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湘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研究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及其不同浓度(50 mg/L、150 mg/L、300 mg/L)对油茶扦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IAA、IBA、NAA对油茶扦插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均以浓度150 mg/L的效果最佳。3种生长调节剂中,NAA和IBA的促进作用最强,显著高于IAA。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温度和50mg/L、100mg/L和200mg/L,3种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赤霉素(GA3)对百日草种子发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日草种子萌芽的适宜温度为30℃;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日草种子催芽存在差异,赤霉素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生长素(IAA和IBA),其适宜浓度分别为200mg/L和50mg/L,且赤霉素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强,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百日草种子萌发,处理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3.
以水插大叶栀子枝条为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和NAA(萘乙酸)对大叶栀子枝条的生根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0mg/LIBA处理1.5h后枝条插水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辣椒茎尖培养脱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小米椒为试材,经无菌发芽,在2~3真叶时,经35℃处理4周,取无菌苗生长点,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其中分别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玉米素(ZT)、细胞激动素(KT)、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培养。经筛选,发现其中MS BA7.0mg/L IAA0.05mg/L比较适宜于茎尖培养。MS ZT8.0mg/L GA32.0mg/L比较适宜于茎的伸长。将长2cm以上的芽无根苗转入1/2MS IAA0.2mg/L NAA0.1mg/L的培养基上有利于根的生长。生根后移入土壤可正常生长。1~1.5mm长的茎尖成苗脱毒率达96.3%。0.1~0.5mm长的茎尖脱毒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处理迷你小丽花的种子,研究它们对迷你小丽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A和IAA均可以提高迷你小丽花种子的发芽率,其中IAA 5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64.1%,NAA 100mg/L浓度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6.
屠娟丽 《北方园艺》2011,(20):84-85
将吲哚乙酸、萘乙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分别配成500、1 000、1 500和2 000 mg/L4种不同的浓度,于春、夏季对圆条蚊母插条进行促根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以期寻找提高圆头蚊母扦插成活率的措施.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生根剂及同一生根剂的不同浓度处理枝条后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都存在显著差异.吲哚乙酸(IAA)和萘乙酸(NAA)能提高插条生根率,2,4-二氯苯氧乙酸(2,4-D)则起到抑制作用.以500 mg/L的IAA浸30 s的半硬枝扦插生根率最高,达7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观测了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赤霉素(GA)等生长激素,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现整理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2ppm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增长率达5~7%,而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于2ppm吲哚乙酸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木屑培养基中,1ppm的各种生长激素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菌丝生长,5ppm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效果最好,菌丝率增长可达7~10%。大于1ppm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有抑制作用。木屑培养  相似文献   

8.
刘文盈 《北方园艺》2016,(21):162-165
以黑果枸杞为试材,采用5种激素(生根粉(ABT)、赤霉素(GA)、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的4种浓度(100、250、500、750 mg·L-1)处理,对黑果枸杞嫩枝扦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T 250 mg·L-1处理的黑果枸杞嫩枝扦插成活率最高(70.00%),比对照提高33.33个百分点;GA的4个浓度成活率波动范围是50.00%~63.33%,平均成活率达到55.83%,比对照高19.16个百分点.IBA对插穗新生根数量,叶片大小、新枝条的长度有显著增加作用;IAA对新生根长度增加最多,对叶片数量有显著增加作用;NAA对根径增粗作用显著.激素可以促进黑果枸杞嫩枝扦插苗各项指标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阳猕猴桃硬枝扦插促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虹"红阳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200、500、1 000mg/L 3种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生根粉(ABT)处理对猕猴桃硬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插条根长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IAA处理后的插条总体生根率高于其它处理方法,但随着IAA浓度的增高,插条生根率呈下降趋势,其中2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了50.3%;在生根数量方面,除了IAA,GA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平均根长方面,IAA同样占有极显著性优势,6-BA效果最差;多重比较分析表明,200mg/L IAA与其它浓度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之间有极显著差异,其它药剂不同浓度之间促根效果显著性差异没有规律性,需要实践中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0.
以红富士、首红苹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用PP333(多效唑)1000mg/L和GA3(赤霉酸)1000mg/L处理,结果表明:PP333可使叶芽的节位数增长,但对花芽的节位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而GA3对叶芽节位数没有影响,但首红苹果花芽节位数有减少趋向。二者处理对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期没有影响,但PP333加速了花芽形态分化进程,GA3延迟了花芽形态分化进程。喷PP333提高了ZR(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ZR/GAS(赤霉素)、ABA(脱落酸)/IAA和ABA/GAS比值,从而促进了花芽形成。相反,GA3处理降低了ZR/IAA、ZR/GAS、ABA/IAA和ABA/GAS比值,而抑制了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茅有明显促进作用,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40mg/L和20mg/L,吲哚乙酸的处理效果最好。植物激素的不同浸种时间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也有明显影响,奈乙酸和吲哚乙酸的最佳浸种时间分别为24h和50h。  相似文献   

12.
GA_3和NAA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GA3与NAA浸种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3,NAA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分别以1 mg/L GA3、1 mg/L NAA处理种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茗葱种子繁殖特性及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茖葱种子的繁殖特性。人工移栽6a后的植物每墩可采种子约943粒。无论秋播或春播,种子均要经过1个夏季才能生出胚根,并等到越冬后的次年春天出苗。种子不经低温层积处理可以发芽,但低温层积30~45 d会显著提高发芽率(达88.3%)。用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处理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直接以GA_3100~150 mg·L~(-1)及NAA 5 mg·L~(-1)浸种24 h,发芽率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用桃品种秋香蜜去核壳种子,探索了种皮控制休眠与萌发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桃种子剥除种皮,休眠可被解除,出苗率与有皮种子经GAs200mg·l ̄(-1)浸种24h相近;种皮抑制萌发的效应与ABA5mg·l ̄(-1)浸渍去皮种子24h相当。②桃新鲜种子内ABA主要存在于种皮中,GA3主要存在于胚和子叶中,剥除种皮即人为地改变种子内GA_3/ABA值,有利于种子由休眠向萌发方向转化。③桃种皮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具强烈抑制作用;去皮种子的酶活性随GA3处理而增强,随ABA处理而被抑制。④桃种皮无透水性障碍,种皮对种子的吸水总量虽有一定限制,但不影响种子萌芽。  相似文献   

15.
百子莲组培快繁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子莲为试材,研究了百子莲的无菌播种、组培快繁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百子莲成熟种子最佳的消毒方法:70%酒精消毒1min,然后用0.1%HgCl2灭菌3min。将种子接种在不添加植物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发芽状况良好;切取幼苗基部进行增殖培养,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4.0mg/L+NAA 0.1mg/L。最佳外植体为去根的无菌苗,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4.0mg/L+NAA 0.1mg/L,其不定芽分化率达92%。在1/2MS+IAA0.5mg/L培养基上,生根率达80%。驯化移栽后,其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6.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种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敏  庄智敏  章镇  邵宏干  蔡斌华 《果树学报》2006,23(4):534-537,i0003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假单性结实的无核葡萄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采用或不采用胚培养获得实生苗,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条便捷途径。采用不同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花前2周进行不同浓度的处理,对果实的有核率、种子形成大小、单果种子数目及种子成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BA、CPPU、KT、IAA、IBA、NAA不同浓度的处理都能使火星无核葡萄产生残核。BA5、10mg/L,IAA10、20mg/L,IBA20mg/L的处理有核率达100%;KT5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96.6%,为最大,而CPPU10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74.5%,为最小;BA5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3.1粒,CPPU10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0.5粒。KT5mg/L和10mg/L处理诱导产生的种子离体培养露地播种得到萌发苗。结果表明,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无核葡萄形成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可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野生荠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赤霉素)、6-BA(6-苄基嘌呤)和低温处理均能有效的解除荠菜陈种子的休眠,6-BA的处理效果优于G氏,但单独使用GA3或6-BA对荠菜新种子的解除休眠不起作用。低温能解除荠莱新种子的休眠(平均发芽率84.07%)。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荠菜种子发芽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外源激素对结球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球芥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激素赤霉素(GA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除6-BA外,NAA、GA3和ABA均对芥菜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在50 mg/L浓度以上时,NAA可抑制芥菜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GA3能提高芥菜种子的萌发特性,最佳处理浓度为50 mg/L;ABA能有效抑制芥菜种子的萌发,最佳有效抑制浓度均为150 mg/L。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樱桃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带核壳的樱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了0、100、200、300 mg/L 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浸种对樱桃种子发芽进度、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处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发芽最整齐.同时,用清水处理的樱桃种子也能发芽,且表现出一定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这表明了樱桃种子的生理休眠性并非一般认为的那样严格.  相似文献   

20.
以791、平韭4号、改良汉中3个韭菜品种的种子为试材,用6个IAA、GA3混配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分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及平均发芽天数等性状,为提高种子发芽率以及韭菜商品催芽剂的开发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791、平韭4号的最佳处理是T220 mg/L IAA+150 mg/L GA3(1∶4混合液);改良汉中的最佳处理是T420 mg/L IAA+150 mg/L GA3(3∶2混合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