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雏鸡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复方添加剂,于7日龄时用NDⅡ系疫苗滴鼻,于15日龄,30日龄,60日龄,分别测血清HI抗体数价。30日龄时让供试鸡自然感染ND强毒,其结果,添加中药复方添加剂组雏鸡血清HI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感染ND强毒后,添加中药复方添加剂组雏鸡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试验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不同日龄新城疫(ND)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来探讨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鸡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7日龄健康蛋公雏鸡500只随机分10组,并于7d、21d用La-Sota活苗免疫,1-9组从第7天开始分别用3个不同中药复方按饲料量的0.5%、1.0%、1.5%添加,第10组为不添加任何药物对照组。用药组连续给药15d,各组分别于21、28、35、42、49、56、63d采血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添加3个不同的中药复方,复方Ⅰ1.0%、Ⅱ1.0%均能使鸡抗体水平显著提高,35-63日龄抗体水平一直在8-9log2。复方Ⅲ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21、35日龄各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对雏鸡的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复方Ⅰ1.0%剂量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ND)油乳剂灭活苗与LaSota株弱毒疫苗,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对试验雏鸡进行免疫,依据HI抗体滴度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三种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力,结果表明,3种程序免疫的雏鸡6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母源抗体HI滴度5.2(log2HI值)的雏鸡,2日龄用ND油乳剂灭活苗和LaSota疫苗免疫优于2日龄用ND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或10日和20日龄用LaSota疫苗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不同日龄新城疫(ND)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探讨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鸡群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7日龄健康蛋公雏鸡500只,随机分为10组,并于7、21日龄用La Sota活苗免疫,1~9组从7日龄开始分别用3个不同中药复方按饲料量的0.5%、1.0%、1.5%添加,第10组为不添加任何药物的对照组。用药组连续给药15 d,各组分别于21、28、35、42、49、56、63日龄采血测定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3个不同中药复方对雏鸡的ND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复方Ⅰ(1.0%剂量)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雏鸡 1日龄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 (CAV) ,于 8日龄接种 L asota疫苗 ,免疫后 2 8d进行新城疫强毒 (v NDV)攻击 ,以同龄未感染 CAV和用 L asota疫苗免疫并经 v NDV攻毒雏鸡为对照 ,检测其免疫保护效应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及 T细胞增殖反应 ,法氏囊和脾脏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含量 ,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等。结果表明 ,CAV人工感染并用新城疫 (ND)疫苗免疫雏鸡经 v NDV攻击后的免疫保护率为 6 0 % ,对照组雏鸡 v NDV攻击后免疫保护率为 10 0 %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和 T细胞增殖反应、法氏囊和脾脏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血清 Ig G、Ig M、Ig A含量及 HI抗体滴度 ,均较对照组雏鸡显著降低。说明感染鸡贫血病毒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免疫保护效应及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将一日龄蛋用雏鸡1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雏鸡在1-14日龄饮用1.5%“营养液1号”,每日10h。在ND和IBD一免和二免后监测各组鸡的ND和IBD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营养液1号”可增强雏鸡ND和IBD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组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鸡新城疫强毒F48E9,对新城疫血清HI效价分别为1:64-1:8的9日龄健康雏鸡进行攻毒,观察各组雏鸡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根据所得数据确定ND抗体保护的临界范围。  相似文献   

8.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与首免日龄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初生雏鸡的ND母源抗体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在HI抗体效价为 6log2 、4log2 时 ,分别应用ND强毒流行株和F48E9标准株进行了攻毒。结果显示 ,对于流行株的攻击 ,母源抗体HI效价为 6log2 和 4log2 时的雏鸡 ,均 1 0 0 %不能被保护而发病死亡 ;对F48E9毒株 ,虽然在HI效价为 6log2 时可完全保护 ,但在HI效价为 4log2 时无任何保护力。说明传统的能使鸡只获得保护的临界值 ( 4log2 )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对于ND强毒流行株 ,其HI临界值更是远远地高于传统的临界值 ( >6log2 )。雏鸡首免日龄的确定已不能再按传统的公式来推算 ,必须提前免疫 ,且要活苗、死苗同时应用 ,才有可能避免ND野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中药复方提取物(由黄芪、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按质量比2∶2∶1∶1制备而成)对免疫抑制雏鸡的免疫增强效果,将180羽3日龄SPF雏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中药复方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试验组雏鸡连续3 d每天肌肉注射环磷酰胺90 mg/kg,建立鸡免疫抑制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中药复方提取物高、中、低组每天分别在饮水中添加10.0、5.0、2.5g/L的中药复方提取物,阳性药物组每天添加200 mg/L的黄芪多糖粉,连续添加7 d。试验期38 d。结果显示:饮水中添加10.0、5.0 g/L中药复方提取物,免疫抑制雏鸡末体质量、日均增体质量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的(P0.05);添加14 d后,雏鸡血清IgM含量开始高于对照组,并维持在较高水平;21 d后,血清中IgA、IFN–γ和中剂量组的IgG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的(P0.05);在接种传染性法氏囊(IBD)疫苗后7 d,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效价提高,接种14 d后,还能维持较高的抗体效价水平,IBD疫苗的免疫效果增强。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饮水中添加10.0、5.0 g/L的中药复方提取物能有效提高免疫抑制雏鸡的生长性能,改善其免疫功能,增强IBD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日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2次新城疫免疫后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免疫球蛋白(Ig)的含量和血清,泪液、气管液中血凝抑制抗体(HI)滴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感染 IBDV 雏鸡 ND2次免疫后,其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 IgM,IgG,IgA 含量及血清、泪液、气管液中 HI 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感染鸡1次 ND 免疫;但仍低于 ND2次免疫对照鸡。说明感染 IBDV 雏鸡 ND2次免疫,其全身如呼吸道、消化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较1次免疫明显升高,呈现免疫增强,但仍低于2次免疫对照组。提示IBDV 感染所致的雏鸡免疫抑制不是不可逆,但不可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1.
对7日龄健康雏鸡免疫前24 h按照分组分别使用复方多肽核酸溶液和生理盐水,然后以新城疫克隆30弱毒苗点眼滴鼻,在免疫后7、14天心脏采血,采用HI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应用复方多肽核酸溶液及新城疫克隆30弱毒苗后各试验组7天抗体水平明显升高,14日龄、21日龄抗体水平经t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4日龄时各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1.96,P0.05)。21日龄时各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t2.57,P0.01)。研究结果显示复方多肽核酸溶液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雏鸡1日龄时感染法氏囊病毒,14日龄时点眼、滴鼻接种新城疫疫苗,检测了感染鸡ND免疫后其外周血液、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IgM,IgA含量,血液T细胞免疫功能和脾脏B细胞抗体生成功能、血清、泪液和气管液HI滴度的变化,测定了血液T,B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十二指肠粘膜、丕氏斑,支气管粘膜的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T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 1)1日龄感染IBDV雏鸡ND免疫后,其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丕氏斑、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数量和脾脏B细胞抗体生成功能均显著降低;外周血液B细胞数量、HI滴度、血清、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IgG,IgA,IgM含量较对照免疫鸡显著减少,这表明感染鸡对ND疫苗的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相关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显著抑制。 2)感染鸡ND免疫后,其胸腺、脾脏、法氏囊、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的ANAE~+T细胞数量、外周血液T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免疫鸡,这说明感染鸡对ND疫苗的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应答机能显著减弱。 3)ND强毒攻击后,感染鸡的ND免疫保护率明显低于健康免疫鸡,其免疫保护效应降低,与其对ND强毒的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显著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2000,34(6):77-80
雏鸡 1日龄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 (CAV) ,于 8日龄接种 L asota疫苗 ,免疫后 2 8d进行新城疫强毒 (v NDV)攻击 ,以同龄未感染 CAV和用 L asota疫苗免疫并经 v NDV攻毒雏鸡为对照 ,检测其免疫保护效应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及 T细胞增殖反应 ,法氏囊和脾脏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含量 ,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等。结果表明 ,CAV人工感染并用新城疫 (ND)疫苗免疫雏鸡经 v NDV攻击  相似文献   

14.
中药预防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中草药组成方剂(下称抗囊病散),按1%的浓度添加于雏鸡饲料中,自1日龄起连续饲喂至30日龄时,进行人工感染IBDVBC6/85E31050.2mL/只。试验结果表明:在30日龄前,添加抗囊病散组雏鸡成活率高于不添加抗囊病散组,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5).人工感染IBDV后,添加抗囊病散组雏鸡保护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统计分析有极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5.
以LaSota系新城疫(ND)病毒制成ND弱毒疫苗,以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制成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将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组建ND-IBD二联疫苗.将试验鸡分成8个组,分别肌肉注射接种ND弱毒疫苗、IBD重组活栽体疫苗和ND-IBD二联疫苗.最后一次接种后第10天,对所有试验鸡进行采血,分离血清,以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及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NDV抗体和IBDV抗体.对NDV HI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NDV HI效价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其他4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试验组(B、C、D、E)4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IBDV抗体阳性率进行x2检验及对IBDV沉淀抗体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A、B、F 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C、D、G、H 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A、B、F 3组与C、D、G、H 4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在诱导雏鸡体液免疫应答方面,ND-IBD二联疫苗与ND弱毒疫苗和IBD重组活载体疫苗具有同样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150只1日龄京白904混合雏鸡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给中药攻毒组,Ⅱ组为不给中药攻毒组,Ⅲ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感染IBDV后第3天至第6天,雏鸡淋巴器官损伤程度最严重。Ⅰ组淋巴器官损伤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即比Ⅱ组低40%以上。血浆GC浓度在人工感染IBDV后第3天至第6天含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与攻毒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Ⅱ组雏鸡血浆GC浓度在感染后第3天急剧升高,与攻毒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这表明鸡对IBDV感染的抵抗力与血浆中GC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药合剂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药合剂对雏鸡免疫功能及干扰素产生的影响。检测了试验组和对照组28,30,34,41,48,55日龄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刺激的反应性;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D抗体效价及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结果表明,34~41日龄时中药合剂组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ConA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30~34日龄时能明显提高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比值(P<0.05);34~41日龄时试验组雏鸡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使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增加,41日龄时法氏囊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合剂对IFN具有明显的诱生作用(P<0.01),与NDV诱生组水平相当;同时可明显促进NDV对IFN的诱生(P<0.01)。结果显示中药合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诱生IFN的能力,为该中药合剂抗NDV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150只1日龄京白904混合雏鸡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给中药攻毒组,Ⅱ组为不给中药攻毒组,Ⅲ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感染IBDV后第3天至第6天,雏鸡淋巴器官损伤程度最严重。Ⅰ组淋巴器官损伤程度明显低于Ⅱ组,即比Ⅱ组低40%以上。血浆GC浓度在人工感染IBDV后第3天至第6天含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与攻毒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Ⅱ组雏鸡血浆GC浓度在感染后第3天急剧升高,与攻毒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这表明鸡对IBDV感染的抵抗力与血浆中GC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肌注中药复方多糖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蛋鸡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将500羽京红1号蛋鸡按不同基因型分组,再将各基因型组分成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试验鸡分别于8日龄肌注50、25和12.5 mg/mL中药复方多糖和生理盐水,0.2 mL/只,连续7 d,于27、35、42、49日龄从各组随机抽取5只试验鸡,翅下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血清中H5与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结果】免疫前,各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H5N1 Re-6和H9N2母源抗体平均效价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AA和BC基因型鸡血清中H5N1母源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7 d,AA基因型鸡高、中、低剂量组的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高剂量组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高、中、低剂量组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14 d,AA基因型鸡高、中剂量组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B基因型鸡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中剂量组H9亚型禽流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21 d,BC基因型鸡高、中剂量组H5亚型禽流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基因型鸡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基因型蛋鸡血清中H5和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且以中剂量和高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从澳大利亚引入鸡新城疫自然弱毒V4及耐热变种HR分别点眼接种免疫5日龄雏鸡,无任何临床反应,15天后攻击强毒,免疫雏鸡全部存活,对照组全部死亡,两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鸡胚,96小时后仍存活,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免疫后7天免疫组抗体平均滴度2^4.4和2^3.7,14天抗体滴度更高,同居感染也出现抗体应答,但不能保护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