禽呼肠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病毒对番鸭胚和鸡胚及其成纤维细胞有致病性,对番鸭和半番鸭有强的致病性,主要感染7日龄~45日龄的雏番鸭,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为10%~95%以上。临床上以软脚、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病变特征为肝、脾等内脏器官形成大量的灰白色坏死灶。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胸腺、脾和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变性和坏死、单核细胞浸润;肝、脑血管周围和肾间质、肺间质、心肌间有淋巴样细胞或/和吞噬细胞聚集。该病原的致弱活疫苗和灭活苗、以及高免血清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暴发疑似鸽新城疫的某赛鸽场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初步鉴定为鸽新城疫病毒,进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和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将该毒株经鸡胚尿囊液增殖后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佐剂来活苗,对鸽免疫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在免疫后21d抗体达到高峰,攻毒试验表明油佐剂灭活苗对鸽新城疫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9.
(上接2001年第5期P41)4.2血清学诊断方法4.2.1中和试验:①雏番鸭中和试验:将上述被检病料的上清液,或分离的胚绒尿液毒(鹅胚或番鸭胚,须5代以内)分成2份,1份加入4倍量已知抗番鸭细小病毒血清,另1份加入4倍量灭菌生理盐水或PBS代替抗血清,混匀后置37℃温箱作用60min。每组分别注射6羽5日龄左右的易感雏番鸭,每雏皮下0.2ml,隔离饲养观察10d。血清组雏番鸭健活,而对照组雏番鸭发病死亡,其临床症状及病变与自然病例相同,即可确诊为本病毒所致。②鹅胚中和试验:本法用已知番鸭细小病毒鹅胚适…  相似文献   

10.
从鸭体、禽胚和细胞 3个方面探讨了雏半番鸭呼肠孤病毒 FZ2 株的致病性。经试验表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 ,该株病毒可导致雏番鸭、雏半番鸭发病、死亡 ,对雏番鸭的致死率为 14 .3%~ 4 1.7% ,对雏半番鸭的致死率高达 38.5 % ,且死亡鸭表现出与自然感染呼肠孤病毒病死的雏番鸭、雏半番鸭相同的病变 ;人工感染幸存鸭大多生长发育明显受阻。该株病毒经尿囊腔途径接种 ,对番鸭胚、半番鸭胚、北京鸭胚、SPF鸡胚的致死率分别为 10 0 %、96 %、2 8%和 0 ,致死鸭胚的肝脏、脾脏表面见白色坏死点。经蛋传试验表明 ,该株病毒有可能经胚蛋垂直传染。以该株病毒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 (MDEF)上连续传接 10代 ,结果细胞病变 (CPE)仍不明显 ,表明其不易适应 MDEF。由此可见 ,该株雏半番鸭源呼肠孤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1.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h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二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3)番鸭坏死性肝炎(番鸭肝白点)活苗或灭活苗免疫雏番鸭3日龄左右应用本病活苗免疫.或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0.3~0.5mL。  相似文献   

12.
番鸭呼肠病毒的分离与RT-PCR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发病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该病毒接种番鸭胚,至第2代可引起鸭胚死亡,胚体出血,部分鸭胚肝脾有少量白点。分离毒经用RT-PCR方法进行检测,可与番鸭呼肠病毒标准株扩增出大小一致的特异条带,证实该分离毒为番鸭呼肠病毒。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病毒高压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静水压高压灭活的方法对CDV进行灭活,并加入蜂胶佐剂制备犬瘟热病毒高压灭活疫苗。将此灭活疫苗免疫接种CDV易感犬,同时以用福尔马林灭活的犬瘟热病毒灭活疫功为对照,检测结果表明:犬瘟热病毒高压灭活疫苗安全、可靠,其诱导试验犬所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明显高于该病毒的福尔马林灭活苗,临床应用证明该疫苗对犬的保护率达89%。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市场上不同厂家IBD全病毒或亚单位灭活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用4种商品化疫苗(A、B、C、D,A为IBD亚单位灭活联苗,B~D为IBD全病毒灭活联苗)免疫1日龄SPF鸡,并采用AGP抗体、ELISA抗体和攻毒保护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表明不同IBD灭活疫苗之间的免疫效果是存在差别的,D苗最好,C苗次之,A苗、B苗较差;IBD灭活疫苗所产生的ELISA抗体水平和AGP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呈正相关,且ELISA抗体与AGP抗体产生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广西患花肝病的雏番鸭肝、脾分离到3株病毒.定名为NM1、NM2、NM3。这3株病毒能在番鸭胚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人工感染1日龄番鸭致死率达100%,但对鸡、康贝尔鸭和鹅不致病。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耐热、耐酸,不被DNA抑制物所抑制。分离毒的细胞培养物经超薄切片,磷钨酸负染,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球形、实心(少量空心)的病毒粒子,其直径66~70nm,无囊膜,属无囊膜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是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的高致病性细菌性传染病。为研制血清10型RA灭活油乳剂疫苗,选取10株血清10型RA分离株进行动物体复壮、分离和鉴定后,分别对部分毒株进行了毒力测定和灭活油乳剂疫苗的研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用分离株对7日龄雏鸭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株YXL1和HXb2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8×108 cfu和82 cfu,不同菌株之间的毒力差异很大。用研制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对雏鸭进行2次免疫后,免疫鸭可获得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可抵抗强毒RA的攻击,以HXb2免疫后的攻毒保护性最好。抗体水平检测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用血清10型RA分离株HXb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某养鸭场番鸭发生疑似雏鸭肝炎急性死亡病例。为了确诊病因,取病鸭肝脾等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病鸭肝脾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PV)阴性;RT-PCR检测鸭肝炎病毒(DHV)和新型番鸭呼肠孤病毒(NDRV)为阳性。将肝脾匀浆上清接种12日龄番鸭胚后3日死亡,进一步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胚液和死胚胚心,结合扩增基因的测序、动物回归试验等,确诊发病鸭为NDRV和DH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采用鸽新城疫ND-GS 01株毒为种毒,分别研制出了尿囊液毒蜂胶佐剂灭活疫苗和四元材料(鸡胚尿囊液、羊水、尿囊膜、羊膜)混合病毒蜂胶佐剂灭活苗。对研制的两种灭活疫苗经安全性检验、急性毒性试验,免疫抗体消长水平与免疫持续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四元材料的疫苗与尿囊液疫苗性能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福建莆田地区多个番鸭饲养场雏番鸭大批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番鸭呼肠病毒病.利用番鸭呼肠病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攻毒保护率为90%,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HSN2和HSN12种类型禽流感油乳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鹅群,观察比较了二者对HS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攻毒保护效力。结果表明,在同等剂量免疫条件下,从发病率、死亡率和泄殖腔排毒规律3项指标综合评价来看,HSN1灭活苗水禽免疫组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SN1流行株攻毒的保护妓率较HSN2灭活苗理想,且水禽禽流感母源抗体对灭活苗免疫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