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疫病冲击对中国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年2月—2020年1月中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及生猪疫病指数,借助带有随机波动性的TVP-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时变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生猪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时变影响,且冲击影响持续时间长;疫病冲击更多表现为正向作用,非洲猪瘟对畜产品价格正向冲击影响大,推动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但近期推动作用有所放缓;猪肉价格受到的冲击影响大,鸡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相对较小;非洲猪瘟与其他生猪疫病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影响无明显贡献差异,须将其他疫病防控置于非洲猪瘟防控同等重要地位。建议完善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疫病冲击应对能力;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市场供给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替代效应,着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多方面多渠道切实降低非洲猪瘟等疫病冲击对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猪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传导机制,考察各价格传导方向及传导路径是否畅通,采用中国牧业信息网及商务部2004年1月—2014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猪肉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中国猪肉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修正的强度为2.3%,对促使市场价格系统均衡影响较小,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供求系统的自发力量调节猪肉产业链中各种价格的系统均衡;猪肉产业链各环节间价格传导不是完全通畅,有些环节存在1期或2期的传导时滞;猪肉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表现为下游向上游传导、下游向中游传导以及中游向上游传导,是需求拉动型。应密切关注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以零售价格为信号,预测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近期走势,以利于养殖户和批发商准确把握市场信息,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收入损失。  相似文献   

3.
猪肉是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价格上涨或下跌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研究包括猪肉在内的生猪产业链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及传导,有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华东地区是中国生猪主产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其生猪产业链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该地区,还波及全国生猪市场。利用华东地区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玉米价格、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仔猪价格、待宰活猪价格和去皮带骨猪肉价格月度数据组成的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华东地区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反向误差修正能力偏弱;顺产业链价格传导较逆产业链更顺畅;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存在1个月或两个月的时滞,活猪价格在整个产业链中起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政府应适当干预、加强价格公开和信息发布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猪肉产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种上涨势头将会持续至第二季度。上涨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猪价格上涨,产区涨幅大于销区。2.猪肉价格上涨,涨幅低于生猪。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拉动。“两节”期间猪肉消费量增加,价格上扬,1月下旬,国内部分  相似文献   

5.
外界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研究这一问题对理解猪肉价格形成和制定稳定生猪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猪肉价格波动性的研究忽视了外界冲击发生时猪肉价格波动所处的周期。首先,将猪肉价格波动划分为上涨周期和下跌周期2个阶段,运用指数GARCH模型研究不同周期猪肉价格对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的非对称性反应特征。其次,从生猪养殖主体结构、养殖者价格预期、生猪市场交易机制3个方面解释猪肉价格非对称性波动的原因。最后,为养殖者选择生猪生产策略和政府部门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渐趋剧烈,对生猪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探究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构建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选取2001年1月—2020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仔猪价格的冲击最大,生猪、猪肉价格次之,对饲料价格冲击最小,在冲击方向上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特征;蓝耳病,"瘦肉精"事件,非洲猪瘟所处三个时期的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冲击影响存在差异性;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主体预期决策和行为发生改变,进而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产业调控应适时适度,推动市场共享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15年猪肉价格与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对猪肉与饲料市场间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肉价格与饲料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猪肉价格与饲料价格协整系统具有反向修正机制,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价格传导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猪肉与饲料产业间的关联特征。信息不对称、市场力量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是导致非对称传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生猪生产波动是引发猪肉价格波动进而扰动CPI的重要因素。为了弥补现有实证研究中样本量和指标选取方面的诸多缺陷,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猪肉价格对生产波动的影响最大,价格变动10%将引起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同向波动1.5%左右;2玉米价格变动10%将引起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反向波动0.5%左右;3疫病对生产波动构成显著的负向冲击,当生猪重大疫病死亡率达到1‰,出栏量将负向波动3%;4养殖规模化水平具有稳定波动的作用,而补贴政策并无明显的波动稳定作用;5前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饲料成本上涨和大范围疫病爆发对2007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大幅度下挫的贡献率分别为47.4%、14.9%和8.3%,在疫情严重的地区,疫病的贡献率高达27.3%。  相似文献   

9.
【目的】我国是猪肉生产及消费的大国,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呈现频率加快、幅度增大的趋势。猪肉价格波动不仅增加农户收益的风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民众的生活。正确识别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对猪肉价格波动进行科学预测,有助于确保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方法】运用多维关联规则定量分析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替代品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突发性事件和国际市场环境等 5 方面共 16 种因素与猪肉价格波动的关联和影响程度,将挖掘得到的高相关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变量,运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构造提前多步的猪肉价格波动预测模型。【结果】与猪肉价格波动关联程度最高的前 3 位因素是生猪疫病、生猪价格和仔猪价格,置信度分别为 1.00、0.93 和 0.82;对猪肉价格影响程度最大的前 3 位因素是生猪疫病、猪肉产量和出栏猪肉量,提升度分别为 1.84、1.67 和 1.67。相较于基准预测模型,将 12 个高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均方根误差减少 29.1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减少 16.00%。【结论】使用多维关联规则进行变量筛选,不仅能减少模型的变量个数,还能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鉴于生猪疫病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关键影响作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国外生猪市场价格对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机制,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对美国、欧盟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和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Johansen检验和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对中国、欧盟和美国的猪肉市场进行检验发现,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与欧盟、美国生猪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美国、欧盟生猪市场之间存在着一个内在的、相互影响的价格均衡调节机制,预示着中国的养猪户与美国、欧盟的生猪生产者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竞争环境。为了确保我国广大生猪养殖散养户的效益,建议在创建生猪市场价格预警体系时,我国应重点考虑国外生猪市场价格对我国生猪市场价格的影响。为维护生猪价格的稳定,建立中、美、欧盟3国(地区)共同的生猪市场信息交流、价格预警体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在中国各省区的相继发生,给生猪产业带来较大冲击,进而导致猪肉价格出现异常波动。选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数据对猪肉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洲猪瘟下猪肉价格波动剧烈、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区域猪肉价格差异较大;为进一步研究非洲猪瘟对中国猪肉价格的影响,从生产者行为、猪周期等方面分析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将非洲猪瘟进行量化,建立猪肉价格与非洲猪瘟发生的加权次数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非洲猪瘟与猪肉价格波动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最后,从建立生猪疫情防控体系、保证生猪供应量、加大生猪生产扶持、落实地方储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长琴  周德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322-327
基于2004—2018年周度猪肉价格、生猪疫情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一阶对数差分形式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和门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不同阶段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不同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价格波动呈现波动性集聚特征和非对称特征,价格下跌引起的波动大于价格上涨引起的波动。不同的生猪调控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不一样,生猪补贴政策、猪肉储备政策对猪肉价格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可以减小市场波动风险;而近年来实施的"禁养区"等生猪调控政策提高了猪肉价格波动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国内外生猪价格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考察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生猪价格数据,并进行了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动态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市场猪肉价格与国内市场仔猪、活猪、猪肉价格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国际市场猪肉价格波动会导致国内生猪价格的同向波动。其中,对国内仔猪价格的影响最大。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内市场生猪价格主要受自身的前期价格影响,而对来自于外部市场价格的冲击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14.
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安徽地区分割猪肉持续上涨,平均价格在1.44~1.60美元/kg,比6月上涨5%~8%,比10月初上涨2%~3%。部分销区地区猪肉供应紧张。分析认为,由于西南、华中养猪产区存栏没有增加,销区消费持续增加,11月全国猪肉价格保持持续上涨趋势。①8个生猪养殖产区存栏有不同程度下降,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鱼粉等养殖成本上涨,外调活猪价格已经连续上涨;②冬季全国城市中冷冻猪肉消费显著增多,使冰鲜和冻猪肉价格供应紧张,华南、华中等部分地区猪肉零售价格出现暴涨,1周时间上涨5%~10%;③华南、华东、华中等主要销区活…  相似文献   

15.
宁夏羊肉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价格波动剧烈。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其他西北各省(自治区)羊肉价格波动对宁夏羊肉价格波动的传导效率和影响程度,并对宁夏羊肉价格进行后市预测。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六省(自治区)羊肉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甘肃、陕西、青海、内蒙古和新疆羊肉价格均为宁夏羊肉价格的格兰杰原因;(2)其他西北各省(自治区)羊肉价格波动对宁夏的传导效应均为正向,冲击延续时间较长,冲击由强到弱依次为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和青海;(3)受消费习惯、羊肉供给能力及运输便利程度等因素影响,其他西北各省(自治区)羊肉价格波动对宁夏的贡献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和青海;(4)2018年,宁夏羊肉价格将呈小幅上涨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禽蛋产业链短期市场价格传导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禽蛋产业链价格传导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笔者以禽蛋的主要产品——鸡蛋为研究对象,从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角度动态分析禽蛋产业链短期市场价格间的传导机制,以便能够适时监测及预警禽蛋产品的短期价格波动,减少短期价格波动的频繁发生。【方法】首次应用月度数据对中国禽蛋产业链短期市场价格传导机制进行研究,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鸡蛋产业链中的商品蛋用雏鸡价格(简称雏鸡价)、蛋用配合饲料价格(简称饲料价)、鸡蛋批发市场价格(简称批发价)和鸡蛋零售市场价格(简称零售价)的价格传导关系,并应用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价格间的传导路径及强度。【结果】鸡蛋产业链各环节短期市场价格间存在协整关系,雏鸡价、饲料价、批发价分别变动1%,将会引起零售价变动0.23%、-0.09%和1.04%;鸡蛋产业链价格系统的长期均衡关系制约着短期价格波动,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负,其修正强度达17.0%,符合反向修正机制;鸡蛋产业链短期市场价格间的传导并非通畅,在某些环节存在着阻滞现象。其中,下游零售价到上游饲料价、上游饲料价到中游批发价、上游雏鸡价到饲料价、下游零售价到上游雏鸡价、上游雏鸡价到中游批发价、下游零售价到中游批发价的价格传导均存在1个月时滞。【结论】中国鸡蛋产业链各短期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制约着短期价格波动,以自动减弱价格之间的偏离,促使各种价格走向均衡。鸡蛋价格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成本推进型,即由上游产品价格变化引起中游和下游产品价格变化。鸡蛋产业链各价格传导并非通畅,在一些环节存在着阻滞现象,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制订相应措施,保证价格传导的顺畅,提高价格传导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运用VAR模型,构建了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波动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规律,并根据中国畜牧信息网2000年1月~2010年11月的121个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价格是反映产业运行的一个重要信号,以空间视角探究生猪价格的分布特征对协调生猪产业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生猪价格的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价格同步性的基础上构建同步系数权重矩阵来弥补地理权重矩阵的不足,并根据该矩阵探究我国生猪市场间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湖南与海南的生猪价格存在"高值—高值"集聚效应,黑龙江与河南的生猪价格存在"低值—低值"集聚效应;2)在SLM模型中,空间相关系数值为0.620,在SEM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值为0.878;3)我国生猪价格的集聚效应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理集聚,而存在跨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进一步整合生猪市场、加大重点区域的监控、因地制宜的制定调控政策,将有助于生猪市场区域间的协调,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锦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6):130-135
运用Granger检验分析了季节调整后的水果生产和零售价格之间的传导关系,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探讨了它们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水果市场价格仅存在从生产到零售的单向信息传导,这主要是由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引起的;水果生产和零售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水果零售价格和生产价格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短期内,水果零售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是受到长期非均衡误差修正机制的制约,会调节至均衡状态.基于以上结论,就如何改善水果市场价格的非对称传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牲畜疾病防疫体系和价格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和一体化水平等措施来增强生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