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蛤的形态与构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因刚采集的个体贝壳呈铁色而得名,是黄渤海沿岸常见种,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福建以及海南岛、广西等地都有分布,多生活在近高潮区及中潮区的泥砂中,并多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栖息。  相似文献   

2.
3.
鲍的营养价值高,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国内外对鲍在食品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甚少,对其组织构造及其定量化的研究未见报导。本文以鲍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冷藏条件下组织结构的变化,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肌原和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同时应用图像解析技术探讨其结构变化与构造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孟飞  张朝辉  赵雪  陈伯虎  高昕  李八方 《水产学报》2010,34(10):1605-1609
研究鲜活和不同加热时间条件下沙蛰组织构造及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组织构造变化采用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流变学特性参数通过应力松弛和破断实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蛰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其重量和体积均呈现显著减小趋势;流变学特征参数弹性模量E0和破断强度逐渐减少,而松弛时间τ1、粘性模量η1却呈现明显增加趋势,而且流变学特征参数与组织结构变化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加热过程中沙蛰样品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所引起。与鲜活样品相比,加热样品具有弹性较大、粘结性较大和硬度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庆芳 《水产养殖》2002,(3):13-14,16
沉箱养鲍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养殖模式,它是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制成圆形或方形箱体,放置于礁石底质的低潮区至大潮低潮线下水深0.5米左右的海域,将鲍鱼苗种投放箱体内,实行定时投放饵料和清理沉箱的半人工养殖方式。其投资少,易操作,养殖周期短,产品接近天然鲍鱼,市场竞争力强,因而易于推广。圆形沉箱与方形沉箱对比,前者具有两个优点,一是防浪性能好,可减少任何方向波浪对它的冲击力;二是水体上下交流快,有利于鲍鱼的生长。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圆形沉箱养殖杂色鲍的技术要点。1养殖海区的选择应选择岩礁密布,底部较平…  相似文献   

6.
尾垂体是鱼类中特有的一种内分泌腺体。早在一百余年前欧洲动物学者Arsaky,1813,Serres,1826,Weber,1827已经提出。他们在研究鱼类尾部脊髓末端构造时,首先在鲤鱼中发见有一疣状物体,以后在其他鱼类中也有见到同样构造。以后动物学者Verne,1914,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鲜活和不同加热温度下刺参体壁组织构造及其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采用VanGieson染色法观察组织构造、采用细胞分裂扫描电镜法(cell-maceration/SEM)观察胶原纤维结构,同时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刺参肌肉蛋白质的热收缩温度。结果发现,在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刺参体壁组织构造及其胶原纤维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刺参肌肉组织中纤维逐渐聚集交联,形成多孔网状结构;蛋白质发生热变性、胶原纤维结构收缩,导致纤维排列紧密,纤维间孔隙度呈减小趋势。与刺参整体组织构造的变化相比,胶原纤维结构的变化尤其明显。鲜活刺参体壁肌肉蛋白质的热收缩温度为68.92℃,加热过程中蛋白质的热变性是引起其构造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暗纹东方魨(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豚,属魨形目、魨科、东方魨属,是海江洄游性底层鱼类,性成熟时溯江而上至长江中下游产卵。暗纹东方魨的肉味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淡水特种养殖的热点品种之一。为满足市  相似文献   

9.
《海鲜世界》2004,(1):37-37
虾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制多种佳肴的美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我国海域宽广,江河湖泊众多,盛产海虾和淡水虾。海虾有对虾、明虾和龙虾,淡水虾有青虾(沼虾和草虾),还有半咸水虾如白虾等。不管何种虾,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同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海虾还富含碘质,对人类的健康极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冰温结合复合配方保鲜剂贮藏技术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鲜度和质构特征参数变化的影响,同时与单一冰温贮藏样品的相应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冰温结合保鲜剂贮藏方法能够显著延缓牙鲆鱼肉样品细菌总数、K值、TVB-N和pH值等的增加速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样品组织结构、破断强度和感官指标等的变化均呈现减缓趋势;与单一冰温贮藏条件的样品相比,冰温结合保鲜剂样品的货架期能有效延长10 d左右,达到最佳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带打桩机     
《水产科技情报》1977,(7):34-35
浙江省宁海县峡山公社第一渔业大队海带场的广大革命群众,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大搞技术革新,试制机械设备;他们在打桩、收割、空中吊运等方面,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海带养殖机械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冰温保鲜条件下牙鲆的鲜度及质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牙鲆在冰温贮藏条件下鱼肉的鲜度指标(pH值、K值、TVB-N、细菌总数)和质构特征参数(感官评定、组织构造、破断强度等)的变化,并与冷藏样品的相应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K值和TVB-N上升,pH值则先下降后上升,冷藏后期样品pH值上升较快且很高;至货架期终点时破断强度呈减小趋势,组织结构逐渐劣化.与冷藏样品相比,冰温贮藏条件能更有效地抑制牙鲆鱼体内微生物的作用,延长牙鲆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3.
银鲑 (O .kisutch)为溯河性洄游鲑科鱼类 ,原产地为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至阿拉斯加地域。经美国鱼类学家的多年系统选育、驯化 ,并运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 ,改变了其洄游习性 ,使其可以终生生活在淡水中 ,为在淡水中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1 水源要求鲑科鱼类对环境要求严格 ,必须在没有化学污染的水域中养殖。一旦环境污染 ,会导致鲑科鱼类的大量死亡。银鲑为广盐性冷水鱼类 ,盐度要求在0~ 0 .1之间 ;温度在 7~ 1 9℃之间 ,低于 8℃会影响其摄食和生长 ,高于 1 9℃会导致死亡 ,理想水温在 1 0~ 1 8℃。对溶解氧要求较高 ,不能小于 7mg/L ,否…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生产中,通常采用搠网起捕或冬季干塘起捕两种方法捕鱼。一些利用低洼地、盐碱地等改造的大水面浅水池塘(围滩),有许多单口面积在6.7-13.3hm^2(100-200亩)之间,水深多在1.5-1.8m。采取上述两种捕捞方法,存在不少弊端,养殖过程中要进行轮捕也较困难,为解决大水面轮捕困难这一课题,笔者设计了一种集鱼池捕捞法,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鲜活和不同加热条件下(5、20、60min)海螺足部的组织构造及其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并进行了质地剖面分析(TPA)和感官评定试验,为海螺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及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组织构造变化采用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流变学特性参数和TPA通过质构仪测定,同时比较了TPA和感官评定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加热处理对海螺足部的组织结构和流变学特征参数有明显影响。流变学特性与组织结构的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流变学特征参数表明鲜活海螺足部的肌肉具有硬度大、弹力和粘着性小的质地特点,而加热样品则是硬度小、弹力和粘着性大。海螺足部的热加工应以加热20分钟为宜, 时间太短或过长都无法给人以最佳的口感。TPA和感官评定在硬度(R=0.9692)、弹性(R=0.9272)和咀嚼性(R=0.8542)方面呈显著相关性,在粘着性(R=0.7945)方面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大型海藻生境的生态功能及其在海洋牧场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型海藻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重要驱动者之一,由大型海藻所形成的海藻场栖息地在维持海洋生物摄食、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受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许多沿海国家都出现了海藻场快速退化的现象,且对以海藻场为关键栖息地的海洋生物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一状况在我国尤为严重。为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藻场修复已成为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对海藻及其构造生境的生态功能认识不足,有关海藻场修复的目标定位、实现路径等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本文从海藻场修复的角度出发,先分别对海藻及其构造生境的生态功能进行了阐述,而后对海藻养殖区是否可替代天然藻场被纳入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中以及海藻生境生态功能的量化测定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今后海藻场修复工作合理、高效地开展和海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鳐类和银鲛类嗅觉器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庆闻  殷名称 《水产学报》1981,5(3):209-228
本文对鳐类和银鲛类嗅觉器官进行了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比较研究,并对它们的外形、眼球径、习性等作了比较观察;共解剖标本50余尾,计42种,分隶于25属17科5目2亚纲。它们的嗅觉器官非常发达,属“嗅觉鱼类”,其形态构造与分类和生态有密切关系,本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微冻贮藏条件下鲈鲜度和质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昕  韩芳  许加超  付晓婷  李辉  于甜 《水产学报》2010,34(8):1294-1302
研究鲈在微冻贮藏条件下组织构造、质地剖面分析(TPA)及流变学特征参数(弹性模量E,应力松弛时间τ,粘性模量η,破断强度)的变化,同时结合鲜度指标、细菌总数、K值、TVB-N、pH值和感官特性判断其在微冻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K值和TVB-N上升,pH值则先下降后上升,且上升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组织结构呈现肌原纤维间空隙逐渐增大,方向性增强,构造逐渐断裂崩解的趋势;弹性模量呈上升趋势,破断强度、硬度、弹性、粘聚性、咀嚼性呈下降趋势,而应力松弛时间、粘性模量的变化则不显著。与冷藏样品相比,微冻样品的货架期能够延长20 d,说明微冻条件比冷藏条件能更有效的抑制鲈体内酶活性及微生物的作用,缓解蛋白质分解,延长鲈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加热条件下海螺足部质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活和不同加热条件下(5、20、60 min)海螺足部的组织构造及其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并进行了质地剖面分析(TPA)和感官评定试验,为海螺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及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组织构造变化采用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流变学特性参数和TPA通过质构仪测定,同时比较了TPA和感官评定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加热处理对海螺足部的组织结构和流变学特征参数有明显影响.流变学特性与组织结构的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流变学特征参数表明鲜活海螺足部的肌肉具有硬度大、弹力和粘着性小的质地特点,而加热样品则是硬度小、弹力和粘着性大.海螺足部的热加工应以加热20 min为宜,时间太短或过长都无法给人以最佳的口感.TPA和感官评定在硬度(R=0.969 2)、弹性(R=0.927 2)和咀嚼性(R=0.854 2)方面呈显著相关性,在粘着性(R:0.794 5)方面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恺 《海洋渔业》2002,24(4):183-184
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属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红毛菜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菜,是我国东海和南海的稀有海珍品,芳香独特,质甜味鲜,营养丰富。红毛菜脂肪中含有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据测定,每100g干重的红毛菜含437mgEPA,比日本宫城县产的红藻(Fudaraku pachymeniopsis Lanceolata)的EPA含量高90mg,是目前报道的EPA含量最高的藻类生物。红毛菜产品具有补血降压、滋阴祛火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功效,食用和药用价值高。但由于受自然气候、海况变化的影响,敌害生物的侵食和人为滥采,红毛菜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为保护、增殖稀少海藻资源,笔者对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养殖技术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目前红毛菜产品营养成份和养殖技术已见诸报道,但与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却未见文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