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检松毛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酚类,萜烯,矿质元素均有较大的幅度变化,用受害后油松针叶饲养的幼虫摄食量减少33.5%,死亡率升高10%,产卵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混交林地对松毛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油松受松毛虫危害后恢复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松经人工模拟失去一定的量的1年生针叶后对第2年高生长,针叶长度有明显的影响:失杏越多,影响越大,经2a后其后高生长虽仍有差异,但均可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而失去少量2-3年生针叶后的油松具有有补偿和超补偿效应,失去1年生针叶后油松不具有补偿和超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东部林区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3~1990年,利用每年林内详查、网扫、灯光诱集以及野外采集等方法,对秦皇岛东部林区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鉴定。共采集昆虫11550头,鉴定719种,补充《河北森林昆虫图册》未列入的昆虫360种。整个工作为研究森林中生物多样性,以及对以松毛虫为主的森林害虫进行自然控制机理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油松毛虫寄生天敌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1985年,对北京地区油松毛虫卵、幼虫和蛹期的天敌进行调查,经鉴定寄生性天敌36种。卵期以松毛虫卵跳小蜂寄生率最高,平均为1.54%;幼虫期以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最高,1984年平均为4.36%,1985年为1.2%;蛹期寄蝇类寄生率平均为9.1%,以松毛虫狭颊寄蝇为主;寄生蜂寄生率平均为0.68%,以喜玛拉雅聚瘤姬蜂为主。  相似文献   
6.
鸟类对赤松毛虫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河北省抚宁县英武山地区试验,说明鸟类对赤松毛虫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在4龄时,鸟类捕食可使虫口减少7.7%~26.7%。在5龄时,鸟类捕食可使虫口减少35%~44.4%。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以生物控制措施为主,采用喷洒灭幼脲,释放平腹小蜂,招引、保护益鸟等防治措施,使碣石山风景林内松毛虫为害得以控制,并对林内天敌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8.
<正> 北京油松毛虫平腹小蜂(Anastatus sp.)属膜翅目旋小蜂科,是北京地区油松毛虫卵期主要寄生天敌之一,自然寄生率一般在1.5—9.5%(1983—1985年)。1983—1985年,我们对油松毛虫平腹小蜂各虫期的外部形态、超微结构、个体发育、世代历期和成蜂营养、寿命、繁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寄生在北京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卵上的四种主要小蜂,即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nowai、松毛虫卵跳小蜂Ooencyrtus sp.和油松毛虫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sp.,通过测量其羽化孔纵、横径,得出平腹小蜂雌蜂羽化孔平均直径为0.58mm,雄蜂为0.48mm;跳小蜂为0.47mm;金小蜂为0.43mm;赤眼蜂为0.22mm(上述数据均为三年平均数)。对上述四种小蜂的羽化孔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虽然显示各蜂种间羽化孔径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实际上仅依据羽化孔大小来判别上述蜂种仍有较大误差。因为从测量每种小蜂(除赤眼蜂外)的羽化孔上下限数值来看,均存在交叉现象,所以还需要结合寄主卵上羽化孔的缺刻深浅、齿突尖锐程度,孔口周围颜色以及寄主卵外壳由于不同蜂种寄生后所呈现的颜色、斑纹变化,寄主卵内及卵壁不同残留物,卵内是否有分隔膜等特征,综合鉴别才较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