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研究了网围无公害培育一龄蟹种和成蟹养殖技术,检测了试验区水质、底泥和成蟹品质。结果表明,网围河蟹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投草型、种草型和轮牧型养殖方式分别适合15亩左右、50亩左右和100亩以上规模的网围养殖,平均亩产达41.34~52.09kg,平均亩效益为1780.77~1988.89元。无公害养殖技术提高了河蟹品质,对维护浅水草型湖泊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循环和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河蟹养成规格偏小,病害增加,加上滥用药物,导致蟹价下跌,传统养殖方法与河蟹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影响了河蟹的生长和品质。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得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建立了湖泊鳜鱼等土著名优水产动物无公害渔业经济开发模式;提出了河蟹优质健康苗种培育、环保饲料开发等无公害养殖技术;建立了湖泊网围、网栏养殖河蟹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了鳜鱼、河蟹、罗氏沼虾免疫防治技术;提出以底质和水质早期监测为主的鳜鱼病害预警技术和河蟹、罗氏沼虾病原诊断技术;制定了鳜鱼、河蟹、罗氏沼虾无公害养殖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刘永进 《齐鲁渔业》2012,(11):31-32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2大淡水湖,常年水面1.67万hm2(25万亩),是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东线引水就要启用,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国务院、山东省政府要求积极防控渔业养殖污染,提高湖水水质标准,在大湖内取消投饵性网箱、网围养殖,减少渔业养殖污染。而增殖放流鲢鳙,实施“清洁”养殖和无公害网围养殖河蟹就可净化水质,有效控制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6.
湖泊网围养殖中华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代以来,湖泊网围养殖迅速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养殖模式上仅局限于单一的河蟹养殖,加之目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蟹的种质退化,生产出的蟹难以适应市场优质化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湖泊网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02年,通过对湖区自然生长的水产品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7.
徐学峰 《齐鲁渔业》2004,21(9):27-29
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培银 《内陆水产》2006,31(10):24-24
高邮湖地处淮河下游,面积约7.3万hm2,是江苏省第三大湖泊,具有明显的过水性特点。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湖区网围养殖蓬勃发展,2003年达到高峰,总面积约有1.3万hm2,大多数是单一养殖河蟹的生产模式。受连续几年的大水影响,生产效益比较差,网围养殖面积逐渐缩减,现有网围养殖面  相似文献   

9.
吴兰波 《内陆水产》2004,29(1):12-13
目前,河蟹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每年河蟹养殖产量超过15万t,其养殖方式主要有大水面网围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当数大型湖泊网围养殖。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水域选择湖底平坦,水体缓流,沉水植物茂盛,底栖动物丰富,水质清新,水体溶氧量高,pH值在7.0左右,正常水位80~150cm,避开上游入湖水流和出水口处。2网围设施建设2.1网围的设置网围面积以1.33~2hm2为宜,采用双层网结构外层为保护网,内层为养殖网,两层网间距5.0m,并在其间设置“地笼网”,以检查逃蟹情况。内层网上端内侧接一“T”型倒挂…  相似文献   

10.
网围养蟹高产技术1991年我们在东太湖进行湖泊网围养蟹试验,探索东太湖集约化养蟹技术,加快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东太湖网围养殖的综合开发效益,致富广大渔民。经二年试验,最终142亩网围养蟹试验的平均亩产达26.7公斤,回捕率达46.1%,产值25....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湖泊网围养殖业与水环境保持良性发展?这个问题,是当前水产界共同关心的课题。作者论述了湖泊网围养殖与水环境保持良性发展的关系,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湖泊网围养蟹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河蟹种质资源、养殖管理、病害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网围养蟹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邓成方 《水产养殖》2011,32(5):45-46
利用湖泊滩涂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湖泊养蟹发展的一种趋势,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2005年在安徽省宣城市南漪湖进行湖泊滩涂无公害养殖大规格河蟹,连续6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鸣湖位于鄱阳县莲花乡,面积1×104×667m2.在大鸣湖养殖河蟹的生产实践基础上,概述了浅水草型湖泊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封辉 《河北渔业》2006,(12):23-23,43
中华鳖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库等淡水水域,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近年来,江苏高邮湖和宝应湖渔民利用湖泊天然优质丰富的动植物饵料资源和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积极尝试和探索网围养殖中华鳖技术,培育无公害的半野生化中华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湖区渔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养殖模式.笔者经过专门调查研究和归纳总结,现将湖泊网围养殖中华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湖泊滩涂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湖泊养蟹发展的一种趋势,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2005年开始在安徽省宣城市南漪湖进行湖泊滩涂无公害养殖大规格河蟹,连续6年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我们在白龟山水库开展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研究,通过项目示范与推广,总结出一套生态养殖河蟹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网围水域条件1.网围区要选在水库上游敞水区或河流入库水口的两侧,避开主河道,水域开阔、水质良好无污染。2.网围区水草茂盛,水草主要品种以轮叶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为主,少量的聚草、金鱼藻、水花生、菹草等,水草覆盖率应在80%以上,螺蛳等底栖动物丰富。3.网围水域常年水深0.5~2米,水位落差少,旱季不干枯。4.底库较平坦,淤泥较少,底质…  相似文献   

18.
湖泊网围养蟹技术是一项新的养殖工艺。江苏省于1989年试点取得成功,1990年在全省推广,网围养蟹面积进到5800亩,比1989年扩大5.8倍,养殖产量35578.5公斤,比1989年增长8.8倍。1991年全省网围养蟹面积已扩展到17000亩,遍及全省主要湖区,已投放幼蟹68500多公斤。网围养蟹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提高太湖大闸蟹的规格、改善太湖大闸蟹的品质,促进湖泊网围养蟹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于2003年在东太湖水域开展了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取得了平均亩产46.35kg,平均规格194.5g/只,回捕率79.3%,亩均效益3,889.27元,投入产出比为1:2.16的好收效,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网围草蟹轮作养殖是我国综合养殖的一种模式。改革以往单纯依靠大湖耙水草养触方法,试验推广在网围内草蟹实行轮作的养殖方式已成为恢复湖泊水草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的一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