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天祝白牦牛(Bos grunniens L.cv.Tianzhu white yak)与甘南牦牛(B.grunniens cv.Gannan yak)2个牦牛品种的牛乳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产乳量高于甘南牦牛;甘南牦牛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全脂固体含量高于天祝白牦牛乳,天祝白牦牛乳中非乳脂固体、乳糖含量和密度、酸度高于甘南牦牛乳,冰点差别不大;胎次对牦牛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含量和酸度的影响较大,对蛋白质、全脂固体、乳糖含量和密度、冰点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牦牛乳中VA和VE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牦牛乳中VA和VE含量的方法.以ODS-C18(5μm,4.6 mm×150mm)为色谱柱,100%的甲醇为流动相,在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条件下,用波长为290 nm的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了白牦牛乳中VA和VE的含量.结果表明:VA的平均检出值为44.458 3μg/(100 mL),标准差(SD)为0.761 4;平均回收率为98.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3%;VE的平均检出值为98.527 1μg/(100 mL),标准差(SD)为0.018 4;平均回收率为97.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7%.  相似文献   

3.
对牦牛奶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固体、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进行了检测并与常乳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原牦牛奶蛋白质含量为4.96%,脂肪含量为4.80%,乳固体含量为15.8%,均明显高于常乳;红原牦牛奶和常乳中都检测到17种氨基酸,除胱氨酸含量基本相同外,其余16种氨基酸组分含量红原牦牛奶都高于常乳,其氨基酸总量为4.77%,人体必需的亮氨酸、赖氨酸明显高于常乳;红原牦牛奶中钾、钙、磷含量明显高于常乳,而红原牦牛奶的微量元素铬含量更是常乳的10倍以上,维生素A和维生素B2含量分别是常乳的11倍和3倍以上。该研究为红原牦牛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甘肃天祝白牦牛与甘南牦牛乳中水解酶活性进行比较。[方法]测定并比较甘肃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乳中水解酶(ACP、AKP、AMS)的活性,并比较同一品种不同胎次牦牛乳中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天祝白牦牛乳中ACP活性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5);天祝白牦牛乳中AKP活性高于甘南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天祝白牦牛乳中AMS活性低于甘南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牦牛乳中3种水解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胎次对牦牛乳中水解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牦牛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天祝白牦牛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方法]对采自天祝白牦牛3个牧区共9头份牦牛乳SOD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天祝白牦牛乳中SOD活性约为202 U/mL。3个牧区的天祝白牦牛乳中SOD活性有所不同,但是差异不显著;SOD活性随着胎次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即胎次对牦牛乳SOD活性影响不大。[结论]研究可为白牦牛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天祝白牦牛乳与甘南牦牛乳中水解酶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牦牛乳中ACP活性显著大于甘南牦牛乳(P0.05);AKP活性大于甘南牦牛乳,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AMS活性小于甘南牦牛乳,但显著性不明显(P0.05)。3种水解酶活性随着胎次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胎次对牦牛乳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对甘肃天祝白牦牛乳和甘南牦牛乳中水解酶活力的比较研究,以便于更深入了解甘肃2个品种牦牛乳的特点,为牦牛乳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水溶性维生素C、B1、B2、B12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测定含量.方法:色谱柱为YWG-C18(250 mm×4.6 mm,10μm),以甲醇-0.2 mol.L-1醋酸缓冲液-三乙胺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结果:复方维生素浓度在15.63μg.ml-1~6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47%~100.68%之间,RSD在1.5%~2.0%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可作为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比较不同茶类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通过优化茶样预处理方法和色谱技术,建立一种RP-HPLC检测方法,测定5种不同水溶性维生素。结果表明,饱和醋酸铅溶液沉淀处理茶样溶液,在C18柱(4.6 mm×150.0 mm,5μm),检测波长为266 nm,流速为1 m L/min,流动相为甲醇和0.03mol/L乙酸钠-乙酸缓冲液(pH=5.5)混合,梯度洗脱的HPLC色谱条件下,茶样中VB1、VB2、VB6、Vc和烟酸5种维生素分离效果好。红茶中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较多,分别为3.69、2.92和5.18μg/g。绿茶中维生素B6的含量较多,为2.30μg/g。青茶和绿茶中未检出维生素B1,4种茶叶中均未检出烟酸。该检测方法有效地检测了4种茶叶中的5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可为茶叶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牦牛DGA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乳质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牦牛DGAT1基因多态性,评估基因突变对牦牛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牦牛及野血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和intron15-exon17区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区发现c.562+32_c.562+33ins CCGCCC的插入/缺失,等位基因M、基因型MM频率最高为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各类群牦牛PIC0.5属中度或低度多态;intron15-exon17区检测到c.1249-23CT和c.1336CT的突变,其中exon17发现的c.1336CT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p.Arg447Cys转变,等位基因A频率最高为优势等位基因,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和青海牦牛中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野血牦牛基因型AB为优势基因型,各类群牦牛0.25PIC0.5属中度多态;两区域3处突变位点构建出6种单倍型和11种单倍型组合,突变位点间存在连锁关系且接近于连锁平衡。关联分析表明,甘南牦牛intron5-exon7区基因型与乳质性状无显著相关;intron15-exon17区基因型BB个体乳品质性状最低,且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体物质含量中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携带等位基因A的个体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体物质含量及无脂固体含量显著高于未携带者(P0.05),携带等位基因C的个体乳脂率也显著高于未携带者(P0.05),而携带等位基因B的个体乳脂率、总固体物质含量显著低于未携带者(P0.05);单倍型组合H1H3个体的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体物质含量和无脂固体物质含量均较高,且乳脂率及总固体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P0.05),而H2H2单倍型组合个体则较低,除乳糖率以外的其他乳品质性状均显著低于其他7种单倍型组合(P0.05)。【结论】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和intron15-exon17区为低度和中度多态,intron6存在c.562+32_c.562+33ins CCGCCC的插入/缺失,intron15和exon17分别检测到c.1249-23CT突变和c.1336CT的非同义突变。intron15-exon17区突变影响甘南牦牛乳品质性状,选留携带等位基因A的个体和淘汰携带等位基因B的个体、或选留H1H3单倍型组合及淘汰H2H2单倍型组合个体,均可显著改善后代群体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海拔大叶碎米荠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6(吡多醇)和维生素B5(烟酸)的含量。色谱在HypersilC-8柱(5μm,4.0mm×250mm)上进行,以流动相A(1%乙酸含0.5%三乙胺,pH=4.5)与B(A-甲醇,50∶5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室温。样品其回收率为98%~105.5%(RSD1%~5%)。不同海拔的维生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烟酸在1500m时含量最高;而维生素C与吡多醇在2100m时含量最高。人工种植的大叶碎米荠与普通蔬菜(土豆、西红柿)相比,富含吡多醇和烟酸。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眼果实腺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测定龙眼果实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5个龙眼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腺苷含量.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001 mol.L-1KH2PO4,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柱温40℃.结果表明,腺苷含量为5-80μg.mL-1时,腺苷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1%,相对标准误为1.19%,最低检出限为0.013μg.mL-1.不同品种龙眼果实及果实不同部位的腺苷含量存在差异,假种皮含量最高,果皮次之,种子最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2.
复方制剂中黄芩甙成分在奶牛血浆和乳中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法为定量手段 ,研究复方制剂中黄芩甙经子宫内灌注给药后在奶牛血浆和乳汁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采用 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 ,分析黄芩甙在血浆和乳中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 ,黄芩甙在血浆、乳中的药动学特征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黄芩甙在血浆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C0=0 .37︼g· m L- 1 、Ka=1.73· h- 1 、K =0 .2 5· h- 1 、t1/ 2 Ka=0 .70 h、t1/ 2β=2 .93h、Cm ax=0 .2 4︼g· m L- 1 、Tmax=2 .2 3h、AU C=1.5 2 m g· (L h) - 1 、Tlag=0 .5 0 h。黄芩甙在乳汁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C0 =0 .76︼g· m L- 1 、Ka=0 .88· h- 1 ,K=0 .38h- 1、t1/ 2 Ka=0 .79h、t1/ 2 β=1.82 h、Cm ax=0 .31︼g· m L- 1、Tmax=3.2 7h、AU C=2 .0 0mg· (L h) - 1、Tlag=1.6 0 h。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鸡肉中三价砷(As(Ⅲ))、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和五价砷(As(Ⅴ))的4种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0.15 mol·L~(-1)稀硝酸+超声波进行提取,以5 mmol·L~(-1) Na_2HPO_4和45 mmol·L~(-1) KH_2PO_4缓冲液(pH5.92)为流动相,经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后,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4种形态的砷在8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为1.0~3.0mg·L~(-1),6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6.2%(100mg·L~(-1))。鸡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2.1%~101%。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甲基海因含量,色谱条件:Symm etry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4.6 mm×75 mm,HPLC col-umn);流动相:甲醇+0.02 mol.L-1KH2PO4(15∶85);检测波长206 nm,流速1 mL.m in-1.二甲基海因的质量浓度为8-50μg.mL-1时二甲基海因含量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1.07×104X+1.81×104,回归系数r=0.9999).检测限为3μg.mL-1,方法回收率达97.74%-99.89%,说明这种方法可用于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和相关产品中二甲基海因含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蓝孔雀蛋白液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费氏埃希菌发酵、面包酵母发酵以及葡萄糖氧化酶对其进行脱糖对比试验,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喷雾干燥的进料速率、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和转速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蓝孔雀蛋白液脱糖效果最好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法;离心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佳组合为A1B2C2D3,即进料速率10mL·min-1,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90℃,转速18000r·min-1;蓝孔雀蛋白粉成品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69.5%、0.79%、4.2%和4.1%,硫胺素和核黄素含量分别为54.79μg·100g-1和1130.00μg·100g-1.  相似文献   

16.
Fe(Ⅲ)-H_2O_2-甲基蓝体系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H2 SO4 介质中 ,痕量 Fe( )对 H2 O2 氧化甲基蓝褪色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据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 Fe( )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0 192 - 0 .0 6 6 0μg· m L-1,检测限为 8.0 1×10 -10 g· m L-1.用于水样中痕量 Fe( )的测定 ,结果满意 .  相似文献   

17.
对甘南州12头健康蕨麻猪进行了肉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甘南蕨麻猪与当地白猪相比,大理石纹评分低1.4分(P<0.01),肌纤维直径低5.1μm(P<0.01),剪切力低2.29 kg.cm-2(P<0.01),其它肉用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甘南蕨麻猪肉水分含量74.18 g.(100 g)-1、干物质25.81 g.(100 g)-1、脂肪3.65 g.(100 g)-1、蛋白质20.66 g.(100 g)-1、灰分1.14 g.(100 g)-1;K、Fe、Cu、Zn含量分别为385.50、1.06、0.271、0.40 mg.(100 g)-1;蕨麻猪肉氨基酸评分较高.综合评价认为:甘南蕨麻猪肉细嫩多汁、脂肪低、蛋白优质,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5份甘肃省肃南牧区传统发酵牦牛乳为研究对象,通过MRS及E11iker培养基分离培养,共得到45株乳酸菌,其中杆菌21株,球菌24株.依据乳酸菌的特性、产酸能力、后酸化能力、产香能力以及冷藏期间活菌数的变化,进行了乳酸菌优良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初级筛选中共筛选出了凝乳时间在7~10 h,pH 5以下,保水率在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