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硬肉桃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多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引物对17个硬肉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硬肉桃的系统发育,将供试的硬肉桃品种分为5组;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硬肉桃的分子检索表;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硬肉桃种质有大红袍、五月鲜、秦岭冬桃、一线红、阳泉肉桃和大甜桃。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8个碧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的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碧桃的系统发育,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碧桃的分子检索表,并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碧桃种质.  相似文献   

3.
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7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38条,多态性程度为54.3%.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4~9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丝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标记,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丝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从8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9个引物,对43份丝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6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6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7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8.3%.丝瓜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7~0.98之间,暗示了丝瓜栽培种内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43份丝瓜种质被划分为6个类群,类群的划分与形态学性状较吻合,而且与地理来源也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RAPD技术对蜜桃种质资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引物对14个蜜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蜜桃的系统发育,将供试的蜜桃品种分为3组;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蜜桃的分子检索表,提出了特殊保存的蜜桃种质有秋蜜,太原水蜜,深州红蜜和温州水蜜。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技术对碧桃种质资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8个碧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的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碧桃的系统发育,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碧桃的分子检索表,并提出了重点保存的碧桃种质。  相似文献   

7.
蟠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析,采用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的22个随机引物对13个蟠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蟠桃的系统发育,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蟠桃的分子检索表;提出了重点保存的蟠桃种质。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山东省地方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本研究以60份山东省地方桃品种、名优特品种、选育品种为材料,从桃种质的SSR富集文库中开发并设计30对引物,选出10对具有良好多态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采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质量的方法进行带型分析,采用阿拉伯数字1~9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无...  相似文献   

9.
从64对EcoRI/MseI引物(其中Msel引物为荧光标记物)中筛选出7对扩增产物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对来自山东的29个古银杏种质的遗传关系及特异种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对引物共产生1003条谱带,138个特异位点(其中缺失带36条、单态带102条),多态带915条,多态带的比例为91.21%;每对引物鉴别效率为100%.29个古银杏种质之间相似系数为0.43~0.84,来自不同地区的银杏种质遗传变异程度不同.当相似系数为0.71时,供试种质可分为四类,古银杏种质的聚类与地理位置的远近并不完全相关.根据对古银杏种质的特异位点、相似系数、聚类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表明,‘任城'、‘胶州'、‘崂山2'、‘诸城2'、‘安山1'、‘安山2'、‘蒙阴'、‘郯城1'、‘郯城2'、‘叶籽银杏1'10个种质是山东古银杏种质中的重要特异种质.  相似文献   

10.
油桃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油桃品质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引物对19个油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油桃的系统发育,将供试油桃品种分为3类;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油桃的品种分子识别表,提出了重点保存的油桃种质有曙光、瑞光2号、五月火、艾米拉、红李光、阿姆肯。  相似文献   

11.
齿突斜纹蟹线粒体DNA中12S rRNA基因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6年8月在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坂田试验场海岸岩礁地带采集齿突斜纹触(Plagusia dentipes)样品,参考果蝇(Drosophila yakuba)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得到齿突斜纹触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为447bp,其中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含量分别为160bp(35  相似文献   

12.
8种随机引物扩增鳜鱼病毒核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感染鳜鱼病毒(Siniperca chuatsi virus)的鳜鱼中分离病毒,提纯核酸作模板,用8种带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病毒酸随机扩增,探讨了在多聚酶链反应(RCR)过程中,引物长度,Mg^2 浓度和生温度对获得扩增带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RAPD对我国栽培核桃不同地理生态型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用 8 0个 10bp随机引物对我国新疆核桃、华北山地核桃、秦巴山地核桃和西藏高地核桃 4个不同地理生态型的 2 0个样本进行RAPD扩增反应 .选用了清晰度高、重复性好的 2 4个引物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共扩增出 2 2 7个RAPD片段 ,具多态性的片段有 16 8个 ,占总扩增片段的 74%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片段为 9 46个 ,扩增片段长度为2 2 0~ 40 72bp .其中 ,西藏核桃类群的特有RAPD片段占有很大比例 .依据扩增结果 ,计算遗传距离 ,采用UPGMA方法构建聚类树状图 .结果表明 :新疆核桃为我国栽培核桃的一个地理生态型 ;华北山地核桃和秦巴山地核桃应属一个地理生态型下的两个不同亚群 ;西藏高地核桃不仅在聚类树状图上被划为另一大类 ,而且遗传距离与其它地理生态型也相差很远 .西藏高地核桃是作为一个地理生态型 ,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赤松毛虫的危害对小油松针叶内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通过对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小油松1 年生和2 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测定分析,发现受害小油松2 年生针叶在失叶50 % 条件下,与未受害2 年生针叶相比,针叶内化学成分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单宁、生物碱含量增加,脂肪酸、酚酸、水溶性总糖含量及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用之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受害小油松1 年生针叶失去80 % 后,1 年生针叶与未受害油松1 年生针叶相比,多数化学成分有相反变化趋势,用其饲养赤松毛虫幼虫时发现其不具滞后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15.
以鸡鲍氏志贺菌、鸡白痢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条随机引物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条随机引物能较好地在这3种菌中检测到多态性分子标记.共扩增出了59个DNA片段,其中3个菌株共有的谱带有7条,而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52条,占88.1%.引物P6的扩增图谱可用于3株细菌的鉴别.在对3株细菌扩增中发现,鸡鲍氏志贺菌与人痢疾志贺菌的扩增条带相同率达67%,但各有自己的特征性谱带.鸡沙门菌与志贺菌的扩增谱带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甲醛、次氯酸纳、次氯酸钙、孔雀石绿、碘对蒙古裸腹 (Moinamongoli caDaday)和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的急性毒性。得出 5种药物对蒙古裸腹的 2 4hLC50 值和 48hLC50 值分别为 :甲醛 ,1 1 5 5 0 ( 77 81~ 1 71 83)mg/L和 73 5 8( 5 1 1 4~ 88 72 )mg/L ;次氯酸钠 ,0 74( 0 5 8~ 0 94)mg/L和 0 38( 0 31~ 0 47)mg/L ;次氯酸钙 ,0 67( 0 5 5~ 0 83)mg/L和 0 5 8( 0 48~ 0 71 )mg/L ;碘 ,0 348( 0 30 3~ 0 398)mg/L和 0 2 7( 0 2 2~ 0 32 )mg/L ;孔雀石绿 ,0 97( 0 69~ 1 2 6)mg/L和 0 37( 0 2 5~ 0 5 4 )mg/L。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相应抑制浓度为 :甲醛 ,1 0 86 ( 9 0 0~ 1 3 0 8)mg/L和 2 98( 2 391~ 3 71 1 )mg/L ;次氯酸钠 ,0 87( 0 67~ 1 1 1 )mg/L和0 39( 0 1 3~ 0 46)mg/L ;次氯酸钙 ,0 78( 0 5 9~ 1 0 5 )mg/L和 0 5 5 ( 0 47~ 0 64)mg/L ;碘 ,0 41 ( 0 2 6~ 0 63)mg/L和 0 0 9( 0 0 5 5~ 0 1 41 )mg/L ;孔雀石绿 ,0 84( 0 64~ 1 1 1 )mg/L和 0 2 3( 0 2 1~ 0 2 6)mg/L。并将不同 龄的蒙古裸腹对甲醛的抗药性同褶皱臂尾轮虫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茉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技术对茉莉花30份材料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34条为多态性条带,占48.5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4条DNA带.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记为1、无带为0的方法构建ISSR表型数据的矩阵,用NTSYSpc 2.0软件对茉莉花30个材料进行UPGMA聚类分析.计算出3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6~0.98,平均相似系数为0.9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类分析树状图,在相似系数0.86处,将30份材料划分为A、B 2大聚类组.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菠萝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所占比例为62.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的数目为11.67条。6个品种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带,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ISSR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聚类图,在距离系数约0.1处可把供试的17份菠萝种质分为3大类。同时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芥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RAPD标记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a)16个变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10bp随机引5物中筛选出27个有效的,这2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36条DNA带,其中275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1.8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带数为12.44,不同引物扩增出各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大部分图谱均有特征或特  相似文献   

20.
利用ISSR技术对香蕉30个品种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54条DNA带,其中44条为多态性带,占81.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6.75条。按照相同迁移位上有扩增带记为1、无带为0的方法构建ISSR表型数据矩阵,用MEGA2.0软件对香蕉30个品种进行UPGMA聚类分析,计算出30个品种间的平均距离系数为0.313,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聚类分析树状图,将香蕉30个品种划分为A、B、C、D4大聚类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