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这种神经肽最初在鹌鹑被发现,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这种影响随后也被证实,对啮齿目动物和绵羊使用鸟类GnIH和哺乳动物类似肽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另外,GnIH还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共同的α亚基和特有的β亚基的合成。所以,对垂体前叶GnIH及其作用的研究的确证  相似文献   

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又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为下丘脑神经元分泌的十肽激素 ,其化学结构为 :(焦 )谷 -组 -色 -丝 -落 -甘 -亮 -精 -脯 -甘 -NH2 。迄今还未发现哺乳类动物GnRH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下丘脑分泌的GnRH由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 ,作用于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细胞 ,膜上的GnRH受体 ,通过磷脂酰肌醇系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FSH促进卵巢的卵泡生长发育 ,而在FSH和LH共同作用下 ,使成熟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下丘脑…  相似文献   

3.
实践中一般把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的激素统称为生殖激素。这些激素有的来源于生殖器官之外的组织或器官,有的则是生殖器官本身所产生的。例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自垂体或胎盘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马血清促性腹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及两性性腺所产生的激素等。基于这些生殖激素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我们根据这些生殖激素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生产实践应用实例略谈几点。1神经激素(如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催产素等)1.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这种激素可以引起垂体促…  相似文献   

4.
GnRH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nRH由丘脑下部合成[1],并以脉冲方式分泌进入丘脑下部垂体门脉血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发挥诱导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作用。GnRH除对垂体LH/FSH分泌有强大的调控作用外,还与性腺和胎盘的生殖功能有关[2,3]。1GnRH信号转导途径GnRH调节垂体LH...  相似文献   

5.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测学的方法 ,观察了 7匹公马和 6匹在 1~ 2岁期间被摘除了睾丸的阉割马的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GTH )细胞的数量和面积 ,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了血浆中垂体促卵泡激素 (FSH)和垂体促黄体激素 (L H)的水平。结果表明 ,公马阉割后 GTH细胞的数量和在垂体前叶实质细胞中的百分率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但 GTH细胞的面积却明显增加 ,血中 GTH水平也明显升高。研究结果提示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马睾丸可能抑制脑垂体中 GTH细胞的合成与储存 ,也抑制 GTH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在中枢神经的调控下形成一个封闭的自动反馈系统,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使动物的生殖内分泌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下丘脑接受经中枢神经系统分析与整合后的各种信息,以间歇性脉冲形式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GTH),即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然后促进睾丸或卵巢的发育并分泌睾酮或雌二醇。性腺、垂体、下丘脑释放的调控因子又可以作用于上级中枢或其自身,形成长轴、短轴和超短轴反馈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7.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主要由下丘脑合成的直链十肽激素,以脉冲形式分泌进入丘脑下部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或进入神经分泌轴突末端,调控垂体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1uteinizing hormone,LH)的合成与分泌。它是神经、免疫和内分泌调节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信号分子,与性腺和胎盘及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1发情特点发情持续时间短。家畜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多少有关。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含量低,具有促进卵子发育和发情的作用,而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较高,具有促进卵子成熟和排卵的作用。所以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受脑下垂体内分泌器官的控制。丘脑下部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LH—RH和FSH—RH调节着垂体前叶两种促性腺激素LH(促黄体素又称促间质细胞激素)和FSH(促卵泡素,又称精子生成素)的合成和分泌。 1.GnRH的作用和研究简况 LH、FSH存在于生物体是1920年Zondek和Aschhein首先提出,1931年Feoold从垂体中分离出它们的混合体,1938年Hartman和Beng确定LH为糖蛋白。此后,经过大量的工作,到1972年,几个实验室分别报告了人、猪、牛、羊的LH和FSH的结构及其特性。研究表明:LH对雌性具有促进黄体发育、成熟及合成和分泌孕酮及雌二醇的作用;对雄性作用于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的生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哺乳动物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分泌的激素在功能上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生殖调节体系,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它在生殖活动中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下丘脑中分布的GnRH神经元可以分泌GnRH,GnRH调节垂体中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受体,引起雌激素和孕酮分泌并影响生殖活动。从组织学角度上研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结构,如GnRH神经元、促性腺激素细胞、卵泡随周期性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特点。因此,对以上各种细胞的研究是探讨其所分泌激素的基础,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各种激素的研究则是了解和控制动物繁殖机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在母牛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主要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分泌,能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在70年代以前,由于GnRH的分子结构不清楚,故根据其生理效应将GnRH分别命名为促黄体素释放因子(LH-RF或L-RF)和促卵泡素释放因子(FSH-RF)。1971年,Sc-hally和Guillemin等从数十万头猪和羊的下丘脑中  相似文献   

12.
褪黑素(MLT)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参与免疫反应、调节生命活动的节律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与生殖内分泌息息相关。目前对于褪黑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的癌症和植物等方面,而关于动物生殖内分泌的研究较少,深度较浅。研究表明,褪黑素可以调控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殖相关激素的内分泌作用,抑制或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在不同物种间,褪黑素作用效果却不同。论文综述了褪黑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性腺激素以及其他与生殖相关激素的调控,为褪黑素调控动物生殖内分泌的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期对褪黑素在动物生殖调控中的作用更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3.
2HRH为动物下丘脑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它通过神经传递到垂体前叶,调节促性腺激素FSH(促卵泡素)和LH(促黄体素)的分泌.所分泌的FSH和LH直接到达性腺,促进雌或雄性激素的合成,以达到促进生精、排卵和黄体生成的目的.LHRH一1一A则是在LHRH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人工合成的功效与LHRH一样,作用却增强的类似物.1 珍稀及经济动物上的应用小熊猫、黑熊等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珍稀野生动物.狐、犬类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经济、观赏动物.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含早卵泡期山羊血清或中黄体期山羊血清的培养液,对山羊腺垂体细胞进行24h体外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阿片受体兴奋剂——盐酸吗啡和其拮抗剂——盐酸纳洛酮,研究了类阿片肽对山羊垂体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吗啡或纳洛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而认为,在山羊,类阿片肽对垂体细胞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无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繁殖季节羊诱导发情排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处于乏情状态的绵山羊,不管是泌乳性乏情还是季节性乏情,卵巢上都无发育成熟至可以排出的卵泡,也无功能黄体存在.这显然是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活动低下,FSH与LH的水平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外源的生殖激素(神经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或创造人工气候环境或公羊效应等其它方法引起内源促性腺激素分泌与释放,可使卵巢恢复活动,引起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  相似文献   

16.
研究证实,动物垂体FSH和LH呈脉冲式分泌,在接受适当刺激后开始释放,又能在接受另一些信息后调整分泌量或停止分泌,并且其血清FSH和LH含量随着年龄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上,而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数量的相关性极低;但是,在繁殖季节蒙古利亚矮种母马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颗粒的形态学特性是否与血清FSH和LH浓度变化存在相关性,目前尚未见有报道。为此,  相似文献   

17.
光照是蛋鸡生产的必要环境条件之一,光照的强度、时间、颜色等对鸡的活动、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力至关重要。合理控制光照,可提高蛋鸡的生产能力和养殖者的经济效益。1光照对蛋鸡的影响 1.1光照影响蛋鸡生殖的机制光线的刺激经神经叶的神经途径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受刺激后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于垂体前叶,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发育的卵泡产生雌激素,促进母鸡输卵管发育,同时雌激素还促进钙的代谢,以利于蛋壳的形成,排卵激素则引起母鸡排卵。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分子水平阐述不同脉冲频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促性腺激素(GTH)分泌促卵泡素(FSH)的影响,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垂体细胞在不同脉冲频率GnRH刺激下,细胞FSHβ mRNA的变化.在相同振幅条件下,低频刺激(120 min间隔)时,FSHβ mRNA表达水...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多种因子影响,它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在生殖调控中占有中心地位。文章系统地介绍了促性腺激素细胞的组织胚胎学研究、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基因表达调控、分泌调节和合成代谢的研究情况,为研究生殖内分泌提供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牛垂体混合细胞进行24小时体外无血清培养,对其分泌催乳素的功能进行了观察,并分别在培养介质中加入0、1、10、100ng/ml的孕酮、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雌二醇和睾酮,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培养液介质中催乳素含量,以研究这些性腺激素和中间产物对垂体细胞分泌催乳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孕酮对离体牛垂体细胞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分泌催乳素的功能没有影响。而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和雌激素均引起催乳素分泌量显著升高,说明这些性腺类固醇激素对牛垂体细胞离体培养分泌催乳素具有促进作用,可能是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