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核桃叶抑菌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对核桃叶乙醇提取物和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及层析组分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黑根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不同浓度处理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根霉的抑菌作用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差异显著.结果还显示:同一浓度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作用亦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日本革菌摇床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了8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和4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活性。正丁醇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更佳,但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不如乙酸乙酯萃取物。在50 mg.mL-1药液浓度下,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明显抑制西瓜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5%以上;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80%以上。随着浓度的降低,两相萃取物的抑制率均明显减小。日本革菌发酵液中具有抗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倒提壶地上部分醇提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4个极性部位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较大。石油醚相对5种供试的细菌菌株均无作用;氯仿相对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3 mg/mL;乙酸乙酯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 mg/mL;水相仅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 mg/mL。氯仿相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1.48 mg/mL;乙酸乙酯相对可可葡萄座腔菌和多主棒孢霉抑菌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78 mg/mL和0.63 mg/mL;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抑真菌活性相对较弱。石油醚相、氯仿相和水相对供试真菌中的部分菌种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宪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15-1415,1452
[目的]为竹荪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竹荪多糖,用抑菌圈法测定竹荪多糖的抑菌效果,研究竹荪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将含有竹荪多糖的纸片置于涂布黑曲霉、草酸青霉、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板上,均出现抑菌圈,且真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细菌的抑菌圈直径;竹荪多糖对5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2.50、5.00、5.00、2.50 mg/ml。[结论]竹荪多糖对黑曲霉、草酸青霉、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细菌。  相似文献   

5.
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了褐多孔菌发酵代谢物对7种常见细菌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mL和1.25 mg/mL,浓度为0.5 mg/mL时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达到100%,菌丝乙酸乙酯部分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和0.625 mg/mL,对白菜黑斑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率均高于70%,菌丝及发酵液正丁醇部分对几乎所有病原菌抑制作用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黑核桃内生真菌HJ1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黑核桃茎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HJ1.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无孢科小核属.将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其发酵液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萃取物对10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浓度为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同一种病原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从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中分离到59株植物内生真菌,农用杀菌活性测定表明,M-1菌株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Alernaria solani)、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和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80.3%、78.5%和87.8%。M-1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0 mm、20.0 mm、16.0 mm和20.0 mm。M-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最高,IC50为63.6μg/mL。Doskochilova溶剂系统鉴定表明,M-1的发酵液中含有硫藤黄菌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从核桃根部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编号为G8.对其进行生物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葡萄壳小球孢菌,并进行了复侵染研究,确定其为核桃内生菌.对此菌株进行液体发酵,研究了其发酵液及其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①发酵液的提取物对2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各萃取相粗提物在40 mg·mL-1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正丁醇萃取物,萃余物最弱,但正丁醇萃取物对水稻纹枯、杨树溃疡、小麦雪腐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其他两相.②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11种病原真菌的活性试验表明,对苹果轮纹、苹果腐烂、小麦根腐和稻瘟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不同浓度对苜蓿炭疽、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苹果炭疽和玉米小斑5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无显著差异.③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其对蜡状芽孢杆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2种细菌表现为抗药性,但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封丘金银花不同器官为材料,先获取乙醇提取物,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以制备叶提取物的不同溶剂部位,最后通过抑菌试验评价提取物和不同溶剂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花的抑菌效果最好,叶的抑菌效果次之,茎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效果;(2)金银花各个器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3)在叶的不同萃取部位中,正丁醇相抑菌效果最好(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研究结果为金银花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翘鳞肉齿菌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翘鳞肉齿菌于实体含多糖浸提液和去多糖浸提液采用双碟法对大肠杆菌等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含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紫青霉有抑菌作用,去多糖浸提液对枯草草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将翘鳞肉齿菌菌丝采用贴块法对11种供试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证实菌丝对枯草孢孢杆菌等6种微生物有拮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从多孔菌(Polyporus variusPers.:Fr.)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然后分别对不同细菌和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菌丝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菌丝的正丁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敬娟  蔡正洪  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68-10869
[目的]研究川玄参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滤纸片法和连续稀释法,评价川玄参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川玄参不同溶剂萃取物对产气杆菌均没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氯仿提取物的作用最强,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则没有抑制作用。[结论]川玄参的粗提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叶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天然杀菌剂。美国山核桃叶经体积分数为75%乙醇提取后,采用系统溶剂法将抽提物分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以上提取物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根霉菌Rhzopus oryzae,青霉菌Penicillium s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的抑菌效果,并计算各提取物对真菌的半数抑菌质量浓度(CE50)。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青霉菌、根霉菌、黄曲霉菌和枯草杆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P<0.01),抑菌圈直径均值分别为9.18,10.86,8.26,10.18mm,但对于黄曲霉菌石油醚提取物(CE500.91 g·L-1)的抑菌效果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CE50>200 g·L-1);而正丁醇提取物对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P<0.01),其抑菌圈直径均值分别为11.13,8.83 mm,但对于大肠埃希菌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正丁醇提取物,其抑菌圈直径均值为9.13 mm。综上,美国山核桃叶的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针对这一实验结果,可以根据防治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工艺,研发专菌专治的天然杀菌剂,以提升杀菌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特性。[方法]分别从小单孢菌227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分别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所产抗菌活性物质是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的多组分物质。用乙醚萃取脂溶性物质的萃取效果分别优于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正乙烷。对小单孢菌227菌丝体乙醇提取液与离心上清液抑菌能力比较结果表明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属胞外产物。[结论]小单孢菌227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条金刚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黄条金刚竹叶的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分别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arlsbergensis)、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6种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黄条金刚竹叶的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水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正丁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研究可为竹叶提取物抑菌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凤尾菇发酵液抗细菌组分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培养的凤尾菇发酵液为材料,浓缩后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级萃取,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数个组分,研究了各组分对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并对部分活性组分进行GC-MS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凤尾菇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硅胶柱洗脱组分Epsc1、2及正丁醇萃取物硅胶柱洗脱组Npsc1、2具有抗菌活性,其中组分Npsc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从苦皮藤根皮中分离的一株编号为2K3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杀菌活性。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强,在1 000μg/mL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90%;抑制孢子萌发法试验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59.4μg/mL、96.5μg/mL和132.5μg/mL;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 mm和27 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K3菌株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在2 000μg/mL浓度下对小麦白粉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结香花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佳  徐玲  蔡正洪  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59-10860
[目的]研究结香花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将结香花药材用浓度70%乙醇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分离,得5个溶剂萃取物,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连续稀释法对各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结香花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明显抗菌作用;水层残留物对以上5种致病菌均无明显的抗菌效果。[结论]结香花的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抑菌环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EG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EG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6.5mm,MIC值为12.5mg/mL;EGb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4.5mm,MIC值为25mg/mL.结论EG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都有抑菌作用,EGb作为天然抗菌剂与防腐剂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