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对建昌黑山羊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氯仿–甲醇抽提法,对自然放牧采食紫茎泽兰的建昌黑山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建昌黑山羊肌肉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acid,EAA)、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和总氨基酸(total amino acid,TAA)含量减少,风味氨基酸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减少,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增加,UFA/SFA(U/S)值升高,与膻味呈正比的脂肪酸含量升高,与膻味呈反比的脂肪酸含量减少,说明紫茎泽兰降低了肉品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增加了肉品的脂肪酸营养价值,对肉品风味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紫茎泽兰饲喂反刍动物,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紫茎泽兰的毒性使动物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降低了肉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香猪的肌肉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香猪肌肉中肌内脂肪含量达3.67%,香猪猪肉中每100 mg干重中氨基酸总量为64.63 g,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6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为45.86%,香猪猪肉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到47.57%,UFA/SFA(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为0.90.因此,香猪的肌肉细嫩多汁、质量好,营养保健价值高,脂肪酸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南阳黑猪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南阳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每品种猪各12头,测量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及种类,以脂肪酸种类及数量、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12-16碳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SFA1)、其他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2,SFA2)、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SFA2/SFA1、PUFA/MUFA、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EFA)、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CLA)、PUFA/SFA、ω-6 PUFA/ω-3 PUFA等为指标,从营养、健康、风味及储存方面综合评价两个猪种猪肉脂肪酸品质。结果显示,两个猪种背最长肌中共检出30种脂肪酸,其中23种脂肪酸在两个猪种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除SFA2/SFA1和ω-6 PUFA /ω-3 PUFA外,南阳黑猪其他指标均高于大白猪;SFA1、MUFA、PUFA、SFA、UFA、UFA/SFA、SFA2/SFA1、PUFA/MUFA、EFA、CLA、PUFA/SFA、ω-6 PUFA/ω-3 PUFA 11个指标在两个猪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SFA2和PUFA/MUFA在两个猪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南阳黑猪肌肉脂肪酸品质总体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甘孜州藏猪和普通商品猪的肉质性能,试验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6头成年甘孜州藏猪,测定了胴体和肉质性状、背最长肌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甘孜州藏猪的瘦肉率高,肌肉贮藏损失低(1.5%),大理石纹评分(2.5~3.0)在最优范围;肌肉中蛋白质和钙等微量元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背最长肌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93%、7.88%、8.65%,均高于普通商品猪肉,且氨基酸比例适宜。甘孜州藏猪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32.83%和64.5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商品猪。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肉牛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 A desaturease1,SCD1)基因的表达机制及其参与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试验选择年龄相近的蜀宣花牛、巴山牛和安杂牛三个品种共30头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90 d后屠宰,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组成及SCD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牛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相对含量均占总脂肪酸的69.5%以上;安杂牛肉中SFA含量显著高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显著低于蜀宣花牛和巴山牛(P0.05);蜀宣花牛和巴山牛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在MUFA中油酸(Oleate,C18∶1)含量最高,蜀宣花牛和巴山牛极显著高于安杂牛(P0.01);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组织中SCD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安杂牛(P0.05),这与UFA变化一致,即蜀宣花牛和巴山牛背最长肌中UFA显著高于安杂牛。说明SCD1可作为优质肉牛品种培育、评估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6.
黎平黄牛肉质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黎平黄牛肉质营养成份选用5头黎平黄牛青年公牛屠宰,对肉质常规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全面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鲜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3.08%,脂肪含量为4.08%;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EAA/TAA)的比值为40.08%(未计色氨酸);不饱和脂肪酸(UFA)与总脂肪酸(TFA)的比例为45.78%.黎平黄牛肉富含蛋白质、风味氨基酸和脂肪酸,肉质柔软而不油腻,口感好,易消化,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膳食肉资源.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5头思南黄牛青年公牛,对其常规营养成分、钙、磷及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鲜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2.95±0.27)%,脂肪含量为(4.94±2.73)%,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EAA/TAA)的比值为42.50%(未计色氨酸);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总脂肪酸(TFA)的比例为46.30%。思南黄牛肉富含蛋白质与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适宜,肉质柔软而不腻、易消化、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膳食肉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静原鸡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试验以宁夏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静原鸡(第4世代)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白、麻、黑羽三个群体的胸肌、腿肌肉主要脂肪酸相对含量,并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静原鸡肌肉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静原鸡黑羽群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和EFA含量高于白羽和麻羽群体,腿肌肉中的UFA和EFA含量高于胸肌;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相比,静原鸡肌肉中的SFA相对含量较低,而PUFA和EFA的含量相对较高。说明静原鸡在长期的提纯复壮常规育种后其脂肪酸组成丰富,尤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9.
湘西黄牛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南方优良地方品种湘西黄牛的肉质特性,选用8头湘西黄牛青年公牛,对肉质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鲜肉中脂肪含量为4.80%,蛋白质含量为23.21%;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48.4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为41.00%,不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TFA)的比例为45.85%...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梅山猪与巴克夏杂交猪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为梅山猪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选取梅山猪和巴克夏×梅山杂交猪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每组随机选取3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梅山猪及其与巴克夏杂交猪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与巴克夏杂交猪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和巴克夏×梅山杂交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巴克夏×梅山杂交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实验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饲用酸化剂中甲酸、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含量的方法。采用Grom-Sil org acid柱(250 mm×2.1 mm,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为pH值2.5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有机酸分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5%,RSD小于10.0%。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的耐酸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国  田雷 《饲料工业》2007,28(4):62-64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栖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以及其它器官内。很久以前人们就利用乳酸菌来发酵动物制品(乳、肉、鱼等)和植物制品(蔬菜、葡萄酒、橄榄等)。随着食品发酵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开发利用乳酸菌的经济效益也不断在增长。虽然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含量非常少,但是对食品的感官品质和质量却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发酵剂菌株的质量功能特性和生长特性对于产品的成功发酵是非常必要的。乳酸菌不但包括在食品发酵中使用的一  相似文献   

13.
核酸免疫与核酸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勇 《中国饲料》2003,(12):30-31
核酸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免疫防治剂。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 ,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 ,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从而使被接种动物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免疫应答包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毒淋巴细胞 (CTL)产生以及特异性抗体形成等。因此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遗传免疫或DNA介导免疫等。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许多潜在的优势 ,从而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的吸收与脂肪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脂肪酸吸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脂肪酸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的前2/3部分,而小肠上皮细胞内含有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脂肪酸的吸收以及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综述了脂肪酸的吸收及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相关功能,着重概括了小肠内表达的I-FABP、L-FABP两种蛋白。  相似文献   

15.
叶酸     
叶酸也称为蝶酰谷氨酸,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一个蝶啶内核,一个对氨基苯甲酸残基,以及一个谷氨酸分子;其生物学活性形式即为叶酸。天然叶酸是一种结合体,存在于每一个活细胞中,并存在于豆类中以及小麦的胚芽中。通常用于商品禽饲料的饲料原料不能提供足够量的叶酸来满足全部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及样品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贮饲料桑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乙酸和丙酸在一定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8.35% ~ 104.24%,标准品中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0.58%,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3种物质检出限为4.928 ~ 9.489 mg/L,适用于青贮饲料桑中有机酸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青贮饲料桑|乳酸|乙酸|丙酸  相似文献   

17.
三氯异氰脲酸作为一种有机氯胺消毒剂,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等行业。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在鱼体内的消除规律与残留状况,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其理化性质、毒性、特点、应用现状和含量检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评价鲜牦牛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评分(AAS),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了脂肪酸。结果表明:从新鲜牦牛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和十种脂肪酸。新鲜牦牛肉的氨基酸总量为19.19g/100g,EAA/TAA为38.83%,EAA/NEAA为63.31%;脂肪含量3.99g/100g,脂肪酸含量为51.63%。鲜牦牛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具有均衡脂肪酸的高营养价值的鲜肉。  相似文献   

19.
20.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acetic acid and 3-hydroxybutyric acid (3-HB)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of cattle, CSF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 population of 60 cattle including healthy and sick animals with central nervous disorders. Mean acetic acid and 3-HB levels in blood plasma were 0.30 (SD 0.24) and 0.30 (SD 0.28) mM, and those in CSF were 0.14 (SD 0.06) and 0.08 (SD 0.07) mM,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plasma and CSF samples for both acetic acid and 3-HB levels. Acetic acid levels in CSF showed less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in blood plasma, whereas plasma 3-HB levels accompanied proportional changes with its CSF levels, which were about 30% of plasma 3-HB. It was revealed that both acetic acid and 3-HB levels in plasma and CSF have less relationship to glucose levels in plasma and CSF; therefore, the decrease of glucose levels in plasma or CSF is not necessarily accompanied by hyperketon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