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感官值和氨基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确定活性炭吸附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3.5%,作用温度80℃,作用时间40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5,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为68.4%;微生物发酵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浸出物添加量为0.7%,作用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5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3,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92.4%。微生物法脱腥比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炭吸附、食盐溶液浸泡、料酒和姜汁混合浸泡3种不同脱腥方法对带鱼进行脱腥处理,以感观评分和三甲胺含量为评价指标,获得最佳脱腥工艺。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的最佳脱腥浓度为5%~10%,浸泡时间60 min;食盐溶液浸泡法的最佳脱腥浓度为0.6%~1.2%,浸泡时间60~90 min;料酒和姜汁混合比例对脱腥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浸泡时间在60 min较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脱腥法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复合脱腥的最佳脱腥条件为活性炭浓度10%、食盐溶液浓度1.2%、浸渍时间75 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牛肝腥味过重这一关键问题,使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方法】以牛肝为原料,腥味值为评价标准,采用盐水酵母复合脱腥法,根据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确定最佳脱腥工艺条件.【结果】牛肝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安琪酵母发酵温度30.00℃、酵母添加量1.00%、食盐添加量5.6%和食盐溶液浸泡78.00min.【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牛肝色泽良好、质地致密、形态完整、表面光滑、香气浓郁、无腥味,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提高了副产物的利用价值,为今后牛肝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绿豆浸泡、脱腥及磨浆等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泡工艺参数为:NaHCO30.25%,料水比1∶4,20℃浸泡10h。最佳磨浆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10,温度80℃。  相似文献   

5.
以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通过模糊综合评判优化鲨鱼肉的生物脱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控制料液比(鲨鱼肉质量∶酵母液体积)=2.5∶1,酵母的接种量∶活化液体积=0.10‰,在摇床转速为50 r·min-1、22℃条件下发酵60 min,可有效脱除鲨鱼肉的腥味.  相似文献   

6.
朱俊玲  卢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95-7696,7698
[目的]研究海带的脱腥工艺和复合果丹皮的配方。[方法]以海带、苹果、胡萝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复合果丹皮的最佳工艺配方,并用绿茶进行了海带的脱腥处理试验。[结果]用浓度为1.5%的茉莉花茶60℃处理海带10 min可脱腥。复合果丹皮的最佳配方:苹果浆∶海带浆∶胡萝卜浆为2∶1∶1,加糖量为30.00%,柠檬酸0.90%,海藻酸钠0.10%调配,在60℃下干燥6.0 h。[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色泽、风味、口感较好的果蔬复合果丹皮。  相似文献   

7.
脱腥紫菜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紫菜为原料 ,浸提出有效成分后 ,分别用赖氏乳酸菌、植物乳酸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酵母发酵脱腥 ,制成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紫菜饮料。试验结果表明 ,浸提液最佳pH值为 3,赖氏乳酸菌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原料,经复合酶解得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及柱层析分离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强碱性阴离子树脂(D280)、弱碱性阴离子树脂(D380)、弱酸性阳离子树脂(D301R、D315、D301T、D152)和大孔吸附树脂(D3520、ADS-5、ADS-7)对海参多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效果,以优化海参多肽脱色脱腥工艺.结果表明:树脂D280的脱色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色脱腥工艺为酶解液与树脂体积比为3∶1,流速为2 mL/min,在此脱色脱腥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69.78%,游离氨基酸态氮回收率为86.42%,海参多肽回收率为82.49%,脱腥率达67%,海参多肽酶解液通过D280脱色脱腥后,其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461.7 mg/L,海参多肽含量为9.77 mg/mL.  相似文献   

9.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梅花鹿胎盘寡肽脱色脱腥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研究脱色脱腥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各试验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于寡肽损失率的影响顺序为:添加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结果表明:利用活性炭对梅花鹿胎盘寡肽脱色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0%,脱色pH值11,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60min。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为74.8%,寡肽损失率为19.5%,无腥味。  相似文献   

10.
酶法水解鲢鱼蛋白及活性碳脱腥苦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为原料,水解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酶法水解鲢鱼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炭为脱腥苦试剂,确定活性炭对鲢鱼蛋白水解液脱腥苦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解冻比自然解冻的水解度要高;双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按1∶3(W/W)混合同时水解,酶用量0.4%(W/W)、料液比1∶4(W/V)、55℃、pH6.0、水解4 h,水解度达12.55%;活性炭脱腥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量1.5%(W/W)、pH4.5、作用0.5 h,水解度为9.30%。在此酶解和脱腥苦条件下,制得的水解液清亮透明,气味较好,基本没有腥味和苦味。  相似文献   

11.
堆肥发酵过程中控制氮素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挥发是堆肥发酵过程中,臭味产生和氮素损失的主要原因。以鸡粪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通过添加除臭菌剂和相关填充物料,有效控制堆肥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以减少氮素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除臭菌剂和填充物料的加入能有效降低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损失,缩短发酵脱臭的时间。与对照处理相比,除臭菌剂能够提前10 d左右消除臭味,糠醛渣可减少氮素损失达17.6%以上。  相似文献   

12.
发酵床除臭微生物的筛选与Z-22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猪场采集土样,经过初筛、芽孢鉴定、感官法等步骤,筛选出9株有一定除臭能力的产芽孢菌株,对筛选出的9株菌进行分解利用NH3和H2S能力的检测,最终得到1株有较强除臭能力的芽孢杆菌Z-22.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Z-2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aciens).该菌株对NH3的去除率为29.2%,对H2S的去除率为52%,具有明显的除臭效果,为微生态发酵床的研究提供了微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鸡粪好氧堆肥发酵高效除臭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鸡粪好氧堆肥发酵各温度阶段高效除臭菌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过程有高效除臭微生物的存在,其除臭效果的种类排序为真菌>细菌>放线菌。发酵各温段发挥除臭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中温段,其次是高温段,降温段并未发现。  相似文献   

14.
以鸡粪堆肥为材料,筛选高效除臭菌株并构建复合菌系,为鸡粪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具有除臭功能的菌种资源。首先,采用驯化富集法、平板稀释法、产气试验、除氨试验、除硫化氢试验以及纤维素降解试验筛选出鸡粪堆肥中的除臭菌;其次,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菌株;最后,通过拮抗试验构建除臭菌系。研究分离得到5株具有除臭功能的菌株,分属于芽孢杆菌属(MS03,Bacillus sp.)、贝莱斯芽孢杆菌(MS07,Bacillus velezensis)、耐寒短杆菌(MS11,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木糖葡萄球菌(MS42,Staphylococcus xylosus)和变异棒杆菌(MS82,Corynebacterium variabile)。复合菌系C2(MS03+MS07)和C4(MS03+MS82)的综合除臭率均高于60%,且明显高于单株菌株及其他复合菌系。研究表明,这两个由不同除臭菌组合而成的复合菌系在无害化处理鸡粪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效微生物与调理剂在奶牛粪堆肥中的保氮与除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婕  邵孝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46-648,650
[目的]探索一套经济有效的奶牛粪堆肥除臭和保氮措施。[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设9个处理,在常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有效微生物EM和2种调理剂稻草、蚯蚓粪在奶牛粪堆肥中的保氮和除臭效应。[结果]试验设计的9个处理均有良好效果。在试验的第5d进行的第1次检测中,各试验处理比CK组降低了1~2个臭味等级,NH3去除率达21.09%~78.04%,H2S去除率达23.00%~73.39%;到第20d,大部分处理中检测不到H2S的释放量;到第25d试验结束时,所有处理均检测不到NH3的释放量。统计分析表明,奶牛粪堆肥中保氮除臭效果的最佳组合为:添加3%EM、30%稻草和7%蚯蚓粪。EM、稻草和蚯蚓粪在降低奶牛粪NH3和H2S释放量的效果上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EM、稻草和蚯蚓粪均对奶牛粪具有良好的除臭和保氮效应。  相似文献   

16.
猪粪除臭微生物筛选及其生长曲线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制猪粪微生物除臭剂,本试验以发酵猪粪为样本筛选除臭微生物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结果从发酵猪粪中分离得到4株具有除臭功能的菌株,经染色镜检和生化反应判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班图酒香酵母菌,且这4株菌株的生长曲线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综述桉叶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对桉叶油开展的相关研究与临床使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桉叶油在病虫害防治、除臭消毒等方面具重要药理作用.对深入探讨桉叶油作用机理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对日益扩大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及其效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淡水鱼鱼油的加工及其异味去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淡水鱼内脏为原料,比较了提取方法、蒸煮时间、干燥条件、脱臭处理等工艺对提取鱼油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原料经高压隔水蒸煮1.5 h、酸洗、中和、真空干燥、脱臭和冷却等工艺处理,可提取出色泽鲜黄、气味柔和、腥味清淡的鱼油;其中以0.01 mol/L的柠檬酸按20 mL/L(鱼油)对鱼油进行酸洗可去除鱼油的腥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去除沼液中的硫化氢为主线,围绕沼液在农业上的应用及硫化氢的治理技术,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去除硫化氢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沼液的田间精确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剑麻麻渣的肥料化利用效果,对麻渣进行添加微生物菌剂和石灰堆肥试验,研究麻渣的腐熟效果及矿质养分损失率。结果表明,堆肥125 d后,单独添加菌剂处理剑麻麻渣堆肥气味呈泥香味,麻渣发酵液发芽指数比对照显著提高4.1倍,堆肥氮、磷、钾养分含量和损失率影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独添加石灰具有除臭效果,对堆肥氮、磷养分含量和损失率影响不显著,并且堆肥质量损失率和钾素损失率显著降低,但堆肥发芽指数较低,仅为1%。当菌剂与低水平石灰(石灰∶麻渣=1∶300)混合添加时,堆肥发芽指数显著提高,为对照的2.3倍;堆肥全钾含量显著增加,达3.3 g·kg-1,比对照提高10%;堆肥质量损失率和钾素损失率显著降低。因此,微生物菌剂可作为腐熟剂单独添加以促进麻渣腐熟,微生物菌剂与低水平石灰混合添加,剑麻麻渣堆肥的腐熟效果最佳,是最佳麻渣腐熟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