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卢利平  艾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94-11396
对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试管苗茎尖进行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1~2cm嫩梢在培养基MS+0.5mol/L蔗糖上培养3d,切取2~3mm茎尖,室温(20℃)下装载液(60%PVS2)过渡30min,0℃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45min,投入液氮保存1d后,40℃水浴化冻,1.2mol/L蔗糖的MS培养基洗涤20min,接种于6-BA0.8mg/L、IAA0.05mg/L的MS培养基上,暗处理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成活率达到86%,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包埋玻璃化法对扁桃休眠茎尖超低温保存的影响,为扁桃资源的超低温保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预培养蔗糖浓度和预培养时间、不同装载液处理时间、不同玻璃化液处理时间及不同化冻方式对莎车14号扁桃休眠茎尖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将低温贮藏的扁桃休眠茎尖剥成1~2 mm,用3;的海藻酸钠包埋,在含0.4 mol/L蔗糖的0.1 mol/L CaCl2溶液中固定30 min后形成包埋丸,用含有0.5 mg/L蔗糖的MS培养基预培养3d,放入装载液(MS+2 mol/L甘油+0.4 mol/L蔗糖)中处理20 min,0℃下用PVS2处理30 min后迅速投入液氮,超低温保存24 h后取出,放入40℃水浴锅中化冻1~2 min,用1.2 mg/L蔗糖的MS洗涤液洗涤20 min,转入含0.3 mg/L 6-BA和0.3 mg/L I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存活率达45;.[结论]包埋玻璃化法能够提高莎车14号扁桃休眠茎尖超低温保存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艾鹏飞  罗正荣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2023-2027
对柿(Diospyros kaki Thunb.)和君迁子(D. lotus L.)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在添加有蔗糖0.3 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 (KNO3和NH4NO3减半)上,于低温6±1℃下锻炼6周后,切取侧芽茎尖1.5~2.0 mm在含蔗糖0.7 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上预培养2 d,室温(20℃)下装载液(2.0 molL-1甘油 0.4 molL-1蔗糖)过渡20 min,0℃下玻璃化液PVS2(30%甘油 15%乙二醇 15%二甲基亚砜 0.4 molL-1蔗糖)处理80 min,换成新鲜的PVS2后投入液氮保存1 d,40℃水浴化冻1 min,含蔗糖1.2 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洗涤20 min,接种于含0.2 mgL-1 CPPU、1.0 mgL-1 BA、0.05 mgL-1 IAA、500 mgL-1 可溶性PVP、30 gL-1蔗糖和7 gL-1琼脂的改良MS培养基(再生培养基)的滤纸上,暗处理1 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再生率超过30%;再生植株通过细胞学和AFLP标记检测,没有发现核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AFLP谱带的改变。该结果为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包埋-玻璃化法对两种来源的高山红景天茎尖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探讨蔗糖预处理、包埋过程中渗透处理和不同温度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的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依次在0.3、0.5、0.7、1.0 mol.L-1的蔗糖溶液中各预培养1 d后,转入1.0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继续培养4 d,然后使用附加2 mol.L-1甘油和1 mol.L-1蔗糖的包埋液渗透处理60 min,包埋珠在0℃处理180~210 min后投入液氮,48 h后用40℃水浴快速化冻3 min,用合有1 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液洗涤20 min,转入MS+6-BA 1 mg.L-1+NAA 0.1 mg.L-1固体培养基中在22℃条件下进行暗培养,2 d后转移入光照培养,最高成活率接近100%,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5.
以紫参薯带芽茎段为材料,采用2%海藻酸钠和0.1mol/L氯化钙凝胶系统制备包埋珠,液氮保存,以茎段细胞活力和包埋珠成活率为指标筛选获得有关参数适宜水平,比较冻后再生苗与常温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紫参薯试管苗经4℃锻炼6d后,无菌条件下制备其带芽茎段包埋珠,接种到MS+2 mg/L KT+0.2 mg/L NAA+0.5mol/L蔗糖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1d,转入MS+2 mol/L甘油+0.4 mol/L蔗糖溶液中室温下装载40min,在玻璃化保护剂PVS2中脱水40min,更新PVS2后迅即液氮保存,24h后置于37℃水浴中化冻5min,用MS+2mg/L KT+0.2mg/L NAA+0.8mol/L蔗糖溶液洗涤3次(每次10min),然后转入MS+2mg/L KT+0.2mg/L NAA+30g/L蔗糖+1g/L活性炭固体培养基中,暗培养7d后转至光照下培养14d,该包埋珠成活率可达60%.冻后再生苗诸多形态和生理指标与常温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柿休眠芽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柿 (DiospyroskakiThunb .)休眠芽茎尖进行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1.5~2 .0mm茎尖在含有 0 .3、0 .5和 0 .7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基 (KNO3 和NH4NO3 减半 )上预培养各 1d ,室温(2 0℃ )下装载液 (2mol·L-1甘油 ,0 .4mol·L-1蔗糖 )停留 2 0min ,0℃下玻璃化液 (PVS2 或PVS3 )处理 30~ 4 0min ,投入液氮保存 1d后 ,4 0℃水浴化冻 1min ,含蔗糖 1.2mol·L-1的改良MS培养基洗涤 2 0min ,接种于含 0 .2mg·L-1CPPU、1mg·L-1BA、0 .0 5mg·L-1IAA、5 0 0mg·L-1可溶性PVP、30g·L-1蔗糖和 7g·L-1琼脂的改良MS培养基 (再生培养基 )表面的滤纸上 ,暗处理 1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 ,暗培养 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 ,成活率高达 70 .2 % ,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本研究结果为柿种质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甘薯茎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甘薯离体茎尖玻璃化法保存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预培养2 d,100%的PVS2溶液0℃处理30 min,液氮冻存2 d,40℃快速化冻后用附加蔗糖1.2 mol/L的MS液体培养基洗涤20 min,接种在MS 6-BA1.5 mg/L NAA0.1 mg/L GA30.05 mg/L培养基上的茎尖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罗汉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罗汉果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切取继代15 d生长健壮的罗汉果试管苗茎尖,长2~3 mm,在25℃下用60%PVS2(玻璃化保护液)预处理40 min,再用100%PVS2在0℃处理50 min,更换新鲜PVS2后投入液氮保存24 h,于40℃水浴中快速解冻2 min,用MS+410.8 g/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洗涤40 min,滤纸吸干后接种到MS+1.0 mg/L6-BA+0.05 mg/L NAA+0.1 mg/L GA3+0.7%琼脂粉+45 g/L蔗糖的固体培养基上,25℃暗培养7 d,转入正常光下培养。1周时的存活率最高可达94.56%。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装载时间、蔗糖浓度、预培养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对木薯种质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约1.5 mm的木薯茎尖用海藻酸钙包埋后,在含有2 mol.L-1甘油和0.4 mol.L-1蔗糖的装载液装载30~40 min,然后在含有0.5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基上预培养2 d,0℃下PVS2处理4 h后快速投入液氮(LN),1 h后取出,在40℃水浴中化冻90 sec,用含有1.2 mol.L-1蔗糖的改良MS培养液洗涤20 min,接种于恢复培养基中(MS 0.02mg.L-1NAA),暗培养3~5 d,转移至正常光下,最高成活率接近70%;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10.
扁桃茎尖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低温锻炼、预处理浓度和预处理时间、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对莎车18号扁桃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低温锻炼4周的莎车18号扁桃茎尖切2 mm长用3%海藻酸钠包埋后,在含有0.3 mg/L蔗糖+5%DMSO(二甲基亚砜)的MS培养基预培养1 d,装载液处理20min,在0℃条件下用PVS2处理50 min后迅速投入液氮,24 h后取出,放入40℃水浴锅中化冻1~2 min,用1.2 mg/L蔗糖的MS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接种于含6-BA0.3 mg/L和IAA 0.3 mg/L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暗培养15 d,转移至正常光下,存活率高达52%。  相似文献   

11.
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沙生柽柳休眠茎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沙生柽柳休眠茎尖成功地进行冷冻保存。[方法]将沙生柽柳休眠茎尖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研究了预培养中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和不同玻璃化保护液处理的时间对沙生柽柳休眠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含沙生柽柳茎尖的胶球在0.8mol/L蔗糖溶液中培养24h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胶球经玻璃化保护液[40%甘油+45%(0.4mol/L)蔗糖+10%聚乙二醇(分子量4000)+5%二甲基亚砜]在25℃处理20min可以明显提高存活率,在优化条件下存活率可高达48.3%。[结论]蔗糖浓度和预培养时间是决定沙生柽柳茎尖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cv.'Tardicots')和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洲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16%,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5.5%;樱桃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LP+6-BA 0.5 mg/L+IBA 0.05 mg/L,0.1~0.2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53%,0.35~0.45 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4.7%.  相似文献   

13.
矮牡丹花粉形态观察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牡丹花粉为材料,研究花粉的形态及不同培养基对矮牡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与长球形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适合矮牡丹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9%蔗糖+0.004 5%硼酸;低浓度(1×10-5~1×10-3 mol/L)的Ca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1×10-2~1×10-1 mol/L)的Ca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Ca2+浓度为1×10-3 mol/L;低浓度(0.1×10-3 mol/L)的Mg2+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高浓度(0.2×10-3~1.8×10-3 mol/L)的Mg2+抑制了花粉管的伸长,适合花粉管伸长的浓度为Mg2+0.1×10-3 mol/L。  相似文献   

14.
为了长久保存留兰香种质资源,以留兰香(Menthae spicatae L.)茎尖为材料,对其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并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再生材料(处理组)的遗传与表观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留兰香试管苗于4℃低温锻炼28d,于添加2mol/L甘油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4d,0℃下于PVS2中脱水50min,液氮保存1h或者更长时间,成活率最高,可达60%左右,再生植株分化正常;超低温处理后再生材料(处理组)与正常继代材料(对照组)之间未发现有DNA片段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材料均发生了甲基化状态与水平的变化,全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降低,另外,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位点比率分别为8.93%和12.3%,说明超低温处理能够引起DNA甲基化的变化。由此推测,DNA甲基化可能是植物适应超低温保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及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建立了百子莲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us,ECs)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体系。将由花梗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至预培养基(MS+0.5mol/L蔗糖+1%琼脂)上,在4℃下预培养2d后,在室温下加入装载液(MS+0.4mol/L蔗糖+2mol/L丙三醇+10mmol/L KNO3)处理60min;利用改良后的PVS 2玻璃化溶液(MS+0.4mol/L蔗糖+30%丙三醇+15%乙二醇+15%DMSO)在0℃下处理40min,将含有ECs的冻存管投入液氮中冻存1h;在40℃水浴中快速解冻90s;用洗涤液(MS+1.2mol/L蔗糖+10mmol/L KNO3)处理30min,每10min换1次新鲜的洗涤液;洗涤后,接种到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恢复培养24h后,相对成活率分别达56.9%(TTC法)和43.3%(Evans blue法)。恢复培养55d的百子莲胚性愈伤组织经过AFLP多态性检测后未发现基因组变异,证明该方法可用于百子莲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16.
番茄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番茄F1代杂交种的花药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材料基因型、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不同浓度的2,4-D、蔗糖和硝酸银对番茄花药培养中组织褐化和愈伤组织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银和材料基因型是组织褐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2,4-D,而蔗糖和低温处理的影响较弱。06-176经低温48h处理,培养基中添加2,4-D0.1mg/L、蔗糖120g/L和硝酸银50μmol/L是减轻组织褐化的最佳培养组合;而2,4-D是愈伤组织生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材料基因型和低温处理,蔗糖和硝酸银的影响较弱。06-506经24h低温处理,培养基中添加2,4-D1.0mg/L、蔗糖30g/L和硝酸银50μmol/L是提高愈伤组织发生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1号的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3~4 d,用玻璃化溶液PVS2室温下处理20~30 min,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然后接种在MS添加2.50 mg/L KT、1.25 mg/L IAA和1.25 mg/L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恢复培养,茎尖成活率可达42.8%.  相似文献   

18.
杂交兰种苗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携带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杂交兰根状茎为试材,采用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法对杂交兰病毒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炼苗21 d的茎尖,在0.5 mol/L的蔗糖浓度预培养基中培养3 d,然后浸入0.4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加载90 min,之后转入玻璃化溶液PVS2(protect vitrification solution 2)中冰上处理6 h,再液氮保存1 h,最后于37℃水浴中解冻2~3 min,1.2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杂交兰茎尖成活率为64%以上,随机检测30个样品,两种病毒脱毒率均为100%。研究为杂交兰种苗脱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