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大类天然产物 ,其结构类型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广谱性 ,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课题。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及其近年来的开发应用予以评述 ,旨在为发现结构新颖的活性成分及其深度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鼠李糖制备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发酵法从芦丁水解液里提取制备鼠李糖的最佳制备工艺,优选出鼠李糖纯度达到99%以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温度30℃,pH值5.0,酵母量为母液的2%。  相似文献   
3.
丁香油抑菌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滤纸片法和固体稀释法对丁香油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丁香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成分为丁香酚。丁香油对白菜黑斑、小麦纹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对玉米大斑、葡萄炭疽、番茄黑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3125 mg/mL。  相似文献   
4.
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从多孔菌(Polyporus variusPers.:Fr.)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然后分别对不同细菌和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菌丝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菌丝的正丁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白绒红蛋鸟巢菌[Nidula niveotomentosa(P.Henn)Lloyd]发酵液的正丁醇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正丁醇提取物对土曲霉、绳状青霉、产黄青霉、宛氏拟青霉和青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时,提取物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差异。且抑菌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果还显示:提取物对细菌和植物病原菌无抑菌活性。且提取物对土曲霉、绳状青霉、产黄青霉的MIC为6.25 mg/mL,对宛氏青霉和青霉的MIC为12.5 mg/mL。  相似文献   
6.
黄硬皮马勃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Per.)子实体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非蛋白氨基酸,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N,N-二甲基苯丙氨酸(N,N-dimethylphenylala-nine)。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与黄硬皮马勃总浸膏以及黄硬皮马勃正丁醇部分浸膏对5种细菌和3种霉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于细菌的抑制效果要明显强于霉菌。该化合物对供试的5种细菌最小抑制浓度基本保持在3.75 mg/mL。  相似文献   
7.
对8株分离自陕西杨凌的丹参根部内生细菌进行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抗细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抗植物病原真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结果表明:8株内生细菌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尤其是B1(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 subsp. neoaurantiaca)和B5(Bacillus aryabhattai);8株丹参内生细菌对5种人体病原细菌抑制活性较弱,仅B1、B3(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和B5具有较弱活性;丹参内生细菌对8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番茄灰霉病菌尤其敏感,IC50为1.48~12.06 g/L,其中B5的广谱性较强,对测试菌株都有活性,IC50为1.48~32.28 g/L。  相似文献   
8.
杜仲叶多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杜仲叶提取的多糖,用分光光度法经苯酚-硫酸显色,在波长480nm处测定的含量为11.42%;红外光谱证实多糖糖苷键为β-构型,不含羟基;紫外光谱显示不含核酸、多肽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杨树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树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L.)植物的统称,落叶乔木,全世界约5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30余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近年的杨树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抗寒、抗旱等抗性方面,而杨树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杨树皮叶的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中就有毛白杨(P.tomentose)树皮煎汤止痢的记载。在民间,用毛白杨叶水煮液在骨科治疗中配合正骨治疗,对控制陈旧性软组织感染及化脓性骨髓炎疗效较好;用嫩枝叶熬水洗涤无名肿疡,有消肿去毒之功效;用小青杨(P.Pseudo-simo…  相似文献   
10.
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16,自引:2,他引:114  
评述了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与生物合成、提取与分析方法、合成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及绿原酸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